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監護權轉讓證明信怎麼寫'什麼格式'謝謝
申請人:XXX, 男/女,XXXX出生,公民身份號碼:XXXXX,住址:XXX。
關系人:XXX, 男/女,XXXX出生,公民身份號碼:XXXXX,住址:XXX。
茲證明申請人XXX是關系人XXX的父親/母親。
提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第一款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筆者在實踐中辦理多起類似上述親屬關系公證書,均被相關單位採用。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表示由父或母一人行使監護權的,可由未成年人的父母訂立行使監護權協議或出具監護權委託書,公證機構再對監護權協議或監護權委託書進行公證。
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喪失監護能力的情況下,按法律規定的監護人順序,先由有監護能力的人員訂立監護協議,再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委會、居委會出具指定書確認監護協議所商定的監護人。公證機構以間接證明的方式對協議書、指定書進行公證。必要時,公證機構還可以出具監護人與被監護人之親屬關系公證書。
二、精神病人的監護權公證
《民法通則》第19條規定「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訴訟法》第十五章第四節對公民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在程序上作專門的規定。可見,在認定公民有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主體資格上法律只授予人民法院。故公證機構在辦理監護權相關公證時,應特別注意,必須要求精神病人的利害關系人提供有關認定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民法院裁決書,以此作為辦證的前置條件。證詞表述上不能直接認定精神病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不能直接證明XXX為某精神病人的監護人。
鑒於確認精神病人的監護人大部分是為了管理使用精神病人的財產,為防止侵犯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權利,避免法定范圍內的其他監護人對擔任監護人的異議,產生不必要的紛爭,由精神病人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兄姐達成監護協議,再由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指定協議商定的人員為監護人。公證機構對業已達成的監護協議及監護人指定書進行公證。雖然民法通則規定,對監護人有爭議的才需指定。但在辦證實踐中,可不拘囿於此。由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再對利害關系人選定的監護人加以指定,更利於被相關單位採用。由於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較清楚被監護人的家庭情況,由其出具證明指定監護人,可以排除沒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訂立監護協議時對順序在前的監護人已故的或喪失監護能力情況的應詳細載明並出具相關證明。
監護人與精神病人之親屬關系公證書證詞可參照未成年人的監護權公證格式,增加的文字提示說明內容作如下表述:「茲證明申請人XXX是關系人XXX的配偶或父母。提示:依據XX號《XXX人民法院裁決書》,XXX法院認定關系人XXX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之規定,精神病人的監護人順序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兄姐、其他近親屬。(由父母做監護人的,可增加關系人XXX未婚或離婚或喪偶等婚姻狀況)。關系人XXX的近親屬達成監護協議商定申請人XXX為關系人XXX的監護人,XX居委會也指定申請人XXX為關系人XXX的監護人」。
三、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的監護權公證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十七條對精神病人的監護問題作了明確規定,但對非精神疾病人的監護問題未作任何說明,監護權的司法解釋中也未涉及非精神病人的監護權問題。至今,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的監護權問題在法律上仍是空白。而現實中形形色色的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的患者是客觀存在的,急需取出存在其名下的存款或變賣登記在其名下的房產籌集資金救治患者,此時就應確定其監護人來管理使用該款項,需要一證明機構為此作證明。作為國家證明機構的公證機構理應承擔該項任務。如何辦理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的監護權公證是公證機構和公證員面臨的棘手而又必須解決的問題,也是對公證機構和公證員的能力考驗,辦證時須慎之又慎。
(一)必須由法院裁決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民法通則》第十九條明確規定只有法院才有權依法認定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公證機構認定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於法無據。對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患者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更應當類推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認定辦法,由其關系人申請法院認定。公證機構切不可認為某些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如植物人明擺著就是沒有民事行為能力,進而認定其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要求利害關系人申請法院認定。需要時,公證機構可對法院裁決書進行公證。
(二)由非精神疾病喪失意思能力人的所有有監護能力的近親屬以協議方式商定監護人,公證機構對該監護協議進行公證。民法通則及相關司法解釋雖然對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的順序和范圍做
2. 委託監護人委託書怎麼寫需要公證嗎
去你所在的去或市的公證處辦理即可。按以下格式書寫:委託書申專請人****(提起本案的親屬)申屬請****(患者的名字)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一案,現申請人委託***為本案申請人的代理人,代理許可權為一般代理。委託人:受託人: 2015年7月9日
3. 辦理監護人公證需帶什麼證件
來監護公證由當事人住源所地的公證處管轄,監護協議公證也可由協議簽訂地的公證處管轄。當事人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得委託他人代理。申請時,應填寫公證申請表,並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的身份證件;
2、與被監護人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基本情況;
4、其他材料。如監護協議,有關單位同意的證明等。
監護協議不得含有強制未成年人接受宗教訓練等有礙被監護人成長的內容,對不符合我國憲法和有關政策規定的監護協議,公證處不能給予公證。
4. 監護人公證如何辦理
持雙方的身份證,戶口本,監護人關系表或者聲明(如果戶口本里已經有說明,就不需要了),到就近的公證處辦理公證即可。約2周時間。
5. 監護權如何協議公證
申請與受理 第二條 辦理監護權協議公證,公證員應要求申請人提交下列證件、證明材料: (一)委託監護人: 1.公民作為委託監護人的慶提交: (1)本人的《戶口簿》、《居民身份證》; (2)委託監護人、受託監護人具有親屬關系的證明; (3)被監護人的《戶口簿》、十六周歲以上公民還須提交《居民身份證》; (4)監護權資格證明,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及相關的協議書等; (5)擬申請公證的《監護協議》文本; (6)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它證件、證明材料。 2.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委託監護人的提交: (1)法人資格證明或其他組織主體資格證明、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資格證明及本人的《居民身份證》; (2)委託他人代為辦理公證的須提交《授權委託書》和受託人的《居民身份證》; (3)被監護人的《戶口簿》、十六歲以上的公民還須提交《居民身份證》; (4)監護權資格證明,包括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調解書、、裁定書及相關的協議書等; (5)擬申請公證的《監護協議》文本; (6)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它證件、證明材料。 (二)受託監護人: 1.公民作為受託監護人的應提交: (1)本人《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 (2)配偶及家庭其他主要成員同意發行監護職責的書面意見; (3)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2.法人或其他組織作為受託監護人的應提交: (1)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資格證明及本人《居民身份證》; (2)委託億人代為辦理提交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3)公證員認為應當提交的其他證件、證明材料。 第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申請,公證處應予受理、登記,並將受理通知書發給申請人,開始建立公證卷宗: (一)該監護協議公證屬本公證處管轄; (二)申請人提交的證件、證明材料符合本規范第二條規定; (三)委託監護人、受託監護人主體資格符合法律規定; (四)協議雙方已就協議內容達成一致。
6. 辦監護人公證需帶什麼證件
流程:先是申請居住證,然後再申請戶口。 材料清單我打了一份。你瞧瞧 窗口服務告知單 申請戶口的材料 1. 申請入戶人的入戶申請書。 2. 申請入戶人系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其申請行為應由其監護人辦理,並應出具與監護人關系的憑證(如法院判決、監護公證等)及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件。 3. 申請入戶人(監護人)因故無法辦理申請手續的,應以書面委託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辦理,並在委託書上寫明委託事項和委託許可權,同時提供委託雙方的有效身份證件。 4. 入戶地房屋產權人或公房承租人或農業戶戶主同意接受書面意見。 5. 入戶地房屋有效的《上海市房地產權證》、《上海市租用公房憑證》、或《房屋所有權證》等; 6. 申請入戶人原由本市遷出時的全戶詳細戶籍資料(如:戶籍證明、《居民戶口薄》等,應註明:姓名、戶口地址、公民身份號碼、單位、戶口性質是農業或非農業等項目,下同); 7. 申請入戶人在外省市戶口所在地的全戶詳細戶籍資料及本人《居民身份證》; 8. 申請入戶人的所有子女的全戶詳細戶籍資料; 9. 申請入戶人原有無工作單位的相關有效原始憑證(如:離(退)休證、離(退)審批表、與原單位脫離關系的原始憑證、居(村)民委員會的證明等); 10. 申請入戶人夫妻雙方的人事檔案(如:職工登記表、幹部履歷表等); 11. 申請入戶人的婚姻狀況原始憑證(如:結婚證、結婚登記申請書、婚姻狀況證明、離婚證、離婚判決(協議書)、婚姻登記機關出具目前婚姻狀況的證明等); 12. 申請入戶人在滬子女的人事檔案(如:職工登記表、幹部履歷表等)。 13. 申請入戶人的子女情況的有關原始憑證(如:獨生子女證、申領《獨生子女證》的審批依據、單位或街道計劃生育部門出具有無其他子女的證明等); 14. 申請入戶人的子女在滬落戶的審批材料; 15. 需提供的其他證明材料:(1)(2)二、注意事項: 提供證明材料須同時提供原件和復印件,並由申請入戶人(監護人)、受理民警雙方在復印件上簽名確認該復印件與原件的一致性。因單位存檔等原因無法提供證明材料原件的,其復印件上必須由該單位確認是否與原件一致,並加蓋該單位的行政公章。 三、提供的證明材料應真實、有效,一經查實弄虛作假的承擔必要的法律責任,戶口一律退回原戶口所在地。經上一級審批部門審核需繼續補充相關證明材料的,申請入戶人(監護人)應按要求如實提供。 申請過程中如發現申請入戶人的公民身份證號碼重號的,應退回其申請材料,由申請入戶人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予以重新編碼後再申請。 被批准在滬落戶的人員統一登記為本市非農業戶口。 四、審批時限(審批材料在傳遞途中的、審批部門作補充調查的、需申請人重新補充證明材料的等情況除外): 1.派出所自受理申請材料之日起15個工作日; 2.分(縣)局應自收到派出所上報的審批材料之日起40個工作日; 3.市局自收到 的各上報的審批材料之日起的60個工作日。 五、由於對外省市入滬的戶口審批工作受到每年政府的分配指標限制,幫有時會因指標等原因不能在規定時限內答復您的申請結果,敬請見諒。 實在不行,給市長區長寫信好了,有困難,找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