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攝影測量成果

攝影測量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4 00:58:50

❶ 航空攝影測量的測繪成果主要有哪幾種表達形式

數字正射影像圖
數字高程模型
數字線劃圖
三維數模
其它非數字的模擬的同類產品

❷ 好心人幫幫忙很急很急…航空攝影測量測繪成果的表達形式有四種,為什麼會有這四種不同的表達形式

航空攝影測量是一種測量手段。
不同形式的測繪成果是這種測量手段的產品。
這樣說可能更確切一些。
為什麼要有不同的表達形式,主要是從產品需求方面說的,有人需要做數字線劃圖,為了規劃設計、選線或施工用,要得到這種圖可以有多種技術手段來實現,航空攝影測量是其中的一種,還可以野外採集。如果有人為了建立管理信息系統,要用圖片格式的所謂正射影像圖來做背景,也可以由航測方法得到。
測量手段有多種,測繪成果也有多種。
對應航空攝影測量這種手段可生產的主要測繪產品就是那幾種形式。

❸ 什麼是傾斜攝影測量,目前的主要應用是在什麼方面

國外排名前三的有Smart 3D, Photoscan, OpenDroneMap,

國內有Skyline PhotoMesh,大疆無人機(需要硬體投入成本)。

ThingJS提供Web數據可視化開發組件,對於傾斜攝影的數據都支持載入到ThingJS,並在web瀏覽器端顯示,尤其是園區建築密集區域的數據載入【官網有3D演示】

❹ 攝影測量基礎知識

(一)地面攝影測量

1.地面攝影測量定義

利用地面攝影的像片對所攝目標物進行的攝影測量,是指利用安置在地面上基線兩端點處的攝影機向目標拍攝立體像對,對所攝目標進行測繪的技術。可用於險阻高山區、小范圍山區和丘陵地區測圖,還可用於地質、冶金、采礦、水利和鐵道等方面的勘察。

2.地面攝影測量分類

地面攝影測量分為外業工作和內業工作。

外業工作包括攝影和測量。攝影是在基線兩端點,用攝影經緯儀或其他攝影機按一定方式分別攝影,以獲取目標的立體像對。測量工作,先選攝影基線,後用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基線長度、基線端點和檢查點的坐標和高程,為內業像片處理提供起始數據。

內業成圖方法分為圖解法、模擬法和解析法。圖解法是根據立體坐標量測儀量測出像點坐標和左右視差值,按相似三角形關系設計一種圖板,用圖解法求出地面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模擬法是利用地面立體測圖儀進行測圖的方法。解析法是按一定的數學公式求出地面點在其地面輔助坐標系中的空間坐標,再轉換為地面坐標。解析法適應性強,精度高,是常用的方法。

(二)航空攝影測量

航空攝影測量指的是在飛機上用航攝儀器對地面連續攝取像片,結合地面控制點測量、調繪和立體測繪等步驟,繪制出地形圖的作業。

1.航攝像片與地圖的區別

航攝像片是地面景物的中心投影構象,而地圖則是地面景物的正射投影,這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投影。只有當地面嚴格水平且像片也嚴格水平時,上述兩種投影結果才等效。

地圖是地表面根據一定的比例按正射投影位置來描繪的,其平面位置是正確的。當航攝像片有傾角或地面有高差時,所攝得的像片與上述理想情況會有差異。這種差異表現為像點位移,它包括因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和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點位移,後者又稱為投影差。航攝像片上所存在的傾斜位移與投影差決定了其不能直接作為地圖使用。

2.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

一般情況下,航空攝影所獲取的像片是傾斜的,此時,即使地面嚴格水平,航攝像片上的目標物體也會因為像片傾斜而產生變形或像點位移。這種位移的結果使得像片上的幾何圖形與地面上的幾何圖形產生變形,而且像片上影像比例尺處處不等。正是由於存在這種差異,使得中心投影的航攝像片不具備正射投影的地圖功能。攝影測量中對這種因像片傾斜引起的像點位移可用像片糾正的方法予以改正。

3.航空攝影測量的優點

1)航攝像片充分客觀地記載了地物地貌在攝影時瞬間的狀態。因而具有信息量大、形態逼真、精度較均勻的特點。

2)航測很大一部分工作將由室外移至室內。因此,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減少了天氣季節的影響。

3)航測成圖具有成圖快、精度好、成本低和工效高的特點。

4.航空攝影測量外業、內業工作內容

航空攝影測量需要進行外業和內業兩方面的工作。

航測外業是為航測內業提供控制測量成果和調繪像片,包括以下工作:①像片控制點聯測。像片控制點一般是航攝前在地面上布設的標志點,也可選用像片上的明顯地物點(如道路交叉點等),用普通測量方法測定其平面坐標和高程。②像片調繪。是圖像判讀、調查和繪注等工作的總稱。在像片上通過判讀,用規定的地形圖符號繪注地物、地貌等要素;測繪沒有影像的和新增的重要地物;注記通過調查所得的地名等。外業調繪中的主要調繪目標有獨立地物調繪,居民地調繪,道路及其附屬設施調繪,管線、垣柵和境界的調繪,水系、地貌、土質和植被的調繪,地理名稱的調查和注記等。

航測內業工作包括:①測圖控制點的加密。以前對於平坦地區一般採用輻射三角測量法,對於丘陵地和山地則採用立體測圖儀建立單航線模擬的空中三角網,進行控制點的加密工作。②用各種光學機械儀器及計算機測制地形原圖。

(三)航天攝影測量

航天攝影測量利用航天攝影資料所進行的攝影測量。

1972年美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後改為陸地衛星),標志著航天攝影測量時代的開始。之後美國發射了陸地衛星1~5號,法國於1985年成功發射了SPOT衛星1號,我國也成功發射了測地衛星。

衛星影像(遙感影像)在測繪中主要被用來測繪地形圖、製作正射影像圖或各種專題圖。這里簡要列出衛星影像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的關系,以及幾種常見衛星及其感測器。

1.衛星影像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的關系

各種衛星與影像圖比例尺之間的關系如表1-10所示。

表1-10 衛星解析度與成圖比例尺

2.常用衛星簡介

(1)Landsat衛星系列

Landsat衛星系列屬於太陽同步極軌衛星,其運行軌道高度和傾角分別為750km 和98.2°,重訪周期為16日。自1972年發射第一顆Landsat衛星後,美國NASA共發射了7顆Landsat系列衛星,已連續觀測地球35年。最後一顆Landsat-7衛星也於1999年4月15日發射成功。

(2)SPOT衛星系列

法國SPOT衛星系列屬於太陽同步准回歸軌道,其運行軌道高度和傾角分別為830km和98.7°,重訪周期為26日,但由於採用傾斜觀測,所以,實際上可以對同一地區用4~5天的間隔進行觀測。它搭載兩台高解析度遙感器HRV,具有通過側視進行立體觀測等優點。1986~1998年法國相繼發射了1~4號星。2002年5月發射的SPOT-5號星解析度達到了2.5m,在數據壓縮、存儲和傳輸等一系列方面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3)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及感測器

目前常的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有:IKONOSⅡ、Quick Bird、SPOT-5、P5、ALOS、WorldView-1、GeoEye-1等,其感測器主要參數見表1-11。

表1-11 新型高解析度遙感衛星及感測器

(4)國產衛星系統

目前我國主要遙感衛星有:CBERS-02 B中巴地球資源衛星、資源二號衛星、遙感二號衛星、「北京一號」小衛星、環境1號HJ1-B星、遙感一號衛星、遙感三號衛星、環境一號HJ1-A星等。

❺ 由攝影測量得到成果圖的工作流程,詳細點。

你的問題涉及面太廣了。
光圈、快門就沒有特別的單位。
測量曝光量用到EV值這也是沒有所謂單位的。
鏡頭的口徑等用mm標識。
景深會用M標識。
感光度就有美製和歐制兩種,現在一般用美製ISO表示。
像素用dpi表示
色溫用K表示
想到的就這些。

❻ 數字攝影測量1:1000的測繪成果能否作為工程量結算的依據

數字攝影測量1:1000的測繪成果可以作為工程量結算的依據(或部分依據)。

❼ 航空攝影測量的測繪成果主要有哪幾種形式

航測成果主要就是4D產品:DOM(數字正射影像圖)、DEM(數字高程模型)、DRG(數字柵格地圖)、DLG(數字線劃地圖)。
DOM:利用航空相片、遙感影像,經象元糾正,按圖幅范圍裁切生成的影像;
DEM:數字高程模型是以高程表達地面起伏形態的數字集合;
DRG:數字柵格地圖是紙制地形圖的柵格形式的數字化產品;
DLG:現有地形圖上基礎地理要素分層存儲的矢量數據集。

❽ 到底什麼是攝影測量技術

泛指通過攝影設備(數碼相機,航攝儀,感測器)等拍攝測量對象的影像,通過控制測量成果結合空三加密演算法得到目標的三維還原(構築物的三維立體模型或者地形的DEM,DTM等)
在得到的還原而來的三維模型上就可以進行量測了

❾ 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發展

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發展歷史可以概括為五個不同特徵的時期:基礎階段的早期;初進入數字階段的逐步發展期;進入數字階段的全面發展時期、穩步研究和加大推廣應用的深入發展期和新近的成熟期。
從1964年~1984年是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早期階段,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奠定了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理論基礎,包括圖像處理演算法、誤差理論、CCD器件的研究及應用、模板匹配演算法與多張像片的同時處理技術等,因此有人將這個時期稱為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嬰兒期(infant state。
從1984~1988年是初進入數字階段的逐步發展期,開始逐漸研發出許多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系統,盡管很少是實用的,但在系統的設計、開發、標定等方面為後續的研發奠定了基礎。1986年6月在加拿大的渥太華召開的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大會(ISPRS)的年會上,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成為第五委員會的主題之一;1987年6月在瑞士Interlaken召開的ISPRS年會,是第一次單獨以數字攝影測量為主題的國際會議;1988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第16屆ISPRS大會上,第五委員會被正式改名為「近景攝影測量與機器視覺」(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and machine vision),大量的文章都是關於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
從1988年~1992年,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步入全面發展時期,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在此方向進行研究和系統開發,出現了許多成功的應用報道,而且應用鄰域大大拓寬了(如工業測量、生物立體測量、流量測量、汽車碰撞實驗測量和空間探測等。這一時期顯著的特點有:(1)在學術研究和商業系統方面,全自動測量系統數量繼續增加;(2)應用領域及行業大大拓寬;(3)與計算機視覺等其它學科的交流開始變多,相互間在學術會議及論文出版等方面互為支持。
從1992年~1996年,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研究和開發不再像前一階段那樣不斷出現新成果和新發現,而是處於更加穩步的發展,業內更多的關注是拓展應用和成型系統的市場推廣。已有的老公司推出新的數字化產品(如美國GSI公司在1994年對模擬測量系統進行改造後推出了數字測量系統V-STARS),也新出現了許多很專業化的小公司和新系統(如挪威的Metronor公司的Metronor系統、加拿大的EOS公司的PhotoModeler系統,AICON 3D 公司DPA-Pro系統)。一系列的會議論文集公開出版,表明數字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和研究已趨於成熟。
從1996年至今,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研究及應用已步入成熟期。它已能滿足醫學領域對圖像實時性、幾何高精度方面的要求,可用於外科、人體測量學、人類行為動作的監控測量等。研究的重點從幾何量測精度轉為實時性、全自動化和測量結果的深加工(三維建模與虛擬現實)等,尤其是激光掃描技術的發展,使得多感測器數據採集及數據融合等問題倍受關注,從而也使數字近景攝影與計算機視覺的關系越發密切。

閱讀全文

與攝影測量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