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存在哪些難點
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篳路藍縷、砥礪前行,40年滄海一粟,我國最終實現了由封閉、貧窮版、落後到開放、富強、權文明的歷史轉變,我們14億中國人不僅填飽了肚子,更武裝了頭腦,中國科技事業突飛猛進,製造業也逐漸在由「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創造」,我國各項前沿科技專利保有數量逐年增加。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應該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要知道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仍然偏低,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前沿科技成果仍處於「紙上談兵」的階段,無法轉化為生產力。
眾所周知,前沿科技成果多掌握在各類高校以及科研機構手中,而企業內部的研究開發機制相對薄弱,據相關統計表明,截止到2018年六月,游離於企業之外的各類科研機構近6000家,科研機構雖然研發能力較強,但是市場嗅覺較弱,並且資金也不充裕,金智創新認為科研機構和企業缺乏溝通是導致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B. 產業技術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報告的考核目標
1、總體目標。包括項目實施年限(三年以內);項目執行期間計劃投資額;實現的年生產能力;在國內、國際的地位、水平、份額等。
2、技術創新目標。項目計劃完成時達到的技術突破和水平,包括新獲的自主知識產權、建立的技術標准等。
3、技術、質量指標。包括項目計劃完成時達到的主要技術與產品性能指標、執行的質量標准、通過的國家相關行業許可認證及質量認證等。
4、經濟與社會發展目標。包括項目實施期內累計實現的銷售收入、繳稅總額、凈利潤、創匯額;計劃完成當年實現的年銷售收入、繳稅總額、凈利潤、創匯額;實施期內新增就業情況等。
5、階段考核目標和進度安排。詳細描述每季度所必須完成的各項研發工作、生產准備工作、市場開拓工作、計劃投資額等,並明確完成各項工作應達到的具體目標和進度安排,包括研究開發指標、生產建設情況、實現的銷售收入等。
C. 科技成果轉化最重要的環節是什麼
科技成果轉化最重要的環節是科學實踐。D.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意義表現在哪些方面
科技成果轉化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如下三方面:E. 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流程是什麼
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主要驅動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內、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容化,已經成為目前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目前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主要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轉化方式,並且這兩種方式也並非涇渭分明,經常是相互包含的。
(一)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
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企業
2.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
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
(二)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
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機構類型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項目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
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F. 科技成果轉化的作用及難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多年來,我國一直存在著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不力、不順、不暢的痼疾,創新和轉化各個環節銜接不夠緊密的現象。我國將科技成果加以轉化應用達到產業化的比例僅有約2%~6%,科技研發對經濟和社會的支撐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為實現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目標,我國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科技成果轉化難在哪?
一是高校、科研機構有效供給不足。高校、科研機構是科技成果的主要來源,而大部分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是基於科研興趣或者是前沿熱點,沒有真正形成以需求為導向、以市場為依歸的研發模式。這造成科研人員的技術研發活動在立項階段就可能與市場需求不一致,導致具有轉化價值的成果比例不高。
由於不需要經歷市場競爭,高校院所的科研活動動力不足,難以與市場貼近,大部分科技成果很多時候與企業的現實需求是錯位和脫節的。導致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看起來十分豐厚,但真正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成為有效供給的成果卻很少。
現行考核體系下「重研發、輕轉化」「重論文、輕專利」等現象仍然存在,這導致科研人員片面追求發表論文的數量,對轉化科技成果的市場意識和積極性都不強烈。大量科技成果僅僅成為課題或項目完成的標識而被束之高閣,未能通過轉讓、許可、技術作價入股、創辦企業等形式得到應用並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二。現在不能單純地就轉化談轉化,而是要面向市場,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中要承擔主體作用,形成科技成果從研發到市場化的渠道。但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方面,90%以上的企業研發、轉化科技成果的動力能力不足。國企大而不強、外企強而不為、民企長而不大,中小企業大多處於產業低端,對成果轉化「有心無力」。
我國企業的主體是中小企業,最
需要技術支持,但總體來看又最缺乏技術創新和轉化的條件。中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90%以上的企業沒有研發活動,購買專利和改造生產線的能力弱,難以依靠科技進步經營企業。國有企業技術人才多,研發條件好,因考慮科技投入風險大、見效慢,一般只對現有的生產要求開展科研,一些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但要過一定時間見成效的科技成果難以在企業轉化和推廣應用。
G.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存在哪些難點該如何解決
一、高校缺乏動力
科技成果轉化對高校教師評職稱、寫論文往往沒有多大幫版助,科技成果權轉化在應用科學技術研究課題中沒有考核指標。眾所周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一個較為漫長費力的過程,如果轉化科研成果還不如多做幾個國家重點課題,那麼科研機構很難有足夠的動力去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二、企業對接高校困難
就目前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現狀來看,企業和高校對接非常困難,「很多高校技術要作價入股的話,流程大概要走半年到一年,企業『怨聲載道』,一些項目甚至根本就開展不下去。眾所周知,前沿科技往往具備較強的前瞻性,需要和時間賽跑,如果說因為對接困難,導致錯過了最佳時機,那麼科技成果的經濟價值就會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