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法拉第的成果

法拉第的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11 07:28:14

Ⅰ 法拉第五十餘年的科研生涯中都有哪些成果

法拉第在五十餘年的科研生涯中,成果無數。早年他先後液化了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發現磁致旋光效應和分離出苯等,其中的每一項都影響甚遠。

Ⅱ 法拉第主要成就有哪些

電學方面
他在電學方面的貢獻最為顯著。紀錄中法拉第最早的實驗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鋅片以及六片浸過鹽水的濕紙做成伏特電池。他並使用這個電池分解硫酸鎂。1821年,在丹麥化學家韓·克利斯汀·奧斯特發現電磁現象後,戴維和威廉·海德·渥拉斯頓嘗試設計一部電動機,但沒有成功。法拉第在與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後,繼續工作並建造了兩個裝置以產生他稱為「電磁轉動」的現象:由線圈外環狀磁場造成的連續旋轉運動。他把導線接上化學電池,使其導電,再將導線放入內有磁鐵的汞池之中,則導線將繞著磁鐵旋轉。這個裝置現稱為單極電動機。這些實驗與發明成為了現代電磁科技的基石。但此時法拉第卻做了一件不智之舉,在沒有通知戴維跟渥拉斯頓情況下,擅自發表了此項研究成果。此舉招來諸多爭議,也迫使他離開電磁學研究數年之久。 在這個階段,有些證據指出戴維可能有意阻礙法拉第在科學界的發展。如在1825年,戴維指派法拉第進行光學玻璃實驗,此實驗歷時六年,但沒有顯著的進展。直到1829年,戴維去世,法拉第停止了這個無意義的工作並開始其他有意義的實驗。在1831年,他開始一連串重大的實驗,並發現了電磁感應,雖然在福朗席斯科·札德啟稍早的工作可能便預見了此結果,此發現仍可稱為法拉第最大的貢獻之一。這個重要的發現來自於,當他將兩條獨立的電線環繞在一個大鐵環,固定在椅子上,並在其中一條導線通以電流時,另外一條導線竟也產生電流。他因此進行了另外一項實驗,並發現若移動一塊磁鐵通過導線線圈,則線圈中將有電流產生。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移動線圈通過靜止的磁鐵上方時。 他的展示向世人建立起「磁場的改變產生電場」的觀念。此關系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建立起數學模型,並成為四條麥克斯韋方程組之一。這個方程組之後則歸納入場論之中。法拉第並依照此定理,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此為現代發電機的始祖。1839年他成功了一連串的實驗帶領人類了解電的本質。法拉第使用「靜電」、電池以及「生物生電」已產生靜電相吸、電解、磁力等現象。他由這些實驗,做出與當時主流想法相悖的結論,即雖然來源不同,產生出的電都是一樣的,另外若改變大小及密度(電壓及電荷),則可產生不同的現象。 在他生涯的晚年,他提出電磁力不僅存在於導體中,更延伸入導體附近的空間里。這個想法被他的同行排斥,法拉第也終究沒有活著看到這個想法被世人所接受。法拉第也提出電磁線的概念:這些流線由帶電體或者是磁鐵的其中一極中放射出,射向另一電性的帶電體或是磁性異極的物體。這個概念幫助世人能夠將抽象的電磁場具象化,對於電力機械裝置在十九世紀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而這些裝置在之後的十九世紀中主宰了整個工程與工業界。1845年他發現了被他命名為抗磁性(diamagnetism)現在則稱為法拉第效應的現象:一個線性極化的光線在經過一物體介質時,外加一磁場並與光線的前進方向對齊,則此磁場將使光線在空間中劃出的平面轉向。他在筆記本中寫下:「我終於在『闡釋一條磁力曲線』-或者說『力線』-及『磁化光線』中取得成功。」 在對靜電的研究中,法拉第發現在帶電導體上的電荷僅依附於導體表面,且這些表面上的電荷對於導體內部沒有任何影響。造成這樣的原因在於在導體表面的電荷彼此受到對方的靜電力作用而重新分布至一穩定狀態,使得每個電荷對內部造成的靜電力互相抵銷。這個效應稱為遮蔽效應,並被應用於法拉利籠上。雖然法拉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實驗學家,他的數學能力與之相形就顯得相當薄弱,只能計算簡單的代數,甚至難以應付三角學。不過法拉第懂得使用條理清晰且簡單的語言表達他科學上的想法。他的實驗成果後來被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使用,並建立起了現在電磁理論的基礎方程式。
化學方面
法拉第最早的化學成果來自於擔任戴維助手的時期。他花了很多心血研究氯氣,並發現了兩種碳化氯。法拉第也是第一個學者實驗(雖然較為粗略)觀察氣體擴散,此現象最早由約翰·道爾頓發表,並由湯瑪斯·葛蘭姆及約瑟夫·羅斯密特揭露其重要性。他成功的液化了多種氣體;他研究過不同的鋼合金,為了光學實驗,他製造出多種新型的玻璃。其中一塊樣品後來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在一次當法拉第將此玻璃放入磁場中時,他發現了極化光平面受磁力造成偏轉及被磁力排斥。 他也盡心於創造出一些化學的常用方法,用結果、研究目標以及大眾展示做為分類,並從中獲得一些成果。他發明了一種加熱工具,是本生燈的前身,在科學實驗室廣為採用,作為熱能的來源。法拉第在多個化學領域中都有所成果,發現了諸如苯等化學物質(他稱此物質為雙碳化氫(bicarburetofhydrogen)),發明氧化數,將如氯等氣體液化。他找出一種氯水合物的組成,這個物質最早在1810年由戴維發現。法拉第也發現了電解定律,以及推廣許多專業用語,如陽極、陰極、電極及離子等,這些詞語大多由威廉·休艾爾發明。由於這些成就,很多現代的化學家視法拉第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實驗科學家之一。 是法拉第把磁力線和電力線的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學,通過強調不是磁鐵本身而是它們之間的「場」,為當代物理學中的許多進法拉第展開拓了道路,其中包括麥克斯韋方程。法拉第還發現如果有偏振光通過磁場,其偏振作用 就會發生變化。這一發現具有特殊意義,首次表明了光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Ⅲ 法拉第的貢獻

電學方面
他在電學方面的貢獻最為顯著。紀錄中法拉第最早的實驗乃是利用七片半便士、七片鋅片以及六片浸過鹽水的濕紙做成伏特電池。他並使用這個電池分解硫酸鎂。1821年,在丹麥化學家韓·克利斯汀·奧斯特發現電磁現象後,戴維和威廉·海德·渥拉斯頓嘗試設計一部電動機,但沒有成功。法拉第在與他們討論過這個問題後,繼續工作並建造了兩個裝置以產生他稱為「電磁轉動」的現象:由線圈外環狀磁場造成的連續旋轉運動。他把導線接上化學電池,使其導電,再將導線放入內有磁鐵的汞池之中,則導線將繞著磁鐵旋轉。這個裝置現稱為單極電動機。這些實驗與發明成為了現代電磁科技的基石。但此時法拉第卻做了一件不智之舉,在沒有通知戴維跟渥拉斯頓情況下,擅自發表了此項研究成果。此舉招來諸多爭議,也迫使他離開電磁學研究數年之久。 在這個階段,有些證據指出戴維可能有意阻礙法拉第在科學界的發展。如在1825年,戴維指派法拉第進行光學玻璃實驗,此實驗歷時六年,但沒有顯著的進展。直到1829年,戴維去世,法拉第停止了這個無意義的工作並開始其他有意義的實驗。在1831年,他開始一連串重大的實驗,並發現了電磁感應,雖然在福朗席斯科·札德啟稍早的工作可能便預見了此結果,此發現仍可稱為法拉第最大的貢獻之一。這個重要的發現來自於,當他將兩條獨立的電線環繞在一個大鐵環,固定在椅子上,並在其中一條導線通以電流時,另外一條導線竟也產生電流。他因此進行了另外一項實驗,並發現若移動一塊磁鐵通過導線線圈,則線圈中將有電流產生。同樣的現象也發生在移動線圈通過靜止的磁鐵上方時。 他的展示向世人建立起「磁場的改變產生電場」的觀念。此關系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建立起數學模型,並成為四條麥克斯韋方程組之一。這個方程組之後則歸納入場論之中。法拉第並依照此定理,發明了早期的發電機,此為現代發電機的始祖。1839年他成功了一連串的實驗帶領人類了解電的本質。法拉第使用「靜電」、電池以及「生物生電」已產生靜電相吸、電解、磁力等現象。他由這些實驗,做出與當時主流想法相悖的結論,即雖然來源不同,產生出的電都是一樣的,另外若改變大小及密度(電壓及電荷),則可產生不同的現象。在他生涯的晚年,他提出電磁力不僅存在於導體中,更延伸入導體附近的空間。這個想法被他的同儕排斥,法拉第也終究沒有活著看到這個想法被世人所接受。法拉第也提出電磁線的概念:這些流線由帶電體或者是磁鐵的其中一極中放射出,射向另一電性的帶電體或是磁性異極的物體。這個概念幫助世人能夠將抽象的電磁場具象化,對於電力機械裝置在十九世紀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而這些裝置在之後的十九世紀中主宰了整個工程與工業界。1845年他發現了被他命名為抗磁性(diamagnetism)現在則稱為法拉第效應的現象:一個線性極化的光線在經過一物體介質時,外加一磁場並與光線的前進方向對齊,則此磁場將使光線在空間中劃出的平面轉向。他在筆記本中寫下:「我終於在『闡釋一條磁力曲線』-或者說『力線』-及『磁化光線』中取得成功。」 在對靜電的研究中,法拉第發現在帶電導體上的電荷僅依附於導體表面,且這些表面上的電荷對於導體內部沒有任何影響。造成這樣的原因在於在導體表面的電荷彼此受到對方的靜電力作用而重新分布至一穩定狀態,使得每個電荷對內部造成的靜電力互相抵銷。這個效應稱為遮蔽效應,並被應用於法拉利籠上。雖然法拉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實驗學家,他的數學能力與之相形就顯得相當薄弱,只能計算簡單的代數,甚至難以應付三角學。不過法拉第懂得使用條理清晰且簡單的語言表達他科學上的想法。他的實驗成果後來被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使用,並建立起了現在電磁理論的基礎方程式。
化學方面
法拉第最早的化學成果來自於擔任戴維助手的時期。他花了很多心血研究氯氣,並發現了兩種碳化氯。法拉第也是第一個學者實驗(雖然較為粗略)觀察氣體擴散,此現象最早由約翰·道爾頓發表,並由湯瑪斯·葛蘭姆及約瑟夫·羅斯密特揭露其重要性。他成功的液化了多種氣體;他研究過不同的鋼合金,為了光學實驗,他製造出多種新型的玻璃。其中一塊樣品後來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因為在一次當法拉第將此玻璃放入磁場中時,他發現了極化光平面受磁力造成偏轉及被磁力排斥。 他也盡心於創造出一些化學的常用方法,用結果、研究目標以及大眾展示做為分類,並從中獲得一些成果。他發明了一種加熱工具,是本生燈的前身,在科學實驗室廣為採用,作為熱能的來源。法拉第在多個化學領域中都有所成果,發現了諸如苯等化學物質(他稱此物質為雙碳化氫(bicarburetofhydrogen)),發明氧化數,將如氯等氣體液化。他找出一種氯水合物的組成,這個物質最早在1810年由戴維發現。法拉第也發現了電解定律,以及推廣許多專業用語,如陽極、陰極、電極及離子等,這些詞語大多由威廉·休艾爾發明。由於這些成就,很多現代的化學家視法拉第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實驗科學家之一。 是法拉第把磁力線和電力線的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學,通過強調不是磁鐵本身而是它們之間的「場」,為當代物理學中的許多進法拉第展開拓了道路,其中包括麥克斯韋方程。法拉第還發現如果有偏振光通過磁場,其偏振作用 就會發生變化。這一發現具有特殊意義,首次表明了光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Ⅳ 法拉第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1833年1月23日,英國科學家法拉第提出了電解定律。法拉第自幼家境貧寒,從1812年自薦作戴維的助手起,法拉第開始了他的物理化學研究生涯。他在物理學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在電磁感應方面。他對化學的卓越貢獻是電化學。

電解是借電流的作用而進行化學反應的過程。1800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伏打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化學電源——伏打電池。同年,英國解剖學家卡里斯爾和工程師尼科爾森用自製的伏打電池分解了紐利巴河的水。他們開創了化學上的新領域——電解。1807年,英國化學家戴維和其他一些人通過電解成功得到了鉀、鈉、鈣、鍶等金屬。電解法給化學界帶來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如同拉瓦錫首先注意到化學反應中物質量的變化一樣,法拉第也是注意到電解中物質量和電流量關系的第一人。

Ⅳ 法拉第有哪些著名的成就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
1791年9月22日出生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因家庭貧困僅上過幾年小學,13歲時便在一家書店裡當學徒。書店的工作使他有機會讀到許多科學書籍。在送報、裝訂等工作之餘,自學化學和電學,並動手做簡單的實驗,驗證書上的內容。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聽自然哲學講演,因而受到了自然科學的基礎教育。由於他愛好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受到英國化學家戴維的賞識,1813年3月由戴維舉薦到皇家研究所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從此他踏上了獻身科學研究的道路。同年10月戴維到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講學,法拉第作為他的秘書、助手隨同前往。歷時一年半,先後經過法國、瑞士、義大利、德國、比利時、荷蘭等國,結識了安培、蓋·呂薩克等著名學者。沿途法拉第協助戴維做了許多化學實驗,這大大豐富了他的科學知識,增長了實驗才幹,為他後來開展獨立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在戴維指導下進行化學研究。1824年1月當選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1833----1862任皇家研究所化學教授。1846年榮獲倫福德獎章和皇家勛章。1867年8月25日逝世。
我們的時代是電氣的時代,不過事實上我們有時稱為航天時代,有時稱為原子時代,但是不管航天旅行和原子武器的意義多麼深遠,它們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相對來說起不了什麼作用。然而我們卻無時不在使用電器。事實上沒有哪一項技術特徵能象電的使用那樣完全地滲入當代世界。
許多人對電都做出過貢獻,查爾斯·奧古斯丁·庫侖,亞歷山得羅·伏特伯爵,漢斯·克里斯琴·奧斯特,安得烈·瑪麗·安培等就在最重要的人物之列。但是比其他人都遙遙領先的是兩位偉大的英國科學家邁克爾·法拉第和詹姆士·克拉克·麥克斯韋。雖然他倆在一定程度上互為補充,但卻不是合作人。其中各自的貢獻就足以使本人在本名冊中排列在前。
1791年9月22日是一個光輝的日子,一代科學巨匠邁克爾·法拉第降生在英國薩里郡紐囚頓一個貧苦的鐵匠家庭。法拉第的一生是偉人的,然而法拉第的童年卻是十分凄苦的。
為了解決全家的溫飽,老法拉第帶著5歲的小法拉第遷到倫敦,希圖改變貧窮的命運,不幸的是上帝非但沒有給法拉第一家賜福,反而在小法拉第九歲那年奪取了老法拉第的生命。迫於生計,幼小的僅有九歲的邁克爾·法拉第不得不承擔起生活重擔,去一家文具店充當學徒。四年以後,13歲的法拉第又到書店學徒。起初負責送報,後來充當圖書裝訂工。真所謂「天欲將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貧窮是不幸的,童工的生涯其清苦可知。難能可貴的是小法拉第不安於貧窮,不安於清苦,奮志好學。14歲時他跟一位裝書兼賣書師傅當學徒,利用此機會博覽群書。他在二十歲時聽英國著名科學家漢弗利·戴維先生講課,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給戴維寫信,終於得到了為戴維當助手的工作。法拉第在幾年之內就做出了自己的重大發現。雖然他的數學基礎不好,但是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他是無與倫比的。
1810年十九歲的法拉第連續聽了J·塔特姆所做的十幾次自然哲學講演並開始參加市哲學學會的學習活動,從中受到自然哲學的基礎教育。1812年2月到4月,21歲的法拉第有幸在皇家研究所聽了H·戴維的四次化學講演。這位大化學家淵博的知識立即吸引了年輕的法拉第。他熱忱地把戴維的每個科學觀點轉述給市哲學學會的同伴們。他精心整理聽課筆記並裝訂成一本精美的書冊,取名《H·戴維爵士演講錄》,並附上一封渴望做科學研究工作的信,於1812年聖誕節前夕一起寄給了戴維。法拉弟熱愛科學的激情感動了戴維,他所精心整理裝訂的「精美記錄冊」更使戴維深感欣慰.這時又正直他學徒期滿,於是戴維特推薦他於1813年3月進入皇家研究所當他的助手。同年10月跟隨戴維去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旅行。這次旅行使法拉第上了一次「社會大學」,沿途他認真地記錄了戴維在各地講學的內容,學到了許多科學知識,而且結識了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如蓋·呂薩克和安培等。增長了見聞,開擴了眼界。到1815年5月回到皇家研究所,法拉第已能在戴維指導下做獨立的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幾項化學研究成果。1816年法拉第發表了第一篇科學論文。從18I8年起他和J·斯托達特合作研究合金鋼,首創了金相分析方法。1820年他用取代反應製得六氯乙烷和四氯乙烯。1821年任皇家學院實驗室總監。1823見他發現了氯氣和其他氣體的液化方法。1824年1月他當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2月接替戴維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同年發現苯。
更主要的是他在電化學方面(對電流所產生的化學效應的研究)所做出的貢獻。經過多次精心試驗,法拉第總結了兩個電解定律,這兩個定律均以他的名字命名,構成了電化學的基礎。他將化學中的許多重要術語給予了通俗的名稱,如陽極、陰極、電極、離子等。
1821年法拉第完成了第一項重大的電發明。在這兩年之前,奧斯特已發現如果電路中有電流通過,它附近的普通羅盤的磁針就會發生偏移。法拉第從中得到啟發,認為假如磁鐵固定,線圈就可能會運動。根據這種設想,他成功地發明了一種簡單的裝置。在裝置內,只要有電流通過線路,線路就會繞著一塊磁鐵不停地轉動。事實上法拉第發明的是第一台電動機,是第一台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電動機的祖先。
這是一項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實際用途還非常有限,因為當時除了用簡陋的電池以外別無其它方法發電。
人們知道靜止的磁鐵不會使附近的線路內產生電流。1831法拉第發現第一塊磁鐵穿過一個閉合線路時,線路內就會有電流產生,這個效應叫電磁感應。一般認為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是他的一項最偉大的貢獻。
用兩個理由足以說明這項發現可以載入史冊。第一,法拉第定律對於從理論上認識電磁更為重要。第二,正如法拉第用他發明的第一台發電機(法拉第盤)所演示的那樣,電磁感應可以用來產生連續電流。雖然給城鎮和工廠供電的現代發電機比法拉第發明的電機要復雜得多,但是它們都是根據同樣的電磁感應的原理製成的。
是法拉第把磁力線和電力線的重要概念引入物理學,通過強調不是磁鐵本身而是它們之間的「場」,為當代物理學中的許多進 法拉第展開拓了道路,其中包括麥克斯韋方程。法拉第還發現如果有偏振光通過磁場,其偏振作用就會發生變化。這一發現具有特殊意義,首次表明了光與磁之間存在某種關系。
法拉第的一生是偉大的,法拉第其人又是平凡的,他非常熱心科學普及工作,在他任皇家研究所實驗室主任後不久,即發起舉行星期五晚間討論會和聖誕節少年科學講座。他在100多次星期五晚間討論會上作過講演,在聖誕節少年科學講座上講演達十九年之久.他的科普講座深入淺出,並配以豐富的演示實驗,深受歡迎.法拉第還熱心公眾事業,長期為英國許多公私機構服務.他為人質朴、不善交際、不圖名利、喜歡幫助親友.為了專心從事科學研究,他放棄了一切有豐厚報酬的商業性工作.他在1857年謝絕了皇家學會擬選他為會長的提名,他甘願以平民的身份實現獻身科學的諾言,終身在皇家學院實驗室工作一輩子,當一個平凡的邁克爾·法拉第。
1867年8月25日,平民邁克爾·法拉第在書房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一代科學巨星,在譜寫完他不平凡的人生,給人類留下無價的寶藏以後與世長辭。

Ⅵ 法拉第的貢獻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Ⅶ 法拉第有什麼貢獻

法拉第所研究的課題廣泛多樣,按編年順序排列,有如下各方面:鐵合金研究(1818-1824);氯和碳的化合物(1820);電磁轉動(1821);氣體液化(1823,1845);光學玻璃(1825-1831);苯的發明(1825);電磁感應現象(1831);不同來源的電的同一性(1832);電化學分解(1832年起);靜電學,電介質(1835年起);氣體放電(1835年);光、電和磁(1845年起);抗磁性(1845年起);「射線振動思想」(1846年起);重力和電(1849年起);時間和磁性(1857年起)。

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1820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的磁效應之後,法拉第於1821年提出「由磁產生電」的大膽設想,並開始了艱苦的探索。1821年9月他發現通電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以及磁體繞載流導體的運動,第一次實現了電磁運動向機械運動的轉換,從而建立了電動機的實驗室模型。接著經過無數次實驗的失敗,終於在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定律。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現,使人類掌握了電磁運動相互轉變以及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變的方法,成為現代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技術的基礎。

法拉第能夠這樣堅持10年矢志不渝地探索電磁感應現象,重要原因之一是同他關於各種自然力的統一和轉化的思想密切相關的,他始終堅信自然界各種不同現象之間有著無限多的聯系。也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他繼續研究當時已知的伏打電池的電、摩擦電、溫差電、伽伐尼電、電磁感應電等各種電的同一性,1832年他發表了<<不同來源的電的同一性>>論文,用大量實驗論證了「不管電的來源如何,它的本性都相同」的結論,從而掃除了人們在電的本性問題認識上的種種迷霧。

為了說明電的本質,法拉第進行了電流通過酸、鹼、鹽的溶液的一系列實驗,從而導致1833-1834年連續發現電解第一和第二定律,為現代電化學工業奠定了基礎,第二定律還指明了存在基本電荷,電荷具有最小單位,成為支持電的離散性質的重要結論,對於導致基本電荷e的發現以及建立物質電結構的理論具有重大意義。為了正確描述實驗事實,法拉第制定了遷移率、陰極、陽極、陰離子、陽離子、電解、電解質等許多概念、術語。

在電與磁的統一性被證實之後,法拉第決心尋找光與電磁現象的聯系。1845年他發現了原來沒有旋光性的重玻璃在強磁場作用下產生旋光性,使偏振光的偏振面發生偏轉,此即磁致光效應,成為人類第一次認識到電磁現象與光現象間的關系。1846年他發表了《關於光振動的想法》一文,最早提出了光的電磁本質的思想。他曾設計並不畏艱苦地作過許多實驗,試圖發現重力和電的關系,尋找磁場對光源所發射光譜線的影響,尋找電對光的作用等等,由於當時實驗條件所限,雖未獲成功,但他的思想和觀點完全正確,均為後人的實驗所驗證。

法拉第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他首先提出了磁力線、電力線的概念,在電磁感應、電化學、靜電感應的研究中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力線思想,並第一次提出場的思想,建立了電場、磁場的概念,否定了超距作用觀點。愛因斯坦曾指出,場的思想是法拉第最富有創造性的思想,是自牛頓以來最重要的發現。麥克斯韋正是繼承和發展了法拉第的場的思想,為之找到了完美的數學表示形式從而建立了電磁場理論。

法拉第對科學堅韌不拔的探索精神,為人類文明進步純朴無私的獻身精神,連同他的傑出的科學貢獻,永遠為後人敬仰。

Ⅷ 法拉第有哪些著名的科學成就讓他流芳百世

法拉第的成就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電學方面,二是化學方面。電學方面成就,在1821年的時候,發明了單極電動機;1831年,在經過一系列意義重大的實驗之後,他發現了以他名字冠名的法拉第電磁感應,可以說是他最偉大的貢獻之一;法拉第還建立起一種新的觀念----磁場的改變產生電場,並且以此為基礎,發明了最早的發電機;對傳統進行了挑戰,通過實驗讓人類對電的本質了解的更加深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即使電的來源不同,但是結果產生的電是一樣的。

Ⅸ 法拉第最大的成就是什麼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在化學、電化學、電磁學等領域都做出過傑出貢獻。他家境貧寒,未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但卻在眾多領域中作出驚人成就,堪稱刻苦勤奮、探索真理、不計個人名利的典範,對於青少年富有教育意義。
1、刻苦認真自學成才
法拉第,1791年9月22日生於薩里郡紐因頓的一個鐵匠家庭。13歲就在一家書店當送報和裝訂書籍的學徒。他有強烈的求知慾,擠出一切休息時間貪婪地力圖把他裝訂的一切書籍內容都從頭讀一遍。讀後還臨摹插圖,工工整整地作讀書筆記;用一些簡單器皿照著書上進行實驗,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結果,把自己的閣樓變成了小實驗室。在這家書店呆了八年,他廢寢忘食、如飢似渴地學習。他後來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我就是在工作之餘,從這些書里開始找到我的哲學。這些書中有兩種對我特別有幫助,一是《大英網路全書》,我從它第一次得到電的概念;另一是馬塞夫人的《化學對話》,它給了我這門課的科學基礎。」
在哥哥贊助下,1810年2月至1811年9月聽他了十幾次自然哲學的通俗講演,每次聽後都重新謄抄筆記,並畫下儀器設備圖。1812月至4月又連續聽了戴維4次講座,從此燃起了進行科學研究的願望。他曾致信皇家學院院長求助。失敗後,他寫信給戴維:「不管幹什麼都行,只要是為科學服務」。他還把他的裝幀精美的聽課筆記整理成《亨·戴維爵士講演錄》寄上。他對講演內容還作了補充,書法娟秀,插圖精美,顯示出法拉第一絲不苟和對科學的熱愛。經過戴維的推薦。1813年3月,24歲的法拉第擔任了皇家學院助理實驗員。後來戴維曾把他發現法拉第作為自己最重要的功績而引以為榮。
法拉第1813年隨同戴維赴歐洲大陸作科學考察旅行,1815年回國後繼續在皇家學院工作,長達50餘年。1816年發表第一篇科學論文。他最初從事化學研究工作,也涉足合金鋼、重玻璃的研製。在電磁學領域,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出色成績。1824年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25年接替戴維任皇家學院實驗室主任,1833年任皇家學院化學教授。

2、長期實踐大膽探索
他的工作異常勤奮,研究領域十分廣泛。1818~1823年研製合金鋼期間,首創金相分析方法。1823年從事氣體液化工作,標志著人類系統進行氣體液化工作的開始。採用低溫加壓方法,液化了氯化氫、硫化氫、二氧化硫、氫等。1824年起研製光學玻璃,這次研究導致在1845年利用自己研製出的一種重玻璃(硅酸硼鉛),發現磁致旋光效應。1825年在把鯨油和鱔油製成的燃氣分餾中發現苯。
他最出色的工作是電磁感應的發現和場的概念的提出。1821年在讀過奧斯特關於電流磁效應的論文後,為這一新的學科領域深深吸引。他剛剛邁人這個領域,就取得重大成果——發現通電流的導線能繞磁鐵旋轉,從而躋身著名電學家的行列。因受蘇格蘭傳統科學研究方法影響,通過奧斯特實驗,他認為電與磁是一對和諧的對稱現象。既然電能生磁,他堅信磁亦能生電。經過10年探索,歷經多次失敗後,1831年8月26日終於獲得成功。這次實驗因為是用伏打電池在給一組線圈通電(或斷電)的瞬間,在另一組線圈獲得的感生電流,他稱之為「伏打電感應」。爾後,同年10月17日完成了在磁體與閉合線圈相對運動時在閉合線圈中激發電流的實驗,他稱之為「磁電感應」。經過大量實驗後,他終於實現了「磁生電」的夙願,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
作為19世紀偉大實驗物理學家的法拉第。他並不滿足於現象的發現,還力求探索現象後面隱藏著的本質;他既十分重視實驗研究,又格外重視理論思維的作用。1832年3月12日他寫給皇家學會一封信,信封上寫有「現在應當收藏在皇家學會檔案館里的一些新觀點」。那時的法拉第已經孕育著電磁波的存在以及光是一種電磁振動的傑出思想,盡管還帶有一定的模糊性。為解釋電磁感應現象,他提出「電致緊張態」與「磁力線」等新概念,同時對當時盛行的超距作用說產生了強烈的懷疑:「一個物體可以穿過真空超距地作用於另一個物體,不要任何一種東西的中間參與,就把作用和力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這種說法對我來說,尤其荒謬。凡是在哲學方面有思考能力的人,決不會陷人這種謬論之中」。他開始向長期盤踞在物理學陣地的超距說宣戰。與此同時,他還向另一種形而上學觀點——流體說進行挑戰。1833年,他總結了前人與自己的大量研究成果,證實當時所知摩擦電、伏打電、電磁感應電、溫差電和動物電等五種不同來源的電的同一性。他力圖解釋電流的本質,導致他研究電流通過酸、鹼、鹽溶液,結果在1833~1834年發現電解定律,開創了電化學這一新的學科領域。他所創造的大量術語沿用至今。電解定律除本身的意義外,也是電的分立性的重要論據。
1837年他發現電介質對靜電過程的影響,提出了以近距「鄰接」作用為基礎的靜電感應理論。不久以後,他又發現了抗磁性。在這些研究工作的基礎上,他形成了「電和磁作用通過中間介質、從一個物體傳到另一個物體的思想。」於是,介質成了「場」的場所,場這個概念正是來源於法拉第。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引入場的概念,是法拉第的最富有獨創性的思想,是牛頓以來最重要的發現。牛頓及其他學者的空間,被視作物體與電荷的容器;而法拉第的空間,是現象的容器,它參與了現象。所以說法拉第是電磁場學說的創始人。他的深邃的物理思想,強烈地吸引了年輕的麥克斯韋。麥克斯韋認為,法拉第的電磁場理論比當時流行的超距作用電動力學更為合理,他正是抱著用嚴格的數學語言來表述法拉第理論的決心闖入電磁學領域的。
法拉第堅信:「物質的力藉以表現出的各種形式,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這一思想指導著法拉第探尋光與電磁之間的聯系。1822年,他曾使光沿電流方向通過電解波,試圖發現偏振面的變化,沒有成功。這種思想是如此強烈,執著的追求使他終於在1845年發現強磁場使偏振光的偏振面發生旋轉。他的晚年,盡管健康狀況惡化,仍從事廣泛的研究。他曾分析研究電纜中電報信號遲滯的原因,研製照明燈與航標燈。
他的成就來源於勤奮,他的主要著作《日記》由16041則匯編而成;《電學實驗研究》有3362節之多。

3、治學謹嚴剛正真誠
法拉第一生熱愛真理,熱愛人民,真誠質朴,作風嚴謹,這樣的感人事跡很多。
他說:「一件事實,除非親眼目睹,我決不能認為自己已經掌握。」「我必須使我的研究具有真正的實驗性。」在1855年給化學家申拜因的信中說:「我總是首先對自己採取嚴厲的批判態度,然後才給別人以這樣的機會。」在一次市哲學會的講演中他指出:「自然哲學家應當是這樣一些人:他願意傾聽每一種意見,卻下定決心要自己作判斷;他應當不被表面現象所迷惑,不對某一種假設有偏愛,不屬於任何學派,在學術上不盲從大師;他應當重事不重人,真理應當是他的首要目標。如果有了這些品質,再加上勤勉,那麼他確實可以有希望走進自然的聖殿。」他是這樣說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
他在艱難困苦中選擇科學為目標,就決心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回,義無反顧,不計名利,剛正不阿。他熱愛人民,把紛至沓來的各種榮譽、獎狀、證書藏之高閣,卻經常走訪貧苦教友的家庭,為窮人只有紙寫的墓碑而浩然興嘆。他關心科學普及事業,願更多的青少年奔向科學的殿堂。1826年他提議開設周五科普講座,直到1862年退休他共主持過100多次講座,並積極參與皇家學院每年「聖誕節講座」凡19年。根據他的講稿匯編出版了《蠟燭的故事》一書,被譯為多種文字出版,是科普讀物的典範。
他生活簡朴,不尚華貴,以致有人到皇家學院實驗室作實驗時錯把他當作守門的老頭。1857年,皇家學會學術委員會一致決議聘請他擔任皇家學會會長。對這一榮譽職務他再三拒絕。他說:「我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我接受皇家學會希望加在我身上的榮譽,那麼我就不能保證自己的誠實和正直,連一年也保證不了。」同樣的理由,他謝絕了皇家學院的院長職務。當英王室准備授予他爵士稱號時,他多次婉言謝絕說:「法拉第出身平民,不想變成貴族」。他的好友J.Tyndall對此作了很好的解釋:「在他的眼中看去,宮廷的華麗,和布來屯(Brighton)高原上面的雷雨比較起來,算得什麼;皇家的一切器具,和落日比較起來,又算得什麼?其所以說雷雨和落日,是因為這些現象在他的心裡,都可以挑起一種狂喜。在他這種人的心胸中,那些世俗的榮華快樂,當然沒有價值了」。「一方面可以得到十五萬鎊的財產,一方面是完全沒有報酬的學問,要在這兩者之間去選擇一種。他卻選定了第二種,遂窮困以終。」這就是這位鐵匠的兒子、訂書匠學徒的鄭重選擇。1867年8月25日逝世,墓碑上照他的遺願只刻有他的名字和出生年月。
後世的人們,選擇了法拉作為電容的國際單位,以紀念這位物理學大師。

Ⅹ 法拉第一生有什麼成就

法拉第(1791~1867),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化學家。在物理學中,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電的本質、電解定律等。在化學中,他發現了兩種新的氯化碳等。

閱讀全文

與法拉第的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