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參與政府會計項目怎麼收尾以什麼成果呈現。
1.獲得相關干係人對項目的最終交付驗收,以確認該項目的范圍和可交付成果內得以實現。
2.按容照項目管理計劃向授權人轉移可交付成果的所有權,以便於項目收尾。
3.使用項目管理行業普遍接受的做法和政策,獲得項目的財務、法律和行政收尾,以便溝通正式的項目收尾和確保責任的轉移。
4.根據項目溝通管理計劃編制並分發最終項目報告,記錄並傳遞項目績效信息,並協助進行項目評估。
5.收集貫穿整個項目的完整記錄和經驗教訓文檔,指導進行全面的項目綜合評審,並更新組織過程資產。
6.使用普遍接受的最佳實踐做法,存檔項目文件和原始記錄,以證明符合法律要求和供未來項目和審計使用。
7.根據干係人管理計劃,使用合適的工具和技術,通過獲取相關干係人的反饋來評估干係人滿意度。
㈡ 科研工作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果,貢獻怎樣填寫
這個很容易啊,推薦按照成果等級以及你在裡面的排名次序來寫,你最有代表版的科研成果在前面,比如國權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等等,然後項目課題你在裡面的排名,比如寫作為第一完成人完成某省社科規劃基金項目《xxx》,項目成果包括國際論文幾篇。。。研究報告、專利等等,這個沒什麼具體規定,寫明白就可以。
㈢ 人人參與,成果共享,體現了哪些重要結論
團結是力量
㈣ 如何描述項目內容
1)項目背景(項目提出背景,項目進展背景,項目實施背景)。
2)項目簡介(一些和項目有關的簡單要素集合,因為閱讀這份總結的人不一定完全了解這個項目)。
3)項目參與人員(所有和項目有關的人的參與情況,分工合作,責任人等等)。
4)項目進展實施情況(這個部分應該詳細寫)。
5)項目反饋(包括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項目工作人員對項目實施所提出的問題和建議,項目成果反饋等)。
6)項目成果展示(個人覺得這個成果展示的環節應該做的有條理一點,因為展示的是一個成果,應該是一個有體系的東西)。
7)項目反思(就是關於對整個項目實施之後,項目負責人應有的總結反思,還有對後人進行項目的建議等等)。
(4)成果參與擴展閱讀:
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的關系
在一個項目的執行過程中還同時需要兩種方法: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
項目實施方法指的是在項目實施中為完成確定的目標如某個應用軟體的開發而採用的技術方法。項目實施方法所能適用的項目范圍會更窄些,通常只能適用於某一類具有共同屬性的項目。而在有的企業里,常常把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結合在一起,因為他們做的項目基本是屬於同一種類型的。
以IT行業的各種項目為例,常見的IT項目按照其屬性可以分成系統集成、應用軟體開發和應用軟體客戶化等,當然,也可以把系統集成和應用軟體開發再分解成一些具備不同特性的項目。系統集成和應用軟體開發的方法很顯然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系統集成的生命周期可能會分解為了解需求、確定系統組成、簽訂合同、購買設備、准備環境、安裝設備、調試設備、驗收等階段;而應用軟體的開發可能會因為採用的方法不同而分解成不同的階段,比如說採用傳統開發方法、原型法和增量法就有所區別,傳統的應用軟體開發的生命周期可能分解成:了解需求、分析需求、設計、編碼、測試、發布等階段。
至於項目管理,可以分成三個階段:起始階段,執行階段和結束階段。其中,起始階段是為整個項目准備資源和制定各種計劃,執行階段是監督和指導項目的實施、完善各種計劃並最終完成項目的目標,而結束階段是對項目進行總結及各種善後工作。
項目管理方法是為項目實施方法得到有效執行提供保障的。如果站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項目實施的生命周期則是在項目管理的起始階段和執行階段,至於項目實施生命周期中的階段分布是如何對應項目管理的這兩個階段,則視不同項目實施方法而不同。
實際意義
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對項目的成功都是有重要意義的,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就如管理人員和業務技術人員對於企業經營的意義一樣。從IT企業的角度看,任何一個IT企業如果要生產高質量的軟體產品或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都應該對自身的項目業務流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總結,並逐步歸納出自己的項目管理方法及項目實施方法,其中項目實施方法尤其重要,因為大部分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業務范圍,其項目實施方法會比較單一,在這種情況下,項目管理方法可能會弱化,而項目實施方法會得到強化,兩者會較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只有總結出並貫徹實施符合企業自身業務的方法,項目的成功才不會嚴重依賴於某個人。在某種程度上,項目管理方法和項目實施方法也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項目管理重要性
按照傳統的做法,當企業設定了一個項目後,參與這個項目的至少會有好幾個部門,包括財務部門、采購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而不同部門在運作項目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須進行協調,而這些無疑會增加項目的成本,影響項目實施的效率。項目管理的做法則不同。不同職能部門的成員因為某一個項目而組成團隊,項目經理則是項目團隊的領導者,他們所肩負的責任就是領導他的團隊准時、優質地完成全部工作,在不超出預算的情況下實現項目目標。項目的管理者不僅僅是項目執行者,他參與項目的需求確定、項目選擇、計劃直至收尾的全過程,並在時間、成本、質量、風險、合同、采購、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對項目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項目管理可以幫助企業處理需要跨領域解決的復雜問題,並實現更高的運營效率。
項目管理是全新的管理方法,學習項目管理可以開闊思路和視野,能培養我們的系統思維習慣,務實的工作作風,科學的管理方法;能教會我們養成良好的工作方式。
例如美國StandishGroup1994年對超過8400個IT項目的研究表明,只有16%的項目實現其目標,50%的項目需要補救,34%的項目徹底失敗。Frame博士於1997年對438位項目工作人員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項目失敗的比率也非常高。根據他的分析,大多數項目的問題來源於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之一:組織方面出現問題(如因外來資源而產生的問題);對需求缺乏控制;缺乏計劃和控制;項目執行方面與項目估算方面的問題。
概括起來,可以有以下幾點:
合理安排項目的進度,有效使用項目資源,確保項目能夠按期完成,並降低項目成本。通過項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結構WBS、網路圖和關鍵路徑PDM、資源平衡、資源優化等一系列項目管理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可以盡早地制定出項目的任務組成,並合理安排各項任務的先後順序,有效安排資源的使用,特別是項目中的關鍵資源和重點資源,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並有效降低項目成本。如果不採用項目管理的方法,我們通常會盲目地啟動一個項目,將所有資源均安排在項目中,可能會有很多的人員、任務的瓶頸,同時也會造成很多的資源閑置,這樣勢必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
加強項目的團隊合作,提高項目團隊的戰鬥力。項目管理的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的方法,如人力資源的管理理論、激勵理論、團隊合作方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項目組成員的工作士氣和效率。
降低項目風險,提高項目實施的成功率。項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風險管理,通過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項目的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的影響。其實,這些工作是在傳統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會對項目產生毀滅性後果的因素之一。
有效控制項目范圍,增強項目的可控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求的變更是經常發生的。如果沒有一種好的方法來進行控制,勢必會對項目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而項目管理中強調進行范圍控制,變更控制委員會(CCB)和變更控制系統的設立,能有效降低項目范圍變更對項目的影響,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可以盡早地發現項目實施中的問題,有效地進行項目控制。項目計劃、執行狀況的檢查以及PDCA工作環的應用,能夠及早地發現項目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隱含的問題,這樣項目就能順利執行。
可以有效地進行項目的知識積累。傳統的項目實施中,經常在項目實施完成時,項目就戛然而止,對於項目的實施總結,技術積累,都是一種空談。但知名的跨國公司之所以能夠運作很成功,除了有規范的制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有比較好的知識積累。項目管理中強調項目結束時,需要進行項目總結,這樣就能將更多的公司項目經驗,轉換為公司的財富。總體來講,項目管理可以使得項目的實施順利,降低項目的風險性,最大限度地達到預期的目標。
㈤ 科研項目主持人、負責人以及參與人的區別
以導師的名義申請國家課題則該導師是項目負責人,即使他不做任何事專請。
簡歷應如實寫在該項目屬中做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果,如果獲獎把排名標清。簡歷上絕不能寫自己是項目主持人或項目負責人,如寫則被視為造假,人品極差。
如果在項目申請書中「主要參加人」欄中排名第一則可寫為第一參加人,在此欄中的都可為主要參加人。
國家科研立項課題主持人與參與者都是課題成員,課題不可能一個人來完成,課題是個龐大的項目,需要有一個課題負責人代領3-5個或者更多的組員來共同完成。課題負責人和課題組員的分工是不一樣的。
課題負責人在課題組成員分工中起著重要作用。課題負責人要根據每個組員的特長來分配任務,課題負責人也可以按照課題需求來尋找合適的人選。讓每個人負責課題研究工作的一部分,不重復,合理調配。
(5)成果參與擴展閱讀:
科研項目包括國家各級政府成立基金支撐的縱向科研項目(課題)、來自於企事業 單位的橫向科研合作開發項目(課題)和學院自籌科研項目(課題)。
從高校角度看,科研項目可分為校外科研項目(項目研究經費來自校外)和校內科研 項目(項目研究經費來自校內)兩大類。校外科研項目又可分為縱向科研項目和橫向科研項目兩種。
㈥ 噴火連參與實戰初期取得了什麼成果
1955年1月17日黃昏,在進攻出發地域,噴火連配屬到步兵分隊,分別參加北江、南江的登陸作戰。回
1月18日下午,戰役打答響。我軍登陸部隊第一梯隊3個營,在海、空軍和炮兵火力掩護下,於14時30分前後分別在北江和南江的7個登陸點突擊上陸。噴火兵配合步兵,迅速攻佔了敵灘頭陣地。
步兵同志們十分感激地說:「沒有噴火兵,我們的傷亡就慘了!」
㈦ 多人共同完成並獲得同一個國家科技成果,技術成果證書怎麼發放是給參與的人每人都發一份嗎
本人從事成果管理多所年,成果證書分集體和個人兩類,都由科技管理部門代專發,一般由成果申報第一單位相屬關負責人代領。成果證書是晉升職稱的主要依據之一,無論你離開單位與否,只要申報成果時你在推薦書中的成果完成者上簽了字,就應該有。但還要看成果等級,省級成果有效名單是5(三等)、7(二等)、9(一等)。
㈧ 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及做法:
一、活動目的: 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培養並提高社會交往、組織管理、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 二、活動主題: 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盡情展示「遼油一高」的風采。 走進社區,開展社區服務活動,自主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進一步培養和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能力。 三、活動時間: 寒假。 四、活動內容: 1、參與社區管理,協助社區出牆報、普法宣傳,進行清潔樓道、拾撿垃圾等活動,清理綠化帶內隨意丟棄的垃圾; 2.清理社區內牆面上張貼的廣告; 3.為社區居民分發報紙; 4.服務孤老,為社區孤寡老人做家務事; 5.收集社區廢品賣掉處理,將掙的錢用於社區公共建設.,為社區買幾盆花。 6.開展綠色環保活動。在社區開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宣傳活動;開展本地區水資源狀況的調查及提出改善的建議;對本地區水環境污染的調查、分析和建議等。 7.開展讀書學習互助活動,幫助和指導社區內的小學生開展讀書學習。 五、活動心得: 通過服務社區的活動,使我熟悉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繼而萌生親切感、自豪感,並懂得愛惜、保護它們;留意社區中人們關注、談論的問題,並能學會綜合而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注周圍、社區、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並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 望採納,O(∩_∩)O謝謝!~
㈨ 韓俊剛的主持參與主要項目及成果
1) 2006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無線通信自重構容錯NOC研究」(90607008)獲得項目經費萬元;
2) 2003年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用於系統晶元驗證的證明引擎研究」(90207015)獲得項目經費30萬元,2006年5月已經順利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組實地驗收,獲得好評,發表論文十多篇,有2篇被EI檢索。
3) 1977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時態邏輯的形式化綜合 (69473017)獲得項目經費30萬元;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家組驗收,出版專著一部,發表論文20多篇,2000年獲得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4) 1989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硬體設計的形式化驗證」。
5) 1992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項目「XYZ系統在VLSI設計領域中的應用」。
6) 2002年主持了國家「十五」科技計劃攻關課題「40G SDH(STM-256)光纖通信設備與系統關鍵
ASIC開發」(2002BA106B06240)獲得項目經費240萬元,通過「十五」攻關專家組的驗收。
7) 2003年主持國家「863」項目「寬頻交換高速交換晶元的研究開發」(2003AA1Z1190)。
8) 1997年主持郵電部重點科研項目「SDH用ASIC研究」獲得項目經費100萬元。晶元在台灣已經一次投片成功,產品通過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鑒定,1999年項目獲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榮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實現產業化,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9) 2001發表《數字硬體的形式化驗證》(ISBN7-301-05332-0/TP.0632)/北京大學出版社專著一部;2000發表《接入網和V5介面》(ISBN7-115-08197-2/TN?1538)/人民郵電出版社著作一部;1998年翻譯《Common LISP程序設計》譯著一部;編寫「計算機專業英語」等教材。
獲獎情況:
獲得陝西省、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西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三次,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三項;1997年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留學歸國人員,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榮獲「陝西省優秀教師」稱號、2001年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2006年榮獲「陝西省教學名師」稱號。
㈩ 課題主持人和參與者有什麼不同取得的成果有什麼區別嗎可以做什麼用
課題主持人和參與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1)課題的確立,(2)課題的運作和(3)課題的完結與提交這三個階段上。
(1) 課題的確立
除由上級向主持人直接下達的任務外,在通常情況下,課題的誕生來自於主持人的思想。主持人需要把該想法通過自己的初始調研形成一個有某種實際意義的課題,並以書面形式向有關主管部門申報選題。主持人對於該課題有著全盤的計劃。在此階段里,較少有參與者介入,僅是主持人的合作者與其在深入探討課題可行性上做進一步調研,為課題的通過審核提供輔助。
(2) 課題的運作
當選題被通過並正式立項以後,主持人是課題項目運作中的組織者和管理者。通過申請資金,配置器材,把項目細化到可執行的部分,調集參與者並合理分配任務,掌控課題的健康進度,並負責把各參與者的結果加以匯總、分析和綜合。而參與者主要是具體工作的完成者,為課題的實施提供基本操作和獲取原始數據,或進行調試程序,試驗設備,制備原始報表和根據日常操作的實際情況對主持人提出反饋意見和建議。參與者也是與外界聯系的中介,是普通出差任務的執行者。
(3) 課題的完結與提交
當選題完成後,主持人是課題完結報告的撰寫者和終審者,以及提交該報告的答辯者。而參與者則輔助該報告作部分具體細節內容的撰寫、文獻資料整理、以及完成數據計算、圖表製作、演講投影資料等內容。
在貫穿課題的始終作為設計者、指導者和掌控人,也是對課題的成敗擔負全責者,主持人在課題的成果上佔有主要功勞,對於其業績和榮譽如調級晉升評獎等有著直接的幫助,課題報告專著的冠名上也具有優先權甚至獨占權。而依據其在全程中所承擔的工作量之大小,參與者會被放在次要地位列名或僅在文中適當章節處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