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任正非帶隊訪問上海交通大學,是不是又要採取大動作啦
任正非此次前往上海交通大學是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吸納人才,加強人才輸送,增進企業與學校的科研合作,也是華為希望能結合高校的力量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對核心技術的突破有著重大意義,對華為的長期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㈡ 上海交通大學軟體學院的科學研究
作為「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的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科學研究工作是學院的核心任務之一。我們在軟體工程一級學科的框架下,著重於建立面向產業需求的高水平的應用型科研體系。學院設立了三大科研方向:軟體工程的形式化方法、軟體工程的方法與技術以及軟體應用與服務。軟體工程的形式化方法主要涉及計算機軟體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程序語言理論,形式化規約與驗證等內容。軟體工程的方法與技術方向包括軟體工程基礎理論、面向方面的軟體工程、高可靠軟體、服務計算和SOA、軟體測試技術、以及模型驅動開發等研究內容。軟體應用與服務方向涵蓋了與信息產業及相關行業緊密聯系的有關研究內容,目前包括了實時嵌入式系統的模擬、驗證與控制研究,信息系統集成與可視化技術,數字媒體計算技術和藝術設計方法,現代物流信息技術與RFID技術,網路計算以及醫療物聯網等內容。近年來,學院全體教師在各個科研方向上瞄準技術前沿,面向國民經濟發展潮流,爭取到眾多的縱向與橫向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並且也在積極地進行產業化工作。
㈢ 哈工大的工科和上交,浙大比哪個稍強哈工大帶國防性質,有很多重要科研成果都被保密,如果這些也算上呢
我覺得你個人偏向哈工大,不知道我猜的對不對,在我的感覺中工大就像是一個軍人,剛毅滄桑,看到你像我以前考研前一樣,想著比較什麼最好,我想說我覺得最合適你的是最好的,不要關注什麼排名什麼的,都是些扯淡的玩意,在同一個檔次上的學校排名先後和你有毛線的關系?我不覺得我比上交、浙大的差,他們也覺得不比哈工大的差一樣,要綜合分析優劣。
首先你想去什麼地方工作,若是想回家工作過的話最好就去你家那邊找一個好學校上出來,這樣留在家鄉的幾率大些,常言道近水樓台,地方也有地方保護,我有很多同學就是上的頂尖的學校,最後想回家鄉都回不去了。
首先說一下我的母校哈工大,工大的工科還是不錯的,因為地理條件氣候以及人文環境的原因,哈工大還是更多的能靜下心來搞學術的,沒有上交那樣處於一線城市那樣科研環境比較浮躁,這是和我上交同學聊天說的。可能片面,上交的不要拍磚。工大的學分還是很好的,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課程排的最滿的,開學最早,放假最晚的學校,老師們和老教授們都很好,因為東北這個地區,哈工大算是最好的學校,所以來哈爾濱招聘的基本上都在工大,這樣就業什麼的方便很多,學生中工科去航天的人數比較多,各種研究所什麼的,工科的基本上十一月份都簽的差不多了,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肯定不如北京天子腳下這樣的地方機會多,因為有些好單位要的人少了就犯不著跑這么遠,還有就是哈爾濱比較冷。
對於上交和浙大我不是非常了解,你可以咨詢別人,因為我現在工作了,哈工大是碩士兩年制,我同學基本上是兩年半三年的,現在還在上學
㈣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有哪些科研成果
學院在科研工作中不斷取得新的突破。近五年,累計到款科研經費10.2億元,累計發表SCI論文1618篇,發表論文數全球排名第10名,論文被引次數全球排名第27名。學院累計申請發明專利797項,其中授權454項,共獲得國家級二等獎4項,國家國際合作將1項,省部級科技獎25項。材料學科連續多年入圍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學科。學院學術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材料科學進展》等世界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多項關鍵技術成果成功應用於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及核電等重大工程裝備,解決了國家重要領域的關鍵性問題,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需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幾年來的深化改革,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等幾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樹立「以學生為中心,實行教授治學,推進民主管理」的管理理念,形成了「把學院建設成為一流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共同願景。
㈤ 實驗成果資料上交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沃恆怒
(中國石化華東分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摘 要 本文對生產單位上交實驗成果資料,包括電子文檔、紙介質文檔等,以及網上發單製作中存在的一些技術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的辦法,強調實驗成果地質資料的真實性、可用性、完整性。以保證上交地質資料的質量,充分發揮地質資料在石油勘探開發研究中的作用。
關鍵詞 實驗分析 成果資料 上交 解決方法
0 引言
實驗分析資料是實驗室研究人員通過對油氣勘探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岩心、岩屑、油氣水等實物進行各種項目的實驗分析、物模試驗等所產生的實驗數據及相關文件。主要是用於地質研究、油藏研究以及工程研究,是石油工程領域各項研究的基礎性資料,其真實性和可利用性尤其重要。所以,進一步規范實驗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紙介質文件上交程序,提高實驗地質資料管理水平,確保實驗成果地質資料的紙介質、電子文件能有效地得到管理和利用顯得尤為重要。雖然按照《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第 349 號令)及《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國土資發 [2006]210 號)等文件來規範本單位實驗成果資料上交,以及《中石化地質資料管理系統》網上發單製作質量,合格率較過去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針對本單位以往匯交驗收報告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本文進行簡單描述,並提出了解決對策,希望能進一步提高匯交質量。
1 實驗資料文件的真實性、安全性、有效性
製作實驗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的基礎數據信息,是通過實驗室儀器和試劑操作中直接形成的源頭實驗數據,其形成儀器、存儲方式、採集等方面存在許多局限性,它的真實性、安全性、存儲方式、有效性等直接影響著電子文檔的利用。所以,實驗數據形成單位在製作電子文件時必須把源頭數據的真實性檢查放在首位,確保實驗數據和實驗地質資料電子文件真實可靠。由於本單位不是所有實驗地質資料的產生主體,其主要來源是另外一個單位。本單位作為一個科研單位,是實驗資料的主要利用單位,也是對實驗地質資料進行上交的單位之一,所以上交驗收前應對其安全性、有效性逐一進行全面的檢查。檢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1)接收的電子文檔不能攜帶病毒。這是非常重要的,必須嚴格做好病毒查殺工作,任何帶有病毒的電子文檔都會對實驗地質資料的電子文件保管和利用造成風險,有時甚至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2)其載體應能在通用的讀取設備上被正確讀取,並能在其相應的軟體環境下正常打開瀏覽和利用。
2 實驗資料文件的完整性、准確性
實驗資料的齊全、完整、准確,是實驗資料質量和研究人員對地質研究、油藏研究以及工程研究的基本保證。對每份電子文檔中的每一個電子文件,從形式到內容上都應對照紙質載體逐一進行檢查,檢查文件格式、文件命名及組織方式、目錄文件的製作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電子文件所記載的信息內容與對應的紙質資料是否一致,影像是否清晰、完整等,以保證電子文件的齊全、完整、准確。實際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由於實驗資料的形成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實驗的項目以及實物不同,其需要的儀器和操作也不同,例如:鑽井岩心作鑄體薄片鑒定,由於是全電腦操作,直接出來結果報告,無法取得完整的實驗報告的電子文件,但出來的並不是它的最終定稿,電子文件內容與紙介質報告不能一一對應。要想解決此問題,必須進行對照檢查,發現缺少的要進行掃描,並插入原文件中,且需統一格式。按《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國務院第 349 號令)及《成果地質資料電子文件匯交格式要求》(國土資發 [2006]210 號),電子文檔內容與紙介質報告必須一一對應。
(2)生產單位的實驗資料沒有按照規定格式匯交電子文件。如:目前生產單位交上來的部分實驗資料是通過電子掃描儀掃描成像的圖像文件,由於其是成批出來的,所有同一批的實驗資料是一起形成一個壓縮包,一起發過來的,而資料上交的形式是以單井資料方式進行上交。所以,要解決此問題,資料管理人員就必須在上交前做很多文檔整理工作,把同一口井的不同實驗項目的電子掃描圖像文件進行歸類,並轉換成規范格式後的匯交電子文件。
(3)生產單位沒有提供電子文件登記表,給下一步資料驗收造成不便。由於生產單位實驗資料是按批出來的,單井所實驗的項目、批次和時間存在差異,同一鑽井實驗資料會形成很多批次,一年內會有很多件,給上交工作帶來很多問題。最典型的問題就是漏交和重復上交。要想解決此問題,除完善單位資料上交管理制度外,資料管理人員需要製作完善的實驗資料電子文件登記表,要對同一鑽井、不同批次、相同實驗項目進行區分,使其有一定的連續性,並進行歸類處理,為資料上交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存在紙介質實驗資料中,部分圖片文件(主要是相片和實驗相關曲線)沒有對應的電子文件。此種情況,會造成研究人員應用困難和上交不全。解決對策:資料管理人員通過電子掃描形成電子圖像文件,插入電子文件中,並進行相關處理,形成可上交文檔。
3 實驗資料文件的內容與形式
3.1 文字部分
實驗單位上交的文字報告中經常有 A4 橫向插圖、插表、插照。報告中頁碼混亂,特別是文字中版面發生變化或插入整頁圖版(照片、圖、表)時,頁碼不連續。插圖、插表、插照在電子文件中的方向不是正立的。這時應靈活應用「Word」中的「分節符」,使 A4 橫向插圖、插照、插表保持正向顯示。
3.2 內容部分
紙質的文字描述是完整的,但在電子文件中經常發生缺少其中的一段;或者是電子文件能夠瀏覽,但紙質文件缺少一頁;有的插圖不清晰;有的電子文件中的目錄不是用「Word」自動生成的,而是手工錄入的。很多岩心需要看其形狀,故還會配很多照片,由於在拍照片的過程中受燈光、設備、人為等眾多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模糊、不全等現象。造成研究人員在研究過程中的誤導。要想解決該問題,就必須向實驗單位提出特殊要求,把影響質量的因素降到最小,提供出合格的實驗成果資料。
3.3 裝訂
折疊不規范,大小、長短不規則,一份報告中有 A4 紙也有 A3 紙,由於裝訂的方向和大小的問題,往往會出現頭在外的結果。實驗報告中的照片處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由於每一份實驗資料不一定是相同樣式的,有時實驗照片不是一張,而是一組,一張 A4 上要貼 4 ~ 6 張照片。如果照片多的話,就會很混亂,影響使用。解決此類問題,首先要在源頭上來解決,嚴格要求按圖頭在里、頁碼在外,照片要在圖片下進行文字說明,按從小到大進行排列裝訂,即形成正規的書本形式。在裝訂材料上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禁止使用塑料封面或者易銹蝕的金屬物進行裝訂,這些都不利於長期保存。
4 實驗資料文件的上交
實驗資料是基礎資料,在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由於課題研究成果匯交只提交成果報告,實驗成果資料一般是以單井的形式存在,故資料管理員一般以單井資料的模式進行上交,且中國石化要求使用資料管理系統進行網上發送。其主要的步驟如下。
4.1 網上發單的製作
由於實驗單位上交的是行業標準的固定格式,是按計量論證樣式完成的,改變困難。如下:
第八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
而中國石化資料管理系統網上匯交模式是:
第八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
由於資料提交和上交都有不相同的固定模式,而且一口井多數情況下並不是一件或一檔實驗資料,有的鑽井一次有二十幾份實驗資料。如果每一份都要單獨上交的話,就必然有一部分相同的內容要重復二十幾次,很容易出錯,且很繁瑣。解決此問題是通過小程序,實現一起導入,不僅確保無誤,而且也相對輕松。具體表格如下:
第八屆全國地質檔案資料學術研討會文集
由於網路上交有很多必填項目,如果不填,就根本無法上交。資料管理員在做網上發單時要結合實驗資料原件來逐項填寫,多次復核無誤後才能上交。千萬不能出錯,因為一旦上交後,就必須要求上級返回才能修正;如果是空號還無法消除,空號一直會存在,為以後的統計工作帶來很多麻煩。
4.2 實物上交
本單位有自己的實驗室,但能完成的實驗項目有限,還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委託外單位進行實驗,各實驗單位的成果資料文件樣式各不相同,因而就存在多種實驗資料的格式。且從實驗單位上交到相關資料單位還要經過 2 個以上的交接環節,交接的環節越多,出錯的概率就越大。還有一個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實驗單位交給管理單位的資料往往只是列印一份,其他幾份是通過復印機復印後再進行裝訂的,會出現裝訂錯、少復印等現象。要想降低出錯的概率,首先就要盡量減少中間環節,並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要求實驗單位通過嚴格檢查,確定無誤後再上交。
5 結語
綜上所述,實驗成果資料的上交管理是一項持續性很強的工作,只有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實驗成果資料的上交質量。資料管理員要做好紙質、電子文檔形成前的檢查、驗收等專項工作,同時要不斷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更好地掌握網上上交途徑和新方法,保證安全、完整、准確、有效地為石油勘探開發研究提供服務。
㈥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科學研究
在「科研強院」的建設中,既強調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要性,又重視科學研究的工程化技術和產學研結合,一方面注重內涵建設,發揮自身優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和使用好各種外部信息與資源,藉助內部與外部形成合力,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得益彰,共同發展,有效地推動學院的學科建設和科研上水平,達到培養人才、科技攻關、服務社會的目的。近年來,學院分別在基礎理論和工程技術研究領域不斷取得佳績,連續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重點攻關技術、國防攻關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各類科技項目,以及大量企業委託項目研究及國際合作研究,2006 年7月,由化學化工學院教授領銜的「全氟離子交換膜工程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專家立項論證,成功入選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2005年全院到校經費3000萬余元。高水平論文和科研經費明顯增長,近年來,以我院為第一作者單位,每年被SCI收錄的論文達到100多篇,2003年為150篇,2004年為130餘篇,2005年為202篇。2004年,在Science、 Nature,J.Am.Chem.Soc.,Angew.Chemie. 等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論文5篇,2005年在Angew.Chemie和JACS雜志上發表論文3篇,2006年發表7篇。1999-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項,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三等獎1 項,上海市優秀教材三等獎1項。
主要研究方向有
新型聚合反應,具有光、電、磁、醫用等各種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合成與加工改性過程中的計算機模擬與設計, 聚合物共混材料;有機氟化學及自由基化學,手性配位體的合成及不對稱催化反應,有機金屬化學;無機納米化學、納米手性介孔材料;生物分析化學與代謝組學;重原子體系的量子化學方法與應用,密度泛函理論的方法與應用,分子力學力場方法、分子模擬與計算化學;新型催化劑與催化過程,綠色化學工藝,環境保護和綜合利用,應用電化學,燃料電池,金屬腐蝕與防護技術,精細化學品的合成等。
㈦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的教科成果
學院素有嚴謹、科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 「基礎厚、要求嚴、適應性強」的辦學特色,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基礎理論研究與工程應用研究相結合。經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教學和科研工作更躍上新的台階,取得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成果獎。2001-2006年,共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4項,國家級科技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9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0本,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973」等國家、部委和地方重大項目研究300餘項,科研經費已突破1億元/年。 學院積極開展國際間的教育、科技合作與交流,與海外 8個國家和地區的10所著名大學的相關院系建立了合作關系,合作培養人才與開展科技攻關。學院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藉院士吳耀祖教授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章梓雄教授等著名學者為顧問教授,10餘位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
㈧ 如何看待研究生導師要求自己的研究生每月上交國家補貼的行為
直接舉報,要是直接要你轉賬的,那就鐵證如山。但是要你自己把錢取出來再給他現金。這種情況,舉報風險比較大,因為錄音錄像都是直接定位的,絕對不要相信有關部門的「保密」。
這種情況要是能忍就忍,畢竟還是畢業要緊。可以把每次錄像錄音,然後畢業後再舉報,這樣比較安全。這就是惡心的現實,我不建議冒著被發現的風險去冒險。畢竟這個事情是對導師沒啥傷害,大概率你還要在他手下接著讀。
別人錄像留下微信記錄假裝電腦被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種導師不管怎麼都會算在你頭上的。當然,要是不怕魚死網不破的話那就去舉報。反正人生不止讀研一條路。
很多人讀研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了廉價勞動力了,做著很累的工作,一個月導師就發兩百塊錢,說實話這點錢吃頓好吃的就沒了,現在物價這么高,但是也沒有辦法,導師只會不斷的教育你,讀研是來學習知識的。
(8)上交科研成果擴展閱讀
經多方了解,不少學校(包括不少211高校)存在研究生導師要求自己的學生每月上交國家下撥到學生銀行賬戶上的國家補貼的現象(通過微信、支付寶轉賬,甚至採用現金交付以避免留下把柄)。作為研究生,頂著畢業的壓力,大都敢怒不敢言,在一些高校的課題組甚至成為一種慣例。
這是用學生的勞力換來的,至少一部分是學生的功勞,但最後學生也就領著一個月兩百塊的低保,導師賺了錢買車買房,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表面上看是靠自己的知識賺錢了,成功了,但是裡面的原因只有自己知道,遇到這樣的導師算是自認倒霉吧!
㈨ 國家為何要求強制上交科學數據
據報道,近日,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出台《科學數據管理辦法》,大力推進科學數據資源的開放共享,特別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產生的數據,要求進行強制性匯交,否則項目不予驗收。
同時,科學工作者應該有這個意識,拿國家資金獲取的科學數據不是個人的數據,是國家的,必須上交,強制上交科學數據,並通過國家科學數據中心進行規范管理和長期保存,有利於發揮國家財政投入產出效益,提高我國的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支撐保障能力。
希望更多的科研成果可以造福於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