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的小
一、推廣價值 (一)成果的教育理念是新穎的、先進的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驗研究」作為我園已順利結題的市級普教科研資助金課題,其教育理念是先進的,是符合《綱要》精神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說:「我的成功歸功於幼兒園,因為幼兒園讓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見,健康人生的基礎即是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的培養。 (二)成果的推廣是具有操作性、時效性的 通過推廣實踐,可以進一步探索出符合現代要求的、積極的、良好的各種行為習慣,尋求培養幼兒良好生活行為習慣的有效對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環境,為幼兒一生身心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促進幼兒園保教水平的提高。這一成果的推廣,從現實和長遠看,無疑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推廣的過程 (一)對原成果的學習與認識、提煉 1、收集、學習、分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有關資料; 2、成立課題推廣小組,制定保障制度,組織管理網路,具體分工; 3、總結、提煉推廣重點,做好課題推廣計劃。 (二)實踐階段 1、不斷反思、探索、創新推廣方法; 2、開展觀摩活動,交流應用經驗; 3、分階段完成、落實應用目標。 (三)總結階段 1、運用多種方法對成果效益進行教育評價; 2、收集案例、活動資料,整理、匯總推廣資料; 3、形成成果應用分析報告。 三、成果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了幼兒的身心健康,保證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 (二)講文明、有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實現了幼兒社會領域教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三)幼兒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四、成果的創新應用措施 (一)創設推廣條件,保障成果的有效推廣 1、成立推廣領導組,實行分層管理; 2、組織學習成果,制定推廣計劃; 3、聘請專家,指導推廣工作; 4、完善考評制度,鼓勵積極進取。 (二)創新成果推廣措施,加速成果轉化 1、整合成果內容,發揮成果效能。 2、發揮幼兒園教育的作用,樹立良好行為意識。 (1)耐心說教,形成意識; (2)反復訓練,形成習慣。 3、抓住教育契機,使教育更有滲透性和隨機性。 (1)重視晨間接待,發揮文明禮貌的教育窗口作用; (2)開展行為訓練活動,強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4、環境熏陶,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首先,注重樹立兩方面的榜樣:一是師德榜樣,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德育工作隊伍。二是樹立同伴榜樣,在班級里設置類似評比欄的「我真棒」、「好樣的」等欄目,對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進行張榜公布,及時發現和表揚孩子良好的行為。 其次,注重環境的創設。教師們將良好的行為習慣與美化幼兒園環境相結合。 5、加強個性化施教,使教育更有針對性。 6、深入教育科研研究,使教育更具科學性和實效性。 五、推廣成效 (一)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 1、幼兒身體素質普遍提高; 2、幼兒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率有明顯提高; 3、幼兒智能素質得到較好發展; 4、幼兒獲獎捷報頻傳。 (二)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 1、提高了教師的師德素質; 2、教師的教育觀念、教育行為得到進一步轉變; 3、教師科研意識、成果推廣意識增強。 (三)形成大量有價值的有關資料 積累了大量的、有價值的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觀察記錄、活動方案、教育隨筆、經驗總等,為成果的進一步推廣提供寶貴經驗。參與教師推廣達18人,歷時4年多,期間整理、創編兒歌100餘首,故事15個,歌曲18首;論文35篇,隨筆、個案分析各50餘篇,活動設計30餘篇;按生活衛生習慣、 文明禮貌習慣、學習習慣,選出36個重要行為習慣,編寫了《家園共育手冊》,指導家長做好家庭方面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建立了《人民南路幼兒園幼兒日常行為規范要求》;歸納整理出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法途徑若干。 (四)提升幼兒園辦園形象 成果的推廣應用,提升了我園的辦園形象和社會聲譽。在此期間,我園成功創建「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省三八紅旗集體」、「省婦女兒童喜愛的單位」等榮譽稱號;被命名為首批「四川省少年兒童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踐基地」、「瀘州市德育基地示範學校」及江陽區「藝術教育特色幼兒園」稱號,在連續兩年一次的區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中均獲得了特等獎的優異成績。 六、認識與探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一種長期的、日積月累的、循序漸進的、耐心細致的工作,有許多工作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投入,研究更多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在今後對幼兒進行養成教育的實踐中,我們還應做到: (一)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的充分整合。 怎樣才能把習慣養成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中,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動中融入養成教育內容,是檢驗教師教育能力,教育水平,教育機智的重要方面,迫切需要教師提高養成教育與一日活動充分整合的能力。 (二)養成教育的持之以恆 由獲得對某種行為的認識到此種行為的初步習得,再到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要教師持之以恆的精神。 (三)養成教育做到家園同步 通過多種途徑,向家長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做到家園同步共同實施養成教育,才能使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得到鞏固,才能創造家園一致的和諧氛圍,才能真正使幼兒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
㈡ 如何推廣教育科研成果
這道伯復樂,千里馬才得制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對自己的科研領域,去相關領域去做調研,只要滿足需求,性能優異,自然招牌能打出去。所以重要的是你的東西有價值,所以這個問題不是你應該擔心的問題。抓緊時間去晚上你的成果吧!
㈢ 如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一是激發創新主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積極性。加快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一批機制靈活、面向市場的國家技術轉移機構,探索有效機制與模式。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構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新型研發機構等協同開展成果轉化。推動成果轉化與創新創業互動融合,調動科技人員轉化成果積極性,支持以核心技術為源頭的創新創業。
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支撐服務體系。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業化、市場化的國家技術交易網路平台,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成果掛牌交易與公示,解決成果交易流通與市場化定價問題。鼓勵區域性、行業性技術市場發展,完善技術轉移機構服務功能。大力培育專業化技術經紀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領軍人才納入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培養計劃。
三是開展科技成果信息匯交與發布。圍繞新一代信息網路、智能綠色製造等重點產業領域,以國家財政科技計劃成果和科技獎勵成果為重點,發布一批能夠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投資規模與產業帶動作用大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探索市場化的科技成果產業化路徑。
四是發揮地方在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的重要作用。建設一批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加大政策、服務、金融等創新力度,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與模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基地,完善基層承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平台和機制,通過成果轉化支撐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五是強化創新資源深度融合與優化配置。健全多渠道資金投入機制,發揮好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等作用,支持地方加大投入力度,創新投貸聯動、眾籌等科技金融手段拓寬資金市場化供給渠道。推動軍民科技成果融合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㈣ 如何推廣研究成果
推廣研究成果
可以將研究成果撰寫成論文
發表到全國甚至全世界的著名雜志上
比如《科學》、《時代周刊》等
㈤ 科技成果如何推廣; 科技成果推廣的措施
這個問題太大了,要看是什麼樣的科技成果,才能確定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更合適。比如:我們做的是3D技術的科技成果轉化,就採用了科研成果+產業資本+產業人才的產業化模式
㈥ 如何推廣科研成果
科研成果有多種方式可以推廣,建議線上+線下結合,線上可以通過媒體平台,社群,論壇,貼吧等渠道,如果預算充足還可以投放在線廣告,線下可以通過圈層活動。
㈦ 如何將自己的教育科研成果向更廣的范圍推廣
如果是一種教育方式的創新 可考慮先把這一方式投入實踐 獲取數據化的實際成果 繼而形成論文 投送到校報或者省市級教育報上 引起重視 但是我覺著如果是中小學的教育創新無論是什麼都不如成績的提高更切實...
㈧ 如何加快推進科研成果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
要努力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使成果服務於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
科技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是提高綜合國力的主要驅動力。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科技政策的新趨勢。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主要有直接和間接兩種轉化方式,並且這兩種方式也並非涇渭分明,經常是相互包含的。
【科技成果的直接轉化】1.科技人員自己創辦企業2.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開展合作或合同研究3.高校、研究機構與企業開展人才交流4.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溝通交流的網路平台【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科技成果的間接轉化主要是通過各類中介機構來開展的。
機構類型和活動方式多種多樣。
在體制上,有官辦的、民辦的,也有官民合辦的;
在功能上,有大型多功能的機構(如既充當科技中介機構,又從事具體項目的開發等),也有小型單一功能的組織。
1.通過專門機構實施科技成果轉化2.通過高校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機構實施轉化3.通過科技咨詢公司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主體作用】(一)政府科技成果轉化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風險性事業。
沒有政府作後盾,沒有政府資助,單個個人或企業很難做到。
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政府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科技成果轉化,首先是政府要引導,要制定相應的政策。
政府應當在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國科技體制的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大量的科研機構獨立於企業之外,長期形成了科技與經濟相分離的局面,所以,有大量的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
對於國這種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過程中的特殊階段出現的特殊問題,各級政府應積極引導,大力支持企業建立自己的科研機構,盡快承擔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重任,搞好科技成果的轉化。
政府有關部門應盡快制訂有效的產業政策和相應的產業技術政策及產業結構政策,促使企業組織集團化,從而集中資金、人力和物力,發揮整體優勢,提高技術開發,形成規模能力。
(二)企業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過程中的重要主體。
企業可以自行發布信息或者委託技術交易中介機構徵集其單位所需的科技成果,或者征尋科技成果的合作者,也可以獨立或者與境內外企業、事業單位或者其他合作者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承擔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研究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還可以與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相結合,聯合實施科技成果轉化。
長期以來,國絕大部分企業仍然通過資金、人力投入來實現量的擴張,通過上規模來增加企業的效益。
而以科技進步為主的內涵式擴大再生產,還沒有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的主流。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本質上取決於企業的技術創新、吸納科技成果能力和經營能力,而不是僅靠資金、人力的投入上規模來實現量的擴張及效益的提高。
要不斷提高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主體的認識,勇挑重擔,使企業寓科技成果於產品開發和發展生產之中,真正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途徑。
(三)高校及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單位是科技成果的供給主體。
在「科教興國」戰略指導下,隨著「211工程」、「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實施,國高等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高校科技創新工作取得了極大的進展。
高校正逐漸發展成為基礎研究的主力軍,應用研究的重要方面軍,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生力軍,高校科技工作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及科研機構承擔建設了一大批科技創新基地或平台,積極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計劃、「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國防軍工等一系列科研任務,使高校總體科技實力、自主創新能力以及綜合競爭力大大增強,知識貢獻與社會服務能力大大增強,正在成為國科技自主創新的強大力量。
(四)中介機構自技術市場開放後,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大量涌現。
它們存在於技術市場化的全過程的各階段,溝通了技術供給方與需求方的聯系,是技術與經濟結合的切入點,是技術進入市場的重要渠道,對於技術市場化的進程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科技中介主要有科技部和各地科委成果推廣機構、技術成果交易會、技術商城、技術開發公司、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