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項目成果:
1、蒙內鐵路
肯亞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非洲唯一的支點,是新絲路建設中獲得中國資金援助最多的國家。
2014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肯亞期間,中肯簽署了關於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議,蒙內鐵路是肯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新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咽喉,也是東非次區域互聯互通重大項目,規劃全長2700公里,預計總造價250億美元。
中國企業也攜手通用電氣開拓EPC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比如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在其承建的肯亞基佩托風電項目中採用60台通用1.7-103風機。
2、中匈協議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的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布達佩斯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此類合作文件。
3、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5、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與巴基斯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簽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蘇庫爾-木爾坦段)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為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長約1,152公里,採用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公司本次簽約承建的蘇庫爾-木爾坦段,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全長392公里,建設工期36個月。合同金額2,943億盧比,約摺合人民幣184.6億元,約占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31%。公司推進「一帶一路」項目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7、中巴經濟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經濟走廊-2016中國產能合作友好訪問團」新聞發布會暨大型紀錄片《巴鐵》啟動儀式在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舉行。
8、中亞天然氣管線項目
2009年,該項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團承建,GE為該項目提供了四個壓縮機站的十二台壓縮機和航改型燃機。除技術、資金支持外,GE還調動沿線國家的本土團隊,協助進行項目溝通,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通過中亞管道接入西氣東輸管道,覆蓋國內25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用戶,造福5億多人。
9、印尼雅萬高鐵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萬高鐵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這將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
10、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
㈡ 一帶一路有哪些知識點
1、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戰略目標是要建立一個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2、一帶一路的原則是:共商、共享、共建。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遵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和諧包容,堅持市場運作,堅持互利共贏。「一帶一路」比馬歇爾計劃內涵豐富得多,肩負著三大使命:
3、一帶一路的使命:探尋經濟增長之道、實現全球化再平衡、開創地區新型合作。
4、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將充分發揮國內各地區比較優勢,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強東中西互動合作,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中國政府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沿線國家的溝通磋商,推動與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努力收獲早期成果。
(2)一帶一路成果豐碩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的政治意識:
1、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
2、體現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
3、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時代的主題。
4、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政府積極履行職能,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5、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6、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㈢ 簡要回答對 —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於歷史,但面向未來,一帶一路源於中國,但屬於世界的認識。列出每點
一、「一帶一路」是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世紀工程」
二、絲路精神的核心: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三、「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當前世界形勢)
從歷史維度看,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的大勢日益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持續向前。各國之間的聯系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緊密,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類戰勝困難的手段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豐富。
從現實維度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持續動盪,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這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四、過去4年「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取得的成就
4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國大會、聯合國安理會等重要決議也納入「一帶一路」建設內容。「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建設成果豐碩。
——這是政策溝通不斷深化的4年。
——這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的4年。
——這是貿易暢通不斷提升的4年。
——這是資金融通不斷擴大的4年。
——這是民心相通不斷促進的4年。
豐碩的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
五、「一帶一路」未來建設的方向
第一,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
第二,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
第三,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
第四,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
第五,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
六、中國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願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所有「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的友好合作。
——中國已經同很多國家達成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協議,將推動這些合作項目早日啟動、早見成效。
——中國將加大對「一帶一路」建設資金支持
——中國將積極同「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國發展互利共贏的經貿夥伴關系
——中國願同各國加強創新合作
——中國將在未來3年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600億元人民幣援助,建設更多民生項目。
——中國將設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後續聯絡機制
七、「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內容
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八、中方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的思考與初衷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於歷史,但面向未來。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於世界。「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它以亞歐大陸為重點,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不排除、也不針對任何一方。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我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
中方倡議主辦這次高峰論壇,目的就是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九、本次會議會議達成的5點重要共識
第一,致力於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合作,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
第二,支持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努力實現協同聯動發展。
第三,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
第四,架設各國民間交往的橋梁。
第五,堅信「一帶一路」建設是開放包容的發展平台,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
㈣ 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取得豐碩成果說明了什麼
說明復了我們國家的共建一帶一制路是很適合經濟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一帶一路」是中國與絲路沿途國家分享優質產能,共商項目投資、共建基礎設施、共享合作成果,內容包括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政策溝通、人心相通等「五通」。
(4)一帶一路成果豐碩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㈤ 「一帶一路」建設取得哪些成果
一是政策和規劃對接不斷強化。中國已與8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103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文件。去年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共形成了279項成果清單,目前已經有255項轉為常態化工作,有24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二是一批重大項目取得早期收獲。包括大家知道的雅萬高鐵、瓜達爾港、中俄原油管道復線等一批重大項目已經取得了早期收獲,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累計開行已突破了8000列,通達了歐洲14個國家和42個城市。
三是貿易與產能投資合作不斷深化。我們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累計超過了5萬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超過了7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建設75個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270多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20多萬個就業崗位。
四是金融服務領域合作得到加強。絲路基金已簽約了19個項目,承諾投資70億美元,支持項目涉及總金額達到800億美元。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各商業銀行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力度在不斷地加大。
五是人文交流逐步擴大。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倡議,同60多個國家簽訂了文化合作協定,「一帶一路」框架下,雙向旅遊交流的規模超過了2500萬人次。
(5)一帶一路成果豐碩擴展閱讀
「一帶一路」作為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正在以經濟走廊理論、經濟帶理論、21世紀的國際合作理論等創新經濟發展理論、區域合作理論、全球化理論。「一帶一路」強調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超越了馬歇爾計劃、對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戰略,給21世紀的國際合作帶來新的理念。
比如,「經濟帶」概念就是對地區經濟合作模式的創新,其中經濟走廊——中俄蒙經濟走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中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等,以經濟增長極輻射周邊,超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
「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不同於歷史上所出現的各類「經濟區」與「經濟聯盟」,同以上兩者相比,經濟帶具有靈活性高、適用性廣以及可操作性強的特點,各國都是平等的參與者,本著自願參與,協同推進的原則,發揚古絲綢之路兼容並包的精神。
㈥ 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取得哪些豐碩果實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六年來,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從倡議到現實,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受關注的公共產品。
㈦ 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新保障了嗎
據報道,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首次納入全球經濟治理理念,在世界經濟復甦動能不足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的穩步增長顯得尤為珍貴,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經濟體系的新保障。
國際輿論認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是有效解決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頑症的一攬子綜合方案,共建共享及包容共生的價值理念,促進全球產業分工和資源配置的合理化,為進一步縮小南北差距和維護世界經濟穩定發展作出持續貢獻。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為世界貢獻的『一帶一路』『命運共同體』等促進全球經貿發展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睿智倡議,將為世界經濟合作的深化帶來更加全面的積極推力。
㈧ 一帶一路及其發展前景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外匯儲備充裕,但當前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增速放慢,面臨去產能、去庫存、轉增長、調結構的壓力和挑戰。中國已具備較強的資本實力和工業生產能力,面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需求和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需求,「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和實施將會實現多邊互利共贏,這也就是「一帶一路」能夠成功推進的經濟基石。「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願景宏大的長期任務。四年來,「一帶一路」建設成果豐碩。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逐步對接俄羅斯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提出的「光明之路」等國際發展戰略,形成多元化、全球化的聯合發展戰略。中國逐步形成了一套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運行機制。中國將秉承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造福沿途各國人民。在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五通發展。「一帶一路」的全球戰略將大力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國際貿易和投資,推進產業合作、科技創新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中小微企業深入融入全球價值鏈。同時通過國際智庫交流,產業協同發展,促進科技、金融、產業的深度融合,加強前沿領域合作,建設21世紀的數字創新絲綢之路。隨著中國逐步加大「一帶一路」的資金扶持力度,將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同時支持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產能、金融合作發展,人民幣的國際化將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邁出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