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各個地區及公司獎勵辦法不同 以中國三冶集團為例
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成果獎勵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表彰和獎勵在推動中國三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科技人員和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企業科技進步,發展集團公司的技術優勢,依據《中冶集團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及有關規定,結合集團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按獎勵類別不同,分為技術進步獎、工法獎、技術標准獎、優秀論文獎、QC成果獎、專利技術獎。
科技成果獎每年評審一次。三季度申報,四季度評審,次年召開科技成果獎勵表彰會。
第三條 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的申報、評審和授獎,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並建立科學的評價標准,嚴格規范申報、評審和授獎程序。科技成果評審做到好中取優,寧缺勿濫,不受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的干涉。
第四條集團公司成立科技成果獎評審委員會(以下稱評審委員會),根據評審工作需要,評審委員會可下設專業評審組。各專業評審組負責各自專業范圍內的科技成果獎的初評工作,並將初評結果報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會在此基礎上,進行集團公司科技成果獎的最終評審工作。
第五條 科技成果實行集團公司、分(子)公司兩級管理。分(子)公司的科技管理部門負責收集、整理本公司的科技成果,擇優統一向集團公司技術管理部上報;技術管理部負責集團公司各類科技成
果的申報受理、登記、評審、獎勵及推薦上報等組織工作和相關事宜的日常歸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科技成果獎勵類別范圍和評審標准
第六條 科技成果獎勵類別范圍
一技術進步獎
⑴在企業生產經營、企業技術改造、重大裝備研製過程中積極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並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
⑵自行開發的應用於建築行業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並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科學技術成果;
⑶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成熟科學技術成果,並在轉化、推廣應用中有所創新,經實踐證明在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節約資金等方面取得顯著效益的技術成果;
⑷為促進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科學決策和科學管理水平,而提出和研究企業發展有關的科學決策、企業技術標准、專著、專題調研等,並經實踐證明產生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軟科學研究成果。
二工法獎
工法必須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的方針、政策和標准、規范,必須具有先進性、科學性和實用性,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等特點。工法分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級。
⑴國家級工法,其關鍵技術屬於國內領先水平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技術難度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
⑵省(部)級工法,其關鍵技術達到省(部)級先進水平,技術難度
較大,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較好的;
⑶企業級工法,其關鍵技術是本企業內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或者在公司內首次開發成功的新技術、新工藝,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技術標准獎
技術標準的制定與修訂應符合企業發展需求,工藝操作方法科學、先進、合理,能夠很好地體現施工方法與產品的技術特點與經濟效益,並具有一定的先進性。通過技術標準的實施應用將有利於提高企業技術水平,使現場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得到明顯提高,使現場質量通病得到有效治理,具有在企業內部推廣的價值。
四優秀論文獎
以技術研究性撰寫論文(也可以是對某項技術或某個工程的總結)和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為主。反映技術研究成果,介紹新產品的研製,施工技術經驗交流,基礎理論探討,實用技術應用,標準的宣貫討論。要緊密結合工程施工實際。同時撰寫的論文應遵循正確性、客觀性、開發性、先進性、可讀性和指導性原則。
五 QC成果獎
圍繞集團公司的經營戰略、質量方針目標和現場存在的的問題,針對提高工程(產品)質量、提高工效、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節約消耗、改善管理、為用戶服務或接受上級下達的課題而開展的質量管理活動,並且成效顯著。
六專利技術獎
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促進集團公司專利數量的增長和專利質量的提高,提升集團公司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的能力。
凡是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並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均可以
㈡ 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什麼級別
省部級獎啦。和民政部、國家民委獎等一個等級。
㈢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是什麼意思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回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答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㈣ 教學成果獎勵辦法有哪些
高一、二教學成果獎勵評估以高三教學成果為獎勵基數。每位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高三教學成果獎勵評估,獲取獎勵基數的主要因素一是畢業班學生考取重點大學的比率,二是列全省前100名、20名、10名的學生數量。學校管理科層的獎勵分配,推行段長負責制。段是學校各中層組織的執行組織,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段履行設計、督導職能,體現學校管理職能。獎勵只到段,不到教師個人。段長根據教師的科研參與度、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考試成績把獎勵分解到各個教師。教學管理堅持以教師為本的思想,體現了管理的現代性。
這個制度的創新點在於:教師個體在團隊發展中求得發展,「高三教學成果決定高一、二的獎勵基數」,表明學校成功指數決定個人成功價值的數量級。日常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不再完全與學生的考試成績聯系,而是與教師自身的發展度相聯系,體現了管理以教師為本的思想。「每一個教師獲取獎勵的份額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和學生的課堂教學評價」,教師的教研參與度,包括教師主動參加學校常規教研的次數、積極的態度;教師學術水平的專家認定度、同行認可度;課題研究、論文撰寫的質量;課堂教學的學生評價、同行評價、專家評價等要素。這些綜合評價決定著學校對教師個人的評價,並與教師的精神和物質的獎勵相聯系。「人作為人的存在還是一種語言和話語的存在」,在這個學校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它可以「讓人說話,建立一個人人可發言的氛圍」它關注了教師作為「人」的存在,體現了教育主的思想。
從案例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學校科層管理扁平化,保證了教師評價的可行性。傳統的管理是以一種經驗管理模式顯現的行政化管理,其管理往往缺乏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學校的質量管理,從本質上說,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展教師的積極性。「段長負責制」應該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種好的嘗試,它減少了學校各中層組織對教師工作的干預,克服了中層組織因為種種客觀因素不能深入教師群體、掌握教師真實的教學情況的弊端;段長承接了學校各中層組織的任務,自己又生活在教師群體之中,是教師組織中的一員,「他人與自身之間有著內在統一,形成共同創造社會,有著共同利益的聯合體。」
㈤ 張義珍的主要獎勵
1、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
2、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1項
3、河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4、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1項
5、河北農業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
㈥ 塗正革的獲獎情況
1. 2011年2月論文《環境、資源與中國工業增長的協調性》(獨撰)獲得武漢市第12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 2011年3月論文《環境、資源與中國工業增長的協調性》(獨撰)獲得湖北省第七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3. 2009年9月4日論文《中國的工業生產力革命——用隨機前沿生產模型對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分解及分析》(第一作者)獲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教社科政字(2009)第155號);
4. 2009年5月5日《中國工業增長模式研究(系列論文)》(第一作者獲湖北省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鄂政發(2009)26號);
5. 2005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獲華中科技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6. 2006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湖北省優秀博士論文獎;
7. 2007年博士論文《我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生產率與技術效率的隨機前沿模型分析》張培剛優秀博士論文獎;
㈦ 鄭傳寅的獲獎勵及榮譽稱號
1.1989年獲美國王安漢學研究院頒發的「漢學研究獎助金」;2.1989年獲湖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頒發的「湖北省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3.1992年起領取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1995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著作一等獎」;5.1995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首屆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6.1998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六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7.1999年獲湖北省文聯頒發的「文藝理論明星獎」;8.2001年獲湖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湖北省第二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9.2002年獲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0.2003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八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11.2005年獲中國文聯第五屆文藝評論獎(理論文章類)二等獎;12.2009年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五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13.2011年獲武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武漢市第十二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與黃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㈧ 如何申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1.每三年評選一次,具體時間不定。
2.所有推薦材料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回」進行公示。
3.擬答獲獎成果名單自公布之日起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網」進行為期1個月的公示。
4.獎勵委員會向教育部報告評獎結果,由教育部批准、公布評獎結果並授獎。
申報成果包括著作(含專著、工具書、古籍整理、譯著)、論文、研究報告(含調研報告、咨詢報告等)以及普及類成果(教材、教輔和文學藝術類作品除外)。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般包括省、市政府、哲學規劃辦、社科聯等部門頒發的關於你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的獎勵。比如你正式出版的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含專著、譯著、教材、古籍整理、通俗讀物、工具書),或公開發表的論文、調研報告,以及被地級以上市黨委、政府或省直廳級以上單位採納的未公開發表的調研咨詢報告等研究成果,都可以申報該獎。一般情況下,優秀成果獎分著作、論文、調研咨詢報告三大類,每類設一、二、三等獎。
㈨ 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表怎麼填
一.評獎來范圍
時間限制:14年自1月1日至15年12月31日期間取得的成果
內容限制:1.在正規出版社出版的專著、編著、譯著、教材、科普讀物等社會科學著作
2.按照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機關和市社科聯確定的軟課題
3.在市級以上(含市級)刊物發表的社會科學論文
二.格式要求
《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表》一式四份
成果原件及復印件(著作及調研報告類每項成果必須報送原件4份,論文類每項成果必須報送原件1份,復印件3份)
成果如被有關部門採納,須附上證明材料;被中央、省級報刊轉載須附上復印件(同樣一式四份)
三.申報時間
2016年6月10日前,欲申報此成果獎的講師需將准備完全的申報材料(包含《武漢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申報表》一式四份及根據要求准備的支撐材料四份)及所在院系科研分管領導簽字蓋章的初審表一起送至科研處。
四.參評成果及各項附件概不退還
具體要求請閱讀群共享中的文件:關於印發《武漢市(第15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實施方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