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評價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毅的科研成就
李德毅,男,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專家。1944年11月出生於江蘇省泰縣(現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1] 中國工程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指揮自動化和人工智慧專家。1944年出生於江蘇省。1967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1983年獲英國愛丁堡海里奧特·瓦特大學博士學位。現任總參第61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指揮和控制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參加了多項電子信息系統重大工程的研製和開發;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和一整套用邏輯語言實現的方法;證明了關系資料庫模式和謂詞邏輯的對等性;提出雲模型、雲變換、雲推理、雲控制等方法用於不確定性認知和雲計算,在智能控制「三級倒立擺動平衡」實驗和智能駕駛中取得顯著成效。獲國家和省部級二等獎以上獎勵9項,獲得10項發明專利,發表論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專著3本。現為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現任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主任。[1]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科研任職經歷
1996年,獲少將軍銜;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4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現任全軍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主任、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機語言信息工程中心
李德毅院士
首席科學顧問,軟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國立新加坡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多所著名高校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曾獲首屆具有突出貢獻的歸國留學人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被聘為北京郵電大學兼職教授、計算機學院院長。
學術成果
李德毅院士在國際上最早提出「控制流—數據流」圖對理論,描述時間與空間的關聯性,給出了基本圖元、圖對、連接法則、觸發機制、設計語言等一整套實現方法,用於復雜系統的結構優化。
李德毅院士
圖對理論在倫敦獲得1985年IEEE主席授予的計算機和控制類年度期刊最佳學術論文獎。他把關系數據模型映射成為謂詞演算,證明了關系代數運算與邏輯推理中符號問題求解的對等性,並用邏輯程序設計語言PROLOG進行開發,實現了一個關系資料庫管理系統,出版專著《A Prolog Database System》;進而又把這一成果擴展到模糊關系資料庫領域,出版專著《A Fuzzy Prolog Database》。這兩部專著被世界許多大學圖書館收藏,並被廣泛引用。
他提出了不確定性知識的表示和推理理論,用自己創造的雲模型表示概念的隨機性、模糊性以及隨機性和模糊性之間的關聯性,用期望、熵和超熵作為數字特徵實現概念的定性定量轉換,給出了雲模型構成的多條定性規則同時激活的推理策略和計算方法,成功實現了三級倒立擺的各類動平衡姿態的靈活切換。用雲控制倒立擺的論文在1999年第14屆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上獲得傑出論文獎。這是世界自動控制聯合會成立42年來中國學者首次獲得此獎項。2002年雲發生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李德毅院士
2005年出版專著《不確定性人工智慧》,並於2007年由CRC出版英文版本《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uncertainty》。
李德毅院士長期致力於指揮自動化系統工程和軍隊信息化工作,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主編技術叢書7種,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40餘名。1990年被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回國留學人員,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2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5年獲得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國家何梁何利基金獎。發表論文140多篇,出版中文專著3本、英文專著2本。
B. 那鮮艷的桃子和李子,不正象徵了老師桃李滿天下的教學成果嗎 把這段話改為陳述句。
那鮮艷的桃子和李子,象徵著老師教學成果桃李滿天下的
C. 得了帕金森能治嗎 治療帕金森病要花多少錢
腦起搏器手術是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一種有效手段,可以有效緩解帕金森病的症狀。帕金森手術費用根據選擇不同類型的腦起搏器有直接關系。起搏器有進口和國產之分、有充電和不充電之分、有單通道和多通道之分、價格相差較大。進口起搏器費用約在20-30萬元左右,住院、手術費用一般需10-20萬元。術前醫生需綜合考量患者的全身狀況、對葯物的反應性以及手術療效,綜合評價是否適合做DBS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