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們一般用什麼時代來形容19世紀俄國思想文化發展史
應該就是叫做革命,俄國十月革命。
『貳』 現在俄國的意識形態是什麼
1991年俄羅斯獨立以來,國家意識形態經過了從被禁止到重新構建的過程。俄羅專斯學者認為屬,這一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2~1993),是在激進改革派全盤西方化思潮的推動下,實現社會和國家的非意識形態化時期。第二階段(1994~1995),是認識到建設意識形態必要性的階段。由於國內出現民族分離,群眾政治冷漠,國民認同危機等現象,總統葉利欽及其幕僚,提出民主愛國主義作為新的意識形態。第三階段(1996~1998.8),明確提出建立民族意識形態。時任總統的葉利欽在1996年7月12日指示,要弄清楚「什麼是對俄羅斯最主要的『民族思想』、『民族意識形態』」,全國各界開始探討凝聚整個社會的「民族思想」。但是,1998年8月17日爆發金融危機之後,1994年以後建立起來的意識形態受到質疑。第四階段(1998.9~),是確定國家意識形態內容的階段。金融危機的爆發使俄羅斯認識到,只有加強國家的作用才能擺脫危機,重建經濟。普里馬科夫為代表的政治力量首先提出,建立「有國家參與的社會取向的市場經濟」。普京逐漸登上權力巔峰後,明確提出了愛國主義、強國和社會團結的民族思想。
『叄』 俄國十月革命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十月革命(又稱布爾什維克革命、俄國共產革命等),是1917年俄國革命經歷了二內月革命後的第容二個階段。十月革命發生於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前蘇聯、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及組織普遍認為,十月革命是經列寧和托洛茨基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第一個是巴黎公社無產階級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蘇維埃俄國。革命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1920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但有部分反對者認為俄國臨時政府實質上是由俄國社會革命黨和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等社會主義者為主要成員的政府,而並非「資產階級政府」;「冬宮之夜」也並未發生激烈的武裝沖突。
『肆』 俄國的現實主義學派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現實主義側重如實地反映現實生活,客觀性較強。它提倡客觀地、冷靜地觀察現實生活,按照生活的本來樣式精確細膩地加以描寫,力求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
『伍』 俄國思想家有哪些
托爾斯泰、赫爾岑、別林斯基本、車爾尼雪夫斯基、屠爾涅夫等作家站在十九回世紀那政治高壓但思想激答盪的時代背景之前,這些作家成為俄國最重要的思想家。
俄國在十九世紀避免了法國那樣的大暴亂,但骨子裡的「悶騷」卻不在法國之下。於是就有了斯坦凱維奇開先聲之影響,繼而是他的弟子巴枯寧的煽動,巴枯寧是個自相矛盾的謀密者、煽動家、思想家。
最重要的當屬別林斯基,他稟持道德論,又有至深的洞察力和文學體悟力,成為三十年代與四十年代最重要的評論家,他的評論足以讓當時那批最重要的作家崛起,他在文壇的話語地位可謂空前絕後,一經點評,即為名士或自茲衰落。
赫爾岑,《往事與隨想》的作者,天才的散文家和洞悉世事、歷史的思想家。屠格涅夫,一個柔弱但每一本小說都能夠讓左翼或翼都驚心的小說大師。
托爾斯泰,眾人眼中的小說家與蹩腳的思想家,其實卻是個偉大的思想家與啟蒙者。
就是這些作家,構成了整個十九世紀思想界的主流、主心骨。他們是作家,卻肩負起民族思想的重任,整個十九世紀的政治潮流、思想潮流的演變由他們影響而不斷變更。
『陸』 俄羅斯思想的特點
1999年8月9日,葉來利欽總統推自薦普京為下屆總統候選人。同日,普京宣布參加2000年總統大選。
1999年12月31日,葉利欽總統任命他為代總統至2000年3月選出新總統為止。這之前,普京通過網際網路發表文章《千年之交的俄羅斯》,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指出「俄羅斯思想」的重要性,主張加強國家的作用;認為「俄羅斯的思想」的要素是愛國主義、大國意識、國家主義和社會團結。評論家稱此文章為普京競選總統的綱領。
2000年1月1日,他在安全會議擴大會議上重申,俄羅斯將一如既往地同世界所有國家在平等、互諒、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礎上建立關系」,確定了俄羅斯對外政策的連續性。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即前往車臣,慰問了在那裡作戰的俄軍士兵,並重申對這場戰斗的支持,他說俄羅斯士兵的根本目標是結束俄羅斯的分裂。
2月8日,在會見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的大學生時說,只有那種歐洲式的「穩固的」政黨體系才能確保政治的穩定。
2月25日,他以致選民公開信的形式在俄各大報上發表了他競選總統的綱領,強調俄羅斯要走富民強國之路。
『柒』 俄國革命的第一階段取得什麼成果
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
『捌』 俄國哪些現實主義文學成就幫助了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確立
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確立還藉助於世界文學,特別是俄國19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內大成就容。俄國文學同情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的人道主義精神和要求解放的思想,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的進步的美學觀,俄國現實主義大師們的精湛的藝術技巧……這些優良傳統都為新的社會主義藝術和美學思想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玖』 俄國思想家的簡介
作者: (英國)以賽亞·伯林
譯者: 彭淮棟
本書是一部系統闡述十九世紀俄國知版識分子生活命運和權思想狀況的學術著作。作者揀取各時期的代表人物,如赫爾岑、巴枯寧、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全面分析其思想特徵及其所代表的時代精神,並將其置於整個俄羅斯和歐洲的歷史背景之中。全書論述縱橫捭闔,精彩紛呈,堪稱一部研究俄國知識分子的力作。
『拾』 19世紀 俄國的歷史背景及對思想的影響
見一下以下網站"19世紀俄國斯拉夫主義思想和運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