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鼻頭上有個黑色的凸點,不是黑頭,擠不掉,幾個月了,到底什麼 怎麼辦
就是黑頭。我以前就有,就因為強行將它擠出來,現在還留了個小口呢,你可別擠啊。
2. 盲文是誰發明的
盲文或稱點字、凸字,是專為盲人設計、靠觸覺感知的文字。透過點字板、點字機、點字列印機等在紙張上製作出不同組合的凸點而組成,一般每一個方塊的點字是由六點組成。 它是由法國盲人路易·布萊爾於1824年創造的,故國際上通稱盲文為「布萊爾(Braille)」。
盲文發明者:路易·布萊爾(Louis Braille),也有人翻譯為劉易斯·布萊葉。 布萊葉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國一個貧苦的馬具匠家裡,他3歲時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傷了一隻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隻眼睛,以致雙目失明。 布萊葉的父母沒有放棄對這個盲孩子的培養。父親在木板上用釘子組成字母,教他認字,後又送他到村裡的小學讀書。布萊葉學習既刻苦又聰明,深受老師和校長的喜愛。 1819年,布萊葉被送進巴黎皇家盲人學校。盲生的課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來很慢,書寫更困難,而且課本的數量很少,大部分課程靠口授。布萊葉學習刻苦、成績好、求知慾強,但沒有可供閱讀的書籍。他由此意識到,必須創造一種容易摸讀和書寫的盲文,才能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 1821年,有一天學校校長請來退休海軍軍官查爾斯·巴比埃,給學生們講授和示範一種「發音」法,或叫「夜間書寫」法符號,它是一種用兩行各6個凸點的符號來表示各種音標的方法, 是專為夜間作戰時傳遞命令和加強聯絡而創造的。年僅12歲的布萊葉聽完這個報告後,激動地對巴比埃說:「以凸點代替線條的方法肯定可以創造新的盲文……」 此後,布萊葉專心致志地研究這種盲文:究竟需要多少凸點為最佳?怎樣編排字母和其他符號?用什麼樣的寫字工具?點距應多大…… 1824年,剛滿16周歲的布萊葉從人的體形受到啟發。他想,每個人都有兩個肩膀、兩臂和兩個膝蓋,在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個凸點,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個凸點了嗎?多麼有意思的6個點啊!經過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規律可循的法語字母方案擬定出來了。6個凸點,加上空白,共有64個變化。 1829年,布萊葉在原方案基礎上加入了數學符號和音樂符號。他把這個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學校全體師生宣讀,要求校領導予以審查和推廣。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萊葉盲文讀物。 但是,布萊葉的6點制盲文遭到校領導的反對,他們堅持延用原來的盲文,不準布萊葉在學校傳授和使用他的盲文。布萊葉又把修改後的盲文方案提交給法國學術研究院的教授們,請他們評價,但得到的回答仍是否定。 布萊葉從盲人學校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他曾擔任過代數、幾何、史地和音樂的教學工作。盡管他工作繁重,健康狀況不佳,又遭遇很大挫折,但他並不氣餒。由於他的盲文具有很大的 優越性,既便於摸讀,又便於書寫,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里不準學,他們就在校外偷偷地跟布萊葉學,並義務為他作宣傳。 1851年12月,這位年輕的發明家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就在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的一個女學生在一次盛大的音樂會上演奏鋼琴。這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對音樂皇冠上的明珠———鋼琴,竟有如此嫻熟的演奏技巧,令觀眾大為驚嘆!他們紛紛要求她介紹學習鋼琴的經過,並傳閱擱在鋼琴上的盲文樂譜。而這位女學生則將自己的成就完全歸功於老師布萊葉,她把他怎樣創造盲文,又怎樣耐心地教她,以及這種盲文至今尚未被學校當局所採用的情況一一講了出來,大家深受感動。第二天,巴黎報紙上詳細登載了這則消息。巴黎皇家盲人學校在社會輿論壓力之下,不得不採用了布萊葉的盲文。 1852年1月,消息傳到布萊葉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為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終於被承認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即去世,年僅43歲。 布萊葉逝世後,他發明的6點制盲文逐漸為世人承認。1887年,布萊葉的盲文被國際公認為正式盲文。為了紀念這位卓越的創造者,1895年,人們將他的姓——布萊葉,作為盲文的國際通用名稱。
3. 怎樣鑒別紅豆杉杯子真假
鑒別紅豆杉杯子真假的方法
一、看外觀: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杯子用材都是20年左右的紅豆杉,這類杯子紋理清晰,材質緊密,其顏色呈黃色,記住絕對不會是紅色的,只有當杯子遇水的時候,其顏色才會略顯鮮紅,也不是絕對的大紅。另外比較少見的就是紅豆杉老木料杯,這類杯子顏色更深一些,黃中略帶紫,其材質更加細膩緊密。如上圖所示就是100年老木料杯子,其表面紋理雜亂,還有長時間形的樹斑疙瘩。
二、杯入手中,一個字:「重」(紅豆杉比一般木頭要重);聞一聞也一個字:「臭」(一股略帶酸的味道,不好形容);水入杯10分鍾左右看一看,還是一個字:「紅」(紅是錯覺,因為紅豆杉木材遇水後顏色會顯紅,就導致杯中的水看起來更紅,當你把水倒入其他器皿,你會發現水其實是黃色的)。
上面就是鑒別紅豆杉杯子真假的基礎方法,總結起來就是「看材質、看顏色、掂重量、聞味道」。
(3)大力成果凸點擴展閱讀
南方紅豆杉主要價值
一、經濟價值
材質堅硬,刀斧難入,有「千樅萬杉,當不得紅榧一枝椏」之稱。邊材黃白色,心材赤紅,質堅硬,紋理緻密,形象美觀,不翹不裂,耐腐力強。可供建築、高級傢具、室內裝修、車輛、鉛筆桿等用。種子含油量較高。
二、園林價值
南方紅豆杉枝葉濃郁,樹形優美,種子成熟時果實滿枝逗人喜愛。適合在庭園一角孤植點綴,亦可在建築背陰面的門庭或路口對植,山坡、草坪邊緣、池邊、片林邊緣叢植。宜在風景區作中、下層樹種與各種針闊葉樹種配置。中國之外用歐洲豆杉作整形綠籬。
三、葯用價值
驅蟲、消積食、抗癌。以種子入葯,主治食積、蛔蟲病。用法用量: 3~6錢,炒熱,水煎服。
4. 紅豆杉屬於什麼植物
紅豆杉是常綠喬木,屬淺根植物,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高30m,干徑達1m。葉螺旋狀互生,基部扭轉為二列,條形略微彎曲,長1-2.5cm,寬2-2.5mm,葉緣微反曲,葉端漸尖,葉背有2條寬黃綠色或灰綠色氣孔帶,中脈上密生有細小凸點,葉緣綠帶極窄,雌雄異株,雄球花單生於葉腋,雌球花的胚珠單生於花軸上部側生短軸的頂端,基部有圓盤狀假種皮。種子扁卵圓形,有2棱,種卵圓形,假種皮杯狀,紅色。 紅豆杉生物學特性對生態環境要求高,一般成樹要生長100∽250年。1996年統計數字顯示,雲南野生紅豆杉佔全國總數的55%,其中麗江就存活著110萬棵。紅豆杉為多年生常綠喬木,生物量十分巨大,生長時間短。其主根不明顯,側根發達,枝葉茂盛,萌發力強,耐低寒,能耐-25℃的低溫。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可以栽種。生長快,年生長實測40~50cm,最高可60~70cm,是國內紅豆杉(中國紅豆杉、雲南紅豆杉等)的300~700%生長量。3~4年生生物量積累為600~800/株·年,5年生時產鮮原料1.5kg以上,可用於提煉紫杉醇。次年又可萌生新的枝葉,其生物量大於頭年採收量。 野生紅豆杉生長條件近乎苛刻、生長地域窄小,對氣候條件要求嚴格,為什麼能在乳源山區能有如此茂盛的生長群落?據當地研究保護該樹種多年的專家莫貽濱稱,獨特的地理位置環境、濕潤潮濕的氣候、良好的生態環境、當地群眾大力保護缺一不可。 大橋鎮屬高寒石灰岩山區,平均海拔高度達800米以上,晝夜溫差達7℃,全年平均氣溫只有17℃,春夏季氣候濕度較大,很適合紅豆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