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國外交重大成果

中國外交重大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3 03:13:24

『壹』 列舉中國21世紀外交成就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多邊經濟領域取得顯著成就;
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致力於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2001年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
2002年中國推動下決定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強該地區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
截止到2001年已有168個國家與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豐富和完善,形成了面向21世紀的全方位的外交格局;

『貳』 中國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是什麼

綜合國力的提升是絕對原因

弱國無外交,血的教訓!

『叄』 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積極開展外交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國政府充分展現了自己的組織能力和多邊外交能力,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一、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中期的外交
政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實踐:1、建國的第一年,與蘇聯、東歐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作用:為恢復 經濟建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積極參與國際活動:(1)1953年,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周恩來總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原則。(2)1954 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3、1954年4——7月,參加日內瓦會議(瑞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為打開新中國外交新局面發揮積極了作用。
4、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首腦會議。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
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二、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
背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形勢的變化。
實踐:1、中美關系的改善:(1)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談。(2)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意義: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3、與許多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出現了與中國建交的熱潮。
4、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影響: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三、改革開放以來的外交
背景:國際形勢的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
實踐:1、1996年,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
2、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烏茲別克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影響:上海合作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
3、2001年,中國成功承辦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海APEC會議)會議主題:「新世紀、新挑戰:參與、合作,促進共同繁榮」。通過了《上海共識》。影響:上海APEC會議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
4、2001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影響:中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性貿易組織的成員。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影響:我國外交事業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成就,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肆』 列舉中國五大外交成就

1,1954 年,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緬甸,三國總理積極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影響:使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
2,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印度尼西亞).影響: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首腦會議.中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形成「萬隆精神」.
影響: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
3,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總理會談.(2)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意義:中美兩國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4、1971年10月25日,參加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了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作用:進一步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
影響:我國外交工作出現了新局面.,
5,2001年11月,在卡達多哈舉行的世界貿易組織第四次部長級會議上,審議通過了中國加入這個組織的決定.影響:中國終於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性貿易組織的成員.我國的對外開放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伍』 列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我國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頂住國際壓力,打破西方「制裁」。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發生政治風波後,西方國家對我採取「制裁」措施,我堅持原則、頂住壓力、多做工作。1989年底,日本率先恢復對華政府援助。從1990年底起,我國同西歐國家逐步恢復高層互訪。1993年,江澤民主席與美國總統柯林頓會晤,結束了1989年6月以來中美沒有元首會晤的不正常局面。

2、推動同各大國建立面向21世紀的新型合作關系,構築有利的大國關系框架。1996年,中俄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系。2001年,中俄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將「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1997年,中美決定共同致力於建立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表明兩國願共同積極尋求發展一種長期穩定的、合作性而非對抗性的關系。1998

年,中國與歐盟建立建設性夥伴關系,與日本建立友好合作夥伴關系。

3、發展睦鄰友好,營造有利的周邊環境。繼與印尼復交、與新加坡和汶萊建交、與越南和寮國關系正常化後,1997年中國與東盟確定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系。在與朝鮮保持傳統友好關系的同時,實現同韓國關系正常化。在中亞與中亞五國建交後,又與俄羅斯共同推動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我還與絕大多數陸上鄰國解決了邊界問題。

4、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與合作。2000年,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同倡議成立「中非合作論壇」。我國同不結盟運動、77國集團等發展中國家組織加強了聯系和協調。

5、廣泛參與國際事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全面參與多邊外交各領域的活動,並開始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2000年9月,江澤民主席參加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倡議舉行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領導人首次會晤。我國成功承辦2001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6、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恢復對香港、澳門行使主權。多次挫敗台灣當局「重返聯合國」圖謀,挫敗世界衛生大會涉台提案。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上多次挫敗西方國家的反華提案。妥善處理了我國駐南斯拉夫使館遭襲和我國軍機被撞事件。

『陸』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先是周恩來總理於1953年12月底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內的。1955年,於萬隆容會議,中國同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五項原則內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3、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嚴宣告,中國堅決主張一切國家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總理出訪亞洲、非洲和歐洲14個國家時,提出了中國經濟援助的八項原則,把五項原則擴展到經濟領域。

4、1974年,鄧小平同志在聯大特別會議上再次強調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關系都應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1988年,鄧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確提出以五項原則為准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5、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

『柒』 20世界70年代中國在外交方面取得哪些重大成就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2.中美關系正常化
3.中美建交
4.中日邦交正常化

『捌』 二十一世紀中國外交成就

二十一世紀中國外交成就:

1、同主要大國協調合作得到加強,同周邊國家全面合作持續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深化,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聯系更加密切。

2、同主要大國關系取得新進展,同周邊國家務實合作深入推進,同發展中國家友好合作不斷拓展,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和國際機制的關系全面加強,經濟外交、人文交流卓有成效。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了重要的建設性作用。

3、大國外交穩中有進,周邊外交呈現新局面,同發展中國家合作取得新進展,經濟外交成果顯著。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中國與各國的交往合作越來越緊密,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負責任大國形象日益彰顯。

4、周邊外交工作進入新階段。經濟外交取得新進展。同發展中國家交流合作邁上新台階,同主要大國關系在互動中穩定發展,在重大國際和地區事務及熱點問題上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對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5、順利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等區域合作機制發展,深化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傳統友誼與合作,積極參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的國際合作,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重要貢獻。

『玖』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成就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國外交成就有:

1、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後,中國政府充分利用聯合國舞台,積極宣揚中國的國際秩序觀和國際規范觀,成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及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一支重要國際力量。

2、尼克松訪華。

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抵達北京,受到周恩來總理等中國領導人的歡迎。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布中美兩國關系走向正常化。從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的關系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3、田中角榮訪華。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於1972年9月25日至1972年9月30日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4、基辛格秘密訪華。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由巴基斯坦轉道,在北京和周恩來舉行會談,並就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正常化問題交換了意見的一次秘密訪問。

5、乒乓外交。

1971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兩國乒乓球隊互訪的一系列事件。中美兩國乒乓球隊的友好往來,不僅推動了中美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進程,也加速了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

閱讀全文

與中國外交重大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