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吸煙有哪些害處
煙草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已經有50種成分被證明可以導致吸煙者患上癌症。然而,瑞典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吸煙者呼出的煙霧中含有大量能夠導致哮喘和支氣管炎的內毒素,這種物質還會嚴重影響被動吸煙者的呼吸系統健康。
瑞典倫丁大學的科學家證明,高濃度的煙草製品煙霧可以製造大量內毒素;在彌漫二手煙煙霧的屋子裡,內毒素濃度是無煙室內的120多倍。在濃度很高時,內毒素能夠引發人體呼吸道發炎,從而導致支氣管炎和哮喘。被動吸煙除了會影響呼吸系統健康外,還會影響家人夜晚睡眠的質量。
吸煙
吸煙污染 可能超過汽車尾氣
據新華社報道義大利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吸煙冒出的煙霧造成的污染可能超過某些汽車發動機尾氣造成的污染。
據義大利《控制煙草》最新一期雜志報道,科學家對一個容積60立方米的車庫(車庫大門敞開)中空氣里懸浮顆粒的數量進行了40分鍾測量。然後把大門關上,讓一輛使用環保型柴油的福特汽車點火30分鍾,再對車庫中空氣污染情況進行測量。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測量3支特製加長香煙持續燃燒30分鍾引起的污染。
測量結果表明,3支香煙釋放的煙霧的污染指數比柴油燃燒的污染指數要高出10倍。
每天抽煙 更容易得腦中風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抽煙會大大增加患腦中風的危險。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抽煙,日本每年大約有16萬人可以免於患上腦中風,約1.5萬人可避免死亡。
在各種類型的腦中風中,一種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中風與抽煙的關系最大。每天抽煙數量在20支以下或20支至40支的男性患上這類腦中風的風險,分別是不抽煙男性的3.2倍和3.8倍。而總體說來,抽煙的女性患此病的風險,是不抽煙的女性的2.7倍。蛛網膜是像蜘蛛網一樣包在大腦表面的一層腦膜,它的下面有間隙,發生在該間隙里的出血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是劇烈的頭痛,常伴有頸部僵硬。
抽煙也會增加其它類型的腦中風發作的危險,例如大面積腦梗塞和腔隙性腦梗塞。
吸煙老年人 較易患上抑鬱症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吸煙老年人出現抑鬱症狀的機會比從不吸煙者高出50%,其中男性持續吸煙者的風險更比從不吸煙者高出62%。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北歐精神病學雜志》。
研究人員訪問了56167名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並根據問卷中的15項「長者抑鬱指標」評估受訪者是否出現抑鬱症狀。
香港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系主任林大慶表示,吸煙的老年人容易患有抑鬱症狀,相信是香煙中的尼古丁影響神經系統,因而導致情緒失調,也有可能是由於有抑鬱症狀的老年人利用吸煙來紓緩抑鬱情緒所致。
被動吸煙
嬰兒被動吸煙容易成「夜哭郎」
有些嬰兒天生愛「上夜班」,無論大人怎麼哄怎麼抱,就是不能止住孩子晚上哭鬧。我們一般把這樣的孩子叫「夜哭郎」。有時候,孩子一哭就是一整夜,讓父母無比頭痛,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在美國,有超過20%的新生兒父母被自己家裡的「夜哭郎」所困擾。一直以來,醫學上對於這種哭鬧現象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解釋。不過,根據美國布朗大學流行病學家艾蒙德·謝那薩教授的研究,在懷孕期間或者生產後短期內吸煙的母親,其孩子成為「夜哭郎」的概率要超過不吸煙母親的概率。
謝那薩教授與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瑪麗-瓊·布朗在10月的美國《小兒科》雜志上公布了這一研究結果。他們為此對六項涉及1.2萬嬰兒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結果發現,在懷孕期間吸煙的母親,生下「夜哭郎」的概率是不吸煙母親的兩倍。另外,因為父母或者家人吸煙,嬰兒成為「二手煙民」,也會增加他無端哭鬧的概率。
此前的研究已經證明,母親在懷孕期間吸煙,會增加生產低體重兒、嬰兒猝死以及嬰兒呼吸道患病的概率。
成人被動吸煙容易睡覺打鼾
被動吸煙不僅讓嬰兒晚上睡不好,就連成人也有可能因此夜裡「鼾聲如雷」。根據10月的《美國呼吸及危症處理》雜志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吸煙者以及被動吸煙者,都比其他人更有可能睡覺時打鼾。
這項研究的組織者之一、瑞士於默奧大學醫院的卡爾·富蘭克林教授認為,吸煙或者被動吸煙是導致打鼾最常見的因素之一。研究小組對來自丹麥、愛沙尼亞、冰島、挪威和瑞典的1.5萬名年齡在25到54歲之間的男女進行了觀察,總結這些人在吸煙、打鼾、慢性支氣管炎、肥胖、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情況。結果發現,在吸煙者中,有24%的人打鼾,在不吸煙者中這一數據僅為13.7%。曾經吸煙者也不能「倖免」,他們中打鼾的有20.3%。此外,有20%的人從來沒有吸煙歷史,但是因為他們的家人吸煙,令他們也成為習慣性打鼾患者。在充分計算了其它可能導致打鼾的因素,比如肥胖、性別和年齡後,研究者得出結論,吸煙會將打鼾的概率增加17%,被動吸煙者將增加2.2%。相比之下,人們一向認為導致打鼾的最平常因素——肥胖,只會增加打鼾概率4.3%。
根據富蘭克林教授的介紹,研究者是基於三大理由,認為吸煙會刺激打鼾的。第一,吸煙以及被動吸煙會導致上呼吸道過敏、發炎,從而阻塞呼吸道;第二,晚上睡覺時,人類白天吸入的尼古丁會部分釋放;第三,尼古丁的毒性會對上呼吸道肌肉組織的神經細胞造成損害。
⑵ 抽煙有害身體健康,那長期抽煙和不抽煙的人身體會有什麼差別
吸煙有害身體健康,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為什麼有些人還要持續吸煙呢?就是因為他們意志力薄弱,或者是沒有感受到真正要戒煙的必要性。
其實兩個同樣年齡的人,一個常年吸煙,一個從來不吸煙,他們的身體會有極大的差別。
第三,肌肉的差別。經常在健身房裡擼鐵的人就知道,同樣的訓練量,對於吸煙的人和不吸煙的人來說,訓練成果截然不同。
吸煙的人肌肉狀態十分不穩定,鍛煉了一溜十三招,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不吸煙的人身體基礎比較好,肌肉狀態也穩定,出來的效果就是肌肉圍度比較大。
⑶ 吸煙的危害成果是什麼
一、與吸煙相關的疾病主要有:
1.心血管疾病:吸煙與冠心病、高血壓、猝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的發病有關,吸煙促使血液形成凝塊和降低人體對心臟病先兆的感應能力。
2.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copd和肺癌。
3.消化系統疾病:消化性潰瘍、胃炎、食管癌、結腸病變、胰腺癌和胃癌。
4.腦血管疾病:吸煙增加腦出血、腦梗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危險。另外吸煙可損傷腦細胞、損害記憶力、影響對問題的思考及引起精神紊亂等。
5.內分泌疾病:吸煙20支/日,可使糖尿病危險增加1倍。吸煙亦促發甲狀腺疾病。
6.口腔疾病:如唇癌、口腔癌、口腔白斑、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粘膜色素沉著、口腔異味等。
7.眼科疾病主要包括:中毒性視神經病變、視覺適應性減退、黃斑變性、白內障等。
二、對青少年的危害
吸煙對青少年危害性更大。據醫學研究表明,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各生理系統、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對外界環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較成人為弱,易於吸收毒物,損害身體的正常生長。據美國25個州的調查,吸煙開始年齡與肺癌死亡率呈負相關。若將不吸煙者肺癌死亡率為1.00時,15歲以下開始吸煙者其死亡率為19.68;20-24歲為10.08;25歲以上為4.08。說明吸煙開始年齡越早,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越高。
吸煙損害大腦,使思維變得遲鈍,記憶力減退,影響學習和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成績下降。心理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煙者減低10.6%。
三、吸煙對孕婦和胎兒的影響
吸煙幾乎損害人體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神經系統、泌尿系統及其它重要臟器,這些損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婦女其特殊的身體結構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點,吸煙婦女及其胎兒可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
首先,吸煙可使夫婦雙方的生育率下降。英國通過對17000位育齡婦女進行了11年的追蹤研究表明,吸煙可降低生育率。每天吸煙10支以上的婦女不育率為10.7%,而不吸煙婦女只有5.4%。另一項調查也認為吸煙與不吸煙的婦女相比,患不孕症的可能性要高2.7倍;如果夫妻雙方都吸煙,則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煙的夫妻高5.3倍。新的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煙草中的尼古丁對精子的外形、能動力及線性游動能力和精子穿透卵子的能力均有影響,且尼古丁濃度越高,影響越大。英國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吸煙組精子濃度與活動精子百分比都顯著低於不吸煙組。吸煙組精液中的精子平均含量為2500萬個/毫升,不吸煙組平均含量為6300萬個/毫升;吸煙組活動精子僅佔全部精子的49%,不吸煙組則達到63%以上。故吸煙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孕婦吸煙對胎兒的發育和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煙草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除大家所熟知的尼古丁外,還有氫氰酸、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吡啶、芳香族化合物和焦油等。這些有毒物質可以隨著煙霧被吸收到母體血液中,使母體內的血氧含量降低,胎盤中的血氧含量也隨之減少。胎兒由於缺氧,可造成生長發育遲緩,故吸煙孕婦所生的低體重兒(體重低於2500克)是不吸煙婦女的兩倍。這些嬰兒不僅體質弱,且出生一年內患嚴重疾病的危險性大,死亡率高。近年來的不少研究還表明,吸煙孕婦比不吸煙孕婦較易發生流產、早產和死胎。調查還發現,婦女懷孕期間吸煙會損害他們女兒成年後的生育能力。
孕婦吸煙可增加胎兒先天性畸形的發生率。有資料表明,吸煙母親所生先天畸形兒的數量是非吸煙母親的2.3倍。吸煙導致胎兒發生無腦兒、齶裂、唇裂、痴呆和體格發育障礙等畸形兒是不吸煙者的2.5倍。
國外近兩年的研究成果表明,胎兒經母體接觸香煙中的尼古丁等化學物質,可嚴重影響耳蝸的神經細胞,影響內耳將聲波向神經元的傳遞,故孕婦吸煙可導致胎兒聽力障礙。美國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吸煙孕婦所生的嬰兒聽力不正常。經跟蹤調查,兒童長到6_12歲時,根據母親孕期吸煙情況將其分別進行聽力測試,結果顯示:孕婦吸煙越多,兒童聽力反應越差;被動吸煙的兒童也發現類似結果。
丹麥研究人員進行的一次大規模調查證實,30%至40%的猝死嬰兒與他們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吸煙有關,在懷孕期間吸煙的婦女生下的嬰兒發生猝死的危險性要比不吸煙婦女的嬰兒高3倍。研究人員指出,香煙中的尼古丁可能是罪魁禍首,因為尼古丁具有削弱或破壞胎兒自我保護機制的作用。
另據調查,吸煙者所生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7.3%,而不吸煙者所生嬰兒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為4.7%。德國一項研究發現,孕婦吸煙對胎兒的危害,比目前公認的還要嚴重,懷孕期若每天吸煙10支,胎兒患癌的危險性增加50%,患白血病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研究人員在吸煙婦女新生兒的尿液中發現了典型的產生於煙草的nnal致癌物質。胎兒通過臍帶吸收了尼古丁,並在肝臟把它轉化為nnal,最後通過腎臟排出體外。這樣,吸煙孕婦使其胎兒的肝臟、腎臟和肺均受到了損害。
孕婦吸煙除對胎兒有以上的間接作用之外,吸煙對胎兒還有直接作用。吸煙能加速胎兒心率和減少呼吸運動。煙內的尼古丁和其他有毒物質還能通過血液滲入胎盤,輸送給胎兒,甚至給還不完善的臟器造成損害。
孕婦吸煙不但對胎兒造成很大的傷害,對其自身的身體也十分不利。有報道表明,吸煙的孕婦在臨產時出現胎盤早剝、出血、早破水等合並症比正常產婦高1-2倍。
所以,為了下一代的健康長,為了孕婦自身的身體健康,孕婦應遠離香煙,並避免被動吸煙,在清新愉悅的環境中度過孕產期。
四、對婦女的危害
1.吸煙與宮外孕
近20年來,世界各地婦女宮外孕的發生率(主要是輸卵管妊娠)增長了兩三倍。過去都認為宮外孕的主要原因是盆腔炎和性傳播疾病,然而為什麼在盆腔炎和性疾病發病率減少的地區,宮外孕仍呈上升趨勢呢?專家們一直在尋找新的宮外孕危險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卷煙的煙霧。專家們發現,無論性生活史、盆腔感染史、節育史和生育史怎樣變動,宮外孕的發生都與孕婦吸入的煙霧量有明顯關系。研究人員將孕婦分成兩組,吸煙組的宮外孕發生率為40.1%,而不吸煙組為29.7%,兩組有明顯差異。美國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對274名宮外孕患者和同期727名受孕婦女進行了病例對照研究,認為吸煙婦女發生輸卵管妊娠的危險比不吸煙者高40%。
孕婦吸煙發生宮外孕的原因,經研究發現,煙霧可以刺激小血管壁而使其增厚,因而盆腔內血液循環發生變化,從而引起受精卵著床變異等一系列變化。有人認為,尼古丁損傷了輸卵管中將卵子送入子宮的微發絲狀結構,妨礙受精卵正常輸送至子宮。所以,在美國提出了
⑷ 吸煙有多大危害
吸煙的害處 當你在吸煙時,你是否意識到你正在不知不覺地吸入香煙中的有害物質。香煙中的有害物質有2000多種,最主要的有害物質是煙焦油和一氧化碳,其中的成癮物質是 尼古丁。吸煙時間越長,煙量越大,吸煙的危害越大。被動吸煙同樣危害身體健康。 吸煙可能會使你身患肺癌、冠心病、氣管炎和 肺氣腫等疾病。 研究表明,吸煙習慣的養成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生理、心理和社會。 在生理上,就是人體對尼古丁的依賴。 在心理上,就是把吸煙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習慣吸煙的動作,喜歡香煙的味道。 在社會上,就是把香煙當成一種社交的手段,或者把香煙當成某種身份的標志。 因此,要使戒煙成功,必須從這三方面入手。從許多屢戒屢吸的人來看,戒煙僅靠意志力是不夠的。 有人說煙癮難戒,戒煙很難,這話不對。其實,做到不吸煙並不難。 現在就定下戒煙的時間,明天就開始吧。戒煙需要你堅定的決心和毅力,以及自信,說戒就戒。 對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說,你戒煙了。 如果煙癮很大,戒煙後感到不適,可以用戒煙葯物幫忙。為避免再吸煙,請不主動買煙,請不要接受他人敬煙。 再介紹一些 煙草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成分,其中已經有50種成分被證明可以導致吸煙者患上癌症。然而,瑞典科學家最新研究顯示,吸煙者呼出的煙霧中含有大量能夠導致哮喘和支氣管炎的內毒素,這種物質還會嚴重影響被動吸煙者的呼吸系統健康。 瑞典倫丁大學的科學家證明,高濃度的煙草製品煙霧可以製造大量內毒素;在彌漫二手煙煙霧的屋子裡,內毒素濃度是無煙室內的120多倍。在濃度很高時,內毒素能夠引發人體呼吸道發炎,從而導致支氣管炎和哮喘。被動吸煙除了會影響呼吸系統健康外,還會影響家人夜晚睡眠的質量。 吸煙 吸煙污染 可能超過汽車尾氣 據新華社報道義大利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吸煙冒出的煙霧造成的污染可能超過某些汽車發動機尾氣造成的污染。 據義大利《控制煙草》最新一期雜志報道,科學家對一個容積60立方米的車庫(車庫大門敞開)中空氣里懸浮顆粒的數量進行了40分鍾測量。然後把大門關上,讓一輛使用環保型柴油的福特汽車點火30分鍾,再對車庫中空氣污染情況進行測量。然後用同樣的方法測量3支特製加長香煙持續燃燒30分鍾引起的污染。 測量結果表明,3支香煙釋放的煙霧的污染指數比柴油燃燒的污染指數要高出10倍。 每天抽煙 更容易得腦中風 據新華社報道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抽煙會大大增加患腦中風的危險。如果所有的人都不抽煙,日本每年大約有16萬人可以免於患上腦中風,約1.5萬人可避免死亡。 在各種類型的腦中風中,一種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腦中風與抽煙的關系最大。每天抽煙數量在20支以下或20支至40支的男性患上這類腦中風的風險,分別是不抽煙男性的3.2倍和3.8倍。而總體說來,抽煙的女性患此病的風險,是不抽煙的女性的2.7倍。蛛網膜是像蜘蛛網一樣包在大腦表面的一層腦膜,它的下面有間隙,發生在該間隙里的出血稱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是劇烈的頭痛,常伴有頸部僵硬。 抽煙也會增加其它類型的腦中風發作的危險,例如大面積腦梗塞和腔隙性腦梗塞。 吸煙老年人 較易患上抑鬱症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吸煙老年人出現抑鬱症狀的機會比從不吸煙者高出50%,其中男性持續吸煙者的風險更比從不吸煙者高出62%。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北歐精神病學雜志》。 研究人員訪問了56167名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並根據問卷中的15項「長者抑鬱指標」評估受訪者是否出現抑鬱症狀。 香港大學醫學院社會醫學系系主任林大慶表示,吸煙的老年人容易患有抑鬱症狀,相信是香煙中的尼古丁影響神經系統,因而導致情緒失調,也有可能是由於有抑鬱症狀的老年人利用吸煙來紓緩抑鬱情緒所致。 被動吸煙 嬰兒被動吸煙容易成「夜哭郎」 有些嬰兒天生愛「上夜班」,無論大人怎麼哄怎麼抱,就是不能止住孩子晚上哭鬧。我們一般把這樣的孩子叫「夜哭郎」。有時候,孩子一哭就是一整夜,讓父母無比頭痛,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在美國,有超過20%的新生兒父母被自己家裡的「夜哭郎」所困擾。一直以來,醫學上對於這種哭鬧現象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解釋。不過,根據美國布朗大學流行病學家艾蒙德·謝那薩教授的研究,在懷孕期間或者生產後短期內吸煙的母親,其孩子成為「夜哭郎」的概率要超過不吸煙母親的概率。 謝那薩教授與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瑪麗-瓊·布朗在10月的美國《小兒科》雜志上公布了這一研究結果。他們為此對六項涉及1.2萬嬰兒的研究進行了總結分析。結果發現,在懷孕期間吸煙的母親,生下「夜哭郎」的概率是不吸煙母親的兩倍。另外,因為父母或者家人吸煙,嬰兒成為「二手煙民」,也會增加他無端哭鬧的概率。 此前的研究已經證明,母親在懷孕期間吸煙,會增加生產低體重兒、嬰兒猝死以及嬰兒呼吸道患病的概率。 成人被動吸煙容易睡覺打鼾 被動吸煙不僅讓嬰兒晚上睡不好,就連成人也有可能因此夜裡「鼾聲如雷」。根據10月的《美國呼吸及危症處理》雜志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吸煙者以及被動吸煙者,都比其他人更有可能睡覺時打鼾。 這項研究的組織者之一、瑞士於默奧大學醫院的卡爾·富蘭克林教授認為,吸煙或者被動吸煙是導致打鼾最常見的因素之一。研究小組對來自丹麥、愛沙尼亞、冰島、挪威和瑞典的1.5萬名年齡在25到54歲之間的男女進行了觀察,總結這些人在吸煙、打鼾、慢性支氣管炎、肥胖、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情況。結果發現,在吸煙者中,有24%的人打鼾,在不吸煙者中這一數據僅為13.7%。曾經吸煙者也不能「倖免」,他們中打鼾的有20.3%。此外,有20%的人從來沒有吸煙歷史,但是因為他們的家人吸煙,令他們也成為習慣性打鼾患者。在充分計算了其它可能導致打鼾的因素,比如肥胖、性別和年齡後,研究者得出結論,吸煙會將打鼾的概率增加17%,被動吸煙者將增加2.2%。相比之下,人們一向認為導致打鼾的最平常因素——肥胖,只會增加打鼾概率4.3%。 根據富蘭克林教授的介紹,研究者是基於三大理由,認為吸煙會刺激打鼾的。第一,吸煙以及被動吸煙會導致上呼吸道過敏、發炎,從而阻塞呼吸道;第二,晚上睡覺時,人類白天吸入的尼古丁會部分釋放;第三,尼古丁的毒性會對上呼吸道肌肉組織的神經細胞造成損害。 回答者:wulan0509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 14:16 --------------------------------------------------------------------------------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煙對人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1支煙中有3000多種化學物質,43種致癌物質;最嚴重的致癌物質--苯丙砒。吸煙與全身各個部位的癌症均有關,是致癌的"第一殺手"。 2、煙草中的有害物質除了致癌物外,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煙焦油等。科學研究已證明,吸煙在人大腦中產生"尼古丁受體"而使人產生成癮性。這個成癮的過程與其他吸毒成癮的過程完全一樣。 3、煙的有害物質對人體粘膜、血管、細胞以及各個組織器官均可造成損害。 4、吸煙患肺癌的人可使死亡率增加15倍,若戒煙5年則死亡率為10倍,戒煙10年死亡率為5倍,戒煙15年死亡率減少為0。戒煙越早越好。注意不要驟然戒除,逐漸減少為好。 火災時煙對人的危害 火災煙氣的危害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 11a.燃氣的毒害性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當煙氣中的含氧量低於正常所需的數值時,人的活動能力減弱、智力混亂,甚至暈倒窒息;當煙氣中含有各種有毒氣體的含量超過人正常生理所允許的最低濃度時,就會造成中毒死亡。 11b.煙氣的減光性影響人員的安全疏散和火災的施救。煙氣中的煙粒子對可見光有完全的遮蔽作用,煙氣彌漫時,可見光受到煙粒子的遮蔽而大大減弱,能見度大大降低,並且煙氣對人的眼睛有極大的刺激,使人不能睜開眼睛,人在疏散中就影響著行進速度。 11c.煙氣的恐怖性造成人心理上的恐慌。尤其是發生轟燃時,火焰和煙氣沖出門窗孔洞,烈火熊熊、濃煙滾滾,使人產生極大恐懼,會造成疏散時的混亂。缺氧。空氣中正常含氧量為21%,而建築物發生火災時,會消耗掉大量的氧,氧含量缺少時,就會導致人員窒息。當氧氣含量為12%一15%時,人的呼吸就會急促、頭痛、眩暈、渾身疲勞無力,動作遲鈍;當氧氣含量為10%一12%時,人就會出現惡心嘔吐、無法行動乃至癱瘓;當氧氣含量為6%一8%時,人便會昏倒並失去知覺;當氧氣含量低於6%時,6-8分鍾的時間內,人就會死亡;當氧氣含量為2%-3%時,人在45秒內會立即死亡。 111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為不完全燃燒產物,當空氣中的含量為0.1%時,人一小時後便會感到頭痛、作嘔、不舒服;當含量達到0.5%時,20—30分鍾內人員會死亡;含量為1%時,人員吸氣數次後失去知覺,1—2分鍾內會即刻死亡。 1111氰化氫:羊毛絲織品及含氮的塑料製品燃燒時會產生這種氣體。不同濃度的氰化氫對人體的影響為:當氰化氫濃度為110fpm時,大於l小時人即死亡;當濃度為181ppm時,10分鍾人即可死亡;當濃度為280ppm時,人會立即死亡 喝酒,讓人得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賭博,不務正業,輕者讓人情緒暴躁,怨天尤人,重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色情,讓人精神恍惚,艾滋病等性病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即使沒有得病,稍有不慎就會弄得離婚,家庭糾紛
⑸ 有成就的人都會吸煙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公共環境的制約,有成就的人越來越少吸煙,而選擇其他更健康的方式釋放自己,比如健身、旅行、閱讀等等。
歷史上相當一段時間里香煙都是吸煙者自己動手製作的,他們把原來用於煙斗的煙絲放在小紙片里裹制而成,俗稱「手工卷煙」。可見煙草的來源很草根。隨後香煙進入歐洲的貴族圈,很快在歐洲的風靡起來傳遍世界各地,讓人以為抽煙是有成就的象徵。同時,隨著民眾對香煙越來越追捧,市場需求高漲,人們對煙草數量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煙草的品質總體下降。隨著科學發現煙草對人體害處很大,越來越多相信科學的成功人士會減少吸煙。
⑹ 最新科研成果:吸煙危害多大
他的危害就是知道後 嚇得趕緊點支煙壓壓驚
⑺ 吸煙好嗎
首先,肯定不好。理由: 1.四十多種致命疾病與吸煙有關 吸煙造成的致命性疾病約有40多種,其中僅癌症一類疾病就有多種,如口腔癌、食道癌、喉癌、肺癌、胰腺癌、膽囊癌和子宮內膜癌等等。 許多吸煙者辯解說抽煙也有好處,但專家認為,好處只有1%,而死亡的可能性卻增加了100倍。比如吸煙20年的人得肺癌死亡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增加了20倍,吸煙者中年死亡的可能性是不吸煙者的3倍。 然而,吸煙者一時戒不了煙咋辦?作為權宜之計,多吃堅果類如豆子、果子和粗糧等含維生素E的食物,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專家認為,60歲以下吸煙不足40年的男性,補充維生素E的效果最明顯。 2.吸煙易患精神疾病 一份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約有44%的吸煙者存在精神方面疾病。該報告稱,那些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壓力過大或社交恐懼症的人,其發生吸煙行為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多1倍。 3.吸煙者易患皮膚癌 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最近研究發現,吸煙可明顯增加患一種稱作鱗狀細胞癌的普通皮膚癌的危險性。 在這項研究中,萊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740名皮膚癌患者的吸煙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161名鱗狀細胞癌患者,並與386名沒有患皮膚癌的實驗對象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患鱗狀細胞癌的危險性比不吸煙者要高1.9倍,而且吸煙數量越多,這種危險性就越大。 4.常吸煙易患鼻竇炎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根據美國國家有關部門對2萬多名17歲以及17歲以上的人口調查的數據發現,每年至少有35%的美國人患上鼻竇炎。 研究人員還發現,直接吸煙者能增加鼻竇炎的發病危險,只不過增加的危險性較小。他們發現每天吸煙11支以上者比不吸煙的人每年鼻竇炎發作一次的危險性多16%,無論是單獨發病、急性鼻竇炎還是慢性鼻竇炎,發病危險都會增加。 研究人員希望不吸煙的鼻竇炎患者要避免被動吸煙,因為研究尚未確定被動吸煙是否能使症狀加重。(曹淑芬) 5.婦女吸煙易患關節炎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吸煙的婦女早期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是非吸煙者的近兩倍。 伯明翰亞拉巴馬大學的肯尼思。塞格博士及其同事對3萬名年齡在55歲到69歲之間婦女的健康記錄進行研究後發現,與不吸煙的婦女相比,目前吸煙者早期發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危險增加了近兩倍。曾經吸煙者的危險也略高於不吸煙者。但研究人員還不知道吸煙是如何影響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6.煙霧易致「慢阻肺」 在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公布的危害人類健康的十大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榜上有名。這是一種常見且多發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死率較高。我國近年對中北部地區102230名成年人調查表明,COPD約佔15歲以上人群的3%,其患病率之高是十分驚人的。 大量研究證明,吸煙是COPD的主要誘發因素。我國吸煙者COPD的患病率較非吸煙者高4倍。 吸煙引起COPD的確切機理目前尚不清楚,但香煙煙霧的多種成分直接或間接導致的肺組織破壞、免疫功能抑制、對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高及氣道阻塞等機理是肯定的。 煙霧中有4000多種有害物質,其中主要的有毒復合物包括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焦油。一氧化碳進入體內引起缺氧和血管損傷,並直接抑制細胞內呼吸。尼古丁可引起中樞神經興奮及軀體成癮的雙重依賴,這也是產生成癮及戒煙困難的主要原因。尼古丁的致死量為50~70毫克,相當於2包香煙中煙鹼的含量。焦油含有致癌物質,亦可誘發COPD.吸煙還會造成的肺蛋白酶———抗蛋白酶的失衡,這是導致肺氣腫的重要原因。煙霧中的氧自由基可直接損傷肺組織,使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加之呼吸道纖毛黏液清除系統受損,極易發生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而大量分泌物導致氣道不通暢,久而久之,就會引起COPD. 7.吸煙可致牙周病 吸煙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對牙周組織產生影響,導致牙周病的發生。這是前不久包鋼三院與包鋼醫院一項聯合調查得出的結論。 有關專家指出,牙周病雖然是小病,但由於牙周炎引發的顱內感染和敗血症在臨床中並不鮮見。因此,奉勸煙民:為了保護牙齒,戒煙是最好的選擇。 8.吸煙傷害消化道 消化系統最容易受到各種理化和生物致病因子的傷害。其中,有一重要危險因素往往被忽視,這就是吸煙對消化系統的嚴重傷害。 目前以吸煙為明確危險因子的消化系統癌症有食道癌、胃癌、胰癌和肝癌。還有報道認為,膽道癌和結腸癌也與吸煙高度相關。而且,吸煙時間越長、數量越多,致癌的危險性就越高。特別是吸煙與飲酒同步進行時,更會出現致癌乘法效應,危險性呈幾何級數增長。以胃癌為例,幽門螺桿菌是公認的致癌因子,但吸煙與其相比相對危險性竟高達2.9~6.吸煙可誘發潰瘍病,它的機理是使胃粘膜壁細胞分泌胃酸升高,對血管的毒性刺激增強,使胃粘膜血流量減少,修復更新能力下降。新近的研究還表明,香煙中尼古丁可間接影響前列腺素的分泌,使胃粘膜分泌的胃粘液和碳酸氫鹽下降。在潰瘍病的復發中,香煙更是起著罪魁禍首的作用,它不僅延遲潰瘍癒合過程,而且極易導致復發。 9.母親吸煙兒多齲 前不久,日本東海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母親的吸煙程度與母子各自的齲齒狀況,對東京十九所保育院的近千組母子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吸煙母親的齲齒明顯多於非吸煙母親,而與刷牙的次數無關。 研究人員指出,母親吸煙時,焦油類物質會附著在牙刷難以刷到的部位,而食物殘渣又會黏附在這些部位,使之成為致齲菌的溫床。母親口中的致齲菌可通過碗筷等食具傳給孩子,進而導致兒童齲齒的發生。 10. 香煙煙霧可致變態反應性疾病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王蓮芸等開展的「香煙煙霧對變態反應性疾病影響的研究」證實,香煙煙霧可引起變態反應性疾病。這一成果最近通過山西省科委組織的專家鑒定。認為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具有廣泛的推廣應用前景。 眾所周知,吸煙有害健康。吸煙與肺癌、慢性支氣管炎、心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關系密切,而香煙煙霧與變態性疾病的關系目前國內報道甚少。王蓮芸等通過不同年齡組的1606例變應性疾病患者,以香煙煙霧製成的抗原試劑,進行了過敏性試驗。結果顯示,呈陽性反應者就有556人,陽性率達3.6%,說明香煙煙霧的陽性反應與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發病關系密切。其表現為:鼻癢、咽喉癢、發作性連續打6個以上噴嚏、流大量的清水樣鼻涕、陣發性咳嗽、咯白色泡沫狀痰和哮喘發作。 王蓮芸指出,香煙煙霧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重要變態反應原,對它必須要有足夠重視,遠離煙霧環境。(張超群) 11.吸煙連著皮膚癌 近來國外眾多研究顯示,由於皮膚與煙塵直接接觸,並與通過血液到達皮膚的毒性物質相接觸,故一些皮膚癌直接或間接與吸煙密切相關。 黑色素瘤一項綜合性研究中,研究人員調查了2583例黑色素瘤患者發現,有22.9%的男性吸煙者或以前吸煙者有轉移灶(Ⅱ期或Ⅲ期病變),而非吸煙者11.2%有轉移灶;在女性,有12.6%的吸煙者或以前吸煙者,以及5.8%的非吸煙者為晚期患者。雖無確切證據表明吸煙會引起黑色素瘤或增加發病率,但可以肯定的一是吸煙者原發病灶更容易轉移;二是吸煙者在確診後存活率降低,且吸煙者更容易在診斷後2年內發生轉移。研究者認為,吸煙者黑色素瘤預後不良的原因可能與吸煙對免疫系統的不良影響有關,因試驗發現,吸煙者比非吸煙者血清IgG和IgA的水平低。 鱗狀細胞癌有人研究311例患皮膚鱗狀細胞癌(SCC)的患者,發現吸煙與SCC之間有非常顯著的聯系。另一項對繼發性、非黑色素瘤性皮膚癌的危險性研究也發現,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繼發SCC的危險性在現吸煙者中較高,這種危險性隨吸煙量和持續時間而增加。一項對107900名護士調查的結果發現,吸煙者比從不吸煙者,患SCC的危險性增加50%,其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吸煙的免疫抑製作用所致。 口腔癌和唇癌吸煙者容易形成尼古丁口炎、毛狀舌和黏膜白斑等,其中黏膜白斑雖通常是一種良性角化過度,但吸煙可能促使它成為一種癌前病變。有人發現吸煙與日光因素結合在一起時,就成為重要的危險因素。有研究者調查160例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發現日光暴露和吸煙對發育異常的或有惡性唇病變者來說,是兩個重要的、獨立的危險因素。事實上,約有80%的唇癌患者確是吸煙者。 肛門生殖器癌現已發現,肛門生殖器皮膚癌與吸煙有關:如肛門生殖器部位的鱗狀細胞癌不僅在吸煙者常見,而且每天吸10支以上香煙的人患陰莖癌的相對危險度是非吸煙者的2倍;吸煙史在45年以上的人危險性更大(3倍)。女性吸煙的危險不容忽視,研究表明,有50%以上患肛管癌的婦女是吸煙者,與非吸煙者相比,吸煙者患肛管癌的相對危險度是7.7.外陰癌也與吸煙有關,現吸煙者發生原位癌的相對危險度是4.4,發生侵襲性癌的相對危險度是2.2.另有學者發現,每天吸煙10~20支就能增加患外陰癌的危險。
希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