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柳州鐵路第一中學的辦學成果
高考成績 2013年 18人錄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劉嘉琪以653分( 不含加分)榮獲廣西文科狀元。 塗嫿嫿以648分獲得廣西文科第五名。 沈頒泉以667( 不含加分)分獲得廣西理科第五名。 文理總分上線人數916人,其中 應屆一本上線人數701人,上線率達65.15%。
應屆生600分以上人數167人,占應屆高考人數15.52%。
2014年 20人錄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 理科應屆一本上線率超過71%,二本上線率超過96%。 文科應屆一本上線率超過69%,二本上線率超過94%。 2014年柳鐵一中優秀考生學類姓名分數名次文科吳可書672全區第一名韋紫影671全區第二名黃澆楊666全區第六名理科陳淇馨701全區第五名羅雙700全區第八名楊舒涵697全區第九名2015年 應屆一本上線人數909人,一本上線率80.59%。 應屆二本上線人數1123人,二本上線率99.6%。 藝體一本上線人數10人,合計一本上線人數919人,合計上線率81.47%。 2015年柳鐵一中優秀考生學類姓名分數名次文科凌志宇672全區第一名吳金華668全區第三名馬瑞雅660全區第六名劉天然651全區第十五理科羅文陽714全區第二名吳澎以659全區第七名吳浪韜690全區第十一管大為685全區第十八(以上數據來源:2015年7月,該校官網報道 ) 學科競賽 第十四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高2010級( 5)班學生賈彬彬獲得一等獎。
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中,高三(13)班賀棋煒同學獲一等獎。
第30屆中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高三( 2)班胡陶鈞同學獲得銀牌。 素質教育 2015年全國籃球機器人比賽中,校機器人小組的李岱儫、覃安之獲得高中組「全國冠軍」。
2015年柳州市中學生乒乓球比賽中,校參賽隊員獲得男子團體第二、第三,女子團體第二。 2011年,邵瑩老師獲「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榮譽稱號。
2012年,校長胡冬梅榮獲柳州市「十佳校長」稱號。
2012年,唐純玉老師被評為柳州市勞模、柳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14年,陳玲老師榮獲「全區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
杜俊平,多次參加校、市、區級賽教課,獲一、二等獎並積極參與教學研究,其論文、教案、案例、調查報告獲柳州市類重點課題,廣西教育學會優秀研究成果評比一、二等獎。
顏春丘,多次參加學校賽教課,獲見習教師匯報課一等獎、賽教課一等獎、初級教師研討課二等獎,其教案獲柳州市A類重點課題三等獎,責任教育辯論賽優秀教練,柳州市創城先進個人。
孫會剛,2008年參加編寫《階梯物理》、《高中物理基本功訓練》,已於2009年出版,2009年評為;柳州市送教下鄉優秀教師; 2010年作為柳州市專家給全市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同年所帶學生在27屆物理競賽中獲全國決賽三等獎,兩人獲保送資格,2010年所在年級高考物理平均分廣西第一。在各大報紙雜志發表論文60餘篇。
李利紅,曾在全區、全市上公開課,多篇論文獲國家、市級獎勵,課題研究「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獲市級獎勵;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賽獲優秀指導教師獎。被評為柳州鐵路局優秀德育工作者,德育論文獲市級獎勵。
韋嘉瀅,主持研究課題多個課題獲柳州市教育科研成果評比三等獎,獲柳州市優秀教師,柳州市五一巾幗標兵;柳州市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廣西中學生物教師基本功比賽三項全能一等獎。省級獲獎論文5篇。
趙英明,論文多篇在國家級、省級獲獎,奧賽輔導學生多次獲獎,並多次被廣西數學學會評為優秀輔導員稱號。
梁天霞,全國數學競賽優秀輔導員;已有30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和校級刊物上公開發表或獲獎。 校訓:立德 啟智
校風:文明 友愛 儉朴 健康
學風:勤奮 深思 求實 創新
教風:准確 嚴格 耐心 善誘 《金色的搖籃》
由兩位老校友創作。
歌詞:
走過春天
走過秋天
走不過魂牽夢繞的校園
那竹鵝溪畔的歌聲
回盪著青春的歲月
那思源池裡清泉
哺育了千萬只飛燕
啊,柳鐵一中
你是金色的搖籃
啊,親愛的母校
我們為你驕傲
驕傲地譜寫贊美的詩篇
走過山川
走過平原
走不過母親懷抱的校園
那明亮溫馨的課堂
點擊著五彩的世界
那騰飛雕塑的英姿
展開了世紀的跨越
啊,柳鐵一中
你是金色的熔爐
啊,親愛的母校
我們為你祝福
祝福你桃李芬芳的明天
② 100分求問!哪些數學家不是從小的天才,而是成人之後才對數學感興趣最後有大成就的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金壇,1985年6月12日卒於日本東京。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但因家境不好,讀完初中後,便不得不退學去當店員。18歲時患傷寒病,造成右腿殘疾。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歷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中國數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全國數學競賽委員會主任,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化學部副主任、副院長、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國南錫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美國伊利諾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主要從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多復變函數論、偏微分方程、高維數值積分等領域的研究與教授工作並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他把數學方法應用於實際,篩選出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優選法和統籌法,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華羅庚同志是當代自學成才的科學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數學家。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與多復變函數論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開拓者。為以後矩陣幾何學等,作下了基點。
③ 郭淑蘭的學術成就
1980年至1996年,主要從事藝術教育政策法規、藝術教育史、藝術教育家和藝術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並撰寫了這方面的政策法規、人物介紹、理論探討等文章60餘篇。在改革法規方面,研究制定了《高等藝術院(系)招生暫行規定和補充意見》、《國家級重點中等藝術學校評選標准》、《普通中等藝術學校招生暫行規定》、《藝術院校招收推薦免試生的辦法》等;在藝術教育史、藝術教育家介紹方面,發表了《藝術教育四十年》、《蓬勃發展的中國藝術教育》、《中國版畫教育的開拓者李樺》、《趙沨同志對音樂教育的幾點意見》、《新星從他手中升起---訪林耀基教授》等文章;在藝術教育管理方面,撰寫並發表了《藝術院校辦學形式的新發展》、《藝術院校的發展趨勢》、《文化部教育事業「九五」和2010年發展規劃》等多篇論文。
編著出版了《藝壇春秋》(合作)、《中國高等藝術院校簡史集》等著作,發表了《實施全面素質教育是培養跨世紀音樂人才的迫切需要》等多篇論文。側重研究音樂教育發展戰略、德藝雙馨拔尖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音樂人才培養模式等問題,先後主持並完成教育部《新世紀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中的《專業音樂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課題,發表了《現代大學的發展規劃與策略》(收入2004年《第二屆大學女校長國際論壇》一書,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音樂聖殿的國際化之路》(2006年第4期《國際人才交流》)、《中央音樂學院發展模式的思考》獲2008年北京市高教學會第七次優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論文三等獎、《加強藝德建設,建設一支德藝雙馨拔尖創新的教師隊伍》獲2008年北京市黨建和思政研究成果三等獎(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