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給一些中國人家境並不貧窮,卻取得巨大成就的天才的例子
二樓,毛家裡是窮的(縣里的小地主,到大城市就被歧視,至於上學還是他和他父親經過激烈吵架後父親才同意的)。周父母雙亡只有叔叔,環境也不是很好。
如果說民國那時期,蔣介石和孫中山吧。尤其是孫中山,到英國留學,後來也常常在國外生活,一直生活得都比較奢侈。
其實以前的作家,如曹雪芹等等,大多數都是家境好的人,不然誰能夠供養他們在家寫書呢?
像老舍,魯迅等等,雖然家境後來落下來,但是小時候是還可以的。
Ⅱ 當今社會出身貧窮的成功人士有哪些
1、曹德旺
曹德旺9歲才上學、14歲就被迫輟學的曹德旺,在街頭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在歧視者的白眼下艱難謀生,嘗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那是精神和肉體蒙受的雙重苦難,但他並未逆來順受,而是不斷地與命運抗爭。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團,目前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車玻璃製造商。
Ⅲ 周星馳以前的家境
周星馳小時候家境貧困。
周星馳父母在他七歲的時候離婚。離婚以後,凌寶兒(周星馳母)獨自撫養三個孩子,為了養家糊口,凌寶兒曾經同時打三份工。
雖然家境不好,但凌寶兒堅持要給孩子買體面的衣服,帶他們上街也避免去魚龍混雜的地方,就是希望孩子們有個好的榜樣,終有一天成為體面人。
周星馳出身寒微,他不只一次提及年幼時家境窮困,母親凌寶兒含辛茹苦養育兒女,而這一切都拜周星馳7歲時父母離異所賜。星媽於2006年首次爆出離婚因由,「記得一次與孩子們到戲院看《埃及妖後》,當時只有三四歲的星仔突然指著前排座位大喊:『媽媽,爸爸在那裡!』往前一看,我發現丈夫與一名女子在一起。」
(3)成果家境擴展閱讀
周星馳演藝記錄:
1980年,周星馳成為麗的電視台的特約演員,從而進入演藝圈。1981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IQ成熟時》。
1983年,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後,周星馳正式成為無線電視台的簽約藝員;同年,他開始擔任兒童節目《430穿梭機》的主持人。
1992年1月,主演的喜劇片《家有喜事》在香港上映後最終票房為4899萬港元,位列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Ⅳ 你認為家境對一個人的成功起很大的作用嗎
就我個人而言,家境對一個的成功不一定會起很大作用,但家境一定對一個人做事起了很大作用,如果家境好的人,創業也好,投資也罷,至少資金這塊不缺,有底氣去造,如果家境不好的人,創業和投資都是一件非常難得事,只能靠自己那點微薄薪水一點一滴的攢起來,哪怕有了創業資金都不敢隨便造。
所以,我認為家境對一個人成功沒有很大作用,只能說家境好的人底子非常好,起步會快一些,至於成不成功還得看自己造化,家境不好的人起步非常慢,只能靠自己,至於成不成功也是自己造化。
Ⅳ 五位科學家的事跡與成果
【牛頓】
事跡:牛頓1661年入英國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65年獲文學士學位。隨後兩年在家鄉躲避瘟疫。這兩年裡,他制定了一生大多數重要科學創造的藍圖。1667年回劍橋後當選為三一學院院委,次年獲碩士學位。1669年任盧卡斯教授直到1701年。1696年任皇家造幣廠監督,並移居倫敦。1703年任英國皇家學會會長。1706年受女王安娜封爵。他晚年潛心於自然哲學與神學。
成果:牛頓在科學上最卓越的貢獻是微積分和經典力學的創建。
------------------------------------------
【愛因斯坦】
事跡: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成果: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
【居里夫人】
事跡:出生於波蘭,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世界著名科學家,研究放射性現象,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一生兩度獲諾貝爾獎(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第二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成果:發現鐳和釙兩種放射性元素
------------------------------------------
【愛迪生】
事跡:1847年2月11日,愛迪生誕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米蘭鎮。他一生只在學校里讀過三個月的書,但他勤奮好學,勤於思考,並發明了電燈、留聲機、電影攝影機等一千多種成果,為人類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
成果:一生約有兩千種發明成果
在網上一個一個查的,然後自己提取了一些精煉部分。。希望可以對您有幫助~
Ⅵ 家境好又很有成就的例子
比爾蓋茨
Ⅶ 科學家的成就背後的故事
牛頓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麼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籬笆下的樂趣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斗爭。牛頓少年時代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裡。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里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裡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里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家裡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舅舅看見。舅舅一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舅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著種種記號,心裡受到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裡後,舅舅竭力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在舅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在暴風中研究和計算風力 時間對人是一視同仁的,給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對時間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識也大不一樣。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不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扎扎實實、步步推進。……
Ⅷ 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存在很大差別,為什麼倆人友誼能長達40年(馬哲課)
主要是因為兩人互相尊重和都從事著共同的事業——共產主義。
1、珍視友誼,熱愛共同的事業,是彌合矛盾的根本思想動力。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為了無產階級革命事業而結成深厚友誼的戰友,絕非那些為一時意氣和庸俗利益而苟且一起的同伴;
而且他們的友誼經受了漫長而復雜的革命斗爭的考驗,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共同理想、偉大事業的前提。
因此,他們能在因不幸遭遇的影響而導致感情裂痕後,仍能以事業為根基,視友誼為生命,很快清醒過來,理智地陳述原委,檢討錯誤和過失,及時修補裂痕,彌合矛盾。
因此,恩格斯在1月26日信中說:「我感到高興的是,我沒有在失去瑪麗的同時再失去自己最老的和最好的朋友。」。
馬克思在1月18日信中說:「最近這幾個星期我受盡了一切壓抑,但是再也沒有比擔心我們的友誼發生裂痕的憂慮那樣使我感到沉重。」。
2、披肝瀝膽,坦誠相見,是協調關系、彌合矛盾的重要原則。
恩格斯在愛妻去世後巨大的悲痛中,接到了馬克思寄來的「冷冰冰」的信,在冷靜思考5天後毅然對馬克思提出了批評和指責,這是客觀的、坦誠的,是人們可以理解的。
馬克思受到恩格斯的指責,在經過沉痛思考和自責後,誠懇地承認自己「寫那封信是個大錯,信一發出我就後悔了。」
並且向恩格斯具體描述了近來的不幸遭遇和痛苦心情,說明「晚上給你寫信的時候,則是處於完全絕望的狀態之中」「決不是出於冷酷無情」。
這也是客觀的、坦誠的,沒有半點虛偽,不加任何掩飾。因此,他們很快能夠被對方理解、原諒,深厚的感情最終恢復常態。
3、積極的交流與疏通是彌合矛盾、增進友誼的重要途徑。
馬恩之間感情裂痕的修補與彌合,沒有藉助任何外部作用,是他們雙方靠著遠大的抱負、共同的志趣、寬廣的胸懷、真誠的態度、積極的疏通情況,交流思想,化解矛盾的結果。
在前後40天中,恩格斯曾經給馬克思在經濟上、生活上予不遺餘力的關心和無私的幫助,他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冒著被指控犯罪的危險,千方百計接濟馬克思,連馬克思寄發文稿所需的郵票,恩格斯都要買好寄去。
面對喪妻後,馬克思「冷冰冰」的態度,恩格斯克制自己不滿情緒,冒著極大的風險「弄到100英鎊」給馬克思寄去,這是何等深切的關懷!又是何等恢弘的氣度!
而馬克思在認清自己「大錯」之後,也給予了恩格斯細致如微的關心。他連續幾封信中都以輕松調侃的語氣安慰恩格斯。
「如果你心裡有什麼疙瘩,那就像個男子漢那樣坦率地說出來,你要相信,世上沒有一個人這樣真心地關心你的憂樂,除了你的摩爾(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謔稱)」。
馬克思在1月28日給恩格斯信中,甚至不厭其煩地講述什麼是「工具和機器的區別」等等,並不是討論學術問題,而是為了讓恩格斯「分分心,使你忘卻你那痛苦的遭遇。」。
4、具有偉大的革命情誼和寬廣博大的胸懷。
總之,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關心,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兄弟般的感情,共同創立了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為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兩位偉人的感情波折中,馬克思表現出了偉人的真誠坦率和自責精神,而恩格斯則展現出了偉人的寬宏大度和自我犧牲精神。
偉人寬廣的胸懷鑄就了偉大革命事業的成功和理論成果的輝煌,也成為我們今天在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中應該繼承和發揚的寶貴精神財富。
(8)成果家境擴展閱讀:
馬克思和恩格斯冷淡的初次會面。
馬克思在大學時期因結識鮑威爾兄弟而加入青年黑格爾派,他們經常在柏林的一家小酒館內舉辦博士俱樂部,就哲學理論和普魯士現實展開辯論。
馬克思則由於非凡的才智、淵博的知識和雄辯的口才,很快被大家認可。恩格斯也熟識鮑威爾兄弟,1841至1842年間他在柏林服兵役期間經常參加青年黑格爾派的活動,卻幾乎不參與討論。
可不巧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從來沒有在聚會活動上碰過面。但是,恩格斯從他的好友埃德加·鮑威爾、莫澤斯·赫斯那裡知道了馬克思的名字,並由於赫斯對馬克思的高度評價而盼望結識馬克思。
1842年9月底,恩格斯服兵役期滿,他回家與父母相聚了兩個月後,父親派他去曼徹斯特經商,恩格斯特意取道科隆去拜會馬克思。然而就在這兩個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爾派發生了嚴重的分化。
布魯諾·鮑威爾創建了一個稱為「自由人」學術組織,該組織根本不關注現實生活,不去考察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而是整天醉心於抽象的哲學論證。
1842年10月15日,因卓越的領導才能和高超技巧使《萊茵報》的銷量激增,馬克思升任該報主編,從此開始了與「自由人」的斗爭,拒絕了他們的稿件,導致馬克思和鮑威爾兄弟的關系徹底破裂。
恩格斯雖然與鮑威爾兄弟經常通信,並不十分清楚馬克思和「自由人」之間因《萊茵報》用稿事宜產生的糾紛,當恩格斯走進編輯部見到馬克思時,他顯然是提及鮑威爾兄弟來尋找深入交流的話題。
此前,馬克思對自學成才的恩格斯則是十分陌生的,恩格斯沒有柏林大學的正式求學經歷,柏林大學的哲學博士大多與馬克思相識,恩格斯發表的關於謝林的文章和小冊子也都使用了「奧斯渥特」的筆名。
於是,馬克思緣於鮑威爾兄弟和「自由人」的緣故,對恩格斯沒有任何好感,只是表現出不耐煩地應付幾句了事。
恩格斯後來說這是「十分冷淡的初次會面」,並且鑒於鮑威爾猛烈批判宗教神學的重大影響,恩格斯對馬克思的觀點甚至還表示懷疑。這樣看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會面顯然是不成功的。
Ⅸ 5位數學家的簡介與主要成果
1、祖沖之
祖沖之,曾經算出月球繞地球一周為時27.21223日,與現代公認的27.21222日幾乎沒有誤差。月球上許多火山口中的一個被命名為「祖沖之」。祖沖之還曾經計算出圓周率應該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法國巴黎的「發現宮」科學博物館中也有祖沖之的大名與他所發現的圓周率值並列。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禮堂廊壁上,用彩色大理石鑲嵌的世界各國著名的科學家肖像中,也有中國的祖沖之和李時珍。
2、華羅庚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漢族,籍貫江蘇金壇,祖籍江蘇省丹陽。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3、約翰·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歲,德國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地測量學家,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認為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數學家之一,並享有「數學王子」之稱。
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頓、歐拉並列為世界四大數學家。一生成就極為豐碩,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達110個,屬數學家中之最。他對數論、代數、統計、分析、微分幾何、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力學、靜電學、天文學、矩陣理論和光學皆有貢獻。
4、阿基米德
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網路式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力學家,靜態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並且享有「力學之父」的美稱,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頓並列為世界三大數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阿基米德確立了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基本原理。給出許多求幾何圖形重心,包括由一拋物線和其網平行弦線所圍成圖形的重心的方法。阿基米德證明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等於它所排開液體的重量,這一結果後被稱為阿基米德原理。他還給出正拋物旋轉體浮在液體中平衡穩定的判據。
5、勒內·笛卡爾
1596年3月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盧瓦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爾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於瑞典斯德哥爾摩,是世界著名的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
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且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黑格爾稱他為「現代哲學之父」。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堪稱17世紀的歐洲哲學界和科學界最有影響的巨匠之一,被譽為「近代科學的始祖」。
Ⅹ 有關科學家的成果(簡要舉例)
1 哥白尼 Nicolaus Copernicus 波蘭名:Mikolaj Kopernik (1473~1543)
現代天文學創始人,日心說的創立者
2 諾貝爾 諾貝爾獎 以瑞典著名化學家、工業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 爾 弗雷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
3 張衡(78-139),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 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為我國天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數學、地理、繪畫和文學等方面,張衡也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廣博的學識。張衡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指出月球本身並不發光,月光其實是日光的反射;他還正確地解釋了月食的成因,並且認識到宇宙的無限性和行星運動的快慢與距離地球遠近的關系。
張衡觀測記錄了兩千五百顆恆星,創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較准確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轉渾天儀,第一架測試地震的儀器——候風地動儀,還製造出了指南車、自動記里鼓車、飛行數里的木鳥等等
4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 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歷法,與今天的陽歷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方葯,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5 郭守敬——中國古代天文學家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漢族。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二年。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制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為末一種或為星晷與定時儀兩種)。
6 洪堡 德國著名的博物學家,也是自然地理學的先驅。他用了5年時間,行程近萬里,對中南美洲的動植物及地理情況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此後又花費13年時間分析和整理考察結果,撰寫了達30卷本的《新大陸亞熱帶區域旅行記》,這套巨著為後人開發中南美洲提供了翔實可信的第一手資料。洪堡一生進行了許多科學研究,涉及自然地理學、近代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學以及地質學等許多領域。他也完成了許多著述,如《自然全貌》、《中部亞洲山系與比較氣候學研究》,還有馳名中外的自然地理學巨著《宇宙》
7 伽利略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後期偉大的天文學家、力學家、哲學家、物理學家、數學家。也是近代實驗物理學的開拓者,被譽為「近代科學之父」。 17歲進入比薩大學攻讀醫學,後來轉攻數學,畢業後任大學教授。他是為維護真理而進行不屈不撓的戰士。恩格斯稱他是「不管有何障礙,都能不顧一切而打破舊說,創立新說的巨人之一」。
8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化學家。在化學、電化學、電磁學等領域都做出過傑出貢獻。他家境貧寒,未受過系統的正規教育,但卻在眾多領域中作出驚人成就,堪稱刻苦勤奮、探索真理、不計個人名利的典範,對於青少年富有教育意義。
「磁電感應」。實現了「磁生電」,宣告了電氣時代的到來。
9 阿基米德(Archimedes,約公元前287~212)是古希臘物理學家、數學家,靜力學和流體靜力學的奠基人
他正確地得出了球體、圓柱體的體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提出了拋物線所圍成的面積和弓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最著名的還是求阿基米德螺線(ρ=α×θ)所圍面積的求法,這種螺線就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
錐曲線的方法解出了一元三次方程,並得到正確答案。
阿基米德還是微積分的奠基人。他在計算球體、圓柱體和更復雜的立體的體積時,運用逐步近似而求極限的方法,從而奠定了現代微積分計算的基礎。力學方面:阿基米德在力學方面的成績最為突出,他系統並嚴格的證明了杠桿定律,為靜力學奠定了基礎。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阿基米德系統地研究了物體的重心和杠桿原理,提出了精確地確定物體重心的方法,指出在物體的中心處支起來,就能使物體保持平衡。他在研究機械的過程中,發現了杠桿定律,並利用這一原理設計製造了許多機械。他在研究浮體的過程中發現了浮力定律,也就是有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幾何學方面:阿基米德確定了拋物線弓形、螺線、圓形的面積以及橢球體、拋物面體等各種復雜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在推演這些公式的過程中,他創立了「窮竭法」,即我們今天所說的逐步近似求極限的方法,因而被公認為微積分計算的鼻祖。他用圓內接多邊形與外切多邊形邊數增多、面積逐漸接近的方法,比較精確的求出了圓周率。面對古希臘繁冗的數字表示方式,阿基米德還首創了記大數的方法,突破了當時用希臘字母計數不能超過一萬的局限,並用它解決了許多數學難題。阿基米德螺旋永動機
天文學方面:阿基米德在天文學方面也有出色的成就。除了前面提到的星球儀,他還認為地球是圓球狀的,並圍繞著太陽旋轉,這一觀點比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要早一千八百年。限於當時的條件,他並沒有就這個問題做深入系統的研究。但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提出這樣的見解,是很了不起的。
10 李時珍 (1518年-1593年)
字東璧,號瀕湖,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葯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11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
12 孟德爾(Gregor Johann Mendel) (1822年7月22日-1884年1月6日)是「現代遺傳學之父(father of modern genetics)」,是遺傳學的奠基人。1865年發現遺傳定律。
13 門捷列夫(1834.2.8~1907.2.2),俄羅斯化學家生在西伯利亞。元素周期律
14 鄧稼先(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一位偉大而倍受尊敬的物理學大師,我們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為祖國奉獻出一生的前輩,他為在艱苦的環境下成功為中國造出了中國第一枚原子彈.
15 萊特兄弟
Wright brothers
兄:維爾伯·萊特
弟:奧維爾·萊特
飛 機 的 發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