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海軍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中國成立後,相繼建立了北海、東海和南海艦隊。1971年,我國自行研製的導彈驅逐艦,完成了多次科學試驗和對外出訪任務。接著,海軍又陸續裝備了我國自己製造的核潛艇。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海軍不斷補充新型艦艇,現代化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海軍已由水面艦艇部隊、潛艇部隊、海軍航空兵、海軍陸戰隊等多兵種組成,活動范圍也逐步擴大。 |
⑵ 1970年中國軍事方面有什麼成就海軍
1970年 12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艇上零部件全部自主研製,沒有用國外一顆螺絲釘,我國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⑶ 中國軍事的成就
1軍隊改革——重劃戰區、組件聯合作戰機構
適應信息化戰爭的發展,中國軍隊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這應該是中國軍隊在2015年取得的最具戰略深層意義的舉動。
2兩種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公開展示
今年9.3大閱兵堪稱中國閱兵史上最為高精尖武器的集中展示,其中尤以兩種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出現最為震撼,這次閱兵不僅公開證實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反航母彈道導彈的國家,而且是一次性裝備了至少兩種!這種非對稱武器對於中國保持在西太平洋地區對美國的戰略平衡態勢極具意義!
3一小時打遍全球—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
在可預見的未來,唯一可能投入實戰的科幻武器,應該就是高超音速武器了,這種可以在一小時內打遍全球的戰略性武器意義堪比核彈,而目前僅僅有中美俄三國具有研製的實力,今年中國多次舉行的這種武器的實驗,已經說明中國在這種武器上已經進入設計定型階段,甚至可以說,在這種武器研製上,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⑷ 我國海軍近年發展速度很快,都取得了什麼世界矚目的成績
時至今日,中國海軍已經發展成了一支多兵種合成的,具有現代化的綜合作戰能力的海上力量。中國海軍是由艦艇部隊和海軍的航空兵為主體的海上部隊。在1949年的3月24日,毛澤東就指出,要建設強大的中國國防。除了陸軍之外,還必須有空軍和海軍,要組建一支保衛中國領土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在1949年4月23日,被確定為人民海軍的正式成立日。從1978年開始,人民海軍才正式進入了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中國海軍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在2019年,中國海軍舉行了一次閱艦的儀式,受到了世界的矚目。多個國家也看到了中國海軍的進步,中國也成為了在亞洲的國家中,海軍的實力最強的國家,也證明了中國的海軍建設和自身的實力。在全球國家海軍實力的排名中,中國僅次於美國,位於第二。中國的海軍,也是世界上發展潛力和最大和發展速度最快的海軍,各方面發展都比較均衡。 在2021年1月13日,人民海軍的官方微博轉發了一條視頻。在視頻中,中國所製造出的反艦導彈,具有彈道變軌的能力,會直線拐彎。如此強的攻擊能力,反艦導彈也被公認為是航母的殺手。此次反艦導彈的彈道變軌能力,也是我國海軍的一項新的科研成果。就目前而言,中國海軍還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也相信在未來,中國海軍有更好、更快、更全面的發展。
⑸ 中國海軍創建於幾幾年在這幾十年內主要的戰績有哪些
成立於1949年4月23日。暫時沒什麼戰績
⑹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 海軍 建設 方面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是在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1949年3月24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熱烈慶祝「重慶」號巡洋艦官兵起義,指出中國人民必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除了陸軍,還必須建立自己的空軍和海軍。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參謀長張震奉中央軍委命令,到達江蘇省泰州白馬廟鄉,建立渡江戰役指揮部,接受國民黨起義投誠艦艇,組建一支保衛沿海沿江的海軍部隊。1949年4月23日,華東軍區海軍領導機構在白馬廟鄉成立,張愛萍任司令員兼政委,人民海軍從此誕生。1989年3月,中央軍委批准確定1949年4月23日為人民海軍成立日。
⑺ 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中國海軍先後向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派出31批護航編隊,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超過1000批次,助力這片世界上「最危險海域」重新成為「黃金航道」,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大國擔當。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編隊取得的成就:
一、第十三編隊
2012年11月9日,中國海軍第十三批護航編隊從南海艦隊駐廣東湛江某軍港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接替第十二批編隊以繼續在該區域的護航任務。
第十三批護航編隊由南海艦隊導彈護衛艦「黃山」艦、「衡陽」艦和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艦以及2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隊員組成,編隊官兵近800人。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編隊派出的三艘艦艇此前均執行過護航任務。
二、第十六編隊
2013年11月30日,海軍第十六批護航編隊從青島某軍港解纜啟航,奔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接替第十五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
第十六批護航編隊由導彈護衛艦鹽城艦和洛陽艦、綜合補給艦太湖艦組成,編隊含2架艦載直升機和部分特戰隊員,共660餘人,是海軍艦艇編隊執行亞丁灣、索馬里護航任務以來人員數量最少的一次。北海艦隊副參謀長李鵬程、某驅逐艦支隊政委孫健分別擔任編隊指揮員、政委。
三、第十八編隊
2014年8月1日上午9點,海軍第十八批護航編隊從湛江某軍港解纜起航,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接替第十七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
第十八批護航編隊由兩棲登陸艦長白山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巢湖艦組成,編隊攜帶艦載直升機3架、特戰隊員近百名,任務官兵800多人。其中,長白山艦是首次執行護航任務,巢湖艦時正在執行第十七批護航任務,並繼續執行第十八批護航任務。南海艦隊副參謀長張傳書、某驅逐艦支隊政委周名貴分別擔任編隊指揮員、政委。
四、第二十編隊
據中國海軍網報道,2015年4月3日上午10點,由導彈驅逐艦濟南艦(052C中華神盾艦——觀察者網注)、導彈護衛艦益陽艦以及綜合補給艦千島湖艦組成的海軍第二十批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起航,奔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其中,濟南艦2014年12月22日剛剛加入人民海軍戰斗序列,是首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
五、第二十一編隊
2015年8月4日,中國海軍第二十一批護航編隊從三亞某軍港解纜啟航,奔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接替第二十批護航編隊執行護航任務。第二十一批護航編隊由海軍南海艦隊導彈護衛艦柳州艦、三亞艦以及綜合補給艦青海湖艦組成,編隊攜帶艦載直升機2架、特戰隊員數十名,任務官兵700多人。
其中,三亞艦和柳州艦是首次執行護航任務,青海湖艦是第四次執行護航任務。南海艦隊副參謀長俞滿江少將擔任編隊指揮員,何清鳳大校擔任編隊政委。
⑻ 新中國海軍60多年來經歷了哪三個發展階段
海軍的產生和發展源遠流長,主要以戰船或艦艇為主線,從原始簡單的古代戰船發展到多系統的現代艦艇,從個別分散的技術推演出密集綜合的技術,經歷了數千年的漫長過程。
新中國海軍60多年來的發展總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海軍只能採用近距離靠岸的防禦措施,用快艇在距海岸僅幾十海里處打一些小仗。
到了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海軍進一步發展為近海防禦,但是因為艦艇噸位小、技術落後,所以很難較長距離地航行。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海軍艦隊開始迅速壯大,在遠航能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近海走向遠海,中國海軍最終成為當今保障中華民族和平發展的重要力量。為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的完整,中國掀起了三次造艦高潮,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雖然我國海軍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有理由相信,我國海軍成為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⑼ 中國海軍60年成就
最簡單的 就是 我國海軍有小型走向大型 由近海走向遠海 這是大方面 成就嘛 就多了 潛艇的靜音技術,建設中的航空母艦 印度洋中的護航 建軍時的艦艇多是起義的 到後來的 購買的 蘇聯 直至我國自行研製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