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
馬克思主義對中國歷史發展的重大意義:
1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想傳入中國,是在同各種社會思潮的激盪中,日益彰顯其真理的力量,並為中國的先進分子所接受的。不同思潮的碰撞,各種理論的辯難,是考驗一種思潮生命力的重要方式。
2.在彼此的沖突與碰撞中,有的思潮銷聲匿跡了,有的思潮則日益流行。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思潮,由於影響不斷擴大,它在中國新文化運動及以後的思想文化碰撞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社會中具有重大影響的思想。
3.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艱辛探索,實現了中華民族從東亞病夫到站起來的偉大飛躍。
實踐充分證明,歷史和人民對馬克思主義的選擇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在自己的旗幟上寫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國情的結合是完全正確的。C現實,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隨著新時期的不斷發展,隨著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和世界舞台的中心,馬克思主義將煥發出更加耀眼的真理,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的光明前途將繼續在中國生動地展現。
2. 玄奘取經的時間和路線其最後成果是什麼
玄奘出行的基本路線:公元627年玄奘從長安出發,偷渡玉門關,取道伊吾(今新疆哈密),沿天山南麓西行,經阿耆尼國(今新疆焉耆)、屈支國(今新疆庫車)、跋祿迦國(今新疆阿克蘇),翻越凌山(今天山穆素爾嶺),來到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後經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東)、翻越鐵門(今烏茲別克南部布茲嘎拉山口)到達吐火羅(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南行,經大雪山(今興都庫什山),來到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東行至犍馱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進入印度。
玄奘法師於唐朝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從涼州出玉門關西行,歷經艱難抵達天竺,並在那爛陀寺從戒賢法師受學。後又游學天竺各地,與當地學者論辯,名震五竺。經十七年,於貞觀十九年正月還抵長安。 唐太宗敕命梁國公房玄齡等文武百官舉盛大的歡迎儀式。
玄奘法師帶回經像舍利等數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請回佛經梵文原典520夾657部。
唐太宗極欽重玄奘法師,尊從他「闡揚遺法」之志,助其譯經工作,建立長安譯經院,詔譯新經。
玄奘法師組織譯經,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華宮譯經凡19年,共譯出經、論75部,1335卷。主要經典有:《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毗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 除了佛經,還翻譯了古印度的其他學術著作。
玄奘法師翻譯的佛經,多用直譯,筆法嚴謹,准確。
玄奘法師建立了譯經的新規則,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後代譯經家常以玄奘所立之定則為法式。他們稱玄奘以前的僧人所譯之經為舊譯,稱玄奘以後所譯之經為新譯。
玄奘法師翻譯的佛經和學術著作,將那爛陀寺最盛時期所傳承的佛學精華,基本上都傳到中國了,不但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還為古印度佛教和學術文化保存了珍貴典籍。
玄奘法師通過翻譯經、論,創立了中國佛教的一個重要的宗派——「唯識宗」。 此宗學術極為精深。在中國近代,有些學者主張弘揚唯識學說,建立中國自己的科學。
玄奘法師回國後,應唐太宗想了解西域國家的要求,寫了《大唐西域記》一書,記載西域、印度、錫蘭等138國之歷史、地理、宗教、神話傳說、風土人情等,親踐者110國,傳聞者28國。該書在佛教史學及古代西域、印度、中亞、南亞之史地、文化上,乃至於中西交通史料上,都有極高價值,是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印度的古代歷史也是靠這本書才得以重建的。
3. 弘一法師的繪畫、話劇、音樂、佛學以及其他領域的成就有哪些
在中國近百年文化發展史中,弘一大師李叔同是學術界公認的通才和奇才,作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他最早將西方油畫、鋼琴、話劇等引入國內,且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藝而馳名於世。
話劇:李叔同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先驅、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他是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的主要成員。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春節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國人上演的第一部話劇,李叔同在劇中扮演女主角瑪格麗特。後來,他還曾主演獨幕劇《生相憐》、《畫家與其妹》和改編自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話劇《黑奴籲天錄》。李叔同的演出在社會上反響極大。李叔同的戲劇活動雖如星光一閃,卻照亮了中國話劇發展的道路,開啟了中國話劇的帷幕。特別是在話劇的布景設計、化妝、服裝、道具、燈光等許多藝術方面,更是起到了開風氣之先的啟蒙作用。
音樂:1896年時的李叔同在音樂方面,李叔同是作詞、作曲的大家,也是國內最早從事樂歌創作取得豐碩成果並有深遠影響的人。他主編了中國第一本音樂期刊《音樂小雜志》。國內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國內最早推廣西方「音樂之王」鋼琴。他在浙江一師講解和聲、對位,是西方樂理傳入中國的第一人,還是「學堂樂歌」的最早推動者之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編輯出版的《國學唱歌集》,被當時的中小學取為教材,他創作的歌曲內容廣泛,形式多樣,主要分三類。一是愛國歌曲,如《祖國歌》、《我的國》、《哀祖國》、《大中華》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遊》、《早秋》、《西湖》、《送別》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鍾》、《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調優美,歌詞琅琅,易於上口,因此傳布很廣,影響極大。
繪畫:李叔同是中國最早介紹西洋畫知識的人,也是第一個聘用裸體模特教學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編輯了《木刻版畫集》。他是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的最早創作者和倡導者。他廣泛引進西方的美術派別和藝術思潮,組織西洋畫研究會,其撰寫的《西洋美術史》、《歐洲文學之概觀》、《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創下同時期國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學校美術課中不遺餘力地介紹西方美術發展史和代表性畫家,使中國美術家第一次全面系統地了解了世界美術大觀。作為藝術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師授課採用現代教育法,培養出豐子愷、潘天壽、劉質平、吳夢非等一批負有盛名的畫家、音樂家。李叔同本人在西畫上也卓有建樹。他畫過大量的素描、水粉畫和油畫。人們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筆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畫《祼女》和《自畫像》等作品。更為可貴的是,李叔同不僅大膽引入西方美術,而且十分重視中國傳統繪畫理論和技法,尤其善於將西洋畫法與中國傳統美術融為一體。他與弟子豐子愷合作的《護生畫集》,詩畫合璧,圖文並茂,為世人所稱道。
書法:李叔同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沖逸之致也。」
篆刻:李叔同的篆刻可謂獨樹一幟。他早年治印從秦漢入手,兼攻浙派。35歲那年入「西泠印社」。39歲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前,將平生篆刻作品和藏印贈與「西泠印社」。該社為之築「印冢」並立碑以記其事。治英賞英論印,是終其一生未曾放棄的癖好。他在給友人的信中提道:「刀尾扁尖而平齊若錐狀者,為朽人自意所創。錐形之刀,僅能刻白文,如以鐵筆寫字也。扁尖形之刀可刻朱文,終不免雕琢之痕,不若以錐形刀刻白文能自然之天趣也。」李叔同對印學的貢獻還體現在他對近代篆刻事業的弘揚上。他親自發起成立了繼「西泠印社」之後的又一印學團體——樂石社,定期雅集,並編印印社作品集和史料匯編。這也是在近代篆刻史上領風氣之先之事。
詩詞:李叔同的詩詞在近代中國文學史上同樣佔有一席之地。他年輕時,即以才華橫溢引起文壇矚目。客居上海時,他將以往所作詩詞手錄為《詩鍾匯編初集》,在「城南文社」社友中傳閱,後又結集《李廬詩鍾》。出家前夕,他將清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年)間的20多首詩詞自成書卷。其中就有《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間,他還有30餘首歌詞問世。這些作品,通過藝術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在相同境遇中大都會發生的思想情緒,曾經風靡一時,有的成為經久不衰的傳世之作。
聯語:弘一法師對聯語也有濃厚興趣,並有極高的鑒賞和創作水平。尤其是出家後,大師為各地寺院和緇素撰寫的諸多嵌字聯語,更表現出他的奇思妙想和深厚的藝術功底。他在宣傳佛法導引終生佛化過程中,將聯語這一形式作為勸人為善的巧妙手段。他書寫的那些內容深刻、極富哲理的名聯,現也成為警示後人的一筆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佛學:弘一大師對佛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對律宗的研究與弘揚上。弘一大師為振興律 學,不畏艱難,深入研修,潛心戒律,著書說法,實踐躬行。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師,也是國內外佛教界著名的高僧。 中國佛教律學,故譯有四大律,即《十誦律》、《四分律》、《摹訶借祗律》、《五分律》。為弘揚律學,弘一大師窮研《四分律》,花了4年時間,著成《四分律比丘戎相表記》。此書和他晚年所撰的《南山律在家備覽略篇》,合為精心撰述的兩大名著。
4. 宗教界的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別號的字竟達28個之多
觀世音菩薩:南無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手千眼廣大圓滿靈感無礙大聖觀世音自在王菩薩摩訶薩
5. 一位叫釋成果的法師號「萬里行腳僧小佛山長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兼理仙鶴糧餉不醒鄉侯」。
萬里行腳僧 小佛山長 統理天下名山風月事 兼理仙鶴糧餉 不醒鄉侯
6. 最經典的都市小說排行
最經典的都市小說排行為:《全職高手》、《校花的貼身高手》、《生肖守護神》、《黃金瞳》、《修真聊天群》。
1、《全職高手》
《全職高手》是蝴蝶藍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網游小說。故事講述網游榮耀中被譽為教科書級別的頂尖高手葉修,因為種種原因遭到俱樂部的驅逐,離開職業圈的他寄身於一家網吧成了一個小小的網管。
4、《黃金瞳》
《黃金瞳》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小說,作者是打眼。小說主要內容是典當行工作的小職員庄睿,在一次意外中眼睛發生異變。
5、《修真聊天群》
《修真聊天群》是網路寫手聖騎士的傳說創作的一部都市修仙類網路小說,首發於起點中文網。講述的是本來是平凡的主角加入了一個聊天群,卻發現裡面都是修真者,後來走上修煉道路的故事。
7. 弘一法師有什麼成就
話劇:李叔同是中國話劇運動的先驅、中國話劇的奠基人。他是中國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的主要成員。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春節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國人上演的第一部話劇,李叔同在劇中扮演女主角瑪格麗特。後來,他還曾主演獨幕劇《生相憐》、《畫家與其妹》和改編自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的話劇《黑奴籲天錄》。李叔同的演出在社會上反響極大。李叔同的戲劇活動雖如星光一閃,卻照亮了中國話劇發展的道路,開啟了中國話劇的帷幕。特別是在話劇的布景設計、化妝、服裝、道具、燈光等許多藝術方面,更是起到了開風氣之先的啟蒙作用。
音樂:1896年時的李叔同在音樂方面,李叔同是作詞、作曲的大家,也是國內最早從事樂歌創作取得豐碩成果並有深遠影響的人。他主編了中國第一本音樂期刊《音樂小雜志》。國內第一個用五線譜作曲的也是他。他在國內最早推廣西方「音樂之王」鋼琴。他在浙江一師講解和聲、對位,是西方樂理傳入中國的第一人,還是「學堂樂歌」的最早推動者之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他編輯出版的《國學唱歌集》,被當時的中小學取為教材,他創作的歌曲內容廣泛,形式多樣,主要分三類。一是愛國歌曲,如《祖國歌》、《我的國》、《哀祖國》、《大中華》等;二是抒情歌曲,如《幽居》、《春遊》、《早秋》、《西湖》、《送別》等;三是哲理歌曲,如《落花》、《悲秋》、《晚鍾》、《月》等。李叔同的歌曲大多曲調優美,歌詞琅琅,易於上口,因此傳布很廣,影響極大。
繪畫:李叔同是中國最早介紹西洋畫知識的人,也是第一個聘用裸體模特教學的人。他同教育家、作家夏丏尊共同編輯了《木刻版畫集》。他是中國現代版畫藝術的最早創作者和倡導者。他廣泛引進西方的美術派別和藝術思潮,組織西洋畫研究會,其撰寫的《西洋美術史》、《歐洲文學之概觀》、《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皆創下同時期國人研究之第一。他在學校美術課中不遺餘力地介紹西方美術發展史和代表性畫家,使中國美術家第一次全面系統地了解了世界美術大觀。作為藝術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師授課採用現代教育法,培養出豐子愷、潘天壽、劉質平、吳夢非等一批負有盛名的畫家、音樂家。李叔同本人在西畫上也卓有建樹。他畫過大量的素描、水粉畫和油畫。人們在今天仍能看到其炭筆素描《少女》、水彩《山茶花》、油畫《祼女》和《自畫像》等作品。更為可貴的是,李叔同不僅大膽引入西方美術,而且十分重視中國傳統繪畫理論和技法,尤其善於將西洋畫法與中國傳統美術融為一體。他與弟子豐子愷合作的《護生畫集》,詩畫合璧,圖文並茂,為世人所稱道。
書法:李叔同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矚目。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沖逸之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