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地方課成果展

地方課成果展

發布時間:2021-08-12 05:25:00

A. 求英語作文,寫一封信告訴別人活動安排1上午參觀校園2參加我校科學課成果展覽3到中國同學家享受中國晚

Dear----,
We have a activity going on in the morning to visit a school. It will be enjoyable experience. After that we can go to the science room to check out the students science work...... after we do that we will take you to a chinese student's home to have dinner together and have a taste para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You will probably be arranged to homestay there till the next morning.
The next day we will invite you to go on a trip to SHENYANG for about 2 days. it will be a great option for you because it will be very exciting and we look forward to having you there.
sincerlly,
----
分切線——————————————————————
好了。。希望你可以採納。。---這些都是寫名字的地方。。還不知道有沒有100不過應該可以了吧。。

B. 浙江電視台公共頻道(浙江七套)播出的創新教育教學成果展視頻!

關於收看「中小學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的通知》教育部門稱:這是一個騙局
自稱中國教育學會的人拿來通知單,椒江教育教學發展中心被「忽悠」蓋章
上周,椒江中小學生家長先後接到孩子所在學校的通知,要求10月31日在家陪同學生收看一個學生素質教育的專題節目。可節目播出後,家長們發現,這個專題節目其實就是一個推銷學習光碟的電視廣告。
要求家長學生注意收看專題節目
陳先生的孩子在椒江一所中學上初中。上周,他收到學校一個通知,要他陪同孩子,在10月31日上午9時30分,收看浙江電視台經視頻道的一個專題節目,叫「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看完後需要填一張調查卷交給學校。
節目時間80分鍾左右,陳先生說,看了大半時間,他就覺得這是一個產品廣告,在推銷一套光碟,名叫「學習考試好幫手」。
這個節目以講座為名,一開始介紹如何應對考試,提出幾個要點,如充分准備好考試物品、考前探好考點、考試要冷靜沉著等基本常識。最關鍵的是,節目中間,主講人總是提起「考試學習好幫手」。
之後,主講人又提到自己有一套可以提高學生記憶力的方法,照他的方法,可以做到過目不忘。節目中,他在台下找了幾個學生上來表演,80多條語文詞條,選了40多條,看了一兩分鍾,就倒背如流。
「這怎麼可能,看都來不及看,明顯違背常理,純粹自編自演忽悠人的。」陳先生說。
在節目過程中,有提示在育才路一家書店可以買到該光碟,當天活動價格300元,平時360元。
據他向其他家長打聽,椒江二中、書生中學等,還有一些小學都被要求當天收看該節目。
在當天上午節目開始前,椒江二中還發簡訊通知家長注意收看。
收看通知上有椒江教育機構印章
周日,不少老師也看了講座,記者熟悉的一名中學語文教師說,他看著就覺得這是廣告,而且當天,就有家長打電話問他,為什麼讓他們看電視廣告。
椒江五中當時也收到了通知,該校學生處負責人鄔海濱說,上周,一個男的拿著通知單過來,說周日看講座。這個男的拿出一份通知,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的印章,還有中國教育學會課題組的章,是紅頭原件。走前,他留下了一份復印件。
鄔海濱拿出這份通知,標題為《關於收看「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的通知》。
內容稱,浙江電視台經視頻道將轉播中國教育學會課題「中小學生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專題節目,播出時間為2010年10月31日早上9:30(時長80分鍾)。
協辦單位為中國教育學會,要求相關單位給予配合,通知學生和家長屆時在家收看並提出寶貴意見。
通知上面有兩個公章:台州市椒江區教育教學發展中心,中國教育學會課題組。還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主任吳宏保簽署的「收悉」字樣。
鄔海濱說,經常有人想來學校講座,其實都是推銷廣告,他還保留了9月份的一個通知,也是要求收看電視專題節目,台州電視台某頻道播出,雖然有椒江教育發展中心的蓋章,但這個通知他沒有下發。「肯定是電視廣告。」
椒江教育機構疑似被忽悠
椒江教育教學發展中心是椒江教育局下屬機構。昨日,記者致電該中心主任吳宏保。
吳宏保說,目前他正在成都出差,沒有看到當天的電視節目,不清楚電視廣告的事情。
他表示,當時自稱中國教育學會的人拿了一份通知單來,讓其簽收,他沒有在通知單上看出不妥之處,就簽收了。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廣東、湖北等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關於收看「素質教育與考試心理」的通知,由各地教育局發出。
對於「學習考試好幫手」,網路上有大量媒體報道和網友發帖,內容雷同,都認為,這是一個騙局,這些人先在電視台投入廣告,再以各種國家教育機構名義到各地教育部門發通知,要求收看電視節目,以達到推銷產品的目的。abh

C. 怎樣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成果展示

課外閱讀實施方案成果展示與交流
一、課外閱讀實施方案成果展示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開始了以《小學生課外閱讀》為主題的課題研究,進行了分組,討論確定了研究課題,制定了研究方案,通過采訪、問卷等方式展開調查,最後對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分析、研究、刪選,形成結論,我們每一個同學在整個過程中都非常投入。在今天這個展示和交流活動成果的課堂上,相信各個組不僅能展示自己的活動成果,也能從別的組里汲取更多的收獲。
(二)、進入展示、答辯、互動
1、第一組展示《課外閱讀意義的探究》研究成果
(1)師:課外閱讀對我們有那些意義呢?請第一組的同學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探究組上場展示。(心得體會等。)
(3)師:對於他們這個課題,你們還有什麼問題要問? (學生可以是對研究內容的質疑及補充,可以是對課題開展時研究方式的質疑,也可以提出課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4)學生質疑問答,教師再給予評價。
2、第二組展示《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成果
(1)師:愛因斯坦說:「成功=明確的目標+不懈的努力+科學的方法。」那麼,小學生課外閱讀有那些方法呢?請看第二組的展示。
(2)《小學生課外閱讀方法探究》組展示(相關資料等。)
(3)展示後由隊員向場下同學提問:看了我們的展示,你們有什麼感受?(學生可以是驚嘆,也可以質疑,或者是建議等)
(4)交流,教師評價總結
3、第三組展示《小學生課外閱讀如何深度開展》研究成果
(1)師:同學們,大家了解了閱讀的意義,客觀地認識了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現狀可謂是不容樂觀。對閱讀的方法也進行了探究,那麼,我們的閱讀往往是淺嘗輒止,怎樣深度地開展呢?請第三組同學上場展示。
(2)《小學生課外閱讀如何深度開展》展示
(3)老師提問:研究過程中你們還做了什麼?
(4)提問下面學生:看了他們的展示,你們還想了解些什麼,對他們有什麼要說的?
(5)老師評價小結
(三)、總結談話,課外延伸
總結學生活動表現。(同學們,老師真的很佩服你們,佩服你們得到了那麼多的活動成果,佩服那麼在這堂課上展示出來的智慧,佩服同學們研究的熱情。
二、課外閱讀實施方案成果交流
大凡語文成績好的學生一般都愛閱讀課外書籍。許多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課外閱讀是學生語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課外閱讀,廣泛的知識積累,是學生全方位獲取語言信息、立
體化發展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在新知識、新信息不斷涌現的今天,在視聽技術不斷普及、人們閱讀能力不斷下降的今天,積極主動地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尤為重要。而如何才能引領學生開辟語文學習的新天地,將語文課外閱讀活動落到實處,我覺得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現在的學生寧願每天花兩小時看電視,花兩小時發呆,卻不願花30分鍾看書。因此,我們要想促進學生閱讀的實效,首先應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那麼怎樣才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呢?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奇妙的世界,營造濃郁的書香氛圍,讓學生自然走近課外閱讀。
(二)、推薦讀物,明確學生閱讀方向
小學中年級的學生雖已有了較強的求知慾,但辨別是非的能力比較差,他們的閱讀常常帶著盲目性,易受社會不良傾向的影響。很多學生沉迷於卡通書、鬼怪故事等,讀這類作品會讓學生在一種只是尋求刺激的閱讀過程中逐漸失去一顆靜靜讀書的心,慢慢失去了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因此我們老師一定要做學生課外閱讀的主導者,幫助學生做好選材工作,向學生推薦適合的讀物,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水平有選擇地閱讀,明確閱讀的目的,把准閱讀的方向。在各類圖書泛濫的今天,這點尤為重要。除了學校規定的必讀科目以外,應在班級建立小小圖書角,讓學生共享
自己的書籍。同時,根據學生的喜好及他們的年齡特點,到學校圖書室里精挑細選,借了不少適合他們閱讀的中外書目。另外,在課堂教學中,還有意識地通過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的介紹、某個方面知識或問題的懸念、或一段精彩的描述等方法,激起學生的閱讀追求,引導他們去進行課外閱讀。這樣的有機結合,對課外閱讀而言,有了指向;對課堂教學而言,有了良好的智力「背景」,這樣互補互動,有助於形成良性循環。(三)、加強指導,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學生有書讀的情況下,要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需要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閱讀的方法主要包括精讀和泛讀。精讀方法的指導主要來自課內,從而使課外得益於課內。課外閱讀的方法主要以泛讀為主,泛讀就是粗略地讀、瀏覽性地讀。畢竟,學生閱讀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們沒法要求學生每本課外讀物都細致地去讀完,我們要教會學生抓住重點進行瀏覽,運用走馬觀花、一目十行的方式去閱讀。對書中自己不感興趣的部分,我們應允許學生採用跳讀法,把重要的地方、感興趣的地方讀一讀,其他地方跳過去。而精讀方法的指導,則需要我們通過閱讀指導課來進行方法。學生在感受文字魅力的同時也能逐漸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質量得以提高,收獲自然也會很豐。
(四)、搭建平台,盡情品嘗閱讀樂趣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閱讀完了一些書籍後,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就會產生表達的需要和沖動,我們還應該搭建一
個展示的平台,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他們把讀到、聽到、看到的故事講給同伴們聽,把他們的閱讀成果匯報給同伴們看,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也實現了「內在」語言積累的「外化」。成果的匯報形式無疑是多樣的,從課前的「談天說地」到「讀書園地」牆報到各式各樣的比賽活動,什麼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欣賞表演、交流辯論會、自辦小報展等等,既可以讓學生品嘗到讀書的收獲和喜悅,又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同時,更多的學生看到了別人的閱讀經歷和成果,也能從別人的展示中為自己指引閱讀的方向,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這樣一來,學生從興趣閱讀自然向意志閱讀轉化,養成了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如果我們想把學生教育好,讓他們能學到真正的學問,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首先我們需要並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引導學生找到開啟閱讀之門的鑰匙,讓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課外閱讀。這樣,他才能愛上書籍,自覺地去經典的海洋中盡情遨遊。

D. 如何結合地方特色開展課程學習綜合實踐課

結合地域特色開發課程資源,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
廣州市天河區獵德小學 潘國洪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學校開發的三級管理必修課程,課程內容以學生實踐活動為中心,圍繞學生與自然、學生與社會、學生與自我三條線索展開。需要學校結合社會與地域資源和學生共同建構開發。如何結合特色開發課程資源,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我校經過幾年的探索,在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開發課程資源,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方面找到了一條可以走的路,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下面以我校為背景談談具體的操作方法。
一、客觀分析地域文化特色狀況,找准開發課程資源的結合點
《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在充分挖掘學校課程資源的同時,要研究和分析地方和社區的背景和條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條件、社區經濟文化狀況、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的課程資源,體現課程資源的地方特色。由於不同的地域都會具有不同的背景和特色,學校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時,必須首先客觀分析地域特色狀況,找准開發課程資源的結合點,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時發揮學校和師生的優勢,降低課程實施坡度,增強有效開展的效度。
如我校地處廣州市天河區獵德村,獵德村是廣州市率先進行改造的城中村。從查閱有關文獻和對村民的訪談中,我們可以了解到獵德村近900年的歷史文化。我們抓住獵德村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廣泛用於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校本開發,形成了以「獵德文化」為主題的課程資源系列。
二、利用地域文化特色結合點開發課程資源的策略
(一) 確定課程資源主題范圍
課程資源主題范圍的選擇與確定對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十分重
要。學校邀請市區綜合實踐活動教研員親臨指導,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性質,從各學科的相關知識、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等方面劃出了一個基本范圍。
具體來說,就是充分利用獵德村蘊藏的巨大課程資源,包括歷史、交通、文化、風俗習慣、文體活動、教育、經濟、建築等領域,並考慮各年級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他們的年齡特點、原有知識水平、能力、興趣與愛好、家庭環境及其實際生活經驗,確定了「獵德龍舟」、「獵德祠堂」、「獵德歷史」、「獵德醒獅」「獵德交通」、「獵德名人」「獵德端午節」、「獵德中秋節」、「獵德婚喪習俗」、「獵德曲藝社」等主題,利用獵德村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承繼獵德村本土文化。
(二)規劃課程資源校本開發方案
根據獵德文化和學校資源,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三大主線、四大指定領域和非指定領域內容,制定如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結構、內容、實施計劃。
1.學校整體活動領域的規劃
根據學生發展需要,結合兒童生活實際,我校對開發獵德村文化資源的整體規劃如表1所示:

表1:開發獵德文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學校整體規劃
活動領域
可能的主題
說 明
我愛我的家鄉
悠久的獵德村歷史、獵德街文化站、獵德名人、獵德曲藝、獵德龍舟、獵德醒獅、獵德祠堂特色、家鄉的龍母廟、「獵德特別的端午節」、「獵德特別的中秋節」、「獵德特殊的婚喪習俗」、獵德一河兩岸探秘、獵德交通的變遷、獵德的經濟、走進獵德大橋
此活動領域是校本開發課程的基礎和重點,是其它領域的基礎。由於是涉及自身社區的文化資源,學生很有興趣。

2.各年級活動主題的規劃
每個年級按照學校整體規劃,通過「調查」、「問卷」、「訪談」等形式,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考慮各年級的實際情況,特別是他們的年齡特點、原有知識水平、能力、興趣與愛好及其實際生活經驗來確定內容和主題,確立了不同的研究主題,如表2所示:

表2:開發獵德社區文化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各年級主體規劃
年級
學期
活動領域
活動主題



上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龍舟、獵德水果

下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醒獅、獵德的端午節



上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交通的變遷、悠久的獵德歷史、獵德的中秋節
下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曲藝、家鄉的龍母廟



上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龍母廟、獵德街文化站探究、獵德一河兩岸探秘
下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特殊的婚喪習俗、走進獵德大橋、



上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走進獵德祠堂群、獵德的經濟發展
下學期
我愛我的家鄉
獵德名人、獵德復建區探秘

(三)課程資源的具體開發與有效實施
在課程資源主題范圍和統籌規劃指導下,指導教師開展課題研
究,不斷豐富課程資源,匯集優秀實踐成果,科學地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1.成立研發團隊,強化管理重實效
我校選出不同學科中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教學能力的教師成立
研發團隊,由校長擔任課程領導小組組長,領導教師開展課題研究。一名教導主任主抓。學校對課程指導老師給予優惠政策,在每周課時量和每月工作津貼給予照顧,提升課程指導老師的地位,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2.開展課題研究,豐富課程資源
學校以研發團隊為龍頭開展課題研究,發掘獵德文化資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促教師專業發展。如我校啟動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發獵德社區文化資源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其主要內容是:一是如何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平台開發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二是在獵德文化校本開發過程中探索具有本地域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方式,包括教師選任、科組建設、課時安排、活動實施等。
為加強研究,學校在天河部落建立了「獵德文化與綜合實踐活動」群組博客,為師生提供網路研究的平台,目前,師生已上傳100多篇研究文章和案例。此外,經過前一階段的研究,教師已形成了30多個案例,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手抄報、小製作、小論文等成果,為課程這樣的開發積累了豐富的資料。
3.編寫校本特色課程讀本
根據學生探究的成果,我們把獵德文化資源分類按章節編排,整理成校本特色課程讀本,取名為《獵德文化之旅》。既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獵德文化的機會,也是創造探究更多獵德文化資源的媒介,更為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提供了一個課程資源。
4.課程資源的科學使用
特色課程讀本不是固定的書本式教材,而是需要教師和學生在活動中進行思考和創造。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自己的理解,根據主題進行內容的增刪調節,學生可以在活動過程中粘貼上自己的活動成果、活動體驗。我們要求教師藉助資源採用五個環節的實施模式:主題—設計方案—活動實施—交流展示—活動評價。在各環節的實施中落實相對應的課型,把握各課型的內容、結構和操作程序,從而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性。
三、地域文化特色課程資源實施初步成效
通過三年的研究和實踐,我校利用地域文化資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主要體現在:
(一)豐富了學校的課程體系
課程結構取得突破,我校課程形成了國家必修課程與校本開發課
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平台開發有學校特色的課程。
(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大部分教師掌握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課程理論、各教學環節和課型的實施方法。我校在2009年成功舉辦了廣州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討會,2010年9月,我校作為第八屆全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討會的考察學校,介紹了經驗,展示了四節不同課型的課例,受到代表們的高度好評。教師的課堂教學、綜合評價能力、論文寫作、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熱愛獵德,熱愛祖國的情懷,與此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維能力和與人交往等綜合素質和能力,有利於豐富、發展學生的本土文化知識,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各種才能得以發揮和發展。
(四) 加強了學校文化建設
我校以獵德文化資源為載體,探索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途徑,創新課程實施管理制度,積累成功案例,建立具有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庫。我校通過對獵德文化內涵的研究,提煉出學校精神和校園文化,提升了學校的辦學品位,形成鮮明的獵德文化學校特色。我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一直備受傳媒的關注,南方電視台、廣東電視台、《廣州日報》、《羊城晚報》、《南方都市報》、《廣州教研網》等媒體都作了報道。我校產生了較高的知名度和聲譽,在社會樹立了美好的外在形象。
總之,利用地域特色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豐富了我們的課程資源,促進了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和教師專業發展,推動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有效實施,加快了學校特色的形成。有利於推進學校綜合實踐活動,有利於學校特色的形成。

E. 如何在保證集體備課成果的基礎上充分展示個體特點和教學風格

現在的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日益提高,如何讓課堂效果更好,那就得從備課做起,而集體備課已然成為推進課程改革的重要平台,在教師共同面對、解決新課程中遇到的新問題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集體備課這種途徑可以實現以集體的智慧來解決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容易被忽視的教學細節問題,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效率,可以解決個人力量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但是,在日常教學中,集體備課的效果並不是很理想,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低效,甚至是無效的現象。總結起來,不外乎以下幾種不良現象:

第一是集體備課流於形式,大家無「備」而來。大家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沒有什麼中心話題,沒有什麼真正收獲。
第二是集體備課時一人唱「獨角戲」,缺乏合作。集體備課時通常中心發言人主講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活動等,備課組其他成員大凡「出工不出力」,這樣,集體備課就變成了一個人備課,個體智慧取代了集體智慧,收效自然不會很好。
第三是集體備課只看文本,不看學生,缺乏研究。大家普遍關注的是教材,普遍看重的是語言知識,而忽視了學生學法及教師教法。教師用這種教案去上課會遇到很多突發性問題,有時會耽誤課堂時間,影響課堂效率和進度。
第四是過分強調統一,照搬照抄集體備課教案。脫離了自己的教情和失去了自己的個性,照搬教案的做法在課堂上收效甚微。
學校領導及教師都意識到了這些不良現象不利於我們的教學。我們認真研究了在集體備課的各個環節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研究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不斷更新觀念,形成了新的集體備課指導思想:
1.集體備課必須立足於個體備課的基礎之上,以學科和年級備課組為單位提前一周備課。個體備課與集體研討有機結合,大家集中在一起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共同研究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困惑,選擇最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程序,為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做好充分的准備。
2.要在充分研讀課程標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體商討教學方法,共同研究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實現資源共享。每一位成員就同一個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老教師經驗豐富,可以帶動新教師;新教師思維活躍,可以促進老教師。新老教師相互借鑒,共同提高。
3.兼顧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實際情況,形成個性化教學設計。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每個人選擇有價值的教學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個性化教案。
在此指導思想的引領下,我們在日常教學中主要遵循如下步驟開展集體備課活動:
一、確定任務,個體備課
每次集體備課之前,備課組長確定本周集體備課的內容和主講人,同時要求組內所有成員都要做好充分准備,備好個人的第一教案,來保證集體備課的實效性。安排任務時,組長要提醒大家弄清所備課的內容在本模塊的地位和作用,考慮教材的內容及特點、教材的重難點和關鍵、教學的三維目標、整體教學計劃、教法和學法、教材內容的重組和整合、教學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板書的設計、練習和作業的設計等。
明確任務之後,每位教師都應認真做好准備。具體說來,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做出整體計劃。整體計劃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法學法、教材內容的課時分配、教學步驟、實施重點及解決難點的有效措施。在備課的課程中,每位教師都要不時地征詢班級中不同水平學生的意見,使備課能始終圍繞著學生的思維和知識水平而存在。教師在個體備課的基礎上初步形成自己的個體教案。
二、集中研討,達成共識
1.集體備課時,主講人主講所備內容,說課標要求、內容特點、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過程、教法學法、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教材的整合、整體教學計劃、習題篩選等。
2.其他小組成員展示初備的成果,發表補充意見,對主講人的備課方案給予肯定或提出異議。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反問主備人,提出自己的見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展開辯論和思考。
3.全組教師全面討論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形式,教材內容的重組、取捨和整合,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每個教學活動應達到的小目標等;討論解決教學實施中的共性問題。
4.主備人綜合集體的意見,確定每個環節的最佳教學方案,對主備教案進行修訂,形成具有群體智慧的、達成共識的共享教案----集體教案。
在集體備課時我們做到了「六備」「四統一」、「四明確」。「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練習作業的設計與輔導、備教法、備學法;「四統一」即統一教學目標、統一教學進度、統一重難點、統一練習測試;「四明確」即明確基本知識點、明確基本能力訓練點、明確德育與心理素質培養的結合點、明確知識遷移的基本切合點。
三、研究共案,形成個案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師個性千差萬別,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有所「統」,有所不「統」; 每一位教師的人生閱歷、知識結構、教學經驗、個性氣質不同,對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異,又面臨不同的教學對象,所以,我們在承認「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同時,也要保證教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基於此理念,我們鼓勵每一位教師都從自己和學生的實際出發,對共案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再創造,使自己的教學既充滿集體智慧,又體現個人風格,實現共性和個性完美的結合。具體做法是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每位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集體備課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和研究,修正自己的個體備課教案,尋求最佳的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融入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集眾家之長、適合自己的個性化教案,並將其應用於教學實踐,以便更好地促進教學。
四、教學實踐,驗證方案
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個性化教案開展教學活動,檢驗集體備課教案及個性化教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授課過程中,組內教師參與聽課,以便評課及反思活動的開展。聽課教師分別側重觀察授課教師的課堂時間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設計、課堂教學語言以及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等。同時,聽課教師要認真填寫「教師聽課報告單」(包括聽課人的「聽有所思」、授課人的「優點」、對授課人的「建議」等,見表1)。還沒有上課的老師針對聽課中出現的各種課堂實際狀況重新對自己的備課進行修整,使其更切實可行。在實踐中,課堂可能會有許多可變因素,都會對原有的教學設計提出挑戰,因此授課後我們就得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課堂上的應變能力進行重新思考,對於學生的表現、自己的教學成敗進行理性分析,通過反思、體會、感悟,逐步總結和積累出一套適應現在教學的、能夠駕馭現在課堂的知識體系和教學本領。
五、組織評定,反思總結
每次聽課之後,組長主持評課,聽課的教師實事求是地加以點評。授課人虛心接受同事的點評後,寫出課後反思,以供自己和他人受益。大家共同將備課時的初衷與課堂的實施作一番回顧和比較,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教學策略是否得當、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得到足夠的尊重、課堂生成處理是否妥當、問題設計是否有意義、情景創設是否到位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效果進行再思考、再認識,並及時把感想、心得和調整策略等認真整理出來。這樣既可以積累教學經驗,使以後的教學實踐少走彎路,使有效教學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又可以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化發展。
六、循環驗證,實踐推廣
在反思總結的基礎之上,組內教師在以後的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中揚長避短,發揚優良的作法,不斷改進不完善的地方,不斷在教學實踐中驗證,然後,將好的做法在大范圍內推廣。
為了保障在實際操作中確實能夠按照設定的程序進行,我們把以上原則更為細致地總結為「寫、議、改、補、記」五字方案。「寫」為集體備課提供了範式;「議」為教師同伴間的互學、互助、對話、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改」為集體討論理出主線;「補」為不同教師提出了不同要求,體現教師的因材施教和個性風格;「記」實現每一課進行一反思。這種備課形式體現了「個體一集體一個體」的方式,既有教師集體備課,又有教師的個體備課,有效做到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中議是五者中的核心,體現了探討、切磋和不同思想的碰撞。學校確定分管領導直接領導,集體備課的每一步都直接參與,並且不定時地組織課堂達標和個性化課堂展示活動,體現集體備課,更展示個性化課堂。
「寫、議、改、補、記」集體備課實現了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主要表現在:集體討論的針對性更強了,討論的氣氛更熱烈了。因為有先寫好的教案範式,討論的中心更集中,大家都有話可說了,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易在討論中交流;機械簡單的教案書寫工作量減輕了,教師可以根據集體備課的意見,針對實際情況對教案進行必要的個性化修訂,突出創新。教師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鑽研新課標新教材上,為業務學習贏得了時間,鑽研精神更強了。要在集體討論時提出個性化的建議,迫使教師事先要認真鑽研新課標,鑽研新教材,查閱資料,了解和分析學生。教學反思更及時了,每節課後,教師都要對教學效果全面反思,找出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並撰寫教學反思。
不但如此,我們的集體備課還根據不同年級的不同特點而各有側重點。就是這樣,我們在課堂效果中看到了提升,這一切源於我們對備課的充分重視。

F. 教學成果獎申報書成果簡介及主要解決的教學問題怎麼寫

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幾個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讀者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紹一堂課,就有必要說明這堂課是在什麼背景下進行的,是一所重點學校還是普通學校,是有經驗的優秀教師還是年青的新教師,是經過准備的「公開課」還是平時的「家常課」,等等。背景介紹並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2、主題
案例要有一個主題。寫案例首先要考慮我這個案例想反映什麼問題,是想說明怎樣轉變差生,還是強調怎樣啟發思維,或者是介紹如何組織小組討論等等,動筆前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想法。比如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不同的研究課題、研究小組、研究階段,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情境、經歷,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寫作時應該從最有收獲、最有啟發的角度切入,選擇並確立主題。
3、細節(案例描述部分)
有了主題,寫作時就不會有聞必錄,而要是對原始材料進行篩選,有針對性地向讀者交代特定的內容。比如介紹教師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就要把學生怎麼從「不會」到「會學」的轉折過程,特別是關鍵性的細節寫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紹一番,說到「掌握」就一筆帶過了。
4、結果
一般來說,教案和教學設計只有設想的措施而沒有實施的結果,教學實錄通常也只記錄教學的過程而不介紹教學效果;而案例則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的過程,還要交代教學的結果,即這種教學措施的即時效果,包括學生的反映和教師的感受等。讀者知道了結果,將有助於加深對整個過程的內涵的了解。
5、評析(也就是案例的分析,分析可以單獨進行,也可以融入在案例描述中)
對於案例反映的主題和內容,包括教育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對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評析是在記敘基礎上議論,可以進一步揭示事件的意義和價值。比如同樣一個「問題生」轉化事例,我們可以從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不同的理論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學的規律。評析不一定是理論闡述,也可以是就事論事、有感而發,引起人的共鳴,給人啟發。評析同時也是筆者對案例所揭示問題的詮釋與研究,是一個聯系實際的提升過程。需要教師運用教育教學理論對案例作出多角度的解讀。通過詮釋,挖掘這些矛盾背後的內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規律就顯得十分的必要。
案例完整的結構形式:背景--主題--細節--結果--評析。
1、變式結構:背景--描述--分析
2、案例過程--案例反思
3、案例--問題--分析
4、主題背景--情境描述--問題討論--反思研究等。
注意:案例撰寫中,五個基本要素並不一定面面俱到,但細節與反思(評析)不可少。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就不能說是案例。

G. 小學生課外閱讀匯報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1 首先通讀短文,弄清全文的意思 2.找明關鍵問題 3.找到問題所在句段 4.找出關鍵詞語 5.分析詞語 6.什麼描寫 7.修辭手法 8.生動形象 9.說明什麼 10.表達什麼感情。
具體參參照下列內容:
閱讀技巧
一. 閱讀理解的答題宗旨:
1.盡量用原文。
2.將題目帶到原文中,尋找答題區域,結合上下文思考,不可脫離原文憑空想像。
3.做完以後再讀讀自己的答案,多從「為什麼、什麼和怎麼」的角度來加以思考。
二. 寫人記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什麼人這么樣干什麼事(,結果怎樣)。
2.寫了誰的什麼方面(事)。
三. 寫景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景+特點;
2、景物+某方面的內容。
三、說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說明了什麼(說明對象)的什麼特點;
2、說明了什麼(說明對象)的某方面內容。
四.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
1.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語句。
2.挑片語合而成。
3.將相同的內容,用概括性的詞語來表示。
五. 概括主要內容:
1.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時候,……人,在……地方,做了……事
2.小說:人物、事件、環境。……人,做了……事,怎樣做的。
六. 中心思想:
通過記敘……,抒發了……感情\\贊美了……精神\\揭示了……道理。
七.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
1.議論抒情句。
2.根據具體事例思考挖掘精神品質。
八. 回答人物心情:原因+心情。
九. 提煉寓意:從不同人物和成敗雙方分別思考原因,可出看法。
十. 標題的作用和含義:
(一)作用 1.文章的線索 ①以人或人的某種感情為線索 ②以中心事件為線索。
③以活動為線索。④以實物為線索。
2.點明(暗示)中心。
3.吸引讀者。
(二)含義:結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詞語含義
十一. 解釋詞語的語境義:1.描繪情景。
2.詞語替換。
3.寫出比喻義。
十二. 形容詞、副詞的表達作用:
1.判斷詞性。
2.從什麼方面修飾了什麼。
3.生動形象(准確)的寫出了什麼的什麼特點。
4.表現了什麼
十三. 記敘文中詞語的表達作用:
1.解釋詞語——這次詞語的意思是……
2.這一詞語所描述出來的情形——生動形象(准確)的寫出了…….(場景、心情、環境……)
3.這一情形所體現出來的人物(動物)的情感、精神品質——表現(表達)了……(情感)
十四.說明文中詞語能不能去掉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和作用。
3.增強了語言的准確性 (表現了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
4.如果去掉就會(結合句子分析不準確的原因);與實際情況不符。
十五. 品味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的思考角度: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3.增加了語言的准確性(表現了作者嚴謹的寫作態度)。
十六、品味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的方法:
(一)品味詞語 1.解釋詞語。
2.結合句子思考該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3.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二)分析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作用。
十七、句子的表達作用:
1.是什麼修辭手法。
2.把什麼比喻成什麼\\把什麼賦予了人的動作、心理。
3.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麼場面。
4.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形象的情感。
十八、排比的表達作用:
將這些……排列在一起,形象的寫出了什麼場面,表現誰的什麼感情,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十九、分析句子含義、作用的基本答題思路:
1.從內容上看:①分析原因
②靠中心
③分析修辭的表達作用
④抓重點動詞和形容詞分析其作用
⑤思考它象徵了什麼
2.從結構上看:①過渡
②呼應
③鋪墊
二十、環境描寫的作用:
1.表現了什麼精神、性格、特點。
2.烘託了人物的什麼心情。
3.渲染了什麼氣氛。
4、為人物的出場作了鋪墊。
二十一、說明方法的表達作用:
1.打比方:把什麼比做什麼,生動想像的說明了原因或目的/說明對象的特點。
2.列數字:通過列舉准確的數字,准確具體的說明了……
3.作比較:把什麼同什麼進行比較,鮮明突出的說明了……

閱讀全文

與地方課成果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