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財稅法最新研究成果

財稅法最新研究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3 18:13:46

㈠ 崔威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1. Foreign Administrative Law and International Taxation: a Case Study of Tax Treaty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64 Administrative Law Review (2012) ;
2. The Tax Dimension of Fiscal Federalism in China, World Tax Journal 2011(3);
3. 《美國財稅部門對規范性文件的使用》(與張楊合著),載 施正文(編)《中國稅法評論》(第一卷)(中國稅務出版社)(2011);
4. What Is 「Law」in Chinese Tax Administration? AsiaPacific Law Review (SSCI), vol. 19, no. 1, pp 75-94 (June 2011);
5. Learning to Keep the Consumption Tax Base Broad: Australian and Chinese VAT Design for the Housing Sector, in C. Peacock (ed.) the AUSTRALIAN GST: LOOKING FORWARD FROM THE FIRST DECADE (Reuters, 2011) , pp 367-77;
6. China: A New (Furtive)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Income, M. Lang et al (eds.), TAX TREATY CASE LAW AROUND THE GLOBE (Linde Verlag and Kluwer, 2011), pp 159-170;
7. The Rule of Law in Chinese Tax Administration, in J. Freedman et al (Eds.), TAXATION DISCRETIONS AND THE RULE OF LAW (IBFD 2011), pp 335-366;
8. The Tax Consequences of Corporate Reorganisations in China (w. Rick Krever), British Tax Review 2011, no. 3,pp 340-353;
9. 《境外稅務透明主體的處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一個問題及其解決》,《比較法研究》2011年第2期;
10. 《車船稅率應由地方人大確定》,《新世紀周刊》,2011年1月31日;
11. 《國有企業重組的「超特殊」稅務處理:法律背景及評議》,《中外法學》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勞動法)2011年第3期);
12. 《對企業重組稅務規則起草過程的反思》,載 熊偉(編)《稅法判例與解釋評注》(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10);
13. 《論跨境服務營業稅徵收規則》,《稅務研究》2010年第11期;
14. 《新法規釋放出納稅人權利良性信號》,《法制日報》2010年6月22日;
15. Establishment」: An Analysis of a Core Concept in Chinese Inbound Income Taxation, 1 Columbia Journal of Tax Law 1 (2010);
16. 《美國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法律框架及最新動向》, 載 熊偉(編)《政府間財政關系的法律調整》(法律出版社)(2010);
17. 《特定行業徵收增值稅比較研究》(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法案室及財政部稅政司的「增值稅制改革與立法研究」項目研究成果)(2010);
18. 《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急需解決的兩個稅法問題》,《稅務研究》2009年第11期;
19. 《外商投資境內合夥企業的稅法分析》,《環球法律評論》2009年第6期(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勞動法)2010年第3期);
20. 《營業稅改革的一種基本原則》,《財稅法論叢》第十卷(2009);
21. Responding to Sovereign Funds: Are We Looking in the Right Place? 123 Tax Notes 1237 (June 8, 2009) (全文轉載於55 Tax Notes Int'l 117);
22. 《公司合夥人與企業所得稅法對合夥稅制的意義》,載《法學評論》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勞動法)2009年第6期);
23. 《外商投資二元課稅模式及其政策取向——基於『機構、場所'概念的分析》,載《中外法學》2008年第6期(全文轉載於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經濟法、勞動法)2009年第4期);
24. 《提高個稅起征點拉動內需有限》,《第一財經日報》2008年12月4日;
25. The Prospect of New Partnership Taxation in China, 46 Tax Notes Int'l 625 (May 7, 2007);
26. 《境外居民企業投資者所得稅預提制度設立的困惑》,《安徽大學法學評論》,2007年第2期;
27. 《資產出資的稅務處理:從一個細節看新企業所得稅制》,《月旦財經法雜志》2007年第9期;
28. 《准確衡量支付能力應該是個稅改革的目標嗎?》,《月旦財經法雜志》2006年12月第7期;
29. Government Licensing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Municipal Jurisdiction, 33 Hong Kong L. J. 417 (2003);
30. Joint Management as a Fair Solution to the Spratly Dispute, 36 Vanderbilt Journal of Transnational Law 799 (2003)。

㈡ 葉金強的研究成果

一、出版著作:
1.《信賴原理的私法結構》,台灣元照出版社2006年版;
2.《公信力的法律構造》,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擔保法原理》,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
二、發表論文:
1.《論侵權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中外法學》2012年第1期;
2.《承諾傳遞遲延的制度安排》,《法學》2012年第1期;
3.《論侵害生命之損害賠償責任》,《環球法律評論》2011年第5期;
4.《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解釋論框架》,《法學家》2011年第5期;
5.《〈侵權責任法〉第24條之解釋》,《清華法學》2011年第5期;
7.《物權法第106條解釋論之基礎》,《法學研究》2010年第6期;
8. 《表見代理構成中的本人歸責性要件》,《法律科學》2010年第5期
9. 《登記物、非登記物區分的法律意義》,《現代法學》2010年第4期
10.《論中斷磋商的賠償責任》,《法學》2010年第3期;
11.《論代理權授予行為的有因構造》,《政法論壇》2010年第1期;
12.《共同侵權的類型要素及法律效果》,《中國法學》2010年第1期;
13.《論過錯程度對侵權構成和效果的影響》,《法商研究》2009年第3期;
14.《風險領域理論與侵權法二元歸責體系》,《法學研究》2009年第2期;
15.《相當因果關系理論的展開》,《中國法學》2008年第1期;
16.《侵權構成中違法性要件的定位》,《法律科學》2007年第1期;
17.《私法效果的彈性化機制》,《法學研究》2006年第1期;
18.《信賴合理性之判斷:理性人標準的建構與適用》,《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
19.《論善意取得構成中的善意且無重大過失要件》,《法律科學》2004年第5期;
20.《合同解釋:私法自治、信賴保護與衡平考量》,《中外法學》2004年第1期。

㈢ 稅收立法攻堅提速 多部稅法將有突破性進展

2019年我國稅收立法全面提速。我國首部資源稅法正式通過並將於2020年9月1日實施。財政部先後就土地增值稅法、增值稅法、消費稅法公開徵求了意見。契稅法和城市建設稅法也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展望2020年,對照稅收法定原則目標,立法任務更加繁重,業內預計稅收立法會進一步提速攻堅,進入最後沖刺。增值稅法等重頭法律將有突破性進展。

2019年稅收立法全面提速

「落實稅收法定原則」,首次明確提出是在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按照這一原則,新開征的稅種應制定相應的稅收法律,現行的稅收條例應通過修改上升為法律。近年來,我國多項財政法律、法規制定工作蹄疾步穩。尤其是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幾乎每次人大常委會會議都有相關稅收法律審議內容,稅收法定步入快車道。

落實稅收法定原則,2019年是關鍵的一年、攻堅的一年。在這一年,通過了一部稅法——資源稅法,此外,包括土地增值稅法、增值稅法、消費稅法在內的多部稅法公布了財政部部內徵求意見稿,契稅、城建稅等將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2019年8月26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資源稅法正式通過,將於2020年9月1日正式實施。

日前,繼土地增值稅法徵求意見稿發布後,財政部陸續公布了增值稅法、消費稅法的徵求意見稿。尤其是作為我國第一大稅種的增值稅立法邁出實質性步伐,被業內視作我國落實稅收法定的關鍵一步,對於健全我國現代稅收制度體系具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體量上來說,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其立法是我國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重大進步。對於2020年落實稅收法定,增值稅能否立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為落實稅收法定原則,2019年完成多個稅種的立法工作,統籌考慮、同步推進,及時讓稅制改革成果體現為法律,通過落實稅收法定來進一步鞏固及拓展減稅降費的成效,也為2020年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落實稅收法定之外,2019年的稅收立法保障了減稅降費成果,增強了稅收確定性。李旭紅指出,隨著2019年稅收制度加快落實稅收立法,一些短期性的政策性減免將轉變為法定式減免,通過落實稅收法定來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將深化稅制改革與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相結合,及時以法律形式體現稅制改革成果,有效增強稅收確定性,從而形成了協同作用,在振興實體經濟、激發市場活力、助力創新創業、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指出,稅收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稅收立法既是為了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同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民主法治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加強立法、補上財稅立法的短板,將稅收納入法治框架意義重大。同時,稅收法定的落實是不斷形成共識的過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艱巨復雜工作,每一項都要穩妥推進,植根我國現實國情,既立足現階段,也著眼長遠。

稅制改革與稅收立法相融共進

值得關注的是,多部稅法中都強調了平移稅制和總體稅負不變,用立法形式鞏固改革成果的同時,也為下一步的稅制改革預留了空間。

以增值稅法為例,李旭紅表示,增值稅立法的徵求意見稿中充分反映出了現代稅制的特點,例如將留抵退稅制度法制化,減少了企業的資金沉澱,打通了增值稅鏈條,避免重復征稅,充分體現出增值稅的中性原則。從徵求意見稿的內容看,基本按照保持現行稅制框架總體不變的原則,平移了現行增值稅暫行條例的有關規定,有助於穩定各界預期,減少增值稅立法工作給征納雙方帶來的影響。此外,為避免「一刀切」的立法改革,特別安排了「過渡期」,有助於確保立法工作的平穩過渡。

再比如,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我國資源稅法中對減免稅政策進行了規范。對現行長期實行而且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優惠政策稅法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同時為了更好地適應實際需要,便於相機調控,稅法授權國務院對有利於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保護環境等情形可以規定減免資源稅,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稅收立法不是簡單地從「條例」變成「法」,而是要在立法要素確定上凝聚社會共識、傾聽民意,這是非常關鍵的。稅制改革在立法框架下實施,無疑有助於凝聚共識。同時,稅制改革也為稅收立法提供了鮮活支撐,改革的目標和立法宗旨精神嚴格貫穿,實施稅收立法也是實施改革的過程,二者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2020年稅收立法將再提速

「根據稅收法定原則,實體性稅法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應抓緊推動稅收立法工作,明確我國稅收相關的基本原則、基本制度、征納規則和法律責任,盡快將目前成熟的暫行條例等上升為正式的法律,以提高稅收法律的權威性。」李旭紅指出。

她表示,預計2020年關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契稅、土地增值稅等稅種的立法工作會有突破。在她看來,最值得關注的稅種包括增值稅、消費稅、關稅等。增值稅由於適用面廣並且是最大的稅種,因此其立法工作對於我國建立現代稅制而言十分關鍵。消費稅改革廣受關注的重點在於其對於收入分配機制的影響。而關稅的立法由於與國際貿易及經濟開放緊密相關也十分重要。

她指出,在立法過程中應注重稅法內部的系統協調性,加強不同稅種政策的整合,使稅收政策恰到好處、落到實處,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施正文對記者表示,稅收立法正在緊鑼密鼓推進,2019年進度明顯加快,不過對照稅收法定原則的目標,2020年稅收立法的任務依然很繁重,預計會進一步提速攻堅,進入最後沖刺。他預計契稅法、城建稅法明年有望通過,印花稅法、土地增值稅法、增值稅法等有望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力爭在明年取得突破性進展。

他同時表示,要處理好稅收立法和稅制改革的關系,改革要做到在法治軌道上改革,於法有據。涉及重大改革的稅收立法可以通過試點探索尋找正確的政策,取得經驗。立法是為了更好地引領和規范改革、保障改革成果,同時要注意為未來的改革預留空間。

㈣ 白雙法的研究成果

漢字如何快速進入人腦。在以下3個方面有所突破:
1、 漢字的基礎理論方面:(三論)針對西方語言學的「符號論」、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的「工具論」,主張語言文字是民族的靈魂,提出漢字「文化論」。
2、 漢字的技術操作方面:(三法)總結了古今中外的漢字教學法,研究了當代教育、文化、科學、技術應用趨勢,融百家之長於一爐,創造了「雙法字理識字法」、「雙法拼音教學法」、「雙法漢字文化普及法」等方法和技術。
3、 漢字的產品形式方面:可分三類(傳統類、現代類、未來類)既有適合兒童翻看的《圖說漢字》,又有適合成人閱讀的《識文斷字》。既有適合欣賞的影視片《漢字宮》(720集)、《拼音殿》,又有適合玩耍的玩具教具《漢字城》《漢字國》等。 1.代表性論文:《據理識字》(山西大學學報,1997年第一期)《成人教育初探》、《掃盲教材》、《師資水平測量》等。
2.代表性著作:《識字水平測量》(希望出版社1990年)、《一看就會》(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一猜就對》、《一念就懂》、《一用就通》(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雙法拼音教學法》(系列研究成果產品)、《雙法說字》(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科普電視和報刊欄目)等。
3.代表性影視:《漢字宮》(720集大型電視藝術片)等。
雙法字理識字法
「雙法字理識字法」是白雙法教授創造性的識字法,有以下突出特點:
1.把學術通俗化。漢字的理論給人以高深莫測的感覺,但在這里變得極為通俗易懂;
2.把教育生活化。人的知識多數來於生活,漢字的「字理」就在生活中,就在我們身邊;
3.把沖突興趣化。漢字的繁簡體問題、不同觀點的爭論,都是很難處理的。該片以現代漢語規範字為准,適當介紹漢字的來龍去脈、不同觀點與說法,使繁簡字體可以溝通,不同意見可以表述、參考,把漢字研究中的學術爭論和教學中的派別矛盾,很巧妙地化解掉,統一在了「識字」這一目的上。

㈤ 何煉紅的研究成果

先後主持承擔國來家社科基金、司源法部、教育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的知識產權課題20餘項。
主要從事知識產權法教學和科研工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知識產權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績效研究》、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非傳統商標法律保護研究》、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產權保護研究》等課題, 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律科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現代法學》等重要期刊發表本專業領域的學術論文50餘篇,多篇論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勞動法學》轉載。作為起草組專家直接參與了《專利法》第四次修改專家論證工作,主持起草了《湖南省專利條例》等地方性立法的專家建議稿。研究成果《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的理論和實踐》榮獲2013年「第八屆全國知識產權(專利)優秀調研報告暨優秀軟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發起成立了湖南省知識產權保護志願者聯盟,倡導知識產權文化建設。

㈥ 急求國內外財務分析研究成果(現狀)

我國普遍採用的分析方法有比率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以及項目結構分析法等,主要以比率分析法為基礎,同時結合各種分析方法從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幾個方面對企業的整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作出評價;但是,鑒於財務報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標的單一性,財務分析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㈦ 張守文的研究成果

著作:《市場經濟與新經濟法》(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反不正當競爭的理論與實務》(合著)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年版 《信息法學》(合著) 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稅法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規制與發展》(合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稅法的困境與挑戰》 廣州出版社2000年版 《國際經濟法新論》(合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 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稅法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財稅法》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疏議》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財稅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經濟法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經濟法總論》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論文:1 《經濟法學的法律經濟學分析》。 《法學研究》1992年第5期2 《中國「新經濟法理論」要略》 《中外法學》1993年第1期3 《德國的<經濟穩定與增長促進法>》, 《外國法譯評》1993年第4期。4 《略論經濟法的宗旨》 《中外法學》1994年第1期。5 《中日競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 《外國法譯評》1994年第2期6 《商號及其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1995年第3期7 《消費者的獲取信息權及其法律保護》 《中外法學》1996年第1期8 《論稅收法定主義》 《法學研究》1996年第6期9 《社會法論略》 《中外法學》1996年第6期10 《論稅收的一般優先權》 《中外法學》1997年第5期11 《略論納稅人的退還請求權》 《法學評論》1997年第6期12 《經濟法學發展中的若干問題》 《中外法學》1998年第3期13 《經濟法的時空維度描述》 《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14 《「第一稅案」與財稅法之補缺》 《中國法學》1999年第4期15 《稅權的定位與分配》 《法商研究》2000年第1期16 《略論納稅主體的納稅義務》 《稅務研究》2000年第8期17 《論經濟法的現代性》 《中國法學》2000年第5期18 《略論經濟法上的調制行為》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5期19 《論稅法上的可稅性》 《法學家》2000年第5期20 《略論對第三部門的稅法規制》 《法學評論》2000年第6期21 《「內部市場」的稅法規制》 《現代法學》2001年第1期22 《宏觀調控權的法律解析》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年第3期23 《稅法的普適性及其局限》 《中外法學》2001年第5期24 《我國反欠稅制度的整合》 《法學》2001年第10期25 《經濟法學的基本假設》 《現代法學》2001年第6期26 《收益的可稅性》 《法學評論》2001年第6期27 《稅收權利的性質及其法律保護》 《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28 《稅收逃避及其規制》, 《稅務研究》2002年第2期。29 《宏觀調控法的周期變易》 《中外法學》2002年第5期30 《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2期31 《經濟法理論的重構與創新》 《法學論壇》2003年第2期32 《經濟法責任理論之拓補》 《中國法學》2003年第4期33 《稅收行為的范疇提煉及其價值》 《稅務研究》2003年第7期34 《財政危機中的憲政問題》 《法學》2003年第9期35 《經濟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36 《經濟法學方法論問題芻議》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年第4期37 《稅法變革與私法秩序的協調》 《法學家》2004年第5期38 《經濟法學的有效發展》 《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39 《發展法學與法學的發展》 《法學雜志》2005年第3期40 《發展非公經濟的經濟法解讀》 《法學家》2005年第3期41 《稅收收入的合法性分析》 《稅務研究》2005年第2期42 《經濟法體系的結構分析》 《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43 《「二元分化」的稅收調控及其合法性》 《稅務研究》2006年第3期44 《經濟法研究的「合」與「同」》 《政法論壇》2006年第3期45 《論經濟法的「特異性范疇」》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3期46 《企業集團匯總納稅的法律解析》 《法學》2007年第5期47 《經濟法院的經濟法思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年第5期48 《企業所得稅法統合的內在局限》 《稅務研究》2008年第2期49 《論「促進型」經濟法》 《重慶大學學報》(哲社版)2008年第4期50《貫通中國經濟法學發展的經脈——以分配為視角》,《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㈧ 重慶大學法學院有哪些科學研究成果

科學研究
學院科研平台強大,科研實力雄厚、研究成果豐碩。 建有國家「985」工版程研究基地1個、權「西部環境資源保護法制研究中心」「重慶市協同創新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省部級科研基地2個,校級科研基地(中心)4個,院級科研平台(中心)13個。牽頭成立「重慶大學國家網路空間安全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調研成果《中國大數據交易合規性調查報告》獲評「2017CTTI來源智庫精品成果」。
承擔國家級項目50餘項(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含馬工程)項目5項),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180餘項,橫向課題210餘項;公開發表論文2000餘篇,其中,CSSCI以上論文1000餘篇,包括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譯著150餘部。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得錢端升法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30餘項。

㈨ 如何查國內最新的研究成果

你可以去科技查新工作站去查詢,一般知名大學或研究院所,都可以提供這個服務的,當然是收費的 。有的城市的科技信息中心,也可以提供這個查新服務的。希望能幫到你,有問題接著問。

閱讀全文

與財稅法最新研究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