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項目報獎,除科技進步獎之外,陝西省和西安市還有哪些獎項可以申報申報時間是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科技進步獎是政府開設的獎項,一般分為縣、市、省三級,由各級科技主管部門負責組織申報,申報獎項的項目需通過科技成果鑒定,通過鑒定後才能申報科技獎,且需逐級申報,一般是拿到市一、二等獎的項目才能申報省獎。
還有一些是行業行業協會的獎項可以申報,但這些獎項的含金量不太高,幫助不大。
⑵ 陝西省科學技術廳的主要職責
一、陝西省科學技術廳
省科學技術廳(省委科技工委)是省委、省政府負責全省科技工作的職能部門。科技工委主要負責科技系統思想政治工作、基層組織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負責省屬科研單位領導班子和委廳機關幹部隊伍建設,協管駐陝科研單位。科技廳主要負責研究制定全省科技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組織編制、實施全省民用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歸口管理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等工作。
二、主要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科學技術工作的方針、政策 和法律、法規;研究提出全省科技發展戰略和方針政策;研究科技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擬定全省科技發展的重大布局、優先發展領域;研究擬定地主性科學技術管理的法規、行政規章。
2、組織編制、實施全省民用科學技術發展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編制西部大開發陝西科技行動規劃和計劃。
3、研究提出全省科技體制改革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推動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科技創新體制和機制;指導全省科技體制改革工作。
4、研究提出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措施;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編制歸口管理的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科技外事經費等有關費用的預算方案;負責全省科技條件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和協調全省大型儀器設備共用網的建設和管理。
5、研究制定加強全省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發展、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措施;負責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攻關、星火、火炬、社會發展、科技合作、成果推廣、重大科技產業化和軟科學等計劃的制定與組織實施。
6、研究擬定全省高新技術及產業化發展規劃;負責高新技術產業化和應用技術的開發、推廣工作;歸口管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開發帶、大學科技園的規劃和組織實施工作;負責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產品的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科研單位與科技型企業自營進出口權的初審和申報工作;負責出資入股高新技術成果的認定。
7、協調管理在陝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基地的建設;編制和實施我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基地的建設計劃。
8、研究擬定科技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發揮科技人員作用的相關政策;負責科技新星的選拔培養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做好優秀中青年專家選拔、科技副縣(市)長選派工作;負責全省民營科技企業和廳屬、歸口單位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管理工作;負責全省科技培訓工作。
9、負責管理全省科技外事和政府雙邊、多邊及有關國際組織之間的科技合作與交流;審核與協調重要民間科技合作交流項目;負責全省科技考察、國際學術會議、科技展覽、科技合作與交流、出國團組及外國人來陝科技訪問的審批。
10、歸口管理全省技術市場、技術產權交易、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科技成果、科學技術獎勵、科技保密與科技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促進科技咨詢、招標、評估等社會中介組織的發展,推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11、根據《陝西省民營科技企業條例》的規定,負責民營科技企業認定、審批和發展的管理工作;負責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業務管理和登記審查工作。
12、加強農村和農業科技工作研究,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促進農業新技術革命和農村科技進步的方針、政策;組織和指導農村科技產業、星火技術密集區、農村區域性支柱產業的科技示範與推廣、科技扶貧、科技下鄉工作,推動農村與農業科技進步。
13、研究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和優先發展領域,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組織指導涉及人口、資源、環境、醫葯衛生等方面的科技工作。
14、指導地市科技管理和全省科研機構的業務工作;協同有關部門審核獨立科研機構和省級科技學會、協會、研究會。
15、負責科技宣傳、科技信息、科技統計和科技期刊管理工作。
16、承辦省科技教育領導小組交辦的有關工作。
17、承辦省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⑶ 高新技術產品的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辦法(陝西省)
第一條 為了支持企事業單位、民營科技企業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如根據《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速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陝發199516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企事業單位和民營科技企業,是指關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以下簡稱開發帶)內從事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生產的企事業單位和全省范圍內經縣級以上科技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科委科技局)認定並取得科技企業證書的民營科技企業。
第三條 陝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為省科委)是全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辦法的實施。
第四條 高新技術產品必須同時具備以下條件:1、 屬於國家制定的《火炬計劃重點支持支柱領域指南》或《高新技術產品參考目錄》內的產品,或符合我省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屬於《陝西省「1851」科技經濟一體化計劃》中重點發展領域內的產品。
2、 產品為國內或省內從未生產過的創新產品,或省內首次生產的升級換代產品,國內首次生產的改進性能產品或創新型專利技術產品等,在技術、工藝、質量、性能等方面達到(或接近)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3、 產品生產技術、工藝是成熟的。自行研製開發的產品,應正式通過符合國家規定的產品鑒定;引進國內技術生產的產品除有產品鑒定文件外,應有正式技術轉讓合同;引進國外技術生產的產品應有正式合同或生產許可證;專利技術產品應有樣品(或樣機),並有法定專業技術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
4、 產品市場廣闊,經濟效益顯著,利稅率達到20%以上。
5、 產品原料及技術裝備有保障,已投入或近期內能投入批量生產,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
6、 產品應盡量採用國際標准,生產定型鑒定時間離申報認定時間在兩年以內。
第五條 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程序:1、 企事業單位和民營科技企業申報高新技術產品認定時,要向所在地、市、縣科委(科技局)提出申請(特殊情況也可直接向省科委提出申請)。民營科技企業向原辦理科技企業認定的科委(科技局)提出申請。2、 凡向地(市)、(縣)區科委(科技局)提出申請的高新技術產品,由地市科委(科技局)初審,簽署意見、加蓋公章後報省科委審核。3、 經審核後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由省科委頒發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
第六條 凡列入國家級或省級科技攻關計劃、重點新產品試制鑒定計劃、重點新產品試產計劃、火炬計劃、星火計劃、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科技扶貧計劃項目產品,可優先進行高新技術產品認定。
第七條 被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品有效期五年,技術周期較長的高新技術產品經批准可延長至七年。
第八條 已被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在有效期內,按照陝財稅[(1996)021號]文件規定,享受自認定年度起連續三年返還所得稅的優惠。
第九條 凡已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在有效期內,每年復核一次。年度復核工作在省科委的指導監督下由地市科委(科技局)負責具體組織。地市科委(科技局)對在各自復核范圍內的高新技術產品提出復核意見,報省科委審查。對審查不合格的,將取消其高新技術產品名稱和資格並通報有關部門,不再予以返稅。
第十條 對財政列支返還的高新技術產品的所得稅,各單位應專項用於科技開發,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一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第十二條 本辦法由陝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負責解釋。
⑷ 省科學技術進步獎申報書
一、項目基本情況
《獎種》選擇欲申報獎種。
《學科(專業)評審組代碼》指申報項目應屬哪一個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需按下列學科(專業)組設置選擇對應的代碼。
學科(專業)評審組名稱和代碼:
201.農業農經行業組:2011.農業評審組(農業、農副產品加工、縣域經濟);2012.林業水利氣象評審組(林業、水利、氣象);2013.養殖業評審組(家畜禽與獸醫、海洋與漁業)。202.裝備製造動力行業組:2021.機械專業評審組;2022.動力專業評審組(動力、電氣)。203.電子信息與自動化行業組:2031信息技術評審組(計算機、電子與通信);2032.自動化專業評審組(自動化、儀器、儀表)。204.能源環保行業組:2041.能源專業評審組(電力、石油、煤炭);2042.環境保護專業評審組(環境、大氣監測)。205.冶金化工行業組:2051.冶金專業評審組(金屬材料、金屬冶煉);2052.化工專業評審組(非金屬材料組)。206.輕工紡織行業組:2061.輕工紡織評審組(輕工、食品、紡織)。207.建築交通行業組:2071.建築專業評審組(土木建築);2072.交通專業評審組(交通運輸)。208.國土資源與利用行業組:2081.國土資源評審組(地球資源調查、測繪、礦山開發建設)。209.醫葯衛生行業組:2091.醫療衛生評審一組(內科);2092.醫療衛生評審二組(外科);2093.醫療衛生評審三組(其他);2094.中醫葯生物評審組。210.軟科學組:2101.軟科學一組(決策類);2102.軟科學二組(管理類)。211.軟科學組:2111. 工人農民技術創新評審組
《序號》由省獎勵辦填寫。
《編號》由系統自動生成。
《項目名稱》(中文)應當簡明、准確地反映出項目的技術內容和特徵,字數(含符號)不超過30個漢字。
《項目名稱》(英文)項目的英文名稱應翻譯准確,不超過200個字元。
《主要完成人》按《XX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填寫第6項主要完成人員情況表後自動生成)。
《主要完成單位》按《XX省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填寫第7項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後自動生成)。
《密級、保密期限及批准號》應填無密級。省科學技術獎不受理國防安全的項目,項目中涉及保密內容不能在網上填寫。
《項目名稱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劃"√"。
《主題詞》按《國家漢語主題詞表》填寫3個至7個與申報項目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主題詞,每個詞語間應加";"號。
《學科(專業)分類》按國家標准GB/T13745-92《學科分類代碼》制定的《學科(專業)分類代碼》填寫到三級學科。
《所屬國民經濟行業》按申報項目所屬行業在相應字母上劃「√」。國家標准《GB 4754-94》國民經濟行業分16個門類:(A) 農、林、牧、漁業;(B) 採掘業;(C)製造業;(D)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E)建築業;(F)地質勘察業、水利管理業;(G)交通、倉儲及郵電通信業;(H)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I)金融、保險業;(J)房地產業;(K)社會服務業;(L)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M)教育、文化藝術和廣播電影電視事業;(N)科學研究和綜合技術服務業;(O)國家機關、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P)其它行業。
《任務來源》在相應的字母上劃「√」。
A. 國家計劃:指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項目;
B. 部委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國務院各部委下達的任務;
C. 省、市、自治區:指國家計劃以外,由省、市、自治區或通過有關廳局下達的任務;
D. 基金資助:指以國家基金形式資助的項目;
E. 國際合作:指由外國單位或個人委託或共同研究、開發的項目;
F. 其它單位委託:指各種企事業單位委託的項目;
G. 自選:指本基層單位提出或批準的,佔用本職工作時間研究開發的項目;
H. 非職務:指非本單位任務,不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和時間所完成與本職位無關的或者無正式工作單位的研究開發項目;
I. 其它:不能歸屬於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
《計劃(基金)名稱和編號》指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項目列入計劃的名稱和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研製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研製截止日期。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公開宣傳、介紹本項目的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明、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
三、詳細內容
《詳細內容》應當按照《遼寧省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書》規定的欄目內容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准確、全面地填寫。
1、《立項背景》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國內外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立項目的。
2. 《技術內容》是全面評價推薦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該欄目應從推薦項目提出的總體思路、研究成果、科學價值、學術界公認程度、與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綜合比較等方面進行闡述。如頁面不敷,或需要插入圖表,可在第九項《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填寫。
(1)總體思路。應簡要闡述針對立項目的,利用什麼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來解決什麼樣的技術問題,創造出什麼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與創新成果。應詳細闡述具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步驟,應用了哪些理論、技術和方法,在技術開發、推廣及產業化過程中,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在技術上有哪些創新,取得了哪些創新成果。
(3)實施效果。應簡要闡述該項技術的轉化程度,應用范圍及推廣情況。按照省科學技術獎分類。各類項目在闡述時應有所側重。
①技術開發類項目應突出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行業技術跨越的促進作用,以及對提升本地區經濟的作用。
②社會公益類項目應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創新,在本行業中的推廣應用情況以及對促進社會科技進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作、聯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管理方面的創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的作用。
3、《主要技術創新點》是推薦項目和推薦書的核心部分,也是審查項目、處理異議的關鍵依據。技術創新點包括在技術思路、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上的創新,是項目詳細技術內容在創新性方面的歸納與提煉,應簡明、扼要地闡述。(1)每個《創新點》應獨立存在,用序號分開; (2)《創新點》應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序; (3)項目的應用效果、意義等內容不得列入。
4、《保密要點》是指申報項目的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需要保密的技術內容,省科學技術獎不受理國防安全的項目,項目中涉及保密內容不能在網上填寫,須將保密內容刪除後申報。
5、《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應就申報項目的總體科學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當前的國內外最先進的同類研究和同類技術,用數據或圖表方式進行全面比較,加以綜合敘述,並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6、《應用情況》應就申報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7、《經濟、社會效益情況》欄中填寫的數字應以主要生產、應用單位財務部門核準的數額為基本依據,只填寫在申報日前三年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農業項目填寫推廣面積、增產和增收。
各欄目的計算依據,應就生產或應用該項目後產生的直接累計凈增效益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作出簡要說明,並具體列出本表所填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
8、《社會效益情況表》是指申報項目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保護自然資源或生態環境;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的做出說明。
四、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表
《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應填寫獲得市級或經省科技廳批準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技獎勵情況。
五、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
《申請、獲得專利情況》應包括申報項目中所含的全部申請、獲得的專利情況(包括已獲得的國外專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表
《主要完成人情況表》此表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逐項填寫,並按照貢獻大小排序,推薦一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11人、推薦二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9人、推薦三等獎項目人數不超過7人,推薦工人、農民技術創新項目只填寫1人。「創造性貢獻」一欄如實地寫明該完成人對本項目獨立做出的創造性貢獻,並與《發現、發明及創新點》欄中的內容相對應。
七、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是核實申報省科學技術獎主要完成單位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准確無誤,並在單位名稱欄內加蓋完成單位公章,推薦一等獎項目完成單位數不超過7個、推薦二等獎項目完成單位數不超過5個、推薦三等獎項目單位數不超過3個,推薦工人、農民創新項目單位只填寫1個。對工業、農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項目,成果所有單位和應用單位都可作為主要完成單位。「主要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單位對本項目做出的主要貢獻。
八、推薦單位意見
《推薦意見》由推薦單位填寫,內容包括:根據項目創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推薦理由、結論性意見及推薦等級。加蓋推薦單位公章。
九、詳細科學技術內容
為技術工作報告,以上傳文件形式提交,文件格式為WORD文檔。本部分內容為評價推薦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