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證可以撤消嗎
完全可以撤銷。
因為:
1、根據勞動法規定,企業聘用員工不得收取任何形式押金,否則就是違規。
2、根據合同法:違背法規的一切合同是無效的。
3、公證法:申請公證的事項不真實、不合法,不予公證。
所以,
1、公司收取所謂「入司費」,違背了《勞動法》;2000年以來,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多次發文件嚴禁企業向勞動者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對違規者要經濟處罰的。首先公司就要依法受到懲處的(勞動局監察大隊受理此類案件)。
2、公司不能正常開支,也違背了勞動法,是其單方面違約。它違背了勞動合同的主要含義:勞動合同就是作為受僱傭一方按照僱傭者的要求付出勞動後,僱傭者必須及時支付勞動報酬。有鑒於此,你提出解除勞動關系的理由是正當的。
3、對於違法的事實,公證處予以公證,違反了《公證法》,是無效的公證,你如果到司法局投訴,該公證處、公證員是要受到警告處分,同時要宣布撤銷該公證。
因此我建議你:
保存好當初的「入司費」證據:收據等等。
將以上幾點告知企業,索回「入司費」,告知他這樣算完,否則要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它要受到經濟處罰。——這樣要回來對你是最省事兒的。
如果他不退,那就不要客氣,向勞動局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它就會幫助你的,同時給公司罰款(對於這樣的事情監察大隊是願意乾的)。
向勞動仲裁委員會或者當地法院提出申訴,公證處是第二被告。
想讓公證處撤銷公證,你就找公證處,指出該公證違法,要求撤銷;他如果不出具撤銷公證通知書,你就到當地司法局投訴,他就是自找倒霉了。
我所說都是按法律辦事的,你可以再仔細學學。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較快地要回來。
祝您萬事如意!
2. 經公證的公證書能撤銷嗎
我國《公證法》第四十條規定:「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從條文的文義解釋來看,該條文的主體是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其提起的訴訟是針對公證內容實體權利義務的爭議。也就是說,該條文並非是指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與公證機關發生爭議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而要求所爭議的應當是實體義務,爭議的內容是指對公證書涉及當事人之間或當事人與公證關系利害人之間實體權利義務內容的爭議。如果韋女士或兒子以作出公證行為的公證機關為被告提起撤銷公證或者確認公證無效,向法院提起訴訟,則導致被告不適格,法院將不予受理。
司法實踐中,公證書僅是人民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一項證明力較強的證據材料,是否能夠作為定案的依據,由法院在審理過程中進行審查。如果有其他證據足以推翻公證書所證明的事項的,法院則不予採信。而法院不採信的公證書自然喪失法律效力,所以證據規則本身可以防止錯誤的公證書被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採納,無需先向法院提起撤銷公證之訴。這種撤銷或認定公證書無效之訴並不能解決當事人之間的實體問題,勢必要再提起一次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的訴訟,才能解決問題,這種做法顯然多此一舉。可見各級法院對以公證機關為被告提起撤銷公證或認定公證無效之訴最終持否定的態度。
3. 可以撤銷申請公證嗎
1、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版書的公證權機構提出復查。
2、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3、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4、公證書做出之前,申請人可以撤回申請
5、法律依據:《公證法》第五章公證效力
4. 公證書如何撤銷
撤銷公證書的來具體方法如下自:
1、公證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
2、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就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3、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則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項公證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但能證明自己不知道的除外,並且提出復查的期限自公證書出具之日起最長不得超過二十年;
4、還有,復查申請應當以書面形式提出,如果載明申請人認為公證書存在的錯誤及其理由的話,就要提出撤銷或者更正公證書的具體要求,並提供相關證明材料。
5.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如何撤銷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起訴請求變更、撤銷公證書或者確認公證書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告知其依照公證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可以向出具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2.、《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
3、《公證程序規則》第六十一條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4、公證機構進行復查,應當對申請人提出的公證書的錯誤及其理由進行審查、核實,區別不同情況,按照以下規定予以處理:
(一)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辦理程序無誤的,作出維持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二)公證書的內容合法、正確,僅證詞表述或者格式不當的,應當收回公證書,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不能收回的,另行出具補正公證書;
(三)公證書的基本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應當作出撤銷公證書的處理決定;
(四)公證書的部分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可以出具補正公證書,撤銷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部分的證明內容;也可以收回公證書,對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部分進行刪除、更正後,重新發給當事人;
(5)公證書能撤銷嗎擴展閱讀:
公正效力如下:
①任何法律行為和有法律意義的文書、事實經過公證證明,國家證明它的真實性、合法性,即產生法律上的證據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中,如果在收集、調查證據時涉及某項文書,而這項文書也經公證證明,即應確認其效力,可以直接采證。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公證證明的除外。
②依照法律必須公證證明的法律行為,則公證證明就成為這些法律行為生效的必要條件。法律對於不同的法律行為有不同的形式要求,包括口頭、書面及公證證明,取決於該法律行為所產生(或變更、消滅)的法律關系的重要性、復雜性和它對於第三者的作用。雖未為法律規定而當事人自行協議公證證明作為雙方法律行為必要的形式條件之一的,這一法律行為也必須公證證明方能成立。
③債權文書,如債權人和債務人對權利義務關系沒有爭議、並經公證證明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當債務人拒不履行時,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不需要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作出裁判。
6. 公證書是兩個人去公證的,一個人可以去撤銷公證書嗎
公證書可以通一定的法定程序並滿足法定條件方可撤銷,但只能是「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才能予以撤銷,在具有前述法定條件的情況下,由公證機構依法撤銷,故,當事人或其公證書的利害關系人是不能單方撤銷公證書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三十九條 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第四十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對公證書的內容有爭議的,可以就該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公證程序規則》第六十一條 當事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在收到公證書之日起一年內,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
(6)公證書能撤銷嗎擴展閱讀
《公證程序規則》第六十六條 公證書被撤銷的,所收的公證費按以下規定處理:
(一)因公證機構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應當全部退還當事人;
(二)因當事人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不予退還;
(三)因公證機構和當事人雙方的過錯撤銷公證書的,收取的公證費酌情退還。
7. 到公證處公證三天了,公證書沒下來可以撤銷嗎
在公證書沒有出具前,是可以撤銷的。
源自:《公證程序規則》
第五十條
公證事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證機構應當終止公證:
(一)因當事人的原因致使該公證事項在六個月內不能辦結的;
(二)公證書出具前當事人撤回公證申請的;
(三)因申請公證的自然人死亡、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不能繼續辦理公證或者繼續辦理公證已無意義的;
(四)當事人阻撓、妨礙公證機構及承辦公證員按規定的程序、期限辦理公證的;
(五)其他應當終止的情形。
8. 公證書可以撤銷嗎
申請人、公證處都可以撤銷
公證法
第三十九條當事人、公證事項的利害關系人認為公證書有錯誤的,可以向出具該公證書的公證機構提出復查。公證書的內容違法或者與事實不符的,公證機構應當撤銷該公證書並予以公告,該公證書自始無效;公證書有其他錯誤的,公證機構應當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