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改革開放的成果手抄報

改革開放的成果手抄報

發布時間:2021-08-13 09:53:37

⑴ 祖國建設新成就的手抄報資料

1950年 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實行
1954年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
1964年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72年 中美、中日關系開始正常化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
1999年12月20日 澳門回歸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安然著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獲得圓滿成功 。並於2005年10發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鐵路進藏:西藏鐵路已經全面開工建設,實現了世界屋脊一小段西藏歷史一大步
2008:成功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
十年改革,是如夢如畫的十年。十年來,國稅系統的變革天翻地覆,振奮人心。國家經濟的不斷繁榮帶動了國稅收入的成倍增長,稅收收入的成倍增長又促進了國家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從右手開票、左手挎包徵收幾元錢的稅款到網上一次性劃撥上百萬元稅金;從途步奔波於街頭巷尾到寬敞明亮的辦稅服務廳;;從長途跋涉的書面申報到電話一撥、滑鼠一點稅款自動劃轉……信息化帶給國稅系統的巨大變化無不讓人振奮不已,更讓廣大納稅人如沐春風。

十年來,稅收事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目睹了祖國在強大的國力做後盾的基礎上,迎風斗雨,抗擊各樣的災難,迎接各樣的挑戰,也共同面對各樣的喜悅和成績。十年來,祖國的經濟、科學、文化、醫療事業飛速發展,躍居世界前列。經過了這個十年,我們都切身感受到以堅實的國力做保障,祖國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看看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城市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交通網路四通八達,道路橋梁接踵而起,商場餐廳日益繁華,花園綠地處處可見,車水馬龍往來如梭,青山碧水心曠神怡……是什麼支撐著這一切的變化?占國家財政收入90%以上的稅收功不可沒。

十年來,國稅收入穩步成倍增長。國稅直面企業的發展,努力培養稅源,從個體戶到小規模納稅人到一般納稅人,無一不進行稅收宣傳,納稅輔導。1994年我市稅收收入1.4億,佔全市財政收入的 80%;十年後的2004年,國稅總收入目標達6.16億,整個國、地稅稅收收入占國家總財政收入90%以上。這不是阿拉伯數字的簡單堆積,也不是方程式式的數字游戲。這是國、地稅分設後,國稅系統在稅收征管改革中,迎接挑戰、抗擊"非典"、戰勝困難的堅強表白;這是國稅轉變理念、持續向上、穩步發展的真實寫照;這是國稅精心聚財、團結奮進、依法治稅的累累碩果。祖國在強大的國力做後盾的基礎上,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君不見,高樓大廈鱗次節比,交通網路四通八達,車水馬龍往來穿梭┈支撐這一變化的,稅收功不可沒。

十年來,稅收征管日趨規范化、系統化。在集中徵收的征管模式下,辦公用上了電腦,實現了辦公自動化,開通了區域網,利用快速、便捷的通訊手段,實行了電子申報,郵寄申報、上門申報等多種申報方式,推行了"一窗式"管理模式┈廣大國稅幹部從繁瑣的手工勞動中解脫出來,提高了辦事效率,方便了納稅人,摒棄了人情稅,稅收執法從"人管人"的時代進入"機器管人"的時代。

十年來,國稅機關的角色和職能發生著微妙的變化。新征管法的頒布,賦予了納稅人更多的權益,同時將納稅服務首次提到了法律的高度。原本,征稅人與納稅人之間一道厚厚的櫃台屏障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個新型的、真正意義上的"納稅服務超市",征稅人與納稅人的心貼得更近了。

十年來,國稅幹部的思想業務素質、工作技能有了長足的進步。隨著大量先進的裝備進入我們的工作,由於歷史的原因,廣大幹部水平低、底子薄的缺點暴露了出來。只有學習,不畏艱難,迎頭趕上,才是唯一出路。於是,上上下下,無論新老同志,人人爭學計算機,全面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稅收業務知識、法律及會計知識┈八小時之外的生活孌得更豐富、更充實了,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納稅人的滿意度增加了。

十年很短,也很漫長。歷史翻過昨日,又掀開嶄新的篇章,站在經濟大潮的前沿,我們向時代呼喚:再來十年,我們只爭朝夕。"漫漫風雨路,悠悠國稅情",十年發展,是飛躍圖騰的十年;十年一夢,宛如一首動人的歌。歷史翻過昨日,掀開嶄新的篇章,迎接我們的是更加美好璀璨的未來。

⑵ 關於祖國新成就的手抄報

祖國建設新成就手抄報資料|圖片
有關國慶節手抄報的內容:
中國的發展
1、國民經濟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現代化建設事業穩步推進,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各項改革事業取得重大進展;
3、全方位對外開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
7、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
8、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
9、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
10、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1949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世界上任何一個重大事項不能沒有中國的參與,我國越來越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以及四川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我們國家在進步,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生活非常困難,吃飯用糧票,買布用布票,很多商品都憑票供應,有時為買生活用品需排很長時間的隊,吃的是玉米面,只能在逢年過節時才能吃上大米和肉,只能在過年時才能穿上新衣裳。對此,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衣食無憂,每天的生活都像是在過節一樣,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上學習查找資料,可以在計算機上玩游戲,享受網路世界帶給我們的快樂,這都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是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宇行員出艙,而且順利返回;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⑶ 中國改革開放手抄報資料

憶改革開放,現中華雄威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航天事業不斷創新的30年!從1979年遠程火箭發射試驗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衛星順利返回,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2008年,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奔月夢成為了現實!
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我國體育事業蒸蒸日上的30年!1984年許海峰摘得中國奧運首枚金牌,自此之後,中華體育健兒奮勇爭先:2000年悉尼奧運,中國代表團收獲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獎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績;04年雅典,中國軍團更是將金牌總數擴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在108天之後,奧運大幕將在中華大地上拉開,我們將成為奧運的主人!
我們堅信,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必將出現一個又一個輝煌的30年!中華民族的崛起,必將讓世界為我們自豪!
生於九十年代的我,無法想像父輩們所經歷過的日子,卻親身感受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
時間流逝,不知不覺,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三十年的路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街上熱鬧非凡,公路上車水馬龍,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中國歷經千辛萬苦,終於走上了繁榮富強、世界文明之路。
三十年前,我的家鄉紅城人民還穿著顏色單調布料粗糙的衣服,人們還吃著不可選擇的供應糧,可如今全變了。以前坑窪泥濘的土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一輛輛「賓士」「本田」替代了那些破舊的自行車,吸塵器吸走了掃帚,綠色食品割捨了人們對大魚大肉的眷戀,時代在進步,我的家鄉也在進步。
那當初狹窄的街道如今已改建成寬闊繁華的步行街。逛街逛累了,街中心還有長長的休閑椅讓我們歇歇腳;以往過年過節時才能見到的熱鬧景象,現在已不稀奇了。大街上、農貿市場、超市裡,到處都是購物、玩耍的人,好象每天都是過節一樣!

⑷ 改革開放30的手抄報里要寫什麼內容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給中國帶來的變化:主要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分析的:上層建築方面:確立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方針,把經濟建設作為黨的主要工作中心,提出了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政策,建立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的法律制度,為社會,經濟生活等提供了法律保障,政治逐漸民主化。經濟:對內改革,在農村主要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城市主要實施國有企業改革,實行企業制度的改革,促進了城市經濟重新煥發了活力,經濟飛躍發展。對外開放,建立了經濟特區,沿海開發開放城市,形成了了城市經濟發展的城市圈,沿邊城市的開放,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多體系的開放格局。加入了WTO,中國開始走向世界。文化方面:吃的方面:1978基本上解決了人民溫飽問題,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較高,菜式豐富,人們越來越看重綠色食品,注重營養飲食。住的方面:從以前的瓦房,向平房,樓房,公寓,別墅等發展。穿的方面:由以前的單一顏色和款式很少向顏色五彩繽紛,款式多樣發展,尤其中國的年輕人趕潮流,中國逐漸融入了國際服裝市場。文化生活習俗方面;廢除了封建陋習,逐漸向文明開放,簡約發展 。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文學作品,電影。《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改革開放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已布滿了改革的腳印;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也直接地寫在了每一個人的臉上,體現在了每一人的身旁,人們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變化,改革已走遍了千家萬戶。變化之「衣」聽媽媽講,他們小的時候,買布需要布票,經濟條件好的人家過年的時候才會扯上一段新布,花錢請裁縫給孩子做套新衣;一件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還得給弟弟妹妹穿。媽媽小時候就是穿百家衣長大的。若是哪年新年得到一件新衣服的話,就像是得到了最好的禮物,穿著在夥伴們面前顯擺直到臟了也省不得脫下呢!夥伴們更是會流露出羨慕的眼光。而現在,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服裝店,各種款式、各式面料、兒童的、成人裝、休閑式、淑女裝……五彩繽紛、眼光瞭亂;打開我的兒童衣櫃,裡面的春、夏、秋、冬的衣服分層分類疊放,各種顏色、各種面料的衣服應有盡有。變化之「食」民以食為天,說到「食」變化也是巨大的;媽媽小的時候一個月能吃上一次肉就是件幸福的事了,粗茶淡飯只要能夠吃飽就行,媽媽兄妹倆人最盼望的日子就是過年了,不僅能吃上香噴噴的紅燒肉還有平日里很難看到的穿著漂亮「衣服」的糖果吃。「肯德雞」、「麥當勞」、「和路雪」、「可口可樂」……改革開放讓我們吃上了媽媽小時候吃不到的好東西,豬羊牛、雞鴨鵝那些已不再是現代人追求的東西了,「健康、綠色食品」成為了現代人的的首選;超市裡面肉類、蔬菜、水果等等品種豐富,人們在裡面可以隨心的購買到自己所需的食品。各種風味的飯店、餐館一家接著一家出現在我們的身邊,裡面座無虛席、歡聲笑語、熱鬧非凡。變化之「住」在我們美麗的太湖之濱,排排紅瓦綠房在高大的樹木的掩映下,顯得那樣雄偉、壯麗、高聳入雲。一幢幢極具歐洲古典風格的別墅群錯落有致地座落於風景宜人的太湖湖畔。鄉間村落多是氣派的門樓,或高、或矮、或氣勢恢宏、或小巧玲瓏,形形色色、各式各樣。家家戶戶窗明潔凈,裡面裝修或豪華、或簡潔,各具特色,各種家用電器擺放齊全。媽媽小時候哪有這樣的房子住呀,大都是平房,泥土壘的房子也隨處可見;媽媽說,平常人家裡除了床、桌椅、衣物櫃外基本沒什麼別的傢具了,村裡的一台黑白電視機是整個村子的「寶貝」了。變化之「行」現在公交車線路布滿全市的各個角落,私家車也越來越多,人們出行公交車、計程車隨心所欲。遠程旅遊、出差,飛機、火車,方便、快捷。家家戶戶也都擁有了交通工具——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好多人家還擁有了小轎車。爸爸說,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事,爸爸小的時候,村裡就爺爺有一輛「長征」牌自行車,還是公家的,這是讓爸爸在夥伴們面前最自豪的!改革開放帶來的成就在這30年裡已遍布了全中國,國家富強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提高。城市,鄉村到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⑸ 祖國建設成就的手抄報

新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在交通運輸方面成就很大: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共30多條,武漢長
江大橋建成使南北鐵路貫通,全國鐵路通車里程達3萬多公里。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鞍山無縫鋼管廠等一大批工業企業建成。

1957-1966年間的主要成就:建設大中型項目500多個。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建成,大慶油田、大港油田被發現並開采。新安江水庫、上海港、蘭新鐵路建成。

1966-1976年主要成就:成昆鐵路、湘黔鐵路、湖北第二汽車製造廠、南京長江大橋、勝利油田建成。

改革開放以來的主要成就:大秦鐵路、安太堡露天煤礦、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上海寶山鋼鐵公司、大亞灣核電站等大型工程建成。

⑹ 改革開放的成果

歷經年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社會滄桑巨變。在群星閃耀的30年進程中,資本市場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經濟學家華生在講這一句話時,平靜的語調中透著一份沉甸甸的厚重感。

循序漸進至巨變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層面,GDP翻了幾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更大變化則在於人們的社會觀念、生活觀念、生活方式等都發生了根本改變。「而且這種轉變具有不可逆性,從一定意義上說,這30年幾乎超過了中國歷史幾千年的社會進步。」華生道出了所有中國人的感受。

經過這30年發展,中國工業化已經進入了中期,並奠定了城市化的基礎。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迅速提升,經濟實力已進入全球前四,中國近代幾百年以來的強國夢已開始實現。但是,改革並非一帆風順,期間也經歷了大大小小不少風波。華生說,回顧中國改革開放30年,幾乎在每一個階段都有懷疑與批評的聲音。「其中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對中國改革國內批評的聲音多,而國際上則往往是肯定的多,外部反而比內部看得更清楚。」

華生認為,正確回顧和總結改革開放30年,是為了今後30年走得更好,因為今後30年發展任務更偉大、更艱巨。目前我國人均收入接近2000美元,從東亞和拉美一些國家發展情況看,在人均收入達到2000美元後都遇到了發展瓶頸,甚至出現停滯和倒退。「今後30年,中國發展面臨的挑戰依然非常巨大。」華生說。

他認為,過去30年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改革開放的方向選對了。「即改革堅持了市場化方向,開放堅持了國際化方向。」其次,改革開放的基本戰略正確。在中國歷史上,方向對的改革卻屢屢挫敗,從商鞅變法、王安石變法到戊戌變法等基本都以失敗而告終。而現代中國改革開放30年第一次打破了這一怪圈,其中重要原因是選擇了正確戰略——「轉化存量、發展增量」。即堅持「雙軌戰略」循序漸進,通過累積效應引發巨變,使發展又穩又快。「這使在每個階段的推進中,支持改革的力量都能勝出。」

中國經濟改革先從農村開始,因為當時農村最窮最落後,變革的要求最強烈,改革阻力也最小;後來再到城市改革,包括價格改革等逐步推進。開放也是從個別特區開始,再到部分特區,然後在全國分梯度開放。

「中國改革始自經濟改革,自從中央提出『以人為本』以來,實際上進入社會改革階段。現在要建設和諧社會,以及醫療、衛生、教育等改革,都是社會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後中國還會進入政治改革階段,這種安排也是堅持了循序漸進原則。」華生表示。

資本市場是重要成果

「資本市場是中國改革開放非常重要的成就之一。」華生總結說。改革開放已經30周年,但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到20年。資本市場發展歷史雖然比較短,然而其發展速度卻非常快。我國股市規模、市值佔GDP比重、交易量、交易系統的先進性等,都出現大幅躍升。「中國資本市場短短十幾年時間,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國外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

資本市場的出現和發展,是上世紀80年代股份制改革成果的推進。盡管改革開放前10年沒有股票市場,但是前10年的改革為其出現打下了基礎。「當年公司制改革、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等,為股市打下了基礎。」華生說。

另外一方面,資本市場的發展又對國企改革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當初單純的股份制改造阻力重重,而且監管體系不健全,價值很難體現。「而資本市場出現以後,大家看到了上市的好處,看到了資本市場的魅力,這推動了大型國企的股份制改造,並推動了國有資產管理體系的建立。」

過去中國經濟「血液系統」完全靠銀行,因此金融風險非常大,累計的金融壞賬數以萬億計。資本市場出現以後,逐步發展直接金融,減少了間接金融,降低了整個金融風險。「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開始發揮,有力地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應對新問題要有高超藝術

華生認為,經過30年改革開放,現在我國面臨著高速發展後出現的許多新問題。這其中一部分是原來經濟體制改革本身沒有完成的,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如價格體制尤其是要素價格改革,以及能源、資源等重要生產資料價格改革等,就是價格雙軌制改革沒有完成的地方。「另一部分是新出現的問題,比如當前的通脹、人民幣升值壓力、國際收支雙順差、收入差距擴大、城市化、環境污染等,這些都是經濟快速增長帶來的新問題。」

應對上述問題,華生認為一方面需要繼續推進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宏觀經濟管理的高超藝術。「有些問題可以通過改革進行解決,有些問題則並非單純改革就能解決。如對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問題,不能簡單地市場化、自由浮動就解決問題了,這樣反而會出大問題。」

華生表示,在經濟領域近年來出現兩種問題交織,即經濟改革的繼續推進與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尤其是後一方面問題,即使將來經濟改革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宏觀經濟管理藝術的問題也將永遠存在,就如當前的美國、歐洲國家等同樣面臨頭疼的宏觀經濟問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處於轉型中的國家,對宏觀經濟管理藝術要求更高。」華生坦言

⑺ 手抄報 改革開放30年的材料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使祖國母親徹底擺脫了被壓迫的境地,中國這頭東方睡獅開始慢慢覺醒,但卻步履維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從此改革開放的春風使中華大地再次煥發了活力,中華民族終於踏上了民族復興的程!
30年的征程,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滄桑巨變,30年的光輝歷程,鑄就了一個民族近百年的夢想!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30年!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78年到2006年間,中國經濟總量迅速擴張,國內生產總值從3645億元增長至210871億元,增長近60倍!中國的經濟成就不僅寫在了中國歷史之上,也在世界歷史上刻下了輝煌的一頁,過去25年全球脫貧所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歸功於中國!
改革開放的30年,是中國社會和諧穩定的30年!自粉碎「四人幫」以後,中華民族猶如鋼鐵長城一般堅不可摧!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2月份,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5月12日,在汶川又發生了一場8.0級特大地震,中華兒女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阻擊在腳下!
改革開放的 30年,是教育事業穩步發展的30年!1983年,鄧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對世界,面對未來!高考制度恢復之初,全國有570萬人參加高考,卻僅錄取27萬名;而到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報名人數達到1010萬,錄取新生達567萬名!伴隨著教育規模的發展,更有越來越多的中華兒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據著日益重要的位置

⑻ 改革開放30年手抄報

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徵文(學生版)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的崛起座座城……」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以鄧小平同志為首的整個黨中央,確確實實扭轉了整個乾坤,從以階段斗爭的綱領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三十年來,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歷史上的轉折點。
滾滾歷史長河,歷代煙雨之中,抬眼望去,那些璀璨的光輝仍在閃耀,正是這些凝聚成我們民族的驕傲,帶我們流過幾千年的文明,成為我們的脊樑。
回首三十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走過的每一個腳印。經歷風風雨雨,我們仍然不斷前行,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首先以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特區進行實地考察,深圳的改革在鄧小平的鼓勵支持下,人們看到了成果—低矮房到高樓林立,羊腸小路到寬闊的縱橫交錯的馬路,到處充滿現代的氣息,呈現出繁榮興盛,生機勃勃的景象。於是人民堅信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路線是正確的,改革之風吹向東南沿海以至整個中華大地,前進的道路總有荊棘,人民在社會主義的領導下滿懷自信心,跟著黨指導下的方向向前邁進,邁進——
實踐已經證明,這是我國歷史上的一大轉折,從此,思想的解放,經濟的發展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曾聽人說過一句話:「在一個人的一生里,有一個人為你指引道路也是極為重要的。」而對於整個中國,整個民族而言,它需要中國共產黨的指引,需要社會主義作為指向標。「高度決定視野觀念,尺度把握人生。」中國共產黨以改革開放這樣的高度為我們中國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為中國的歷史劃上一道完美的弧線。世界已經見證了中國的發展,中國在逐步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GDP的增長,都是改革的成果。
生活在90後的我們,也深刻體驗到改革開放的變化。改革春風到來之後,人們臉上是滿面春風,電視電話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逐漸重視文化知識,大起早,老人們在看報。柏油路取代了昔日泥濘的小路,家家戶戶在奔小康。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多樣化。正如所說:80後的孩子相聚嬉戲,90後的孩子在家玩電子玩具,21世紀的孩子成天與電腦為伴。黨的建設,群眾的積極響應,這就是成就。
863計劃出台並實施,香港,澳門回歸。我們在注視中國的發展實現了一個個跨越式進步,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的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得到了提高,中國正一步步沖出亞洲,走向世界。世界人看待中國的眼光不一樣了。我們有自信在01年申奧成功。全面發展,籌劃工作由此展開。2001年7月13日,當國際奧委會主席宣布申奧成功。全國上下沸騰了,人們歡呼,雀躍!瞬間雖短卻永恆,但我們不能只停留於那一瞬間,我們的奮斗木邊是成功的舉辦奧運會。令世界為中國喝彩。
又是一個轉折點,承載著13億中國人的夢想,聖火點燃的時刻,中國放飛夢想的時刻。奧運會上涌現出運動健兒的拼搏精神不正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奮鬥力量嗎?說得多好,心有多大,夢就有多大。為了心中的夢想。雅典奧運會舉重冠軍張國政選擇了前進。於是也就選擇更加艱難的道路。相似與中國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總會有崎嶇道路。跨欄冠軍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世界紀錄,中國又刷新了一個歷史。再次證明,一個偉大的時代,需要許多令人注目的時代英雄,而劉翔就是其中的一個,他的自信,他的拼勁,我們無不為之贊嘆。當一種精神力量注入人民心中,整個民族將會強大起來。時代的發展,社會在進步,每一個感動的瞬間,我們銘記在心裡,同時,我們也試者讓他人感動。
當鮮花和掌聲贈與我們,我們為之欣慰。我們一直跟著黨的腳步走。
回顧歷史,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歲月的洗禮已經逐漸成熟了。充滿希望與活力的中國將繼續奮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下一個轉折點,將是什麼?

閱讀全文

與改革開放的成果手抄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