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閃電戰成果

閃電戰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2 00:07:05

1. 星際2 瘋狂閃電戰成就 怎麼做啊(5分鍾內打敗瘋狂電腦)

選神族,電腦也選神族,地圖選2人小圖(推薦戰爭平原),開局馬上派1農過去,家裡補農民到10P,第一個農也到了對家,在他斜坡下放水晶塔。水晶塔一好,不補農民,先造BF(冶煉廠),然後再補農民,記得超時空加速,BF好之前可以補4個農。BF一好,在斜坡下先後丟兩個BC(光子炮),隨後2個BC一組慢慢鋪過去即可。等你BC能打到他的基地時,不久電腦就會GG投降的,趕緊按確認(右上角顯示),5分鍾以內無壓力。試幾次肯定能成功的,一般4分40秒電腦就投降。祝你成功^ω^

2. 德軍對西歐各國實施閃擊戰後的成果有哪些

德軍自1940年5月10日開始對西歐各國實施閃擊戰後,至5月底,盧森堡、荷蘭、比利時先後投降。盟軍40個師被德軍包圍於比、法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開始執行「發電機作戰計劃」——即從海上撤退。至6月4日,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海岸的人數為33.8萬人,其中英軍22萬多人、法軍8萬多人,其餘為少數比軍。盟軍撤退時武器裝備丟失殆盡。英軍共丟棄2400門火炮、700輛坦克、8000挺機槍,接運盟軍撤退的艦船損失226艘,還有302架飛機被擊毀。敦刻爾克大撤退後,英國的軍事力量一蹶不振,而德軍似乎是所向無敵。6月5日德軍開始進攻法國內地,14日進占巴黎,22日法國政府投降。

3. 閃電戰是什麼意思

二戰德軍閃電戰戰術簡介

古德里安,德軍裝甲兵總監,與隆美爾元帥. 曼斯泰因元帥並列為二戰德國三大軍事天才.也是提出並將閃電戰發揮到極至的裝甲兵將軍.他認為:在新的大戰中,裝甲集群應該成為一種首要的打擊力量.創辦獨立的裝甲兵團,使其在強大的空軍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快速穿過敵人防線,以提高部隊在戰場上的機動性,並在包圍敵軍時,俘獲大量軍用物資.閃電戰的目的在於滲透敵人防線,然後進行包夾,最後將敵軍盡殲或局部殲滅.它的致勝因素是奇襲.運動速度.來自地面與空中的震撼行動以及攻擊部隊擁有的主控權.在這個戰術下,所有指揮官都必須將他們的創新精神發揮到極點.比如,一個德國裝甲師正朝著敵人推進.走在最前面的是偵察部隊,其主要任務是尋找敵軍陣地.這些偵察部隊在主要幹道上以裝甲車執行任務,在支線與小路上則以摩托車巡邏隊執勤.隨他們一起行動的有炮兵前進觀測官與空軍前進空中管制官,可以迅速召來地面與空中的火力支援,在發現敵軍並把敵情回報之後,偵察部隊要設法避開敵軍主陣地,盡可能快速朝前推進,以維持整個部隊前進的沖力.他們隨時與部隊指揮官的無線電通訊.部隊指揮官負責控制推進的速度,決定整個部隊是應該避過偵察部隊發現的敵軍陣地,還是攻擊這個陣地.指揮官的位置也在整個部隊的極前方,緊緊跟在前鋒的後面.如果,決定攻擊,他就可以通過無線電下達命令,攻擊部隊將立即脫離進軍路線,盡快集中,一盡可能強大的打擊力量集中打擊敵線一段狹窄的面。

攻擊的打擊重心,顯然就是指揮官心目中發動攻擊的最佳地點,而他要竭力集中兵力,務必使攻擊部隊以壓倒性兵力擊破這一點-正如古德里安所說:"要打就狠狠打垮他們,不痛不癢的幾下輕拍是不行的!".

這種先發制人的攻擊的目的在於把敵線打穿一個洞,一旦目的達到,裝甲師的另一支部隊就要迅速通過這個洞,避開敵軍主陣地,向前推進.這些就是閃電戰的空間與缺口戰術,目的是讓裝甲部隊深入敵線後方,以控制敵人的通訊線.同時,緊隨在完成突破的主力部隊後方的,是一些或許以機械化步兵為主的助攻部隊.他們的任務是掃盪任何敵軍的孤立殘部,並實施對缺口附近敵軍的側翼攻擊,確保敵線上這處已經處於打通的缺口的安全.這種攻擊的目的在於使這處缺口永久暢通.同時,進擊的矛頭仍然繼續推進.以近可能的包夾更多的德軍.對敵線滲透越快,越深,對敵人造成的恐懼和混亂也就越大.要旨在於強化勝利戰果.避開可能失敗的行動,放棄沒有把握的攻擊.把兵力抽調出來用於戰場上其他可能造出更大成果的地方.

這樣的作戰行動有很多必要條件,集體合作精神.良好的指揮與管制.精密的時間配合與不間斷的無線電通訊,同時在可能的狀況下,還要把握出奇制勝的機會.這種戰術不主張大舉調集兵力,不主張在發動攻擊前先實施冗長的炮轟,也不主張長時間的調兵譴將做攻擊准備,因為這些作法會使敵人獲得准備防禦事宜的時間.閃電戰講究以壓倒性兵力,事先毫無預警地突然攻擊一處狹窄正面的敵人陣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威勢頃刻間將敵陣地擊為粉碎.

4. 希特勒實施了幾次閃電戰,分別對哪幾個國家,

最初用於波蘭。1939年9月1日4時45分,德軍以其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為主要突擊力量,在一馬平川的波蘭西部勢如破竹般撕破了波軍6個集團軍約80萬人組成的防線。德國裝甲部隊與空軍構成的快速縱深挺進力量,將陳舊龐大的波軍迅速撕裂、合圍,至10月 5日,波蘭戰役即告結束。波軍6.6萬人陣亡,20萬人受傷,69.4萬人被俘,而德軍僅傷亡 3萬餘人。
二戰初期,希特勒基於上述理論,主張先發制人,集中陸軍和空軍,象漆黑的夜裡突然閃電一樣地打擊敵人,攻勢凌厲,似乎無往而不利。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他用閃擊戰佔領了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蘭西等國。具體是27天內征服了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天內征服號稱「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
1941年他再次用閃擊戰進攻蘇聯,但在蘇聯人民的堅決抵抗下,最終遭到了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隨著導彈核武器的發展,閃擊戰仍被超級大國視為一種有效的戰爭樣式。

5. 為什麼希特勒的閃電戰十分成功

閃電戰的突然性和沖擊力過於強大。前提還有古德里安採用的裝甲師理論。
閃電戰是多兵種的協同作戰。
比如白色方案,飛機先施行轟炸,波蘭空軍沒有反應時間,一夜間就被毀滅了。德軍控制領空。被組成「拳頭」的裝甲部隊快速推進,在極短的時間內撕扯敵人的防線,坦克撕開口子,就繼續推進,後事兒全都交給後面大隊的步兵來解決,最後,裝甲部隊轉向。等於使敵人被包在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裡,所有在包圍圈裡的敵人就都會被殲滅或俘虜。
所以成功的關鍵就在於,閃擊。速度快、採用突襲戰術、沖擊力強。

6. 什麼是閃電戰優點缺點是什麼

閃電戰又名閃擊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使用的一種戰術。它充分利用飛機、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的快捷優勢,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制敵取勝,用機械化部隊來快速切割敵軍主力來達到預期效果。

在軍事行動中,這三個要素既是戰略,也是戰術。戰略上整體協同,全局性強,戰術上精妙奇特,靈活多變。閃電戰充分利用了現代化戰爭工具飛機、坦克、裝甲車、摩托車的速度優勢,以超出對手反應的速度對敵人實行閃電般的打擊。

但前提是要保有制空權,然而美國參戰後,德軍遭遇了擁有絕對空中優勢的美軍航空部隊,在美軍飛機的攻擊下,德軍的地面戰車都成了活靶子,因此德軍損失慘重無法使用閃擊戰。

航空部隊

在當時,隨著技術的進步,飛機的製造水平也不斷提升,制空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德國在戰術應用上走在了世界前列,閃電戰最先行動的就是德國航空部隊,其使命就是空襲敵軍機場,指揮部,軍工廠等戰略目標,將敵軍空軍消滅在機場;

同時最大限度遲滯敵方援軍到達前線,以及通過空中偵察為地面部隊提供情報,在地面部隊遇到困難時提供支援,如轟炸敵方裝甲部隊等,為地面部隊掃平障礙。

7. 閃電戰創始人古德里安,他對納粹德國究竟有何重大貢獻

古德里安是二戰時期德國軍隊中最著名的指揮官之一,其創造了閃電戰的先河,而且波蘭,法國都因為閃電戰而被德國打敗。讓德國的領土擴張了好幾倍,並且工業產值也上去了。所以古德里安對於納粹德國的貢獻還是非常多的。首先就是古德里安創造了閃電戰,而且他也是德國軍隊的裝甲兵之父。其次就是其性格和德國其他幾個著名將領不一樣,沒有太多的性格缺陷。最後就是由於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被希特勒撤職,從此告別了前線作戰。

最後就是由於在莫斯科戰役中失敗,被希特勒撤職,從此告別了前線作戰。其實這和莫德爾經常作為執行者這個角色有很大的關系,畢竟古德里安個人在作戰的時候,能夠很好的指揮成建制的裝甲部隊,戰術指揮能力優秀,但是戰役指揮能力卻有所欠缺。

8. 在二戰時,為什麼德國的閃擊戰會有這么大的成果

舉個例子,你選盟軍,我選德國,開局我就有2輛豹式沖你家,你覺得你能贏?

9. 德國發明了閃電戰,這個戰術究竟多麼強大

我在二戰時期,曾經以閃電戰雷鳴時,同時也瞬間消滅了波蘭,閃電戰的戰術主要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速度至上!

速度至上

閃電戰之所以成為閃電,就是說它的速度極快,就像閃電速度一樣,換句話說——聲與光能夠同時傳播,但是聲和光的速度誰快誰慢,我們一目瞭然,在下雨的時候我們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到打雷,意思就是說光速要遠勝過聲音的速度,因此閃電戰就是利用了這個特點,在進攻他人的時候,其實槍炮的響聲遠遠不及他們奔向敵營的速度!波蘭之所以迅速覆亡,主要是在他們聽到德軍的槍炮之聲的時候還以為有機會撤退,但是事實上德軍早就已經距離很近了!

10. 二戰期間,為什麼德國的閃電戰可以取得這么輝煌的成就

很多人習慣於將戰役甚至是戰爭的勝利歸功於統帥的天才指揮,但是只要看到在滑鐵盧戰役中脫離拿破崙直接指揮的法軍指揮官對整個戰役所起到的破壞作用,就可以發現能夠理解戰役意圖和做出准確判斷的中、下級軍官才是統帥實現戰役目標的保證,再優秀的作戰計劃沒有一個完善和准確的執行系統也只能將勝利存在於紙面上。納粹德國裝甲兵在突襲西歐和蘇聯時所進行的大縱深高速度沖擊,突擊部隊的裝甲兵很多時候所進行的作戰行動完全脫離了集團軍的指揮系統,德國裝甲兵的戰地指揮官在脫離上級直接控制下的靈活反應幾次改變了戰役的過程。裝甲兵是納粹德國軍隊實施「閃電戰」的戰鬥力中堅和主要突擊力量,納粹德國如果真是在重建之後才開始發展「閃電戰」的軍事理論,那麼在二戰前的短暫時間里根本不可能培養出足夠熟悉快速突擊的裝甲兵指揮人員,沒有按照德國傳統軍事戰略長期培養和教育出來的軍官團,單純依靠幾個「裝甲兵」天才也同樣不可能完成「閃電戰」的整個戰略構想。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速決戰戰略是戰略構想走在軍事技術前面的空想,而二戰期間的「閃電戰」才是構建在現代化軍事技術之上的水到渠成。

閱讀全文

與閃電戰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