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的科研成果
2004 年研究所所獲獎情況:
1 、農業智能系統技術體系研究與平台研發及其應用
863 機器人技術主題 863 - 306 八項、 8632001AA5170 、 5280 ;國家基金 6945001 。
起始年月: 1990 年 1 月至 2003 年 12 月 經費: 1762 萬
項目負責人:熊范倫、王儒敬創新點:本成果創新提出:「面向對象的綜合知識體、「知識體 . 對象塊 . 構件」、「廣義綜合知識體」、「多級知識單元」等面向農業領域的知識表示方法體系;提出基於三重蘊涵機制的特徵佔課模糊推理模型、基於案例的模糊推理,進行農業領域的模糊診斷與預測;實現多知識融合、多庫協同、多級主從的知識管理及推理機制,提高專家系統的問題求解能力等。
科學意義、影響或評價及獲獎情況:
通過對知識表示、推理機制、體系結構、知識獲取、技術集成等方面進行系統、深入地研究,構件農業智能系統的技術體系;採用構件技術、網路技術、 Agent 技術、語音技術、可視化技術、通用應用框架二次開發技術等,研發農業智能系統開發平台,集成機器學習、模式識別、智能計算、數據挖掘、地理信息系統等多種智能技術,開發實用傻瓜化的農業智能系統。
該成果已研發系列平台 10 個版本,開發各類專家系統近 500 個。廣泛應用於種植業、養殖業等。對於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保護環境,具有重大作業和安全性。 15 年來,該成果在安徽、黑龍江等 28 個省市 400 多個縣推廣應用,累計推廣面積近億畝,效果顯著,產生重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產投比顯著,顯示其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該成果經鑒定會專家、院士鑒定,認為該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成果 2004 年 4 月 26 日 由安徽省科技廳鑒定, 4 月 30 日 申報安徽省科學技術獎。目前已通過評審獲得安徽省科學技術一等獎, 2005 年申報國家科學技術獎。
2、合肥市科學技術獎一項
成果名稱:智能農業信息網路技術研究與應用 ( H03173434200302 )
合肥市科研計劃項目經費: 50 萬元
項目參加者:王儒敬、熊范綸、黃義德、劉楓、周可金、王道中、宋良圖、胡海瀛、閻曉明、汪宜九、李雁、薛軍、方靜、許承保、徐啟榮
內容簡介:
1. 課題來源與背景:合肥市科研計劃項目。應用於農業生產管理。
2. 技術創新性: 「 多級綜合知識單元 」 知識表示方法,具有創新性,達到國際水平;網路環境下的農業技術遠程咨詢、診斷;多 Agent 機制下,基於通用開發框架的擬人化智能引導、智能幫助技術;可視化與語音合成技術結合形成的面向高、中、底不同層次用戶的知識獲取環境及用戶界面自由定製技術具有創新性。
3. 技術成熟程度、適用范圍和安全性:農業專家系統開發平台已形成系列,網路型農業專家系統開發平台已在合肥市、安徽省及全國其它有關省市農業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對農業增產增收節約成本,科學種田、防治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4. 應用情況及存在問題:開發的16種農業專家系統已在合肥市3縣2區 22個鄉鎮、村及專業大戶推廣應用,效果顯著,對周邊及其它地區產生極大的輻射作用。
⑵ 合肥供電公司的主要成就
為更來好地服務於地方社會經濟發展,自合肥供電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快電網建設,進一步完善電網結構。2009年,共完成主網建設改造投資17.2億元。截至目前,合肥供電公司公司擁有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不含三縣)62座,其中:500千伏2座,220千伏13座,110千伏47座。形成了以500千伏為輸電主網架,220千伏雙環網、110千伏東、西環網運行的電網網架結構,輸電線路總長1961.2千米,220千伏、110千伏電網基本滿足「N-1」准則。城市中低壓配電網10千伏公用配電變壓器5840台,總容量324萬千伏安,10千伏公用線路415條,10千伏客戶專用線路90條,配網線路總長度2675千米。
⑶ 張濤的主要成果
一、教研項目
1.主持合肥學院年度重大教改項目:旅遊管理專業模塊化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與實踐(編號:mkjyyb04),在研。2.主持完成合肥學院2006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旅遊經濟學本科課程建設(編號:0640)。3.參與完成十一五國家教學研究項目「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子課題:旅遊管理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編號:FIB070335-A11-65),排名第三。4.參與完成德國教育科學文化部(BMBF)2009年項目「中德共建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旅遊管理專業研究」(編號:CHW09-118)。5.參與完成合肥學院2006年度教學研究項目:應用型旅遊管理本科專業培養模式研究和設計(編號:0639),排名第三。
二、教研論文與教材1.應用型本科專業認知實習運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學院旅遊管理本科專業為例.科教文匯,2010,(6).(第一作者)2.雙四維:應用型本科專業基礎理論教學思想.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6(6).(獨撰)3.安徽省十一五規劃教材《旅遊學概論》,副主編,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三、科研項目1.主持完成合肥學院20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合肥市參與體驗式旅遊產品開發研究(編號:06KY008RW)。2.參與完成安徽省2007-2008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安徽餐飲業研究(編號:AHSKF07-08D63),排名第二。3.參與完成安徽省教育廳2006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合肥餐飲業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研究(編號:2006SK186),排名第三。4.2009年,參與完成肥東縣龍泉山國際養生城規劃。四、科研論文1.旅遊資源的模糊美分析.學術界,2010,(3).(CSSCI,第一作者)2.中國城鄉居民國內旅遊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比較研究.人文地理,2010,(2).(CSSCI,第二作者,人大復印資料《旅遊管理》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3.旅遊業與餐飲業互動機制研究——以安徽省為例.皖西學院學報,2010,26(2).(第一作者)4.安徽省餐飲業發展戰略研究.四川烹飪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第一作者)5.參與體驗式旅遊產品開發研究——以合肥市為例.皖西學院學報,2008,24(2).(第一作者)6.關於合肥市非公有制企業開發工業旅遊的思考——以合肥遠東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為例.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5(2).(獨撰)7.旅遊業內部支柱性行業構成辨析.旅遊學刊,2003,(4).(CSSCI,獨撰)五、獲獎1.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獎三等獎(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2.合肥市優秀教師(合肥市人民政府,2007)3.我最喜愛的優秀旅遊院校教師(安徽省旅遊局,2007)4.合肥學院2006-2007學年教學質量獎5.合肥學院2008年度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6.合肥學院2008年度教學成果獎三等獎(個人獎)7.合肥學院2007年「三育人」先進個人8.合肥學院2007-2008學年教學管理先進個人9.合肥學院2009-2010學年教學管理先進個人10.合肥學院2008-2010年度優秀共產黨員
⑷ 合肥立新菌種場的研究成果
2004年合肥立新菌種場研究出用菜籽桔栽培平菇高產技術,並且在全省各地推廣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評價。
2008年自行研製一種高溫平菇菌株,可在38度正常出菇,填補了國內夏季無優良品種的空缺。
⑸ 合肥市稻香村小學的辦學成果
稻小家長學校出色的工作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好評及家長的稱譽。1998年被合肥市內教育局授予「先容進家長學校」,同年9月,被省婦聯命名為「示範家長學校」。由於學校體育工作成績優異,2002年獲省教育廳頒發的「安徽省普通級體育傳統項目」獎牌; 2002年被省教育廳授予「省家教名校」稱號。2004年底,稻小作為蜀山區唯一的學校代表參加了合肥市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現場會,並作了「辦好家長學校,搭建家校合作平台」的專題發言。由於學校德育工作成績顯著,2004年被評為合肥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2005年榮獲合肥市政府授予「合肥市先進單位」光榮稱號,省教育廳授予「安徽省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單位」優秀學校光榮稱號,安徽省體育局頒發的「全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獎牌。
⑹ 合肥泰禾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成果
1.2005年11月,獲得「顆粒物料色選機」實用新型專利。
2.2007年9月,通過「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品」認證,並於2008年12月5日獲得安徽省科技廳、安徽省財政廳、安徽省國家稅務局、安徽省地方稅務局聯合對「高新技術企業」的二次認定。
3.2007年11月,獲得「大米色選機」外觀設計專利。
4.2008年2月,通過「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並於2009年10月29日成功升級至「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
5.2008年5月,通過嵌入式軟體「泰禾SKC-192R大米分選軟體」產品登記並獲得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6.2008年5月,通過信息管理軟體「泰禾SKC-3R8高速實時信號識別控制系統軟體」產品登記並獲得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
7.2008年5月,「顆粒物料光學色選機」發明專利申請已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
8.2008年12月17日,獲得「高頻電磁閥」實用新型專利。
9.2009年3月11日,獲得「顆粒物料光學色選機」實用新型專利。
10.2009年7月1日,獲得「顆粒物料滑道」實用新型專利。
11.2009年8月24日,獲得「泰禾CCD動態圖像採集與實時處理系統」軟體注冊權登記證書。
12.2009年9月4日,獲得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頒布「軟體企業認定證書」。
13.2010年3月23日,通過歐盟「低電壓指令」、「機械指令」等CE強制認證。
14.2010年5月25日,獲得「泰禾CCD動態圖像採集與實時處理系統V1.2」軟體產品登記證書。
⑺ 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區內成果
「十五」期間,開發區累計實現工業產值1191億元,工業增加值326億元,財政收入73.8億元,稅收收入51.2億 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5.7億元,出口總額12.9億美元,主要經濟指標位居中西部16個國家級開發區之首,實現了在國家級開發區中領跑中西部,進軍前十強的目標。產業積聚效應日益顯現,形成以江淮汽車、安凱客車、佳通輪胎為代表的汽車產業;以日立建機、合力叉車為代表的裝備製造產業;以海爾電器、華凌電器為代表的家電電子產業;以聯合利華為代表的日用化工產業;以華泰食品、統一食品為代表的食品產業五大產業集群。
發展工業經濟同時,開發區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溶入加快推進城市化的過程。累計完成社區建設面積140萬平方米,安置農民11293戶,安置就業約9000人,就業率達到70%。實施失地農民五項保障制度政策,即「供養補助、失業補助、教育補助、養老保險補助、醫療保障」,實現了失地農民的 「老有所養,少有所學,壯有所為,病有所醫」,祖居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997年的1700元,提高到2005年的6000元。全區33067名祖居農民全部轉為城市居民。順利依法完成16個村的集體資產處置和撤銷村民委員會的工作,成立了4個社區管理委員會和21個小區委員會,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原則,建立職責分明、優勢互補的新的城市社區管理模式。 「十一五」期間,開發區將堅持「大項目立區,高新技術強區,優化環境興區」的方針,2005年一次性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努力把開發區打造成「投資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佳,人居環境最佳」的新城區。主要經濟目標:到2010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000-125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300-350億元,完成工業投入250-300億元,全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250家,其中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達到25家以上。
⑻ 合肥這幾年有哪些成就
有高架橋,快速公交,還有濱湖新區的建設,高新區的建設。合肥也就這幾年發展起來的,前些年好土。
⑼ 合肥國際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館的設計理念
展示館主體建築的平面是一個不規則的六角形,整個設計方案靈感來自民間兒童游戲棒,由長短不一的金屬桿件,按照嚴格的結構邏輯等級編織而成。金屬桿長向約74米,短向約47米,形成亂向自由分布的交叉桿棚罩,外觀就像一個未經過修飾的鳥巢,似乎毫無章法,以一種突破了傳統建築的思維,新穎獨特的展示出一件抽象派藝術精品。
除了新穎別致,創新館在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與科學發展觀理念相融合,大量使用生態節能和人性化無障礙設計。幕牆、屋頂、空調系統、照明系統、自然通風、自然採光等設計,建築節能可達60%以上;中水系統、雨水收集利用系統、空調冷凝水收集利用系統、節水器具等採用,可使傳統水源利用率達30%。此外,除了設置必要的無障礙設施,還專門設計了一部適合輪椅病人操作的低按鈕電梯,並給每個公用衛生間配置了無障礙的殘疾人專用廁所等。
繼合肥國際創新展示館動工之後,濱湖新區輪滑場、塘西河土樓等一大批文化娛樂設施也將陸續開工,將進一步提升濱湖新區文化內涵,為新區大氣力聚集人氣,營造良好的投資、人文環境,奠定堅實的基礎。 不知道主題想表達什麼
今年4月25日,有著合肥版「鳥巢」之稱的合肥國際創新展示館,順利完成主體鋼結構封頂,預計整個工程年底即可交付使用。
但很多合肥市民隨即對其造型設計提出異議。近日,在濱湖新區工作的鄭先生即致電:「遠看上去它就像是一堆鋼管胡亂堆砌在一起,既雜亂無章,也看不出建築的造型主題設計想要表達什麼。」此外,還有多位讀者表示,此前曾在報紙上看過合肥「鳥巢」的規劃效果圖,當時就覺得並不是特別好。最近再看到「鳥巢」的主體結構後,更是愈發覺得「這種造型設計欠妥」、「不管創意、設計好不好。」…… 外觀像自然狀態「鳥巢」
該項目設計團隊一有關負責人表示,合肥創新展示館的核心設計理念就是主推自然「鳥巢」概念。據了解,合肥創新展示館主體建築呈不規則六角形,整個設計方案靈感來自民間「挑棍」游戲,由長短不一的金屬桿件「編織」而成,外觀就像一個未經修飾的自然狀態下的「鳥巢」。 建築設計存爭議很正常
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省城市規劃督察員楊建輝在接受采訪時提出,「對一個公共標志性建築來說,處理好它和周邊建築環境的一種相互照應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是另類的設計,它也應當另類的有道理。」
針對合肥「鳥巢」,楊建輝表示,該場館早在開工建設之前的規劃設計階段,就經過了嚴格的項目審批和較高水平的專家論證。「建築美學存在爭議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現象。既然合肥『鳥巢』即將建成,那就讓時間來檢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