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申請專利後怎樣做成果登記
第一條 為了增強財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規范科技成果登記工作,保證及時、准確和完整地統計科技成果,為科技成果轉化和宏觀科技決策服務,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執行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含專項)產生的科技成果應當登記;非財政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自願登記;涉及國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國家科技保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不按照本辦法登記。 第三條 科學技術部管理指導全國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負責本部門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 第四條 科技成果登記應當以客觀、准確、及時為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全國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授權的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記。 第六條 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單位)可按直屬或屬地關系向相應的科技成果登記機構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手續,不得重復登記。 兩個或兩個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辦理登記手續。 第七條 科技成果登記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二)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三)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第八條 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應當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一)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 (二)基礎理論成果: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本單位學術部門的評價意見和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證明。 (三)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報告等)和研究報告。 《科技成果登記表》格式由科學技術部統一制定。 第九條 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第十條 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 第十一條 凡存在爭議的科技成果,在爭議未解決之前,不予登記;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發現弄虛作假,剽竊、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注銷登記。 第十二條 科技成果登記機構的工作人員擅自使用、披露、轉讓所登記成果的技術秘密,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可依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國家科委(84)國科發成字141號文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的規定》同時廢止,本辦法施行前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的規定為准。
求採納
2. 美日雙邊自貿協定內容為什麼未寫入成果公報
當地時間10月16日,日本與美國在美國華盛頓展開第二輪經濟對話。據隨後兩國共同發表的成果公報顯示,此次對話美日兩國達成了日方從美方進口汽車規定放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等多方面合作意向,但此前備受關注的兩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日方針對美國冷凍牛肉的緊急進口限制措施等方面的談判結果均沒有寫入公報。
據日媒報道貿易方面未取得共識的原因是,雖然美國對進一步削減貿易赤字以及兩國間雙邊自貿協定表現出強烈興趣,但日本更重視此前美國單方面退出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
3.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
課題研究成果有哪些表現形式
專利,專著,軟著 評職稱專著掛名專利申請核心論文 2018-09-04
全國教育科學規劃辦的課題立項申請書中規定課題成果的主要形式:公開發表的專著或研究論文。請根據申請的課題類別的成果要求填寫。A.專著 B.譯著 C.研究論文 D.研究報告 E.工具書 F.電腦軟體 G. 其他
全劃辦要求課題研究成果基本指論文、專著和研究報告。課題提交的成果是指研究總報告和成果公報;成果附件是指專著和已發表的研究論文。很多省份的教育科學規劃辦對課題成果的界定也都源於此,大同小異。
課題研究成果形式多樣化
對高校而言全規劃辦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規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高校也一般就認可專著和論文。但對於中小學老師,寫一本專著、發一篇文章不是那麼容易的,大部分老師都無法達到這個要求,所以對中小學教師而言,課題研究成果除了專著、論文之外,有多樣化的呈現形式。
此外,針對中小學教師的實際情況,對課題成果的要求也適當降低。比如,研究論文不一定要正式發表才認可,因為現在的論文發表非常混亂,假期刊、垃圾期刊滿天飛,期刊質量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很多老師在發表論文時上當受騙屢見不鮮。
而且,課題成果的形式也非限定為專著和論文。課題主要成果形式有:論文、專著、研究報告、譯著、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經驗總結報告、典型教育案例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方案、校本課程實施方案、中小學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校本教材、教學軟體、教學工具、其他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和課題研究實踐效果的區別
開展課題研究、課題實驗的實踐過程中,肯定還會有一些具體的實踐效果,這些雖然不是課題研究成果,但是可以寫在結題報告的實踐成效分析里。
課題研究過程性材料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區別
很多老師將過程性材料當做課題研究成果提交,這是將課題成果范圍過於擴大和成果泛化。課題研究成果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高度、研究成分,而不是一般的工作性資料,更不是一般的資料匯編,否則降低課題研究的質量,導致課題研究不科學、不規范。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過程性、工作性資料,這些資料可能並沒有研究的成分或者研究的成分不高。比如課題信息變更申請表、研究日誌、研究心得、照片等,只是課題研究的過程性資料,而不能算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表現形式多樣化,且更應該傾向於實踐性成果,並強調成果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所產生的效果。
4. 申請專利後怎樣做成果登記
專利申請後怎麼做成果登記?
第一條為了增強財政科技投入效果的透明度,規范科技成果登記工作,保證及時、准確和完整地統計科技成果,為科技成果轉化和宏觀科技決策服務,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執行各級、各類科技計劃(含專項)產生的科技成果應當登記;非財政投入產生的科技成果自願登記;涉及國家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國家科技保密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不按照本辦法登記。
第三條科學技術部管理指導全國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本地區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負責本部門的科技成果登記工作。
第四條科技成果登記應當以客觀、准確、及時為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全國科技成果信息的交流。
第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授權的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科技成果予以登記。
第六條科技成果完成人(含單位)可按直屬或屬地關系向相應的科技成果登記機構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手續,不得重復登記。兩個或兩個以上完成人共同完成的科技成果,由第一完成人辦理登記手續。
第七條科技成果登記應當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一)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二)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三)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
第八條辦理科技成果登記應當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一)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
(二)基礎理論成果: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本單位學術部門的評價意見和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證明。
(三)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報告等)和研究報告。《科技成果登記表》格式由科學技術部統一制定。
第九條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第十條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
第十一條凡存在爭議的科技成果,在爭議未解決之前,不予登記;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發現弄虛作假,剽竊、篡改或者以其他方式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注銷登記。
第十二條科技成果登記機構的工作人員擅自使用、披露、轉讓所登記成果的技術秘密,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可依照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1984年2月22日原國家科委(84)國科發成字141號文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關於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的規定》同時廢止,本辦法施行前公布的有關規定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的規定為准。
5. 如何進行科技成果登記
1.登記材料規范、完整; 2.已有的評價結論持肯定性意見; 3.不違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版政策。 二、權提交《科技成果登記表》及下列材料 1.應用技術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鑒定證書或者鑒定報告、科技計劃項目驗收報告、行業准入證明、新產品證書等)和研製報告;或者知識產權證明(專利證書、植物品種權證書、軟體登記證書等)和用戶證明。 2.基礎理論成果:學術論文、學術專著、本單位學術部門的評價意見和論文發表後被引用的證明。 3.軟科學研究成果:相關的評價證明(軟科學成果評審證書或驗收報告等)和研究報告。 三、程序 1.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辦理登記的科技成果進行形式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予以登記,出具登記證明。科技成果登記證明不作為確認科技成果權屬的直接依據。 2.科技成果登記機構對已經登記的科技成果應當及時登錄國家科技成果資料庫,並在國家科技成果網站或者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上公告。四、相關文件《科技成果登記辦法》
6. 國家科技成果登記中評審委員會選項必須填嗎
必填
科技成果評價鑒定報告書
推薦中創科技成果評價鑒定中心是在國版家政策指導和河南省有關權部門批准成立的、專業從事於第三方科技成果評價的權威機構,得到省市科技部門、教育部門的認可,中心主要開展科技成果評價(原科技成果鑒定)、高新技術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人才評估及對接等。一七五一三一三一零零零。
7. 成果公報是什麼
成果: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1978年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意義:結束了中美兩國長達二十二年的敵對狀態,使我國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的聯系加強,關系得到改善,為以後的改革開放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在當時使我國不再處於兩個拳頭打人的不利局面,與蘇東國家的距離進一步拉開,在實際上結束了以往的以意識形態決定對外政策的指導方針。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八十年代末蘇東波對我國的影響。
8. 研究課題結題鑒定評審書如何填寫
一、課題研究工作完成後,課題負責人須填寫《楚雄州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題鑒定申請評審書》,經所在單位簽署意見後,報州教育科學規劃辦。
二、凡是楚雄州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公布的州級課題都必須結題鑒定,由州規劃辦組織專家根據課題負責人在申報課題時提出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方面完成情況及社會反響,客觀簽署意見;同時還要對課題研究成果的質量、水平做出客觀的鑒定。
三、申請結題鑒定時,課題負責人須提供以下資料:
1.《楚雄州教育科學研究課題結題鑒定申請評審書》一式5份;
2.課題研究成果主件(含課題研究報告、公開發表的論文、專著、軟體、其他等)一式5份;
3.必要的附件(驗證課題成果和成果推廣效果、效益的資料)1份;
4.開題報告和實施方案復印件各1份;
5.6000字以內的成果公報和1000字以內的內容要點各一份;
6.結題鑒定工作結束後,課題負責人應將經過修改後的完整成果主件和成果公報各兩套(其中一套為文字資料;一套為3.5英寸的軟盤)送交規劃辦存檔。
四、課題結題鑒定採用會議或通訊鑒定兩種形式,無論採取那種形式,課題負責人提供的資料須提前一個月交州規劃辦。採用通訊形式時,所有參加的專家必須填寫書面鑒定意見。再由專家組長簽署綜合意見並簽名,方能有效。
五、無論採取那種形式進行課題結題鑒定,所需費用均從課題研究經費中開支或由課題負責人所在單位負責解決。州規劃辦不收取結題鑒定費。
六、封面內容填寫要求:課題級別為重點課題、規劃課題,學科分類為綜合理論、高等教育、職成教育、基礎教育;申請結題鑒定形式為會議結題鑒定、通訊結題鑒定。
七、課題結題鑒定完成後,由州規劃辦向課題組給出課題結題鑒定意見,同時下發課題結題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