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

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3 21:37:50

1. 中國為什麼能贏的抗疫決定性成果

政府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群眾大團結的結果。

2. 如何評價中國抗疫

中國人已經恢復工作6個月了。根據近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9%。歐美工業機器從3月中旬停止,經濟在夏季開始平穩恢復,但這是海市蜃樓,現在第二波疫情正在威脅著這種復甦,以至於經濟可能再次停滯。

4.9%的增長率低於中國以往的表現,但仍是歐美不敢想像的。中國已經恢復運營,而美國和歐洲仍在努力消除病毒,在經濟恢復正常方面遇到很大困難。

中國現在引領世界增長,在消費性電子產品和醫療物資出口方面占據大量市場份額。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強勁復甦帶來重大影響。疫情終有一天會結束,當它結束後,世界將變得不一樣。大流行將成為已經在醞釀的變化和趨勢的加速器。這些變化中有兩個是不可逆轉的,一是數字化,二是西方霸權的衰退。

在過去的20年中,西方中產階級的收入和財富水平停滯甚至下降。全球化對精英們來說是門好生意,也讓非西方中產階級受益,特別是亞洲中產階級,他們看到了差距如何縮小,消費達到25年前無法想像的水平。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紛紛為中國抗疫加油、為中國效率點贊。中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展現的努力與能力、信心與決心,讓國際社會動容。他們表示相信:抗擊疫情,中國會贏!
2月2日,武漢火神山新型肺炎專科醫院正式交付。僅僅用了10天,這座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的醫院從無到有,「火神」速度贏得國際社會一片驚嘆,也讓世界再次看到中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執行力。

「奇跡醫院」,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這樣形容火神山醫院,稱其完成速度「創紀錄」。

「德國之聲」網站稱,一周多以前,火神山醫院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空地,變化就發生在數天之內。中國在建設武漢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過程中展現了驚人的組織力,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調動這么多建築工人,並將所需建材運到武漢,不可思議。

3. 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經驗和啟示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要把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統一在一起服務人民奉獻社會是科學高尚的人生追求重視整體利益。強調責任奉獻是中華傳統美德。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4. 簡要論述中國在抗疫大考中取得好成績的主要原因

1、強有力的黨中央政府,起到了主導作用。我們能令行禁止,強有力的做出各種決策,不像某些國家,還在官僚之間扯皮,各種拖沓。

2、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做出了突出貢獻。迎難而上,不怕辛苦不怕危險,無愧白衣天使的稱呼,無愧醫者仁心。

3、民族企業紛紛擔起了自己的社會責任。捐款、捐醫療物資、到處購買口罩等物資回國,還有改動生產線生產口罩等急需物資。

4、各地民眾的積極響應配合,全國人民的上下一心起到了關鍵作用。該居家的居家,該自我隔離的自我隔離,集中隔離的積極配合。

(4)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擴展閱讀:

疫情發生後,我國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生成了強大的社會動員力和行政執行力,通過政治號召和組織把各方面力量有序動員凝聚起來,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投入到抗疫斗爭中,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協調調度。

在極短的時間里,各種救治、防控力量和資源源源不斷向一線聚集,重點醫療物資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撥,有關部門各司其職,軍隊積極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地方黨委和政府堅決服從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省際間建立有效協同的聯防聯控機制,迅速行動、協同作戰。

採取了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奮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兩手抓、兩不誤」。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強大的動員能力、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防疫斗爭的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的堅強保證。

5. 作為抗擊疫情的參與者,親歷者,你如何看待中國的抗疫成就

無與倫比,相比國外不把民眾當人看的策略慶幸自己生活在祖國

6. 1、結合2020年中國抗疫取得的顯著成果,分析中國社會制度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根據抗疫結果顯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是集中,團結,管理嚴格,劣勢是個性化程度低,全盤端,一刀切!

7. 中國抗疫成就是什麼

在政府和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人民群眾大團結之下成功控制住了疫情。

美國「工人」網站發表題為《中國如何贏得抗疫勝利,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的文章稱,中國如何在很短時間內成功遏制住疫情,關鍵因素是效率、科學、協調、承諾、人民戰爭、合作以及有效的領導。文章認為,中國民眾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中國民眾信任政府,不屈不撓,堅信「團結就是力量」。

(7)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擴展閱讀

日本《讀賣新聞》刊登日本經濟財政咨詢會議民間議員、慶應大學教授竹森俊平的文章。文章認為,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政府果斷決策,民眾嚴格執行防控舉措,中國成為全世界最早恢復生產生活的國家。在這場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危機之下,世界各國都面臨著艱難選擇。

中國經驗表明,只要控制好疫情,就能夠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日本經濟新聞》刊發題為《中國「疫情防控不漏一個人」》的文章,詳細介紹了中國疫情防控中做到「應檢盡檢,願檢盡檢」。

8. 世衛組織是如何評價中國的抗疫表現的

世衛稱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值得慶賀,每個中國人都展現強烈責任感。9月7日,世衛組織專家表示,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值得慶賀。中國抗疫經驗給世界信心,希望看到更多的國家慶祝抗疫成功,分享抗疫經驗。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回想起今年2月赴中國考察專家組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世界的安全,每一位中國人都展現了強烈的責任感與合作精神。大家都認真保持社交距離,遵循科學指引,堅守崗位,甚至作出犧牲。

(8)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擴展閱讀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講述打動他的三件事

世衛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表示,隨國際專家組前往中國時,有三件事十分打動人:首先是中國對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投入,從國家層面到省市再到社區,涵蓋了所有層面,讓信息和經驗可以流動。尤其驚人的是,中國可以每周更新國家級的指南,讓10億多人可以得到當前最新信息,包括如何跟蹤及治療病例等內容。

其次是中國人民的個人責任感,在中國的三周時間內,無論是在酒店還是火車上,中國人民在各類場所都保持著社交距離,體現了中國人民對維持社區安全的責任感,這種集體責任感是最打動人的。而當談到應對疫情所做的犧牲時,中國人民認為這是他們對國家和全球的責任,這非常令人敬佩。

最後令人震撼的是,當很多省市的病例出現下降,一些省份疫情降至極低水平後,這些省市的領導表示正在采購呼吸機並設置更多床位,無一例外,以增加應對疫情的能力。所付出的努力是難以置信的,他們意識到了新冠肺炎的威脅會持續一段時間。這些因素都是新冠肺炎在中國傳播水平極低的原因所在。

閱讀全文

與評價中國的抗疫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