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省級教學成果獎獎勵

省級教學成果獎獎勵

發布時間:2021-08-10 22:48:55

A. 什麼叫教學成果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是國家在教學研究和實踐領域中頒授的最高獎項,每4年評審一次,獲獎項目需在教育教學理論及實踐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3年已擴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包含基礎教育(含幼兒教育與特殊教育)、職業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含成人高等教育)。獎勵等級分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個等級,授予相應的證書和獎金。

(1)省級教學成果獎獎勵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1993年國家教委第二次獎勵了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成果。1994年3月,國務院發布《教學成果獎勵條例》。在高等學校中,形成了由國家法規所確定的,與科技「三項獎」所並行的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制度。

1987年開始,國家教委每四年進行一次高等學校國家級教材獎勵。原定於1996年進行的第三次國家級教材獎與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並軌」。1997年國家教委成果獎中有438項教材參加了評審,117項教材獲得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3項教材獲得了一等獎。

第四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國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獎勵額度,對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分別給予8萬元、5萬元和2萬元的獎勵。學校在國家獎勵的基礎上將給予一定程度的配套獎勵。

B. 教學成果獎勵條例的條例內容

具備下列條件的,可以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一)國內首創的;
(二)經版過2年以上教育教學實踐檢驗的權;
(三)在全國產生一定影響的。 申請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由成果的持有單位或者個人,按照其行政隸屬關系,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教育管理機構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或者教育管理機構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國務院有關部門所屬單位或者個人也可以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由受理申請的教育行政部門向國家教育委員會推薦。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C. 什麼是教學成果獎

教學成果獎包含有很多的種類,有國家高等教育成果獎、省高等教育成果獎、省內基礎教育容教學成果獎、市區縣教育教學成果獎還有各級的賽課獎。

教學成果指自己獨自撰寫的教學論文,在縣教科所或市、省級教研室組織的教學實驗成果評比中獲獎,發給教學成果證書。或是,從教科所申請教研課題,經自己的實踐實驗上報材料後被上級選上,發給教學成果獎證書的。

教學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學規律,具有獨創性、新穎性、實用性,對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產生明顯效果的教育教學方案。
拓展資料:
申報材料:
1.反映成果的總結
2.教學成果鑒定書
3.視頻
支撐材料:
1.示範中心實驗教學情況統計表
2.學生獲省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情況
3.學生發表的學術論文
4.校際共享合作協議
5.承辦省級及以上實驗教學研討會一覽表
6.示範中心面向校際開放、共享的實驗實訓一覽表
7.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批准文件
8.學生獲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技術資質證書
9.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評價
10.公開發表的實驗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11.出版及自編的實驗教材

D. 河北省教學成果獎是哪個部門頒發的

河北省教學成果獎是河北省教育系統唯一的省級專項獎勵,與省科技進步獎等內三項獎同等。《河容北省教學成果獎勵辦法》已經1998年3月2日省政府第3次常務會議通過,河北省人民政府令([1998]第1號)
省長葉連松
一九九八年三月二十日

E. 2013 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獲獎獎金發放了嗎

現在都2015年了 你應該去問問頒獎單位

F. 怎麼定義國家級與省部級的獎勵啊

國家級與省部級的獎勵區別就是獎勵參考指標不同以下論述:


國家級獎勵簡介

我國科技獎勵工作建立於50年代,1950年8月至1955年8月,國家頒布了三個科技獎勵條例,即《保障發明權與專利權暫行條例》、《有關生產的發明、技術改進及合理化建議的獎勵暫行條例》、《中國科學院科學獎金暫行條例》。1963年11月,國務院頒布了《發明獎勵條例》和《技術改進條例》。文革期間,科技獎勵工作停止。1978年以後,國務院陸續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科學獎勵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獎勵條例》、《合理化建議和技術進步獎勵條例》、《國家星火獎勵辦法》等,並成立了科技獎勵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國的科技獎勵工作。

目前,國家級科技獎勵主要有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1999年5月,國務院發布了新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在原先的四類獎的基礎上增設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省部級獎勵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或人民政府直接授予的獎勵,教育部、文化部、公安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國家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直接授予的獎勵。

可以代表國家的單位或部門代表國家所頒發的獎勵就叫做國家級獎勵.

注意兩個前提:一、有這個資格,可以代表國家;二,頒發時宣布:他們是代表國家頒發的.兩個前提,缺一不可.

國家級和省部級獎勵參考指標

1、國家級獎勵和成果是指國家科學技術獎、「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中國戲劇獎、音樂金鍾獎、全國美術展覽獎、攝影金像獎、電視金鷹獎、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駿馬獎、中國新聞獎、長江韜奮獎、中國出版政府獎、中國優秀圖書獎、韜奮出版新人獎、國家教學成果獎國家級課題鑒定或結題已頒布實施的國家標准。

2、省部級獎勵和成果是指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梁希獎、大禹獎、魯班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獎、省科學技術獎、省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省新品種審定省優秀新產品獎、省宣傳文化系統「六個一批」人才獎、黑龍江新聞獎、省文藝獎、省美術展覽獎、省教學成果獎含其它省市相同級別獎勵省部級課題鑒定或結題已頒布實施的行業和地方標准等。

3、國家級課題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科技部下達的各類課題和計劃項目。

4、省部級課題是指國家各部委下達的各類課題、各省相關委廳、局下達的各類省級課題。

省部級獎勵獎勵辦法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管理辦法》已經1999年12月24日科學技術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規范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的設立和備案工作,加強對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工作的管理和指導,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應當制定公平、公開、公正的評審規則,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嚴格規范推薦、評審、授獎程序,保障科學技術獎勵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保證科學技術獎勵的質量和水平。

第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設立一項省級科學技術獎(以下稱省級科學技術獎)。省級科學技術獎可以分類獎勵在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開發、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成果以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學技術成果或者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屬部門不再設立科學技術獎。

第四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勵數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確定,應當嚴格控制獎勵數額。

第五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可以自行設立獎勵等級。

第六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成立以科學技術專家、學者為主的省級科學技術獎評審機構,負責評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學技術行政部門負責評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

第七條 中央、國務院各部委所屬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企業等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及其完成人,可以在成果實施應用地或者本機構所在地參加省級科學技術獎的評審。省級科學技術獎的管理部門和評審機構應當積極受理、公正評審。

第八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應當實行異議制度,接受社會監督。

第九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頒發獲獎證書和獎金。

省級科學技術獎的獎勵經費由地方財政列支。

第十條 省級科學技術獎的推薦、評審、授獎的經費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根據國防、國家安全的特殊情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可以設立部級科學技術獎。部級科學技術獎的獎勵范圍只涉及國防和國家安全,並由於國家安全和保密不能公開的項目。

民用項目不屬於部級科學技術獎的獎勵范圍。上述部門所屬單位完成的民用項目可以參照本辦法第七條的規定推薦省級科學技術獎。

中國人民解放軍有關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可以參照本辦法自行制定。

國務院所屬其他部門不再設立部級科學技術獎。

第十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央、國務院其他部門所屬單位完成的涉及國防、國家安全的項目,按項目所屬專業領域向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部門推薦部級科學技術獎。部級科學技術獎的管理部門和評審機構應當積極受理、公正評審。

第十三條 部級科學技術獎實行異議制度,並按照有關保密規定,在適當范圍內徵求意見。

第十四條 部級科學技術獎的其他工作,可以參照本辦法有關省級科學技術獎的條款執行。

第十五條 科學技術部負責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備案審查工作。

設立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具體辦法應當按有關規定報科學技術部備案。

科學技術部在備案審查中,發現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設立、評審等與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違背或者有矛盾的,可以責成制定機關進行修改,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提請有關機關予以改變或者撤消。

第十六條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的獎勵情況,應當以年報形式報送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第十七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級科技進步獎,主要獎勵以下四類成果

第一,屬於國內首創,本行業先進和經過實踐證明具有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應用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科學技術成果。

第二,在推廣、轉讓、應用已有的科學技術成果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成果。

第三,在重大工程建設、重大設備研製和企業技術改造中,採用新技術,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重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的科技成果。

第四,在科學技術管理和標准、計量、科學技術情報等工作中,做出創造性貢獻並取得特別顯著效益的工作成果。

科技進步獎於1985年設立,分為三等,除發給證書和獎章外,還分別發給獎金。對有特別貢獻的項目,經國務院批准可授予特等獎。科技進步獎按水平分為國家級和省(部、委)兩個級別,只有獲得省級二等獎以上的項目才能申報國家級獎勵。另外,申報科學技術進步獎的項目不得同時申報其它科技獎勵。

發明獎

國家發明獎(state award for inventions )是中國5個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之一。1963年國務院正式頒布《發明獎條例》。以後,國家科委正式成立了發明局,開始國家發明獎評選工作。毛澤東主席親自為題寫了[發明證書]。

國家發明獎主要用於獎勵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前所未有的、先進的、經過實踐證明具有應用價值的重大科技新成就的科技人員。國家發明獎設一、二、三、四共四等獎(並另設特等獎),授予發明證書,獎章和獎金。評獎活動由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進行,每年評選一次。

國務院1978年12月28日頒布了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從此,這一獎勵制度逐步實現了規范化。1984年,國務院修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發明獎勵條例》中有關獎金的規定,決定提高獎金金額。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四等獎的獎金額分別由1萬元、5千元、2千元、1千元提高到2萬元、1萬元、5千元、2千元。1987年開始,國家發明獎評選工作進行改革,實行定期評審制度和先公布申報項目,後評審核準的程序。

G. 教學成果獎勵辦法有哪些

高一、二教學成果獎勵評估以高三教學成果為獎勵基數。每位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高三教學成果獎勵評估,獲取獎勵基數的主要因素一是畢業班學生考取重點大學的比率,二是列全省前100名、20名、10名的學生數量。學校管理科層的獎勵分配,推行段長負責制。段是學校各中層組織的執行組織,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段履行設計、督導職能,體現學校管理職能。獎勵只到段,不到教師個人。段長根據教師的科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考試成績把獎勵分解到各個教師。教學管理堅持以教師為本的思想,體現了管理的現代性。

這個制度的創新點在於:教師個體在團隊發展中求得發展,「高三教學成果決定高一、二的獎勵基數」,表明學校成功指數決定個人成功價值的數量級。日常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不再完全與學生的考試成績聯系,而是與教師自身的發展度相聯系,體現了管理以教師為本的思想。「每一個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和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包括教師主動參加學校常規教研的次數、積極的態度;教師學術水平的專家認定度、同行認可度;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等要素。這些綜合評價決定著學校對教師個人的評價,並與教師的精神和物質的獎勵相聯系。「人作為人的存在還是一種語言和話語的存在」,在這個學校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它可以「讓人說話,建立一個人人可發言的氛圍」它關注了教師作為「人」的存在,體現了教育主的思想。

從案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學校科層管理扁平化,保證了教師評價的可行性。傳統的管理是以一種經驗管理模式顯現的行政化管理,其管理往往缺乏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校的質量管理,從本質上說,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展教師的積極性。「段長負責制」應該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種好的嘗試,它減少了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教師工作的干預,克服了中層組織因為種種客觀因素不能深入教師群體、掌握教師真實的教學情況的弊端;段長承接了學校各中層組織的任務,自己又生活在教師群體之中,是教師組織中的一員,「他人與自身之間有著內在統一,形成共同創造社會,有著共同利益的聯合體。」

H. 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獎金是多少

2000元不等

閱讀全文

與省級教學成果獎獎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