1. (三)歐泊的鑒定
天然歐泊是賦存於蛋白石中的變彩塊體,似瓷,孔隙較多,吸水性強,用舌頭舔黏舌,折射率1.45,通常為1.42~1.43,火歐泊可低至1.37。歐泊相對密度2.15~2.23。火歐泊折射率值低,相對密度為2.15。
市場上常見拼合歐泊。拼合歐泊在強光下放大檢查,可以看到平直的接合面,接合面上大多可以找到球形的或扁平狀的氣泡。
歐泊與塑料仿製品在外觀上極相似,但認真觀察色斑,可發現它缺少天然歐泊的典型結構,並可能存在氣泡,在正交偏光下可見異常消光。塑料的折射率較高,一般在1.46~1.70之間,天然歐泊為1.45。塑料的相對密度為1.05~1.55,低於歐泊的相對密度2.15。
玻璃仿製品常被稱為「斯洛卡姆石」,它是包含在玻璃主體內的不同顏色的玻璃彩片或不同顏色的金屬片。這些彩片具有固定不變的界線,邊緣相對整齊,但缺少天然歐泊的結構特徵,有時可見氣泡。
具有變彩的拉長石可能與歐泊混淆,但是拉長石發育有解理,板條狀或針狀的黑色金屬包體也常見。拉長石的密度和折射率值均明顯較歐泊高。
火瑪瑙外表極像歐泊,但是瑪瑙的折射率為1.53,相對密度為2.6,都比歐泊大。
與合成歐泊的鑒別:合成歐泊色斑結構往往呈柱狀排列,具三維形態。正對著合成歐泊的柱體看,柱體界線分明,邊緣呈鋸齒狀,產生鑲嵌狀結構。每個鑲嵌塊內可有蛇皮狀、蜂巢狀的結構。而天然歐泊的色斑是二維的,色斑呈不規則片狀,邊界平坦且較模糊。
2. 請問一下這個是什麼啊!問了兩家鑒定機構,一家說是歐泊石,一家說是玻璃,好糾結啊!
去正經的實驗室出證書,那些什麼商場里免費鑒定什麼的基本上都不靠譜,照片上看像是蛋白石,不過玻璃也能做成這樣,找一個正規一點的鑒定機構,做一下紅外就知道是什麼了,過程算上開機都用不了5分鍾
3. 歐泊是什麼
歐泊的英文為Opal,源於拉丁文Opalus,意思是「集寶石之美於一身」。 古羅馬自然科學家普林尼曾說:「在一塊歐泊石上,你可以看到紅寶石的火焰,紫水晶般的色斑,祖母綠般的綠海,五彩繽紛,渾然一體,美不勝收。」
常見顏色:可出現各種體色,白色體色可稱為白蛋白,黑、深灰、藍、綠、棕色體色可稱為黑蛋白,橙、橙紅、紅色體色可稱為火蛋白
光澤:玻璃至樹脂光澤
解理:無
旋光性特徵:均質體
多色性:無
紫外瑩光:黑色或白色體色:無至中等的白到淺藍色、綠色或黃色瑩光,可有磷光;火蛋白:無至中等綠褐色,可有磷光
吸收光譜:綠色歐泊可有660nm、470nm吸收線,其他顏色歐泊吸收光譜不明顯。[2]
放大檢查:色斑呈不規則片狀,邊界平坦且較模糊,表面呈絲絹狀外觀
特殊性質:磷旋光性
特殊光學效應:變彩效應,貓眼效應(稀少)
4. 歐泊的分類
1、黑歐泊
泛指黑色或灰色體色並有變彩效應的貴蛋白石,是歐泊中名貴品種。歐泊是澳大利亞國石、十月生辰石。在深色的胚體色調上呈現出明亮色的有彩蛋白石,稱之為黑歐泊。
黑歐泊出產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閃電嶺,是最著名和最昂貴的歐泊品種。黑歐泊並不是指它完全是黑色的。
2、白歐泊
澳洲歐泊的一種,泛指白色(無色)或淺色體色、透明到微透明有變彩或有特殊的閃光效應的貴蛋白石。只要原石允許,白歐泊都加工成中凸的腰圓型;當受原石厚度限制時,也加工成扁平的腰圓型,但這樣的薄型易碎。
3、晶質歐泊(可以是黑歐泊、白歐泊)
胚體色調是透明或半透明,可以透過晶質歐泊看到背後的其他物品。晶質歐泊可以有深色和淺色的胚體色調,所以我們根據胚體色調的深淺不同把它們稱作「晶質黑歐泊」或「晶質白歐泊」。
4、火歐泊
無變彩或少變彩的半透明至不透明品種,一般呈橙色、橙紅色、紅色,鮮艷的紅色在火歐泊 中最昂貴。
5、礫石歐泊
能呈現色彩的歐泊附著在無法分開的鐵礦石上,主要出產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這種歐泊只能與鐵礦石連在一起被切割,很薄的彩色歐泊包裹在鐵礦石表面。
5. 寶玉石鑒定證書如何查詢真偽
明確答復:證書上必須印有機構的聯系信息在證書的背面上,除了有該機構具備的資質內外,還必須有該鑒定機構容的名稱、聯系電話、地址、網址等詳細信息。
1.證書中包含被檢珠寶的照片、名稱、顏色、凈度、重量、密度和折射率等內容。其中,我們可以自己判斷照片、重量、外觀描述是否與實物相符,防止商家用真證書、但將產品調包的情況。
2.證書上通常會帶有鋼印,正規證書的鋼印較深,印跡明確而清晰。另外,證書上要有鑒定者和校核者兩位的簽名。
3.通過官網、簡訊、掃二維碼等方式查詢也是重要的方法。當然,現在大大小小的鑒定機構都可以建立自己的查詢系統,不是能查到的就靠譜。查詢只能夠確定證書是否真的出自宣稱的權威機構。
1.機構的資質認證有五種:CAL認證、CMA認證、CNAL認證、CNAS認證、ILAC-MRA認證。
2.珠寶收藏愛好者絕不能簡單地依賴鑒定證書。權威機構所開的證書也並不能完全說明珠寶的市場價值。不值錢的珠寶就算帶著正規證書,也依然不值錢。尤其是玉石類珠寶一向十分注重產地「身世」,比如和田料、青海料、俄料、韓料都可以籠統地稱為「和田玉」,但是價格差距很大,鑒定證書恰恰無法證明其產地。
6. 能出nctc證書的歐泊 是全天然的嗎
NTCC證書是能夠檢測出是否為天然歐泊的,但是無法註明歐泊的產地,歐泊也分非洲歐泊和澳洲歐泊,澳洲歐泊性質穩定,價值也是非洲歐泊的數倍甚至幾十倍
7. 如何鑒別真假歐泊
鑒別真假歐泊的方法如下:
1、在顏色和分布方面,歐泊石的顏色鮮艷柔和,但分布不均,將主石放在水中,可以看見粉色的斑塊或平直的色帶。而合成的歐泊石色濃淡皆有,一般比較均勻,伴有灰色的色調。
2、包裹體方面。歐泊石可以見到虎玟狀癒合裂了或空絮狀氣液包裹體。而歐泊石很少見到包裹體,偶而僅能見到薄板狀無色的籽晶央居或白色麵包渣收包裹體。
(7)歐泊出證書擴展閱讀:
在佩戴歐泊飾品時,需要注意:
1、歐泊硬度偏低,和普通玻璃相仿,因此在佩戴時應盡量避免磕碰。
2、歐泊較脆,缺乏韌度,佩戴時需要格外注意。
3、歐泊容易流失水分,應該定時將歐泊在清水中浸泡,以保持水潤,同時避免高溫環境,以免加速水分的流失。
如果遇上極端的氣候乾旱或氣溫急速變化,歐泊偶爾也會破裂。所以要盡量避免極端的高溫(沸水)和極端的乾旱(沙漠)以及溫度的急劇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歐泊
8. 歐泊石鑒定師
歐泊基本特徵:
1、英文名稱:Opal
2. 化學成份:SiO2˙nH2O
3. 結晶狀態:非晶質體
4. 常見顏色:可出現各種體色,白色體色可稱為白蛋白,黑、深灰、藍、綠、棕色體色可稱為黑蛋白,橙、橙紅、紅色體色可稱為火蛋白
5. 光澤:玻璃至樹脂光澤
6. 解理:無
7. 摩氏硬度:5-6
8. 密度:2.15
9. 旋光性特徵:均質體
10. 多色性:無
11. 折射率:1.450
12. 雙折射率:無
13. 紫外瑩光:黑色或白色體色:無至中等的白到淺藍色、綠色或黃色瑩光,可有磷光;火蛋白:無至中等綠褐色,可有磷光
14. 吸收光譜:除綠色蛋白石660,470nm吸收線外,其它不特徵
15. 放大檢查:色斑呈不規則片狀,邊界平坦且較模糊,表面呈絲絹狀外觀
16. 特殊性質:磷旋光性
17. 特殊光學效應:變彩效應,貓眼效應(稀少)
質量評價
評估歐泊的價值時應重點考慮下列因素:
1.體色:體色以黑色或深色為佳,這樣可以有較大的反差,襯托出艷麗的變彩。
2.變彩:整個歐泊應變彩均勻,沒有無色的死角,且變彩中顏色應齊全,即出現整個可見光光譜中的所有顏色(紅、橙、黃、綠、藍等)。
色斑分布均勻,色斑愈大愈好。片狀、絲狀、 點狀搭配適宜。
3. 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質地緻密、堅硬,無裂紋及其他缺陷。
以上只是總體原則,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們對歐泊的色調有不同的偏愛。
如美國人大多數喜歡火歐泊,因為它色調強烈,具很強的動感,符合西方人沖破束縛的心理。藍、綠色的歐泊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這對高度緊張和繁忙的日本人來說是一種調劑與享受,而韓國人深受日本人的影響,因而也偏愛此類歐泊。但中國人一向喜歡暖色調,認為紅色是喜慶的色調。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上所見的歐泊多為拼合石,是在白歐泊的底部襯上一層黑膠或黑瑪瑙片,上部再帖一層玻璃或水晶,其中歐泊只是薄薄的一片。評價時應充分考慮。
愛珠寶首先要懂真假、會鑒定,不被市場上的假貨「打眼」。行家有一句話,叫「撿漏必打眼」。有意思的是,有很多抱著幾本書的「資深珠寶愛好者」,專門愛撿漏,卻常常被打眼。這些愛好者,經常是僅從字面上理解,就生搬硬套到實際的市場中,又覺得自己對珠寶玉石很有研究,高過別的收藏者,因此專門愛撿漏。卻忽略了珠寶學習中鑒定的重要性,我就曾經碰到過一些這樣的珠寶迷,說起專業詞兒來頭頭是道,不停地引用各種理論,誰誰怎麼說,誰誰怎麼看,不懂行的興許還真覺得他很在行,但你一看他收的東西,他收的所有東西都是一個路子,就是假,而與這些假貨搭配的是各種曲折的故事。你只能沖他點點頭,心裡明白他是行家們常說的「棒槌」。這種人還最難勸,你說他不對,他怎麼都不信,你給他看真的好的,他目光茫然,說看著不像。所以,建議對珠寶玉石有興趣,想了解和收藏珠寶玉石的人,一定要先學習,配備先進的專業的珠寶鑒定儀器,藉助科技的力量在實踐中更好的掌握珠寶知識,而不是盲目地的紙上談兵。只有學習才是節約時間、金錢,不錯失機會的好途徑。由於國內做珠寶鑒定儀器的公司很少,我在此可以向大家提供一下珠寶鑒定的公司。我是珠寶鑒定師,我一般都是在深圳麥哲倫這家公司購買,儀器質量相當不錯!想要學到更多的珠寶知識就抓緊時間行動吧!!
9. 歐泊的人工處理
1.染黑處理
黑歐泊少而珍貴,人們常常把一些多孔白色歐泊染成黑色,以使其外觀顯得更美。一種常用的方法,是將白色歐泊用糖水浸泡,再浸沒於濃硫酸中,酸使糖碳化,在歐泊中留下一些微小的碳質斑點,歐泊變成黑色,火彩斑點顯得光彩奪目。
這種用糖水加濃硫酸浸泡處理的「黑」歐泊,色斑呈破碎小塊,僅局限於表面,結構為粒狀,可見微小的碳質斑點像胡椒粉分布在裂隙中。
2.拼合歐泊
由於歐泊多呈細脈或薄片狀沿裂隙、空洞產出,人們有時須沿著裂隙將歐泊連同圍岩一起切割下來。這種帶圍岩的歐泊只能按顆粒計價。
將薄片狀歐泊膠結在合適的黑縞瑪瑙或黑色膠或劣質蛋白石襯料上,通常稱為雙疊拼合。歐泊以黑色為底的拼合寶石可使其顏色顯得鮮明,但凸面形外形卻顯得很平而不夠飽滿。這種拼合石用放大鏡觀察很容易看到兩個部分的拼合界線,在拼合層上有氣泡。如果在雙疊拼合石上粘上一塊凸凹面型水晶時則稱為三疊拼合。三疊拼合的歐泊是理想的戒指寶石,因水晶硬度大,可使歐泊免遭劃傷而起著保護作用。
10. 歐泊石的真假怎麼區分
歐泊石真假鑒別以下幾個方面
市場上可見到的歐泊品種除天然歐泊以外,還有人工合成歐泊、組合歐泊、人工處理過的歐泊和玻璃等。
天然歐泊
主要鑒定特徵是特殊的變彩效應,彩片是呈兩頭尖的紡綞形,還有明顯的吸水性,用舌頭舔粘舌。
人工合成歐泊
最重要的特徵是彩片內部具六邊形蜂窩狀或蛇皮狀構造,彩片呈三角形。長波紫外線照射下不發熒光。
組合歐泊
有二層石、三層石兩種。二層石頂面用質量好的歐泊,三層石中間用天然歐泊,其它層用黑色瑪瑙、劣質歐泊、無色石英和玻璃等用膠粘住。
鑒別組合歐泊時注意以下特徵:接合面光澤變化、膠合面內氣泡、粘膠硬度較低。
人工處理過的歐泊
用頂光源或十倍放大鏡觀察,用糖處理過的歐泊出現似塵埃的黑斑充填於彩片之間,用煙處理過的歐泊其黑色僅限於表面而不能滲透到內部。
玻璃歐泊
折光率1.49-1.52,密度2.4-2.5g/cm3,無孔隙不吸水,放大鏡下呈六邊形蜂窩狀結構,據此與天然歐泊區別。
注入歐泊
注油歐泊、注塑歐泊和塑料歐泊經過仔細觀察、認真鑒別均可與天然歐泊區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