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育部人文社科獎具體是什麼
全稱——「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是由國家教育部設立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勵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社會科學司)負責組織評審,經資格審查、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 最後以無記名投票, 2/3 多數通過方式產生。在1995 年的首屆、1998 年的第二屆和2003 年的第三屆優秀獲獎成果中,共有164 所高校獲獎。2006年進行第四屆。
參評成果包括:
(1)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專著、編著工具書與參考書、古籍整理研究著作、譯著、論文或其他形式的成果( 如計算機軟體、音像出版物) 等, 不包括教材。
(2)未公開出版、發表,但被政府、企事業單位採用,對實際部門管理決策起了重要咨詢作用或產生重大社會效益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
基礎研究成果強調學術上有所創新,理論上有所建樹,提出新思想、新觀點、新概念;在國情、社情調查,資料搜集整理等方面有突出成績;填補空白,糾正了前人錯誤結論,推動了理論發展和學科建設,受到學術界重視和好評等。
應用研究成果則注重對解決社會實踐和改革開放中的重大問題,對黨和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重大決策,提出了具有重要價值的意見,被吸收採納,收到良好客觀效果與社會評價。
⑵ 孫祁祥的主要成果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第七屆)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第三、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屆)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第十一屆)
中國保險學會興亞創新基金保險理論創新成果一等獎(2006年)
中國保險學會優秀論文獎(2006年)
《空帳與轉軌成本——中國養老保險體制改革的效應分析》,《經濟研究》2001年第5期,2001年入選「北京大學首屆文科論壇」經濟學論文; 2002年獲「北京市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保險學》,1999年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國家教育部全國高校推薦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產權制度、風險機制與經理者階層》,1998年榮獲「當代企業改革論壇」首屆年會徵文評比優秀論文獎。
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1996年)
《論兩種平等與效率的關系》,《經濟參考報》,獲1995年度全國報紙理論文章二等獎。
《市場經濟與競爭機會的平等》,《經濟研究》1993年第8期,1997年榮獲「首屆陳岱孫經濟學論文獎」。
《分配結構與資源配置》,《北京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1995年榮獲第二屆北京大學學報優秀論文獎。
《模式轉換時期的收入流程分析》,中國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榮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論間接宏觀調控體系中的國家、企業與市場》,1988年獲「全國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十周年入選論文獎」。
《我國租賃經營的實踐對深化企業改革的重要啟示》,《經濟縱橫》l988年第12期,榮獲全國第二次工業企業租賃經營實踐與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論結構性過剩與結構性短缺》,《未定稿》1987年第17期,榮獲全國第二屆財經院校研究生理論研討會優秀論文獎,「蘭州大學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獎」。
《從中西方文化價值觀的比較看中國企業的惰性》,1986年獲首屆中青年中國企業發展研討會論文獎。
⑶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獎金知多少
正式公布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本屆經專家評審專、面向社會屬公示和獎勵委員會審核通過,共產生獲獎成果830項,其中一等獎45項,二等獎250項,三等獎518項,成果普及獎17項。
⑷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是國家獎嗎
是國家獎,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獎,真正的國家獎只有國家科技進步獎,但是屬於自然科學的。所以你說的這東東就屬於國家獎了。
⑸ 請問: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簡介
第一襲屆(1995)一等獎103項、二等獎395項、三等獎(空缺)
第二屆(1998)一等獎32項、二等獎143項、三等獎237項
第三屆(2003)一等獎47項、二等獎124項、三等獎234項
第四屆(2006)一等獎26項、二等獎106項、三等獎294項
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參選學科共分24大類,包括馬克思主義,管理學,哲學,邏輯學,宗教學,語言學,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藝術學,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民族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教育學,心理學,統計學,港澳台問題研究,國際問題研究,綜合研究/交叉學科等。
⑹ 哪裡找到教育部第六屆人文社科獲獎名單
正式公布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獲獎名單。本屆經專家評審、面向社會公示和獎勵委員會審核通過,共產生獲獎成果830項,其中一等獎45項,二等獎250項,三等獎518項,成果普及獎17項。
⑺ 如何申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1.每三年評選一次,具體時間不定。
2.所有推薦材料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回」進行公示。
3.擬答獲獎成果名單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進行為期1個月的公示。
4.獎勵委員會向教育部報告評獎結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評獎結果並授獎。
申報成果包括著作(含專著、工具書、古籍整理、譯著)、論文、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報告等)以及普及類成果(教材、教輔和文學藝術類作品除外)。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⑻ 如何申報 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這個學校都有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