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煮好的骨頭湯,放涼後凝固成果凍樣的固體
因為在加熱的過程中骨頭里的膠原蛋白溢出,脂肪融化。放涼後自然會凝固了。沒事可以加熱後食用
❷ 骨頭湯冷藏後變成果凍一樣能吃嗎
能,因為有膠質,所以肉湯、魚湯冷卻後會凝固,這個不但可以吃,而且非常美味,如果你不喜歡,可以加熱,遇熱就化開成液體了,和原先的骨頭湯一個味道,只是形態不一樣罷了。
❸ 為什麼湯會凝固成果凍狀的,是因為裡面的某些物質還是什麼
可能是由於裡面放了油的緣故把 還有就是有些菜是有膠質蛋白的遇冷會凍結
❹ 為何我的老湯成果凍狀
可能是因為你的湯裡面油太多了
❺ 為什麼湯冷了之後會變成像果凍一樣的東西
1.燒的時候是不是用澱粉勾芡了,如果是的話,很正常
2.是不是少了豬腳湯,蹄髈湯等富含膠原蛋白的湯
❻ 罐頭放冰箱保鮮里,湯成果凍狀是什麼原因
蜂蜜和玻璃一樣,都不是純凈物,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 在溫度稍低的情況下蜂蜜的葡萄糖會釋出產生結晶,尤其是濃度較高的蜂蜜! 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種自然現象。 剛取出的蜂蜜,呈濃液狀,保存過程中氣溫經過13—15℃這一區間後,就會出現結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狀,逐漸變為混濁,出現沉澱,最後全部或大部分成為白色的粒狀體。這種狀態的改變,絲毫不影響質量。 比如買蜂蜜的時候,溫度是20度,你拿回家放進溫度只有10度的冰箱里,那麼蜂蜜的溫度就會從20降至10,在這個過程中就經過了13-15度這個溫度,凡是經過了這個溫度的蜂蜜就會出現結晶,但是不會對質量有任何影響的,可以放心。 另外,假如要想蜂蜜不結晶,那麼就要讓蜂蜜「不經歷」13-15這個溫度,買的時候氣溫高於15度,那麼保存氣溫就要一直在15度以上;買的時候氣溫低於13度,那麼保存氣溫就要一直保持在13度以下。 已經結晶的蜂蜜,想要融化結晶的話,可以先把蜂蜜放在一容器當中,另外取一更大的容器裝入涼水,將裝蜂蜜的容器放在裝有水的容器中,然後慢慢將水加熱(不能加得太熱了,否則會破壞蜂蜜的質量),結晶就會慢慢融化掉了。融化後的蜂蜜保存時要注意保持在15度以上,不要讓保存溫度經過13-15度這個階段,否則蜂蜜又會再次結晶。(另外,我個人建議不是必要的話,最好不要溶解蜂蜜結晶,因為加熱時的溫度是很難控制的,控製得不好的話,溫度過高就會破壞蜂蜜質量了)
❼ 冬季的肉湯為什麼會結成果凍狀
正常現象,放心食用沒問題的,結凍是因為湯裡面的膠原蛋白和油脂的關系
❽ 冬季的肉湯為什麼會結成果凍狀裡面發生的是什麼反應呢
這不是化學反應.
肉湯里有含有蛋白質,溫度低,凝聚後形成膠體,就是那種凍狀物,並沒有發生化學反應.
❾ 為什麼肉湯冷卻後會結成果凍狀的固體
肉湯中豬油比較多,豬油熔點比室溫高,常溫狀態會凝固為固體狀態。
❿ 為什麼冬天魚湯過了一夜會變成果凍狀
魚湯,肉湯都可以這樣,只要熬湯的時間足夠長,湯的放置溫度在0度左右,放一晚上,湯就會凝結成果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