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北省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河北復科技師范學院前身創制建於1941年,1985年改建為河北農業技術師范學院,2003年更名為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是一所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師范院校。學院現有秦皇島、昌黎、歐美學院、開發區校區四個校區。校園佔地面積近2000畝,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近1100餘名,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697名(佔62.5%)。教授副教授400餘名;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350名。教學、科研設備近億元,館藏圖書120萬冊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4萬人。
Ⅱ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是什麼級別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級別如下: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及教育管理者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解放思想和教育創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設立「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以下簡稱「教育成果獎」),獎勵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開拓創新、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效的集體和個人,制定本辦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在研究生教育理論研究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或者在研究生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突出成就,均可申請「教育成果獎」。
Ⅲ 公路養護職工教育研究成果激勵制度怎麼寫
針對公路職工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大力加強職工教育,改變現狀,加強對職工專業技能的培訓和教育,從理論和實際出發,提高綜合素質,適應公路養護管理的發展進步,推動公路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一是加強領導,提高領導幹部對職工教育重要性與緊迫性的認識。只有領導幹部的思想境界高,才能站得高,看得遠,真正從思想深處重視職工教育,才能做到大力支持職工教育,真正把公路職工教育納入議事議程,納入人才培養規劃之中。二是形成有效的組織領導體系,完善職工教育領導責任制,逐步使職工教育工作走上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三是加強職工教育,認清行業發展所面臨的新問題、新形勢和亟待研究探索的新課題,從生存、發展的角度引導職工增強時代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創新思維,克服陳陳相因的陳舊觀念,牢固樹立不進則退、優勝劣汰的進取意識,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從根本上解決「要我學」為「我要學」的問題,倡導真學真讀,養成經常學習的好習慣,不厭其煩,古人雲:「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要時時補充新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二)結合實際,加大教育經費投入 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好壞,經費投入是先決條件,當前,隨著改革的深入,公路部門資金出現了很大困難,尤其是基層公路部門的經費更是捉襟見肘,這樣一來給公路職工教育培訓也帶來了新挑戰。交通運輸部科教司司長孫國慶說:「辦教育是要花錢的,正如翁孟勇副部長指出的「教育花的錢是投資,不是消費」,是為了明天和後天更好地發展,是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各級公路部門,特別是基層公路部門一定要從公路發展的高度出發,高瞻遠矚,加大對公路職工教育培訓資金的投入,可以採取國家出一點,單位籌一點,個人拿一點,徹底改變單一靠公費開展職工教育培訓的現狀。職工個人可以每人每年繳納一定比例費用,設立教育基金和銀行專戶,保證職工教育。
(三)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教育培訓 人的理論素質、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及崗位職責千差萬別,自然影響到接受新知識、新觀念的能力,培訓中要注意職工的差異,因材施教。 (1)崗位培訓。一線職工,因人因地採取計劃自修與在崗培訓的方式,通過閱讀、觀摩解釋和操作理解,把握理論知識,通過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形式,促進其業務水平。注重現場教學,現場「寫生」,讓職工能看得見,摸得著,能操作,使理論貫穿到實踐中去,提高學員應用能力。 (2)崗前培訓。全員輪訓,全體職工輪流培訓,提高整體素質。集中培訓,針對新進的員工,新提拔的幹部,集中進行崗前業務技術指導,使其迅速適應崗位。特殊訓練,針對特殊崗位的職工,事前進行強化訓練,使其順利完成任務。 (3)輔助培訓。充分利用多媒體對職工進行國情教育、形勢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使他們了解國情,知法用法,維護尊嚴。 (4)創新培訓內容。在培訓課程布置和培訓內容上,要以提高公路各類人才的素質和能力為出發點,以培養創新精神為重點,注重科學性、前瞻性、針對性,使教育培訓內容與社會和公路發展緊密相連,受教育培訓人員能充實新技術、新成果、新工藝以及新信息、新思想、新觀念、新知識,增強應變與創新能力。
Ⅳ 教學成果獎勵辦法有哪些
高一、二教學成果獎勵評估以高三教學成果為獎勵基數。每位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高三教學成果獎勵評估,獲取獎勵基數的主要因素一是畢業班學生考取重點大學的比率,二是列全省前100名、20名、10名的學生數量。學校管理科層的獎勵分配,推行段長負責制。段是學校各中層組織的執行組織,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段履行設計、督導職能,體現學校管理職能。獎勵只到段,不到教師個人。段長根據教師的科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考試成績把獎勵分解到各個教師。教學管理堅持以教師為本的思想,體現了管理的現代性。
這個制度的創新點在於:教師個體在團隊發展中求得發展,「高三教學成果決定高一、二的獎勵基數」,表明學校成功指數決定個人成功價值的數量級。日常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不再完全與學生的考試成績聯系,而是與教師自身的發展度相聯系,體現了管理以教師為本的思想。「每一個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和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包括教師主動參加學校常規教研的次數、積極的態度;教師學術水平的專家認定度、同行認可度;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等要素。這些綜合評價決定著學校對教師個人的評價,並與教師的精神和物質的獎勵相聯系。「人作為人的存在還是一種語言和話語的存在」,在這個學校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它可以「讓人說話,建立一個人人可發言的氛圍」它關注了教師作為「人」的存在,體現了教育主的思想。
從案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學校科層管理扁平化,保證了教師評價的可行性。傳統的管理是以一種經驗管理模式顯現的行政化管理,其管理往往缺乏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校的質量管理,從本質上說,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展教師的積極性。「段長負責制」應該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種好的嘗試,它減少了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教師工作的干預,克服了中層組織因為種種客觀因素不能深入教師群體、掌握教師真實的教學情況的弊端;段長承接了學校各中層組織的任務,自己又生活在教師群體之中,是教師組織中的一員,「他人與自身之間有著內在統一,形成共同創造社會,有著共同利益的聯合體。」
Ⅳ 如何認定國家級 省級 科研成果 政府
科研成果獎的級別,應當看該獎項是由哪裡頒發的。
(一)國家級獎: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獎項。如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級四大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二)部級獎:指以中央(國務院)各部委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的社科優秀成果獎;國家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部級自然科學獎;部級技術發明獎;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
全國性的各類基金獎,經認定後可視為相當於部級獎。已經認定過的獎項如:霍英東基金獎;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孫冶方研究基金會、吳玉章研究基金會、陶行知研究基金會、錢端升基金會頒發的社科優秀成果獎。
(三)省(市)級獎:指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名義頒發的社科或科技優秀成果獎。如省(市)級自然科學獎;省(市)級技術發明獎;省(市)級科學技術進步獎;省(市)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以上獎項的頒獎文件和獲獎證書有國徽章的,都是由省(部)級以上政府或政府機關頒發的獎項。
(5)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擴展閱讀:
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科研項目(課題)認定范圍
1、國家級科研成果獎:
國務院頒發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自然科學獎。
2、省部級科研成果獎:
各省、直轄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教育部科學技術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公安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安全部、軍隊頒發的科學技術獎勵,全國性的行業協會(學會)且具有國家獎推薦資格的科學技術獎等。
3、人文社科省部級獎項: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與宣傳優秀成果獎、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優秀成果獎以及其他中央各部委頒發的人文社科類研究成果獎等。
鑒定組織
鑒定由國家科委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的科技成果管理機構(以下簡稱組織鑒定單位)負責組織。必要時可以授權省級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組織鑒定,或者委託有關單位(以下簡稱主持鑒定單位)主持鑒定。
Ⅵ 教師節頒發的教科研先進個人榮譽證書算業績獎嗎
教師節頒發的教科研先進個人榮譽證書算不算?這個業績獎呢?只要是頒發的獎狀,主要是正規的,這個部門辦法的獎項不管是學校還是政府還是其他的教育局等等各個單位。那麼都是屬於個人榮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