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恩光學的重要人物是那些
,伯恩光學是一家大型的外資,總部設在香港,目前生產廠區主要是在深圳和惠州,深圳廠區位於龍崗區橫崗街道六約工業區八個分廠。惠州工業園位於惠陽區秋長鎮白石村。另外安徽,崑山,天津等地也有分廠。
2. 在光學方面,沈括有什麼重要的發現
在光學方面,沈括也有重要發現。當他看見凹面鏡映入的物體呈現倒影的現象後,版他便進行以下權的反復試驗;用手指對准鏡面,鏡面上映出的是正像;但是當他把手指向後移到焦點上的時候,鏡面上的影像就看不見了;然後他再把手指離開焦點逐漸向外移開,鏡面上便出現了倒像。他又進一步從天空飛鳥的影子移動的方向發現了類似的現象:飛鳥映在地面上的影子,本來是朝著飛鳥飛行的方向移動的,如果把窗子穿一小孔,光線射到鳥身上,再穿過小孔,照在室內壁上的鳥影移動的方向同鳥飛的方向正好相反。他還發現,樓塔的影子經過窗上小孔透入室內也呈現出倒影。他還用凹面鏡做過向日取火的實驗。沈括通過這些實驗最後得出了光線通過小孔同焦點形成「光束」的光學原理。
3. 姚啟鈞光學教程里的重要概念有哪些
有光學教程姚啟鈞第4版的PDF,出版日期:2008.06
4. 李景鎮的主要研究方向與成果
1964年以來,一直從事瞬態光學成像技術和光子學的研究工作:研製出我國第一台國際領先水平的超高速等待型分幅攝影機,我國第一台每秒2000萬幅攝影頻率的轉鏡同步型超高速分幅攝影機,我國第一台鈹轉鏡超高速掃描相機,我國第一代機載集成點陣頭間歇式高速相機,開創我國大型火箭發射起飛段漂移量高速攝影測量儀研製系列,為「兩彈」試驗、大型火箭發射、「神州」系列飛船的發射等國家重大科研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提出了極高速攝影的概念、形成機理和全息相干快門技術、光柵編碼技術、色散編碼技術,國際上首次實現每秒萬億幅的極高速攝影。作為課題負責人獲國家獎6項,省部級獎9項,發明專利2項;出版著作6部(有3部為主編撰),其中《光學手冊》和《激光測量學》有較大影響;論文120篇。在深圳大學期間,完成國家級科研課題6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項,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1項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暨「科技進步(科技專著)二等獎」1項;曾被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授予「20世紀成就獎」。
2012年3月8日,我校李景鎮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深圳市政府、深圳大學的支持下研製成功的「SSF超快過程分幅掃描同時成像記錄儀」,在西安通過了成果鑒定。該成果是由深圳大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
鑒定會是由廣東省教育廳受廣東省科技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委託組織,鑒定委員會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金國藩為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炳琨、薛永祺、姚建銓、林尊琪、劉頌豪、吳培亨、李同保、沈緒榜、魏子卿為副主任委員,及多名專家組成。
鑒定委員會認為,SSF超快過程分幅掃描同時成像記錄儀是研究高速流逝過程的精密科學儀器,能提供瞬變現象的時間—空間信息、光學信息,是研究爆轟物理和沖擊波物理的關鍵光學測試設備,在高密度能量傳遞、高溫等離子體物理、高電壓放電、噴氣燃料化學和高超音速風洞實驗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研究設備。該成像記錄儀指標先進、性能穩定可靠,是一台具有原創思想和技術的先進設備,其整體性能指標與國外同類儀器相比,居國際領先地位。
據鑒定意見書,該儀器具有多項在原理和技術應用上的原始創新,儀器的主要技術性能,包括分幅成像系統時間及空間二個方向的本徵空間解析度、高速攝影時空信息率、相鄰分幅時間原理誤差,和掃描成像系統的最大掃描速度等均優於同類儀器的國際先進水平;同時突破了國際學術界認為的分幅掃描同時成像記錄系統不能達到單功能超高速攝影機高空間解析度的結論。
據了解,深圳大學李景鎮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歷時八年的協同作戰,銳意創新,堅忍不拔,終於摘取了這顆超高速轉鏡成像領域「皇冠上的珍珠」,也是繼二00五年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之後的又一重要成果。
5. 光學工程包括哪些課程主要應用在哪些方面
一、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身心健康。
2.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和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的成果。
3.能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
二、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簡介
光學工程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年輕的學科。它的理論基礎——光學,作為物理學的主幹學科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道路,鑄造了幾何光學、波動光學、量子光學及非線性光學,揭示了光的產生和傳播的規律以及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關系。隨著激光技術和光電子技術的崛起,光學工程已經發展為以光學為主,並與信息科學、能源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空間科學、精密機械與製造、計算機科學及微電子技術等學科緊密交叉和相互滲透的學科。它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新興學科分支,如激光技術、光通訊、光存儲與記錄、光學信息處理、光電顯示、全息和三維成像、薄膜和集成光學、光電子和光子技術、激光材料處理和加工、弱光與紅外成像技術、光電測量、光纖光學、現代光學和光電子儀器及器件、光學遙感技術以及綜合光學工程技術等。這些分支不僅使光學工程產生質上的躍變,而且推動建立了一個規模迅速擴大的現代光學產業和光電子產業。
本專業1998年獲得「光學工程」碩士點授予權,2005年獲得博士點授予權。本學科專業依託《發光與光信息技術》和《全光網路與現代通訊網》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徐敘瑢院士和簡水生院士的指導下,形成如下研究方向:
1.平板顯示技術與器件
平板顯示是採用平板顯示器件輔以邏輯電路來實現顯示的。由於其電壓低、重量輕、體積小、顯示質量優異,無論在民用領域還是在軍用領域都將獲得廣泛應用。該方向主要從事發光與信息顯示前沿科學問題。既包括發光顯示材料(有機材料、無機材料及其相關復合等材料),又包括諸多(場發射、等離子體、發光二極體、液晶及電致發光等)顯示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2.全光信號處理及網路應用技術
主要研究光通信網路、光纖感測及生物醫學光子學領域的前沿課題——光分組交換全光網的網路技術及支撐光分組交換的全光信號處理技術,如光彈性分組環光纖通信網、全光緩存技術、光開關、光邏輯、光信頭識別、分布式光纖感測系統、光纖性能在線檢測、光纖技術在生物醫學光子學中的應用等。
3.光電檢測技術
主要研究先進製造技術、軌道交通等工程領域內各種幾何及物理量的光電檢測機理、方法、技術與實現途徑,並採用各種信息與信號處理方法與技術來獲得各種評價參數,最終實現對重要零部件與設備關鍵參數及缺陷的實時檢測與故障診斷,確保其運行安全。
4.生物分子光探測技術
採用先進光電子學技術,以朊病毒、HIV等重要病毒為模型,開展病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機制、免疫保護機制研究,開展生物大分子的探測、分子相互作用識別等先進技術研究,發展快速檢測技術。開展新型病毒載體、真核表達載體技術的研究。開發新型疫苗和葯物。
5.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太陽能電池技術,主要研究先進的晶硅太陽電池工藝,以及單晶硅/非晶硅異質結(HIT)太陽電池技術、非晶硅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有機薄膜太陽電池技術、染料敏化太陽電池技術、寬頻吸收增強太陽電池技術等。
研究稀土發光、半導體發光、白光LED照明、無汞熒光燈、光學薄膜基本設計、光存儲、光電探測等材料及光電器件,研究這些材料和器件的新技術和新工藝以及它們的應用。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培養方式
博士生的培養方式採取導師負責制,也可實行以導師為主的指導小組制。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課程學習採用學分制,在申請答辯之前應修滿所要求的學分。
2.學習年限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一般為三至五年;碩博連讀的研究生一般為四至六年。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校學習年限一般不超過六年。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
實行學分制,學分最低應修為12學分。課程設置分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大類,學位課分公共課、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非學位課分必修環節和任選課。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間,應修最低學分為12學分,其中學位課7學分,非學位課5學分。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博士研究生應根據科學研究和學位論文的需要,在導師指導下選擇適合的課程學習時間,在博士論文答辯前完成課程學分。
6. 為什麼初中光學那麼重要,到了高中,高考光
好好學,這些都是常識。
7. 光學變焦與數碼變焦的區別和作用,哪個重要些
光學變焦是利用鏡頭中的鏡片位置移動而改變焦距,就像望遠鏡的原理一版樣,是真正意義的權變焦,數碼變焦是根據拍攝需要,將一部分景物在數碼機內部用電子電路放大,不是真正意義的變焦,放大後會是早點增加。所以光學變焦效果好,但是設備體積大,數碼變焦效果差,但是體積小、方便。
8. 光學設計的重要性
光學設計分為:來成像設計和非源成像設計。成像設計在生活中很多,如手機鏡頭,望遠鏡,顯微鏡,視頻監控等的光學鏡頭部分;非成像設計如一般LED聚光設計或者準直設計,汽車車燈光路設計等。光學設計肯定是未來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但是對理論基礎和設計經驗要求比較高,如有興趣,希望可以好好學習,以後用到的地方很多。
9. 「光學知識的重要性」介紹短文!200字以內
1、光效
單位:流明每瓦[1M/W] 光效是指電能轉換成光能的效率。
2、光色
光色實際上就是色溫,大至分三大類:暖色小於3000K 中間色3000K至5000K
註:由於光線中的光譜的組成有差別,因此即使光色相同,燈的顯色性也可能不同,也即光的顏色也可能不同。
3、燈具效率
燈具效率(也叫光輸出系數)是衡量燈具利用能量效率的重要標准,它是燈具輸出的光能量與燈具內光源輸出的光能量之間的比例。
4、色溫
單位:開爾文[K]
當光源所發出的顏色與'黑體'在某一溫度下輻射的顏色相同時,'黑體'的溫度就稱為該光源的色溫。'黑體'的溫度越高,光譜中藍色的成份則越多,而紅色的成份則越少。例如,白熾燈的光色是暖白色,其色溫表示為2700K,而日光色熒光燈的色溫表示方法則是6000K。
5、顯色性
原則上,人造光線應與自然光線相同,使人的肉眼能正確判別事物的顏色,光然,這要根據照明的位置和目的而定。
註:光源對於物體顏色呈現的程度稱為顯色性。通常叫做'顯色指數'(Ra)顯色性是指事物的真實顏色(其自身的色澤)與某一標准光源下所顯示的顏色關系。Ra值的確定:是將DIN6196標准中定義。關於室內人造光線照明的詳細資料,查DIN5035標准。
6、光線和輻射
光是電磁波輻射到人的眼睛,經視覺神經轉換為光線,即能被肉眼所見的那部份光譜。這類射線的波長范圍在360到830nm之間,僅僅是電磁輻射光譜非常小的一部份。溫度遠遠高於50HZ工作時的溫度從而產生更高色溫的白色色表和更好的顯色性。
7、光能量
單位:流明[lm]光源發射並被人的眼睛接收的能量之總和即為光通量。
8、光強
單位:坎德拉[Cd]一般來講,光線都是向不同方向發射的,並且強度各異。可見光在某一特定方向角內所發射的光通量就叫做光強。
9、照度E
單位:勒克司[LX]照度(E)是光通量與被照面積的比例系數。
10、輝度L
單位:坎德拉/平方米[cd/m2] 輝度(E)是表示眼睛從某一方向所看到物體反射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