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共享發展成果是堅持

共享發展成果是堅持

發布時間:2021-08-10 21:28:23

A. 如何正確理解共享發展理念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首次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新的發展目標。全會提出,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共產黨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當前,隨著轉型社會的深度推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非均衡態勢不斷增強,如何實現公共產品和社會服務的有效供給,保障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成為黨和政府亟需解決好的課題。共享式發展集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制度關懷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理念。作為戰略性的發展指導理念,在利益共享和共同富裕的整體價值觀的引導下,共享式發展有利於推進和整合多重利益的價值訴求,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公開地分享改革發展成果,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弱勢群體能夠有尊嚴地維護和實現自身的根本利益。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們黨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實踐中的重要經驗總結。
馬克思指出:「社會也是由人生產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就其內容或就其存在方式來說,都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恩格斯指出「從人就他們是人而言的這種平等中引申出這樣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個國家的一切公民,或一個社會的一切成員,都應當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人的社會性本質角度,揭示了社會活動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參與,社會活動的結果應該由全體社會成員平等共享。人們在共同的發展中互為發展,共同享有社會發展的成果,是社會平等的必然要求。強調關注每個社會成員的價值和尊嚴,強調發展的目的是為了每個人的發展而發展,釐清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系,指出了全體社會成員應當具有平等的權利和地位,為我們提出共享發展的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指導。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關於共享發展的基本原則,全會提出:按著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重用機會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邁入全面小康社會。關於共享發展的具體舉措,全會提出: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分類扶持貧困家庭,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提高教育質量,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促進就業創業,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創業扶持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完善人口發展戰略。上述一系列戰略舉措,抓住了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害問題,對於建設全體人民共享的全面小康社會至關重要。

B.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對嗎

這是對的,黨課考試題目

C. 為什麼要共享發展成果

  1. 這是由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要求。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2. 這是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

  3. 這是由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4. 這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要求。

D. 堅持共享發展理念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做到什麼

為了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如期實現,就要堅持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六大原則。其中,第一大原則就是"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是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所決定,是執政黨的最高宗旨所決定,是馬克思主義的群眾史觀所決定,是科學發展觀所決定。

而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必須實現共享理念。因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的邏輯與落腳點,就是實現共享理念;必須實現共享理念,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衡量改革開放是否成功,就是要看是否實現共享。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實現共享理念,必須解決和克服官僚主義、分配不公和官本位等主要問題。

(4)共享發展成果是堅持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對現階段綱領的概括。其科學涵義是要求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適合中國特點的道路,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即一方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走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照抄、照搬別國經驗、模式,而是走具有中國特色的路。

E. 為什麼必須堅持共享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嶄新表述,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服務於民的政策基點和時代命題。共產黨的實踐歷程,是踐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的歷程。共享發展充分體現了「十三五」發展目標的重要特點,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追求發展速度,更要強調發展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最終的受益者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理念深刻闡釋了「為了誰發展、依靠誰發展和發展成果的分配」等問題」,是與人民最廣泛最關切的利益訴求形成的共振和共鳴,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共享式發展,是黨和政府在發展實踐中的自覺自醒,有利於破解社會發展的各類難題,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經濟發展成果的障礙,順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實現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黨中央提出以共享發展理念來帶動共同富裕,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也表明了我們黨堅定不移地帶領全國人民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共享式發展道路的決心與信心。

F. 十八大提出的共享發展理念是指什麼

堅持共享發展,關鍵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加快建構和完善對實現共享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體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等八個方面的部署,是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蘊涵了一系列關涉共享發展的制度建構與完善的內容。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堅持和鞏固,以及有利於推動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和完善,是實現共享發展的兩個關鍵著力點。

一、堅持和鞏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社會形態層面的制度因素不僅是影響社會發展速度和前景的決定性力量,也是左右能否真正實現共享發展的關鍵性條件。馬克思在分析英國對印度侵略所造成的後果時指出,印度人之所以失掉了他們的舊世界而沒有獲得新世界,使得他們現在所遭受的災難具有一種特殊的悲慘色彩,根本原因就在於社會制度。在馬克思主義看來,如果離開經濟基礎談共享發展問題,是不可能獲得徹底正確的答案的。

只有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廣大勞動者才能夠不僅獲得創造財富的權利,更獲得平等享有勞動成果的權利,真正成為他們所創造的社會財富的主人。中國道路的探索尤其證明了這一點。近代以來中國只有在徹底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最終選擇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之後,才逐漸走上獨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道路,逐漸走上共享發展的現實道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的實際水平,逐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發展的根本制度保障。

當前存在的社會貧富分化以及衍生出的一系列不平等現象,雖然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必須正視經濟基礎這個不可忽略的關鍵性因素。私人資本的大規模存在以及公有制經濟在實踐中出現的對社會主義原則的偏離現象,是分析這一問題起因兩個至關重要的方面。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在實踐中體現共享發展的取向:

一方面,必須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同時,堅決拒絕大規模私有化的主張,切實防止以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目標的國有企業改革在實踐中淪為私有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必須在堅持按照市場經濟要求做強做優做大國有經濟的同時,按照社會主義價值原則對國有經濟做出一系列戰略調整,不斷提升國有經濟之於社會主義的意義與價值。

二、加快有利於公平正義的具體制度的建構與完善。

隨著現代化、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隨著廣大人民群眾權利意識的持續增強,隨著勞資、干群等一些矛盾和問題的不斷出現,公平正義的問題已經上升為中國道路探索的關鍵性問題之一。推進共享發展的過程,則必然是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擴大和提升的過程。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和判斷,也許當前中國社會存在的不公正現象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對此必須下大力氣進行解決,因為沒有公平正義,就沒有社會主義,更談不上社會主義的未來。維護和實現公正的制度化安排必須成為共享發展的主要著力點。要在建立和完善均等化公共服務體系、階層利益表達機制、收入分配調節機制和社會保障機制等方面下大力氣,取得實質性和突破性進展。

加快完善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具有推動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基點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構築起共享發展的制度保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實踐標識。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完善制度要遵循差異性原則,著力於雪中送炭而不是錦上添花。之所以強調這一點,是因為理論界在共享發展的實踐取向上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應該看到,共享發展理念提出的初衷首先在於對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特別關注。對於這部分群體而言,機會平等還遠遠沒有充分兌現,只有通過教育資源的均等化等一系列努力,才能逐步實現機會平等與事實平等的統一。這就決定了共享發展必須堅持底線思維,在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完善上,做出最有利於貧困人口、社會弱勢群體的安排,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提高低收入群眾生活水平和質量,不斷縮小社會貧富差距。在共享發展的旗幟下,通過構建和完善保障公平正義的制度體系,進一步鞏固公平正義的社會秩序,最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打好根基鋪好路,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在新的歷史階段所要堅持的方向和要完成的重大任務。

G. 中國主張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中國堅持什麼發展理念

體現中國堅持和平,和諧,共同繁榮的理念。

H. 我國堅持共享發展有什麼重要意義

我國堅持共享發展的意義:
把共享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內腳點,指明發展價容值取向,把握科學發展規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是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共產黨宗旨、科學謀劃人民福祉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發展理念。
以共享發展理念引領我國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對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和行動准則,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最深厚的偉力。

I. 九年級上冊政治為什麼要共享發展成果如何實現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問題

所謂共享發展理念,其實解決的就是社會的公平正義問題,我們應該貫徹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實現共同富裕。

J. 十八屆五中全會 要在什麼方面堅持共享發展

堅持共享發展,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閱讀全文

與共享發展成果是堅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