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同濟大學教學成果

同濟大學教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2 23:58:28

1. 王駿的科研項目

2012-201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中國當代城市規劃體系與思想的形成研究——以蘇聯專家和一五時期為切入點(批准號: 51108324),第三參與人 2003,菏澤市火車站前綜商務區規劃設計,山東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三等獎 2004,麗江古鎮風貌保護與戰略規劃,2001年國際競賽一等獎,上海市優秀城市規劃設計二等獎 2002,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鎮風貌保護,國際競賽二等獎 2006,中國西部地區市縣長城市建設高級研修專題培訓班(系列),同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7,《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課程,上海市高校市級精品課程 2007.5-2008.3,上海市社科科研課題《世博會上海文化遺產利用研究》,第三負責人

2. 劉東的學術成果與獎勵

1. 2000年獲同濟大學教學獎勵2. 2001年獲得大金獎教獎勵3. 2003年浦東機場節能課題論文獲「上海市科協第九屆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4. 2007年帶領的「節能降耗科技創新項目團隊」被評為「上海市新長征突擊隊」 5. 2007年獲「楊浦區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6. 2008年獲「同濟大學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7. 2008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特等獎「關於國際化合作交流平台促進高校學科建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8. 2008年同濟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中意國際合作工程教育平台構建的探索」

3. 同濟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身為上海大學17級在讀的數學碩士研究生,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在上大,研究生還需要上一年的基礎課程,我就簡單講一下數學方面的課程吧。

首先是白延琴教授和康麗英教授一起開的運籌課。

許老師主要研究復雜網路的數學建模和理論分析,在復雜網路結構與動力學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許老師本身是個比較幽默的人,所以他的課上的就比較幽默,可以在放輕松的同時學習到新的知識

數學系的老師在上課方面都是比較認真的,如果你報考上大數學系的話,就可以遇見更多優秀的老師哦!

感謝閱讀,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期待能在上大遇見你!

4. 同濟大學軟體學院的學術情況

同濟大學軟體學院注重教學改革,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中,充分體現了應時而變、應需而變的特點;徹底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大部分專業課以課程實踐項目為基本考核方法,每個本科生在校期間至少能完成10個以上有相當規模的課程實踐項目,4萬行以上的程序代碼量和1套符合行業規范的完整軟體工程文檔;學院引入Learning by doing這一適合工科教育的先進教學模式,以及「項目驅動、案例導向」等啟發式教學模式,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院積極開拓與頂級研發企業和跨國公司的深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培養實踐與創新人才。至2007年,學院建有一下機構和組織。
2個國際合作機構:International Softw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 Board (China)(國際軟體測評委員會中國分會)、Tongji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aterloo Financial Computing Lab(同濟大學-加拿大Waterloo大學計算金融實驗室);
3個地區科教中心: IBM大型主機系統教育中心(上海)、IBM System i系統教學中心(上海)、上海超級計算中心同濟分中心;
7個聯合技術中心:上海航天-同濟大學航天嵌入式計算機技術實驗室、同濟大學IBM技術中心、微軟-同濟大學Windows移動與嵌入式中心、同濟大學Apple開發技術實驗室、同濟大學AMD技術中心、同濟大學Intel多核技術創新實驗室、ICOP-同濟大學Windows移動與嵌入式中心。
6個學生科技創新俱樂部:同濟大學Apple俱樂部、IBM俱樂部、Windows嵌入式俱樂部、Autodesk俱樂部、同濟大學Google Camp、同濟大學AMD俱樂部等。
全球12家主要的IT跨國公司捐贈了大型系列軟體。Apple、AMD、IBM、Citigroup等公司還設置了獎教金和獎學金。學院還與全球主要的IT跨國公司都建立了緊密的學生實習基地合作關系,包括HP、Kodak、QAD、Ericsson、IBM、Microsoft、Symantec、Autodesk、Unisys、SAP、Bayer、Apple、AMD、Intel、Atosorigin、Citi、Agilent、eBay等,並聯合開設7個專業方向或聯合課程。這些教學平台的搭建,為高水平實用型軟體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學院與Microsoft和Apple的合作成果被選入2006年教育部組編的《中國高校與大型企業合作典型案例集》。

5. 同濟大學的特色有哪些

1. 綜合性 我們有26個學院,83個專業,涵蓋了文科、理科、工科、醫科、藝術等多個方向。所有學院都建立了從本科到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的學生培養體系。

2. 研究型 同濟大學的研究能力和已經取得的一些成果,這對本科生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我們非常注意把我們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中的應用。我們十五期間申請了623項專利、490項發明專利、131項專利授權。考入同濟大學,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參加到我們的研究團隊中來。

3. 國際化 我們堅信,未來的大學生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尤其是在經濟和文化全球化情況下,學生要掌握多門語言,學會和國外人溝通,並有機會去國外進行交流。這正是我校培養學生目標之一。

4. 創新性實驗計劃 同濟的畢業生歷來以其扎實的知識功底和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普遍獲得用人單位的認可。這主要是因為同濟傳統的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濟進入國家首批批准和支持的創新型實驗計劃,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創新性能力的培養。

5. 創新人才培養新模式 同濟大學將在2008年新生入學開始,推出五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有興趣且有特長的同學可以選擇進入。這五種模式已經經過教育部的批准。

6. 同濟大學好還是中山大學好

兩所學校各有各的特點,評價好與不好是和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不同的,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學校歷史不同

1、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前身是1907年德國醫生埃里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創辦不久的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一。

2、中山大學

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並而成。

二、學校規模不同

1、同濟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4個校區佔地3810畝,總建築面積181餘萬平方米。有全日制本科生18115人,碩士研究生12105人,博士研究生5766人。

2、中山大學

截至2020年,中山大學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有全日制學生53789人,專任教師4028人。

三、院系設置不同

1、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口腔醫學院、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同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等29個專業學院。

2、中山大學

廣州校區有35個學院(系、部),珠海校區有18個學院(系),深圳校區有10個學院。

四、學校特色不同

1、同濟大學

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985工程 、211工程 、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2、中山大學

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全國重點大學、珠峰計劃。

同濟大學的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0個,博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3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4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6個。學科設置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

其中,7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7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校一流學科,8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12個一級學科在全國高校學科水平排名進入前2%或A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同濟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山大學

7. 誰能獲國家教學成果獎

入圍的數學類項目

1數學專業本科生課程體系建設,北京大學王長平(數學學院副院長、傑青、長江)、張繼平(數學學院院長、傑青、長江)

2概率統計課程體系的發展變革,北京大學何書元(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統計學教學指導分委會主任)、耿直(統計所所長,傑青)

3 工科基礎數學課程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北京交通大學李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

4數學建模思想融入基礎課教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李尚志(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鄭志明(副校長,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

5構建科學教育公共課新模式,推進文化素質教育「科學與人文雙翼齊飛」, 南開大學顧沛(名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會副主任)、張偉剛(教務處副處長)

6全面提升大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機制研究與實踐,天津大學熊洪允,天津理工大學於義良

7泛函分析課程改革和建設的研究與實踐,內蒙古大學孫炯(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劉德

8改革大學數學課程內容與體系,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東北大學宋叔尼、孫艷蕊

9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遼寧工業大學佟紹成、王濤

10省精品課程線性代數教學資源建設、遼寧科技大學李大衛、劉洪

11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沈陽農業大學惠淑榮、張闞

12建設實踐類數學課程群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東北電力大學張傑、周碩

13科學組織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探索創新人才培養與數學教學改革新模式,復旦大學李大潛(院士,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葉其孝

14金融數學課程體系、教材建設及人才培養,同濟大學姜禮尚、徐承龍

15經濟數學教學成果與教材建設,南京財經大學張從軍、時洪波

16數學集中實踐性教學及課外數學創新活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作用,南京郵電大學孔告化、邱中華

17依託質量工程建設提高工科大學生數學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合肥工業大學朱士信(數學系主任,名師)、唐爍(數學系副主任)

18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南昌大學朱傳喜(理學院院長,名師,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徐義紅

19公共數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華東交通大學劉二根、徐保根

20金融數學高級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陳增敬

21《數學物理方法》多元化雙主型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魯東大學李清山、徐秀瑋

22發揮學科建設優勢 優化數學專業培養模式,曲阜師范大學劉立山、尹傳存

23高職高專工科數學教學改革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王秀梅、秦體恆

24隨機分析及其應用在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中的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華中科技大學黃志遠(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隨機研究中心主任)、萬建平

25經濟數學課程體系革新與立體化教材建設,武漢理工大學吳傳生(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王衛華

26大學數學立體化教育資源與集成系統的研究和實踐,華南理工大學郝志峰(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廖芹

27數學建模方法與高等數學課程融合的探索與實踐,海南大學李志林、歐宜貴

28西部高校數學教師創新能力的培養,四川大學劉應明(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寶富

29依託學科優勢,立足特色創新,工科院校數學與應用數學特色專業建設與實踐,成都理工大郭科、周仲禮

30圍繞統計學省級重點專業建設,探索統計人才培養新模式,雲南財經大學石磊、王力賓

31培養大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和創新素質的綜合改革與實踐,重慶大學楊虎、劉瓊蓀

32構建西部教學團隊,深化數學教育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積極服務基礎教育,西南大學宋乃慶、陝西師范大學朱德全

33《高等代數》教學改革與實踐(教材),西北師范大學劉仲奎、楊永保

34加強《數值分析》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新疆大學阿布都熱西提、帕力旦

35少數民族高等數學課程知識體系的改革研究與實踐,塔里木大學周保平、吐爾洪江

36《數值分析》系列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河北理工大學劉春鳳、何亞麗

37優化隨機數學系列課程內容體系,培養多層次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西北工業大學田錚、肖華勇

38創新大學數學教育,全面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劉三陽(理學院院長兼數學系主任,名師,跨世紀人才,數學基礎課教學指導分委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王金金(理學院黨委書記)

39依託數學建模創新實踐基地,構建特色鮮明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實踐平台,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吳孟達、吳翊

8. 同濟大學 郝洛西 研究生 難考嗎

同濟大學郝洛西教授研究生很難考的,
她主要從事顏色、視覺與照明領域的數字、科研和設計工作,作為負責人,創建了視覺與照明實驗室,並為本科生碩博研究生開設了六門專業課程,並連續年指導建築學照明專門化畢業設計,承擔了國家863高技術課題,國家科技攻關項目等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在國內外核心期刊,國內外重要會議及刊物上共發表近50篇論文,並出版學術專著,編寫以教學成果為主的專著以及照明設計方面的教材等,同時承擔並完成了二十餘項研究性工程設計,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和獎勵共十項。

9. 同濟大學數學怎樣

同濟數學的強項在於基礎數學和金融數學,在基礎數學和微分方程領域里有多位著名數學家,包括微分方程界泰斗姜禮尚(蘇州大學前校長),因此實力是非常強的,雖然如此,與國內頂尖的數學系還是有差距,比如與復旦南開等恐怕無法相提並論,因為除了金融數學和基礎數學,其他方面表現平平,而象概率統計方向方面則比較薄弱了,幾名博導曾經都是去德國深造的,然而德國的統計學並不好...

10. 同濟大學的醫學院到底怎麼樣 有人說差得很是不是真的

醫學是同濟大學開設最早的專業。1907年德國醫生寶隆創辦了「德文醫學堂」;經過近100年的發展成為現在的綜合性大學——同濟大學。

醫學專業經過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變遷。但是同濟大學仍然非常重視重新發展醫學,於2000年恢復了醫學院。近年來,醫學院作為同濟大學的重點建設和發展學科,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且還將在將來創造不凡的業績。

目前,同濟大學醫學院設有基礎醫學院、預防醫學院(籌)和五個附屬醫院:附屬同濟醫院、附屬第十人民醫院、附屬東方醫院、附屬肺科醫院及附屬第一婦嬰保健院,主要開展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科生(包括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和研究生培養,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醫學院以培養全面、人道的醫學生為目的,遵循「以人為本」的思想, 秉承精英化醫學教育的理念,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教學設施完備,理工文法實力雄厚的特點,利用長期對外合作辦學的優勢,通過開展「名師上講台」、加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等方式,力求培養出融知識、能力、人格為一體的文、理、醫相結合的人才。

同濟大學醫學院簡介

醫學院擁有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的「WHO圍產保健合作中心」;擁有兩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胸外科重點學科和護理學科重點學科)、三個上海市重點專科(心力衰竭診治重點專科、口腔種植修復重點專科和創傷骨科重點專科);中醫心腦血管和視覺復明(與外院共建)兩個上海市臨床醫學中心;擁有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和上海市早產兒醫療護理中心;擁有上海市結核(肺)重點實驗室。近年來,通過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營造科研氛圍,學科建設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在《SCIENCE》等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了重要學術論文,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上海市醫學科技獎等在內的一批科研成果。

依據同濟大學「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培養目標,醫學院把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和國際化合作教育作為貫穿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的主線。

(1) 建立教學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在同濟大學「本科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框架下,參考和汲取現代質量管理的內涵和技術,醫學院逐漸建立了具有醫學教育特點的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並且在逐步細化相應的質量標准。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持續改進體系把質量管理的理念和技術用於教學工作的過程(環節)管理、目標管理;用於師資隊伍建設、青年教師培養,教學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課程體系建設和課程質量優化、教學質量督導和監控等方面。
(2) 突出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醫學教育的關鍵是培養能夠服務於社會、掌握臨床實踐技能、能夠體恤患者病痛、具有人文服務技能的有用人才。醫學院在教育思想觀念上統一認識,明確了臨床實踐技能和人文服務精神的教學特色,制訂了嚴格的臨床見習與實習的管理制度,定期組織見習和實習帶教教師的培訓,建立了以臨床操作技能為內容的「醫學院臨床模擬教學中心」;建立了以客觀化多站式考試(OSCE)和標准化病例(SP)為特點的臨床實踐技能考核體系;增加了醫學人文教育實踐和對現代精神衛生問題識別和處理能力的培訓,增加了醫患溝通技巧培訓。

(3) 注重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醫學院具有良好的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礎。醫學院已經接連舉辦了12屆旨在鼓勵學生動手參與各種科研活動的「大學生學術節」;舉辦了以指導學生發現並解決臨床問題為目的的「青稞節」。這兩項活動為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提供了平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每次活動學生們都發表了眾多論文。醫學院還設立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基金」,從組織管理、經費支持、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推進學生創新實踐工作;在長學制學生中設立了導師制,為大學生參加基礎科學研究和臨床科學研究提供了途徑。

(4) 開展國際化合作教育:同濟大學作為國家對外開展科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一直致力於通過國際交流合作來提升學科綜合實力,並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對德國、法國合作在社會和學術各界具有廣泛的影響。醫學院提高教學和人才培養水平的重要舉措就是要依託同濟大學的對外合作優勢,開拓國際化人才培養途經,分別與德國和法國有關大學建立了交換學生項目,互派大學生進行臨床階段的培訓,通過有效的組織管理,使國際合作教育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的特色之一,也成為醫學院教育思想觀念中重要的內涵。

目前,同濟大學剛換校長,是從事醫學研究方面的,相信同濟醫學的明天更加輝煌!

閱讀全文

與同濟大學教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