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青大考研復試需要論述研究課題嗎
青島大學考研古代漢語(1)和(2)是根據報考專業不同,初試專業課的不同
050103漢語言文字學 考察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③651現代漢語與語言學理論④840古代漢語(1)
050105中國古代文學考察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或240德語或241法語③655中國古代文學④841古代漢語(2)
你如果需要專業課真題也可以私信我
青島大學
漢語言文字學
代碼:050103 學位類型:學術型學位 授權級別:碩士
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創建於1986年。著名語言學家黃伯榮先生於1987年調入青島大學,為本學科的建立做出了貢獻,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二十多個春秋,現今青島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已形成規模,並在科研、教學等方面均取得了為學界矚目的成績。
本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3人。其中有博士學位者8人。學科成員以來自全國著名高校的博士為主體,隊伍精幹,結構合理,充滿了勃勃生機。著名語言學家李行傑教授雖已退休青島大學,但他一直關心青大語言學科的建設與發展,成為漢語言文字學學科堅強而有力的學術後盾。
近年來,本學科承擔教育部重大課題1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青年課題1項,省級研究課題5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重大社科基金項目2項,承擔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語委、青島市、青島大學科研項目十餘項。在《中國語文》、《世界漢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古漢語研究》、《漢語學報》、《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漢語學習》、《語文建設通訊》(香港)、《澳門語言學刊》等國內外有影響的語言學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曾獲得省級社科優秀成果獎6項,青島市社科優秀成果獎20餘項,其他獎勵多項。在教學方面,獲山東省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山東省教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2006年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並形成如下三個研究方向。
一、語法修辭研究
本方向特色有三。一是重視方言語法研究。方言是語言研究的活化石,方言語法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由黃伯榮教授帶領我們漢語研究室撰寫的《漢語方言語法類編》、《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今學界廣泛引用。二是注重語法研究打通古今,由此避免主觀武斷,發見漢語語法的本真面貌。戚曉傑教授撰寫的《明清山東方言背景白話文獻特殊句式研究》一書,研究近代漢語特殊句式,找尋明清山東方言句式特徵,並由此梳理現代漢語紛爭問題,因而更具說服力。書中很多內容都以論文形式發表於《古漢語研究》《語言科學》《漢語學報》等有影響的語言學核心期刊上,引起學界關注。三是是重視語法修辭相結合研究。漢語語法修辭關系密切,戚曉傑、史冠新教授等在進行漢語語法研究時,常常從修辭角度揭示語法成因,問題闡釋深刻、獨到,很多論文發表於《中國語文》《世界漢語教學》等專業核心期刊,有的還為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漢語超常表達論》,獲得很高評價,黃伯榮教授撰寫的書評《修辭學研究的新視角》發表於《山東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二、漢語史研究
本研究方向的特色有兩點。一是注重文字學與書法學研究。朱葆華教授長期從事漢字學研究,成就卓著。目前正從事漢字書體的發展演變研究。漢字書體的發展演變,學術界至今很少有人問津,有人只談漢字形體,有人只談書法,因為搞文字學的人很少懂書法,搞書法的人又缺少文字學的修養。朱葆華教授長期從事文字學研究,又從事書法教學與研究多年,於文字與書法皆有所涉獵,他從文字學和書法兩方面對漢字書體的發展演變進行了全方位的探究,其前期成果《圖示漢字書體演變史》已由齊魯書社出版。此研究領域前景非常廣闊,《漢字書體演變史》一書也在寫作之中。朱葆華教授在此領域的研究處於學術界的領先地位。二是重視漢語文獻學研究。竇秀艷教授近年來一直致力於《爾雅》及仿雅著作的整理研究,出版了《中國雅學史》一書,劃分了雅學發展階段,對先秦至民國近三百部雅學著作進行了分級分類,辨章學術,考竟源流,填補了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白。竇秀艷教授在雅學文獻研究和山東及青島地區古代語言文學文獻研究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其中,《歷代雅學著述考》、《中國雅學文獻學》對歷代雅學文獻的篇目、作者、內容真偽、版本流傳、目錄著錄等情況做了詳實地考訂,為雅學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三、對外漢語教學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也是頗受學生歡迎的一個研究方向。本研究方向特色主要體現於,在中外語言對比研究中,突現現代漢語特點的挖掘。漢字是漢語和華夏文明的內在表現形式。從漢字入手,找尋漢語特點,可以發見漢語諸多不同於印歐語系語言的本質特性。漢語有著自身的特點與規律,它很多尚未發見的特點的逐漸得以揭示,對世界語言理論的建設與發展將會起有強勁的推動作用。史冠新教授等撰寫的高水平對外漢語教學論文發表於《世界漢語教學》、《華文教學與研究》、《語言科學》、《漢語學習》等語言學核心期刊,受到學界好評。史冠新教授等編寫的對外漢語讀本《感受中國》,也深受留學生的歡迎,是一本貼近現實的好教材。
中國古代文學
代碼:050105 學位類型:學術型學位 授權級別:碩士
本學科是我校漢語言文學國家級特色專業下的一個二級學科,以培養通曉中國文學與文化,人文素質高,研究能力強,發展全面的專業人才為目標。現有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六朝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文學四個研究方向。在先秦兩漢諸子、魏晉南北朝唐代詩歌、中國詩學與文學思想、宗教與文學關系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學科成員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等名校和科研機構的博士為主體。學科帶頭人為劉懷榮教授,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4人。其中有博士學位者15人(博士後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4人;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首屆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批首席專家1人。隊伍精幹,年齡、學緣結構合理,發展潛力大。學科教師近五年來主持各級縱向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完成教育部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社科規劃課題3項、山東省規劃項目4項;在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及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5項。出版專著30餘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南開學報》等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近年代表性成果有《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自然的神韻——道家精神與山水田園詩》、《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晚唐駢文研究》等。學科成員的科研成果曾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第三);山東省社科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山東省高校一等獎3項,青島市社科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多項。學科教學成績突出,有6門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5門課程被評為青島大學校級精品課。學科成員教學成果曾獲山東省省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本學科是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曾主持完成過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並獲山東省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掛靠文學院的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強化重點建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和青島大學校級中國文化海外影響力協同創新中心,與國外高校和相關研究機構,有多方面的合作,為學科的國際性交流及與國內學術界的聯系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學科成員是兩個中心的主力,多名教師曾在美國、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學從事教學、研究或學習,與國內外學術界保持著廣泛的聯系。學科畢業生有多人考取國內重點院校的博士生,其他同學就業狀況良好,多在高校、報社、出版社、電視台、政府機關、企業等行業和部門工作。2014屆研究生在7月畢業離校時就業率達到85%以上。
中國古代文學
代碼:050105 學位類型:學術型學位 授權級別:碩士
本學科是我校漢語言文學國家級特色專業下的一個二級學科,以培養通曉中國文學與文化,人文素質高,研究能力強,發展全面的專業人才為目標。現有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六朝唐文學、宋元文學、明清文學四個研究方向。在先秦兩漢諸子、魏晉南北朝唐代詩歌、中國詩學與文學思想、宗教與文學關系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學科成員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等名校和科研機構的博士為主體。學科帶頭人為劉懷榮教授,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講師4人。其中有博士學位者15人(博士後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4人;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山東省高等學校首屆教學名師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批首席專家1人。隊伍精幹,年齡、學緣結構合理,發展潛力大。學科教師近五年來主持各級縱向科研項目20餘項,其中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完成教育部重大項目子課題1項、教育部社科規劃課題3項、山東省規劃項目4項;在研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及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5項。出版專著30餘部,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南開學報》等重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近年代表性成果有《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自然的神韻——道家精神與山水田園詩》、《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晚唐駢文研究》等。學科成員的科研成果曾獲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第三);山東省社科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4項;山東省高校一等獎3項,青島市社科一等獎5項,二、三等獎多項。學科教學成績突出,有6門課程被評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5門課程被評為青島大學校級精品課。學科成員教學成果曾獲山東省省級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本學科是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團隊,曾主持完成過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並獲山東省省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獎。 掛靠文學院的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強化重點建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東亞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和青島大學校級中國文化海外影響力協同創新中心,與國外高校和相關研究機構,有多方面的合作,為學科的國際性交流及與國內學術界的聯系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學科成員是兩個中心的主力,多名教師曾在美國、韓國、新加坡及香港的大學從事教學、研究或學習,與國內外學術界保持著廣泛的聯系。學科畢業生有多人考取國內重點院校的博士生,其他同學就業狀況良好,多在高校、報社、出版社、電視台、政府機關、企業等行業和部門工作。2014屆研究生在7月畢業離校時就業率達到85%以上。
㈡ 彭曉彤的教學成果
主講「鋼結構設計原理」、「建築鋼結構設計」、「專業英語」等課程。主編「十二五」規劃教材兩部。2010年獲得濟南大學第四屆青年教學能手第1名。2009年指導本科生參加第11屆「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獲得山東省特等獎和山東省優秀指導教師稱號;2007年遴選為濟南大學碩士生導師,已指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2名。現主持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省級教研項目)1項,院級教研項目2項,獲得省級教學成果1項,校級2項。
㈢ 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獎金是多少
2000元不等
㈣ 周長城的教學成果
①研究生培養
注重學風建設及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多次為我校及其他高校進行學風建設及創新人才培養學術報告 。所指導培養研究生具有很強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創新能力,協助指導教師撰寫科研項目申報書8項,申請發明專利126項,發表學術論文148篇。其中,研究生趙雷雷同學,2012年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車輛懸架彈性力學及解析計算理論》學術著作1部;研究生孟婕同學,2010年獲山東省研究生優秀科技創新成果二等獎;研究生宋群同學,2014年獲山東省專業學位研究生優秀實踐科技創新成果獎。2006年至今指導碩士研究生15名,其中,部分畢業研究生考取吉大、北郵等高校攻讀博士學位,例如,2013年畢業研究生,考取吉林大學郭孔輝院士的博士研究生;部分畢業研究生到高校任教,例如,2015年畢業研究生,進入江蘇省的鹽城工學院任教;大部分畢業研究生到中國一汽集團、中國重汽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濰柴集團、五徵集團、中通集團等國內大型企業從事與車輛系統動力學有關的工作。
②教學成果及獎勵
2008年獲省級優秀教材二等獎1項,2010年和2014年,獲山東省研究生科技創新成果獎2項;2014年,獲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山東省軟科學二等獎1項;獲山東省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2項 。[1] 依託國家級教學團隊、探索與實踐車輛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2014年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7排2;[2] 研究生學風建設與學術氛圍培養研究,2014年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三等獎,6排1;[3] 基於路況辨識的半自動空氣懸架的研究, 2012年獲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獎,指導教師;[4] 水陸兩用車水中推薦系統的設計, 2013年獲山東省優秀學士學位論文獎,指導教師;[5] 高等學校學風建設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2009年獲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首位;[6] 2012年,獲山東理工大學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7] 2013年,獲山東理工大學優秀教學質量獎;[8] 2013年,獲山東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榮譽稱號;[9] 2013年,獲山東理工大學「我愛我師-我心中最愛老師」榮譽稱號。
㈤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是什麼級別
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的級別如下: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充分調動廣大教師及教育管理者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鼓勵解放思想和教育創新,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促進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持續提高。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以下簡稱「學會」)設立「中國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以下簡稱「教育成果獎」),獎勵在研究生教育的理論研究與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中開拓創新、做出突出貢獻、取得顯著成效的集體和個人,制定本辦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單位和個人,在研究生教育理論研究中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或者在研究生教育教學實踐中取得突出成就,均可申請「教育成果獎」。
㈥ 中國石油大學理學院取得了哪些教學成果
學院現有山東省高等學校省級教學團隊1個,校級教學團隊3個。擁有物理和化學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國家級網路精品課程2門,有機化學、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無機及分析化學、物理化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大學物理實驗、數值計算方法、理論物理、普通物理學、近代物理實驗山東省精品課程11門,校級本科生精品課程7門,校級在線開放課程5門。
2014年以來,承擔省級教改項目3項,校級各類教改項目100餘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校級教學成果獎20項。獲得全國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三等獎1人,山東省高校微課教學比賽一等獎1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1人,山東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1人,三等獎3人,獲得學校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3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5人。
全國高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1人,全國高校物理化學(含實驗)教學微課大賽二等獎1人。
學院現有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3項,2016年獲得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建設項目1項;2017年獲山東省教育廳教育優質課程項目1項和山東省研究生導師指導能力提升普通項目1項;校級研究生教改項目4項,獲校級研究生教學成果獎1項。
㈦ 劉曉華的成績
主持完成山東省研究生創新計劃課題2項。主編出版教材7部,其中有「山東省高教面向二十一教改系列教材」(石油大學出版社)一套,《畢業論文寫作導論》(科學出版社)被全國30多個高校採用,並被科學出版社推薦參加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以教材建設為核心的大學數學課程體系、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綜合改革」獲山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已指導畢業研究生40人,其中15人考取重點大學博士生。指導山東省優秀碩士論文一篇,獲山東省研究生科技創新2等獎一項,「科研導向下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獲首屆「山東省研究生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首位)。
學術領域為自適應控制、預測控制和控制理論在經濟系統的應用。近年來,主持或參與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主持、參與在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完成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3項、山東省教育廳科技計劃課題2項;主持完成煙台市科技計劃項目1項。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在《Automatica》、《Dynamics of Continuous, Discrete and Impulsive Systems》、《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系統科學與數學》、《控制與決策》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CDC、IFAC、ASCC等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140多篇,其中40多篇被SCI、EI收錄、檢索。研究成果獲「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2項(首位),「山東省軟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首位),「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二等3項(首位),山東省教育廳鑒定科研成果一項。被聘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評審專家,山東省自然科學獎評審專家;被聘為《Journal of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Asian Journal of Control》、《控制與決策》、《自動化學報》等重要學術期刊的審稿人。擔任過國際會議ASCC、WCICA、ICICA的分組主席,並擔任2008CCDC的大會副主席。
㈧ 山東省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 有經費嗎
7月6日,副校長曾慶良主持召開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進展匯報會,聽取2016年批准立項項目建設進展情況。研究生院、各項目負責人和聯合培養基地負責學院參加了會議。
會上,研究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了2016年我校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立項情況和經費撥付情況,對2017年申報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工作進行了說明。2016年立項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建設項目負責人,聯合培養基地項目負責學院圍繞項目開展和建設情況進行了匯報。
曾慶良聽取了項目建設和推進情況,對項目進展情況和實施過程中取得的成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要求相關學院和各項目負責人要充分認識項目建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明確項目建設目標,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工作。他指出,學校通過實施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要建設一批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案例庫、研究生教育聯合培養基地,逐步構建符合人才培養需求的課程體系,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與實踐有機融合,形成協同育人的培養平台;通過加強學位授權點建設、導師隊伍建設、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優化學位授權點結構布局,改進和完善導師管理機制,推進研究生教育國際化進程,使學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整體質量不斷提升。
㈨ 優秀教學成果可以是研究生教育嗎
這類保送生不是馬上就去讀研,而是保留入學資格一、兩年,先按照學校安排去有關部門工作,或作為教育部門選派人員去邊遠地區支教。此類保送的條件相對要低一些,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申請,一般只有表現突出的學生幹部或活動積極分子才有入選資格。同時,這也並不一定是最佳選擇,畢竟要耽誤一、兩年的大好青春。
免試推薦並不代表不參加考試。許多學校為了確保推薦質量,還會加試一些科目,例如英語、專業課等。另外,復試也是必須參加的。如果你的成績估計難以直推保研,又沒有什麼突出的體育或文藝特長,也不是老師心目中的重要「幹部」,而你又非常想上研究生,這時候就只剩下自古華山一條路--考研了。
㈩ 省級教育教學成果獎是省政府發的還是省教育廳發的
區別在於國家的證書時在教育網可以查詢到的,而省的證書只能在省的教育網查詢到,國家教育網是查不到的~~~
公立和民辦的不是一樣的~~區別在於顏色和證書上的鋼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