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日程安排

成果日程安排

發布時間:2021-08-12 04:33:10

㈠ 《怎樣提高辦公效率及安排工作日程》

法則一:制定時間管理計劃
①計劃每月、每周、每日的行程表,在計劃上所花的每件事將在實際操作中節省至少3個小時,而且效果會更好。
②設定每項活動的完成期限或跟進日期。
③制定應急措施,幫助應付意外情況。
法則二:養成快速的節奏感:不僅提高效率,節約時間,也能給人以良好的作風印象。
法則三:學會授權
法則四:高效的會議技巧
法則五:養成整潔、有條理的習慣
①據統計,一般公司職員每年要把6周時間浪費在尋找亂堆亂放的東西上面。
②保持桌面整潔,桌面上只放當天要用的文件和物品,其他所有文件,物品按固定位置存放,要用時才拿出來。
③建立良好的文書檔案系統,方便存檔及查閱。
法則六:專心致志,有始有終
①不要讓突然而來的想法、主意,影響手頭上的工作,應把它記錄下來,在方便的時候再考慮。
②盡量完成一項工作才開始另一項,切忌有頭無尾。
需時較長的重要項目,應安排大塊完整的時間,避免時斷時續的工作方式。一是停頓下來費時,二是重新工作時,還需要花時間來調整情緒、思路和狀態,才能在停頓的地方接下去干。

法則七:簡化工作流程
①消除不必要的任務或步驟。
②合並某些任務或步驟。
③同步進行兩項或更多的任務或步驟。
④將任務或步驟進一步細分。
⑤重新安排工作流程,使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法則八:一次做好,次次做好
①所有文件、資料只經手一次便處理好,可以採取以下行動之一:
A.歸檔 B.執行 C.傳閱 D.廢棄
②切記閱讀後不做處理,留待下次再閱讀、再處理的重復工作。
③保證工作的質量,避免返工帶來的浪費。
法則九:克服拖延、現在就做
① "人並不是因為跑得不快而趕不上火車的,而是因為出發晚了才趕不上的。"
②應做而未做的事務不斷給人壓迫感,拖延者心頭不空,因而時常感到時間的壓力,使人心力交瘁,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③克服拖延的技巧,設定完成日期,制定具體的計劃。
④安排跟進,設立獎勵。
法則十:當日事當日畢
制定每日的工作時間表,每天都將目標、結果日清日新。
法則十一:善用零散時間
①滴水成河,用"分鍾"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的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②零散的時間可用來從事零碎的工作。例如坐車、等人時,就可以學習、思考、閱讀、更新工作日程、簡短地計劃下一個行動等等。
③沒有利用不了的時間,只有自己不利用的時間。
法則十二:利用節省時間的工具
① 電話、電子郵件、傳真、語音系統、電腦等。
② 使用電話時應開門見山,長話短說;打電話前應先列出講話要點,以免遺漏。
③ 需要向一個以上的人傳遞信息時,應採用電子郵件,以避免重復浪費時間。
④ 提高使用日常電腦軟體的技巧。
法則十三:高效的閱讀法
①有目的地閱讀。
②快速略讀和重點詳讀相結合。
③歸納要點,在書上標記或記筆記。
④切忌逐字閱讀。
⑤簡化辦公室的傳閱資料。
法則十四:高質高效的睡眠
①培養隨時隨地入睡的能力。
②注重睡眠質量,不要只注重時間長短。
③利用白天瞬間睡眠,保持旺盛精力。
④心理訓練,自我暗示與身心放鬆。
法則十五:終生學習
通過學習提高本身的技能是提高效率的捷徑。
①長期自學,定期參加各種研討會。
②多方面搜集與專業有關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③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時間管理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心態。舉凡有成就的管理人都有四個共通的特性,即①明確的目標,②積極的態度,③自我激勵,④良好的時間管理。做好時間管理,亦就是做對的事情,把事情做對。中小企業領導人與管理者,要把時間管理好,就是要堅持你的既定目標,永不放棄。

* 如何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你是不是每天都很忙,卻老是忙而無功?是不是感覺付出很多,得到的卻只是老闆的責罵?是不是沒有一刻空閑,到總結時卻說不出所完成的成果
如果你已身心疲憊,但是一無所獲,那麼,你可能不是工作不努力,而是沒有掌握提高工作效率的正確方法,在無意中浪費了你的生命。
下面的建議不是萬能的「靈丹妙葯」,但可以給你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1、把所有工作劃分成"事務型"和"思考型"兩類,分別對待:
所有的工作無非兩類:「事務型」的工作不需要你動腦筋,可以按照所熟悉的流程一路做下去,並且不怕干擾和中斷;「思考型」的工作則必須你集中精力,一氣呵成。
對於「事務型」的工作,你可以按照計劃在任何情況下順序處理;而對於「思考型」的工作,你必須謹慎地安排時間,在集中而不被干擾的情況下去進行。
對於「思考型」的工作,最好的辦法不是匆忙地去做,而是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停地去想:吃飯時想,睡不著覺的時候想,在路上想,上WC的時候想。當你的思考累計到一定時間後,再安排時間集中去做,你會發現,成果會如泉水一般,不用費力,就會自動地汩汩而來,你要做的無非是記錄和整理它們而已!
2,每天定時完成日常工作:
你每天都需要做一些日常工作,以和別人保持必要的接觸,或者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這些工作包括查看電子郵件,和同事或上級的交流,瀏覽你必須訪問的 BBS,打掃衛生等等;這些常規的工作雜亂而瑣碎,如果你不小心對待,它們可能隨時都會跳出來騷擾你,使你無法專心致志地完成別的任務,或者會由於你的疏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處理這些日常工作的最佳方法是定時完成:在每天預定好的時刻集中處理這些事情,可以是一次也可以是兩次,並且一般都安排在上午或下午工作開始的時候,而在其他時候,根本不要去想它!
除非有什麼特殊原因(例如你在等待某個人發來的緊急郵件),否則,強迫自己在預定時刻之外不要查看郵箱,不要瀏覽BBS,不要去找領導匯報工作,這樣,處理這些事務的效率才會提高,並且不會給你的其他主要工作帶來困擾。
3,列出工作計劃,並且用明顯的方式提示你完成的進度:
記住:工作計劃必不可少!這種計劃並不是為了向某人匯報,也不是為了給自己增加壓力,而是為了讓你記住有哪些事情需要去做,而不是被無形而又說不清楚的工作壓力弄得暈頭腦漲,煩躁不以。
首先:在每周的開始列出本周的計劃。計劃的內容就是本周准備做哪些事情,除非是外界有嚴格時間限制的任務(例如周三必須向客戶提交出產品文檔),否則,周計劃無須設定每項任務擬訂的進行時間,也沒有必要詳細去說明任務的內容。你只需要一些提示,讓你不會忘記本周要做的工作;
然後,每天早上列出時間表,從周計劃中選擇出當天想做的事,並安排具體時間去完成;列出所有需要打的電話,和每個電話的內容。這張時間表應該隨時在你身邊,一抬眼就能看到,它象一個忠實的助手,隨時告訴你下一步工作的內容!
最後,必須進行工作計劃的總結。很多人把工作總結想得很復雜,彷彿需要把所有完成的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沒有完成的任務的未完成原因都詳詳細細地書寫出來。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其實,工作總結隨時都在進行,方法簡單之極:用粗筆把你做完的事從周計劃和日時間表中重重地劃去!!另一種總結是在我們制定每日的時間表和每周的計劃表時完成的,方法也十分簡單:把當日或當周沒有完成的工作抄寫到下一日或下一周的計劃中去!
你一定要明白,制定計劃的根本目的不是給你施加任何壓力,而是給你一個有序的、有準備的工作安排。因此,不要為未完成預定的任務而懊惱,而是記住這些任務,並且盡快安排去進行!同時,工作計劃還會給你帶來自信和成就感:當一個人看到面前成堆的任務被狠狠地劃去,象徵著這些敵人被征服和消滅,那就象是軍人看到自己肩膀上的金星在一顆顆增加一樣,是何等地暢快淋漓!
4,安排好隨時可進行的備用任務,以不浪費你的時間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打開或下載某個網站內容,連網速度卻慢得象爬蟲;離預定好的約會還有半個鍾頭的空餘時間;焦急地等待某人或某物,卻不知道他(它)什麼時候會到來;心情不好或情緒不高,不想做任何需要投入精力的工作;所有任務都已完成,而下班的時間還未到來。
通常,人們遇到這些情況時,會採用兩種方法去對待:或者百無聊賴地等待,或者隨便拿起一項工作來做。無所事事地等待是自殺的最好方法,因為你的生命會在你發蒙時一刻不停地流逝;而隨便進行一項工作,最可能的結果是工作效率極其低下,在這段空白時間過完時必須放棄手頭的沒有完成的工作,下次再重新開始。
對待這樣的空白時間最好的方法是:預先准備備用的任務,而利用這樣的時間去進行(不是完成)它!這樣的備用任務要求具備的特點是:不需要耗費大量的腦力去思考;隨時可以開始,隨時可以中斷,並且下次可以繼續進行;沒有時間的壓力,不必在某個時間非完成不可;能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樂趣。這樣的工作有:瀏覽報刊雜志,閱讀有益的但是非專業的書籍,查看網路新聞,隨意訪問自己感興趣的網站,對自己已完成的工作成果進行美化加工(例如整理文檔,修飾繪圖設計),整理文件,將顧客名單裁成小條等等。
如果你安排好了這樣的任務,你不光可以把這些需要等待的空白時間充分利用起來,並且你還可以有額外的驚人收獲:整齊美觀的文件櫃,有價值的新聞或文章,或者在一年之內讀完了巴爾扎克的全部小說!
5,不要猶豫和等待,立即行動;
這一條是對以上四條的重要補充:不要猶豫和等待,立即行動。沒有任何工作會因為你迴避它而自動消失,沒有任何煩惱會因為你不去想而煙消雲散。你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去面對,只能去迎接任何挑戰。

記住:世界是屬於那些善於思考,也善於行動的人的

㈡ 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的日程安排

2010年11月16日:開幕式
2010年11月16日-21日:展覽與交易
2010年11月16日-19日:論壇、super-SUPER活動
2010年11月21日下午:閉幕式

㈢ 中國航天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進步的歷史事件時間表是什麼

1956年10月8日,中國組建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老五院),代號0038部隊。該研究院由錢學森擔任院長,其職責是攻克遠程導彈的技術難關。

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製的第一枚導彈「P-2」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3年9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用風暴1號運載火箭發射長空1號衛星失敗。這是中國第一次衛星發射失敗。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FSW-0返回式地球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2年10月12日,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回收艙准確地濺落在預定海域。

1990年4月7日,中國利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把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首次取得了為國外用戶發射衛星的成功。

1992年,中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

1996年2月15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B火箭發射「國際星7A」失敗。中國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失敗。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發射成功,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國前後發射成功了三顆導航試驗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1a、1b及1c。該系統所屬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於2001年底開通運行。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返回艙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兩位中國宇航員費俊龍和聶海勝發射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時間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秒,神舟七號載著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由翟志剛實現了中國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秒,中國首個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05時58分10秒,神舟八號無人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九號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由長征2F遙九火箭送入太空,飛船搭載兩名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以及一名女航天員劉洋,將於天宮一號進行兩次對接,其中一次為手動對接。

神舟十號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由長征2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發射,搭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

㈣ 「機遇」號火星車成果日程表是什麼樣子的

「機遇」號是美國宇航局2003年火星探測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料表明,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將「勇氣」號和「機遇」號兩輛火星車送往火星,對火星這顆紅色行星進行實地考察。

2003年6月25日,「機遇」號發射成功,並於2004年美國東部標准時間1月24日登上火星。

事實證明,「機遇」號同樣不孚眾望,在火星期間獲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例如,在火星軌道上已發現火星表面存在碳酸鹽。

「機遇」號火星車示意圖

「機遇」號火星車日程一覽表:

(1)2004年1月30日,它在著陸點附近發現了火星曾經有水存在的初步證據。「機遇」號利用小型熱輻射光譜儀發現了可能存在赤鐵礦的線索,而這種礦物通常在有液態水的環境下生成。這將說明火星上從前比現在更「濕潤」,適合於生物生存。

(2)2月4日,科學家宣稱,「機遇」號在火星上發現了一種非同尋常的「混合物」。該物質由土壤、沙粒和一些很圓的卵石組成。這一發現引起科學家的極大興趣。照片顯示的卵石為什麼那麼圓?這些混合物究竟意味著什麼?這項新發現是否證明火星曾一度溫暖潮濕過?科學家們認為目前要回答這些問題還為時尚早。但「機遇」號的新發現,特別是那些圓圓的、個頭不小的神秘卵石,無疑更激起了科學家們探究火星上水源線索的好奇與熱情。

(3)2月5日夜間,「機遇」號進行了首次行走,為尋找那裡曾存在水的證據邁出了重要一步。它當日走了約3.05米,途中進行了土壤分析研究。事實上,此次行走的目的地是離著陸艙約4.6米的一處外露岩床。後來,「機遇」號於2月6日抵達那裡,進行了取樣分析研究,目的是確定岩石中赤鐵礦的含量。

(4)2月8日,「機遇」號傳回這處火星岩床的顯微照片。這處名為「斯努特」的岩床位於著陸點附近的一個淺坑區。科學家認為,它是火星地質史的縮影,對其進行研究很可能找到火星上曾經有水存在的線索。「機遇」號還使用機械臂上的光譜儀研究了岩床的成分。次日,美國航宇局在解釋「機遇」號動態時指出,「機遇」號正在仔細「端詳」「斯努特」上鑲嵌的小石球。而該照片顯示,這些小石球像「蛋糕上的藍莓果」一樣鑲嵌在岩床上。科學家們在對這些石球的成因進行種種猜測後得出3種假設:一是火山噴發時飄浮在空中的火山灰互相粘在一起結成石球;二是火山熔岩冷卻時生成石球;三是某種液體(很可能是水)帶著溶解的礦物質流經火山岩石時生成石球。科學家們認為如能證明「藍莓果」的形成與火山噴發無關,則會大大增加火星上曾經有液態水存在的可能性。

(5)2月11日,「機遇」號火星車發回了令「科學家們激動不已」的火星岩層圖像。該圖像顯示,火星岩層並非像筆記本那樣總是平行,如從某一角度細看,岩層有時相互交錯。科學家們分析後認為:「這些不平行的線條可能因火山活動、風或水的作用形成。」

(6)2月19日,「機遇」號在火星土壤中發現一種神秘的發光圓球。雖然還不清楚發光的具體原因,但科學家肯定其絕非單純的光學效果。2月22日,它又發現神秘的線狀物。

(7)2月24日,「機遇」號成功地對火星表面一塊堅硬的岩石鑽洞,並拍攝了洞內的細節。

(8)3月11日,「機遇」號拍攝到了火衛1遮擋太陽的火星日食照片。這將幫助科學家確定火衛1的飛行軌道,以便讓目前繞火星飛行的軌道探測器對其進行近距離觀測。此前,它還拍到了火衛2遮擋太陽的火星日食照片。從地球上看,天空中月亮和太陽的圓面大小幾乎相同,因此在日全食時,月亮幾乎可以完全遮住太陽圓面。而火星比地球距太陽遠,在火星上看到的太陽只有地球上看到的約2/3大。但火星的衛星非常小,因此在火星上看日食時,火星的衛星只能遮住不到太陽圓面的1/2。

(9)在隨後的3月23日,美國宇航局根據最新探測結果顯示,火星表面過去可能部分為鹹海所覆蓋。這一結果為火星上可能曾存在支持生命的環境提供了新證據。並且,「機遇」號對著陸區域附近岩層形狀和岩石中所含某些化學元素進行的探測表明,其中一些岩石可能是在緩緩流動的一片鹹水底部形成的。火星車項目首席科學家斯奎爾斯指出,「機遇」號停靠的位置,過去可能是一塊鹹海的海岸線。不過,該科學家也強調說,根據「機遇」號目前搜集到的線索,尚無法判斷該區域何時存在過液態水,究竟被液態水覆蓋了多長時間以及鹹水區面積到底有多大。這些都要進行進一步探測才能給出答案。

(10)4月17日下午,安裝了升級版電腦軟體的「機遇」號在火星上創紀錄地行駛了近3小時,跑完一個馬拉松式的長途,輕松駛出140.9米,創下人造火星車在火星上單日行車距離的新紀錄。這大大超出它自己此前保持的火星單日行車里程紀錄,也大於「旅居者」火星車1997年在火星上考察3個月行駛距離的總和。在結束這次長途旅程後,「機遇」號在火星上的累計行駛里程達到627.7米,突破了600米大關。

(11)4月26日,「機遇」號完成第90個火星日的探測,步「勇氣」號後塵,一舉通過所有「考核標准」。孿生火星車探測計劃至此正式宣告取得圓滿成功。科學家和工程師事先設立了一系列硬指標,作為判定2輛火星車聯合探測計劃是否成功的依據。按照規定,除行駛總里程至少達到600米外,每輛火星車都要至少工作90個火星日(約相當於地球上的92天),至少造訪8個不同地點,並必須拍下周圍環境的立體和彩色全景照片。

後經過6周的長途跋涉,「機遇」號駛到了一個露天足球場大小的環形山邊緣。這個名為「持久」的環形山直徑約130米,據估計最大深度在20米以上。這里潛在的科學探測價值對火星車構成了「誘惑」。在5月6日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科學家們公布了「機遇」號從坑邊拍攝的坑內彩色全景照片。「機遇」號著陸後,有近2個月時間一直在較淺的「小鷹」環形山中活動,對其中的裸露岩石等進行探測,並幫助科學家得出了該區域曾被一片早已蒸發光的鹹水覆蓋的推斷。但鹹水蒸發前火星上到底有過什麼樣的環境,在該環形山中卻找不到相關證據,因為它深度太淺,還不到3米。對「持久」環形山的探測可能有助於回答這個問題。

爬出「小鷹」後,「機遇」號開了近800米才到達「持久」邊緣。照片分析顯示,這個大環形山內壁嵌有多層裸露岩石,一些岩石位於高約5~10米的峭壁之上,所處深度比「小鷹」坑內的裸露岩石要深,或者說年代更為久遠。6月4日,宇航局宣布,科學家們就讓「機遇」號冒險駛入該環形山達成了一致。6月8日,「機遇」號正式開始嘗試進入環形山內。進入後,「機遇」號將首個探測目標鎖定為一塊名為「田納西」的扁平岩石,並成功地在這塊岩石上打出了一個洞。

(12)6月8日,科學家透露,「勇氣」號在古謝夫區域新刨出了一條溝,並通過對溝中土壤的分析發現了該區域過去曾存在過水的新證據。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的探測顯示,在新挖的這條溝內,土壤中礦物鹽含量相對較高。光譜儀在土壤中發現了硫和鎂存在的跡象,而且含量在溝內不同位置保持同步變化。這意味著2種元素有可能以硫酸鎂的形式存在。對此最可能的解釋是水從表面之下滲出,溶解出礦物;當接近表面的水蒸發後,就會留下濃縮的鹽。科學家還強調,這一發現提供的證據比「勇氣」號1月3日著陸以來在其他任何地方發現的證據都更具說服力。科學家介紹,「勇氣」號在火星上馳騁了3.2千米後,離一群小山越來越近。

(13)6月25日,美國宇航局公布了「勇氣」號拍攝的被稱作「金壺」的火星岩石照片。這塊岩石含有赤鐵礦。赤鐵礦通常在液態水環境下生成,但火山作用也可能會形成這種礦物。科學家們表示,「金壺」中的赤鐵礦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們尚未找到真正的線索。

據專家透露,在「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宇航局投入的經費和評估測試的嚴格程度都超過從前,總共耗資約8.2億美元,但還是出了故障,今後還不知會有什麼不可預知的各種突發情況。由此可見,探測火星非常不容易。

㈤ 項目進度安排怎麼寫能責任到人、時間規劃的

怎麼著手去寫項目進度和安排呢?核心是圍繞事件(event)、項目活動(activity)、檢查點(checkpoint)、或決策點,以及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這些概念來展開的。項目進度是描述什麼時間做完什麼事兒。項目安排是描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兒。適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

• 推薦使用日事清,其在項目進度管理上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1)看板式項目管理:跟蹤任務在整個價值流中流經的不同階段,具體特徵如下:

• 流程可視化:將工作拆分成小塊,一張卡片寫一項任務,再把卡片放到牆上,每一列都起一個名字,顯示每件任務在流程中處於什麼位置。

項目統計:實時數據展現,支持項目內統計和任務全局統計,通過多維度統計圖表清晰展示任務情況,企業、項目及成員進度一目瞭然。

㈥ 申報成果時間

答:當時申報時的時限是什麼時候?這很重要的,比方說三年,三年快到了內,如果遇到困難或容者問題,你應該補充上報原因,如果沒有做這方面的工作,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你應該去立項的批准部門去咨詢。申報成果的時間是你上交報告的時間,其實我知道的也不多,我只是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供參考。

㈦ 新中國取得的成就具體時間表

1;2007年10月24日18時許在西昌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 。

2;2006年沈陽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

㈧ 中國航天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進步的歷史事件時間表

1956年10月8日,中國組建了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簡稱老五院),代號0038部隊。該研究院由錢學森擔任院長,其職責是攻克遠程導彈的技術難關。
1960年11月5日,中國自製的第一枚導彈「P-2」發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發射成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
1973年9月10日,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場用風暴1號運載火箭發射長空1號衛星失敗。這是中國第一次衛星發射失敗。
1975年11月26日,中國首顆FSW-0返回式地球衛星發射成功,3天後順利返回,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返回技術的國家。
1982年10月12日,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回收艙准確地濺落在預定海域。
1990年4月7日,中國利用「長征三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把美國製造的亞洲1號通信衛星送入預定的軌道,首次取得了為國外用戶發射衛星的成功。
1992年,中國神舟號飛船載人航天工程列入國家計劃進行研製。
1996年2月15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3號B火箭發射「國際星7A」失敗。中國第一次發射外國衛星失敗。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試驗飛船在酒泉發射成功,21小時後在內蒙古中部回收場成功著陸。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國前後發射成功了三顆導航試驗衛星——北斗導航試驗衛星1a、1b及1c。該系統所屬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北斗導航系統已經於2001年底開通運行。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時整「神舟五號」飛船載著中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在酒泉航天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飛船在太空繞地球飛行14圈後,返回艙於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在內蒙古四子王旗主著陸場成功著陸。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時整「神舟六號」飛船載著兩位中國宇航員費俊龍和聶海勝發射升空。
2007年10月24日北京時間18時0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秒,神舟七號載著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由翟志剛實現了中國第一次太空漫步。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秒,中國首個太空實驗艙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2011年11月1日05時58分10秒,神舟八號無人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神舟九號於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由長征2F遙九火箭送入太空,飛船搭載兩名男航天員景海鵬、劉旺以及一名女航天員劉洋,將於天宮一號進行兩次對接,其中一次為手動對接。
神舟十號於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由長征2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遙十)「神箭」發射,搭載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

閱讀全文

與成果日程安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