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壓水試驗成果表

壓水試驗成果表

發布時間:2021-08-12 04:25:52

❶ 壓水試驗法

壓水試驗法是國內外長期用來測量和評價岩層滲透性的有效方法。因為在各種野外原地水力試驗方法中(壓水試驗、注水試驗和抽水試驗)壓水試驗方法有其獨特的優越性:操作簡單、迅速,地下水位以上和以下均可使用,在同一鑽孔中進行分段壓水還可以測得岩層滲透性柱狀剖面圖,對礦床水文地質分層尤其對雙層水位礦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盡管壓水試驗方法還有某些缺點,比如未考慮溶隙的方向和各向異性特點等,在雙層水位礦床水文地質工作中,大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滿足礦山防治水需要的,這種方法仍不失為一種實際可行的好方法。

圖6-1 a.雙管壓水器具;b.單管壓水器具

(一)單孔單栓塞壓水試驗法

目前,國內外經常採用的是雙管單栓塞壓水試驗器具(圖6-1a)。這種壓水試驗器具的最大缺點:當鑽孔較深時,雙層管操作比較麻煩。故作者又將其改為單管單栓塞壓水試驗器具(圖6-1b)。單管單栓塞壓水試驗器具的工作原理同雙管單栓塞壓水試驗器具相同,只不過單管器具將加壓的螺桿移到孔內栓塞的上部,而雙管器具是在鑽孔孔口。這樣做的好處是操作簡單,免去了雙管的麻煩(深孔尤為突出)。試驗時,孔內栓塞靠人力或機械旋轉施加壓力,使橡膠栓塞膨脹壓緊孔壁,在栓塞與孔底之間形成一個封閉的壓水區域。壓水試驗時,水從進水管進入壓水段,水的壓力則從孔口的壓力表讀取,在不考慮各向異性時,滲透系數可按下式計算:

雙層水位礦床地下水深層局部疏干方法的理論與實踐

式中:h為壓水段的水頭值(m);Q為壓水量(m3/d);L為壓水段長度(m);K為滲透系數(m/d);r為壓水段半徑(m)。

應該指出,單孔壓水試驗測得的滲透系數為壓水段的平均滲透系數,更不是各向異性岩層的滲透系數。對雙層水位礦床的研究,大多數情況下,只要搞清了溶隙含水層的平均滲透性,基本可以滿足礦山生產的需要。因此,在礦床水文地質勘探初期,採取單孔壓水試驗方法,在礦床范圍內根據勘探階段的不同,選取一定比例的地質鑽孔進行單孔分層壓水試驗,並據此作出鑽孔滲透性柱狀及剖面圖,在充分考慮其他地質資料和物探資料的條件下,一般情況下便能夠判斷出礦床是否具有雙層水位流,礦床是否是雙層水位礦床。突變型雙層水位礦床可以,漸變型雙層水位礦床也可以。

如何根據單孔分層壓水試驗資料來判斷礦床是否存在雙層水位呢?其方法如下。

首先作出鑽孔滲透性狀柱剖面圖,再在滲透性剖面圖中,選擇具有如下滲透特徵的孔段:

(1)具有「V模式」滲透性特徵的孔段,即滲透性具有「大—小—中」三元結構的孔段;

(2)具有「L模式」滲透性特徵的孔段,即滲透性具有「大變小—突然膨大」的二元結構的孔段;

(3)整個鑽孔的滲透性具有自上而下逐漸減少的特徵。

不管上述哪種特徵的孔段,只要能夠具備下述條件之一,則可判斷礦床能夠形成雙層水位流。

①具有1、2兩項特徵的鑽孔可以在剖面中相互聯系起來,既可以把同一個剖面中有一種模式的孔段聯系起來,也可以在同一剖面中把兩種以上的模式聯系起來;②滲透性被聯系起來的剖面,至少有一組空間上與礦體存在著密切的相互關系(比如剖面距離礦體比較近,在礦床開採的影響范圍以內);③滲透性具有逐漸減少特徵的鑽孔深度應足夠大。

具有上述條件的礦床應該是雙層水位礦床。

(二)其他壓水試驗法

單孔單栓塞壓水試驗法所得的結果,盡管比較粗糙,但因其方法操作簡單、方便既可在地下水位以上進行,也可以在地下水位以下進行,而且還可以在同一鑽孔中方便地進行分段多次壓水,能夠獲得地層滲透性柱狀圖或剖面圖,對於雙層水位礦床的水文地質評價在大多數條件下可以滿足礦山需要。當然,對於一些技術要求比較高的工程項目,單孔單栓塞壓水試驗的結果有時滿足不了工程計算精度的要求,比如水工滲流計算等。因此,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更科學、更准確、更能夠充分考慮岩體各向異性的試驗方法。

1.校正系數法

1978年羅克哈等人提出了校正系數法,1989年田開銘和萬力教授對羅克哈等提出的校正系數法進行了改進,並提出了一套具體的計算方法,還編制了程序,應用十分方便。

校正系數法是以裂隙測量法的計算結果為基礎,利用單栓塞壓水試驗數據就可以求得比較粗略的各向同性滲透張量。較單純的單孔單栓塞壓水試驗方法前進了一大步。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易行。但它必須有裂隙測量的計算結果作前提,否則,無法計算。這種方法提供結果的准確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壓水試驗結果的精度。因此,它們也是一個粗略的方法。但相對我國具體的勘探水平而言,校正系數法仍不愧為一個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利用水文地質部門幾十年來所積累的大量壓水試驗資料,把這些資料由各向同性轉換成工程需要的各向異性滲透資料,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和實用價值(具體方法見《各向異性裂隙介質滲透性的研究與評價》一書)。

2.三段壓水試驗

三段壓水試驗的方法,是1972年由路易斯提出。基本思路是用壓水試驗分別確定單組裂隙的滲透系數,再根據每組裂隙的產狀把滲透系數疊加,就可以求得岩體的總滲透張量。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其獨特的壓水試驗器具——三段壓水試驗器(圖6-2)。

圖6-2 三段壓水試驗與器具

三段壓水法,要求壓水孔平行於裂隙組的交線方向,因此,選孔前必須要求對試驗點周圍的岩體進行裂隙測量,以確定裂隙組的產狀,並求出裂隙組的交線方向。如果只有兩組裂隙,則壓水孔只要求平行於其中一組,與另一組可以相交。觀測孔不能離壓水孔太遠,觀測孔段只能在徑向流場中,所以這種鑽孔的位置通常只能靠在一起,試驗場地范圍受到限制,不宜太大。

由於三段壓水試驗要求壓水孔與裂隙組的交線平行,尤其要求僅能與一組相交,所以當裂隙組超過三組時,就很難滿足這種條件。三段壓水試驗與其他方法相比,技術設備太復雜且造價高。只適宜於做一些標准試驗,很難在大規模的生產工程中推廣應用。在雙層水位礦床水文地質勘探中應用就更困難了。

3.交叉孔壓水試驗法

1985年謝赫(Hsieh P.A)提出了交叉孔壓水試驗方法。這種方法不要求預先了解裂隙發育情況,鑽孔布置方法可以任意布置,不受限制。該方法的最大特點是技術方法簡單,只要利用上述廣泛採用的單栓塞壓水試驗器就可以。該方法的最大缺點是計算復雜。雖然謝赫(Hsieh P.A)給出了多種條件下的理論公式,但在計算滲透張量的過程中,他只給出了非穩定流條件下的求解方法(假定壓水段和觀測段都是一個點),1989年萬力教授又給出了交叉壓水求解穩定流公式計算滲透張量的方法,並編製成程序,排除了謝赫(Hsieh P.A)方法中手工圖解法的麻煩和不確定性,這種方法是一種大有前途的方法。

4.抽水試驗法

傳統水文地質抽水試驗的方法,無論是穩定流還是非穩定流理論,只能解決各向同性的水文地質參數,對於各向異性含水層基本無能為力。據抽水試驗獲得的資料只能在一些特殊條件下才能反求參數,用來預測礦坑涌水量。

1966年由帕拉普斯(Papadopulos I.S.)首先提出在各向異性含水層中的井流公式,並提出了一階滲透張量的計算方法。同年,汗吐斯(Hantugh M.S.)利用坐標變換法把一系列各向同性的非穩定井流公式轉換為各向異性條件下的井流公式。維依(Ways)又提出了三維各向異性滲透系數的確定方法。紐曼(Neuman S.P.)提出了三孔兩次抽水確定平面滲透張量的方法。1989年田開銘與萬力教授又根據汗吐什的各向異性越流承壓含水層不完整井非穩定流公式,用單純形法和數值積分反求出三維各向異性滲透張量,並編有通用程序。

理論上雖然已經提出了許多各向異性滲透井流計算公式,但能夠實際應用的卻很少,方法還很不成熟,基本處於理論研究階段。實際上,裂隙含水層中滲透性的非均質性和各向異性,兩者在實際工程中對水位的影響很難分別開來,要想分別求得兩者的影響,理論上需要進行不同鑽孔的多次水力試驗,才有可能得出比較合理的各向異性滲透系數,既麻煩又費錢,實際意義不大。壓水試驗,尤其是單栓塞壓水試驗造價低,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易於大面積採用,地下水位以下和以上都可以使用,還可以在同一鑽孔中進行多段次重復試驗,相對於抽水試驗更為經濟、合理、方便、實用。

5.滲透性各向異性岩層雙層水位深度的計算方法

如果我們在一個存在巨厚含水層礦床中,可以初步判斷為漸變型雙層水位礦床,而且可以通過一定手段(如:野外裂隙測量、壓水試驗或抽水試驗)獲得各向異性滲透主值的變化規律,那麼,便可以通過下述方法初步確定出漸變型雙層水位的產生深度。

例如,萬力教授等對金嶺鐵礦鐵山的3個剖面通過裂隙測量,根據大裂隙系統與小裂隙系統的相似性原理,最終提供的岩石滲透張量各向滲透主值的回歸計算結果如表6-2,據此,可以求出產生雙層水位的埋深和標高。

根據岩層水平滲透主值與垂直滲透主值隨埋深增加而會逐漸交於某一深度Sα的規律,可以初步確定出雙層水位形成的深度。

前面第三章第四節中已經說明,Sα點是各向異性溶隙含水層產生雙層水位的位置。因此,可以採取下述方法求取Sα點的深度:

首先假定Kn=Kh,並據此計算出各條剖面中若干Sα點的位置,再據下述4種方法之一確定出礦床產生雙層水位的深度:

①以Sα值最大值代表礦床產生雙層水位的深度;②以所有Sα值的算術平均值代表礦床產生雙層水位的深度;③選擇Sα值平均值最大的剖面代表礦床產生雙層水位的深度;④在聯結所有Sα點的曲面上,工程實際位置與曲面相互重疊的最低位置即代表產生雙層水位的深度。鐵山礦床的計算結果見表6-2和表6-3。

表6-2 岩石滲透張量各滲透主值回歸計算結果表

註:據田開銘,各向異位裂隙介質滲透性的研究與評價。

表6-3 各向異性滲透性岩層中雙層水位深度計算表

❷ 給水壓力試驗表格怎麼填啊

首先填寫壓力表的型號、精度等級及編號,其目的是說明該表的量程和精度等級均符合試驗大綱的要求,且該表在有效使用期限之內。其二填寫試驗壓力值,在試驗壓力下的保壓時間(一般為30分鍾),其三填寫降至設計壓力值並保持一段時間,同時進行檢查,如果無異常響聲、無變形、無滲漏,即可下檢驗合格結論。不知是否符合你所使用的給水壓力試驗表格的要求,請參考。

❸ 管道閉水試驗記錄表格模板

閉水法試驗應符合下列程序:

1試驗管段灌滿水後浸泡時間不應少於24h;

2試驗水頭應按本規范第9.3.4條的規定確定;

3試驗水頭達規定水頭時開始計時,觀測管道的滲水量,直至觀測結束時,應不斷地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恆定。滲水量的觀測時間不得小於30min;

4實測滲水量應按下式計算:

❹ 帷幕灌漿壓水試驗表格的填寫

首先要清楚壓水試驗的目的,一般是要求得其灌前呂榮值(即透水率),呂榮值=流量÷(壓力×段長),用字母表示為Lu=Q/P×d。流量=容器容量÷時間(即Q=L/min,一般每4~5min讀一次數據記錄),壓力P為已知設計壓力(單位為MPa),段長也為設計已知段長(單位為m),套入上述公式Lu=Q/P×d即可算出。

❺ 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PE管閉水試驗、壓力試驗記錄表

設計壓力0.4mpa,這是國家已廢止的63級標准,主要看這3種管材的壁厚,所謂的壓力試驗記錄表不知你是指什麼,通常俗用管材標注壓力乘以1.5倍,保壓24小時即可,也可根據國標按SDR值計算,表格通常廠家檢測機構有自己的表格。不知答案對您是否有用。

❻ 壓水試驗的三個壓力,五個階段指的是什麼

五點發是指由五復個壓力制過程,比如0.3、0.6、1.0、0.6、0.3MPa,五個壓力階段都至少壓水20min並每級壓水都需達到穩定標准結束,五點法根據壓水成果可以判定其屬於層流、紊流、擴張、沖蝕、充填等五種壓水試驗曲線類型。

閱讀全文

與壓水試驗成果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