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相關史實談談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性,介紹東莞市取得的一些科技成果(也可以介紹你身邊的
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拉大了東西方社會進步的距離,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打開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大門,把整個世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體系。再說信息革命第一次:語言的使用第二次:文字的創造第三次:印刷術的發明第四次: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的發明和普及應用第五次:計算機應用的普及、計算機與現代通信技術的結合回顧過去幾千年,人類社會的進步很程度上依賴於基礎設施的建設,住房、道路、農田水利、工廠等等都是人類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基礎。如果我們的子孫後代回顧20世紀,他們一定會注意到信息高速公路這一全球基礎設施的興建。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種高速多媒體傳輸系統,它能在全球甚至更大的范圍內傳輸聲像圖文化並茂的多媒體信息。由美國首先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數字化大容量興纖通信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一些國家和公司還提出利用衛星架設「空中信息高速公路」的設想。1993初,美國新總統柯林頓上台後不久就提出興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並授權成立了「信息基礎設施特別小組」,由商務部長羅恩·布朗領導,副總統戈爾、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勞拉·泰森以及一批經濟、法律、技術專家和電信工業界代表組成。特別小組的核心成員每星期都在白宮聚會討論。美國政府制定「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基於5項原則:其一,鼓勵私人企業增加投資;其二,促進並保護私人企業間的競爭;其三,公眾都有機會獲得服務;其四,避免在信息擁有方面出現「貧富不均」現象;其五,維護技術設計上的靈活性。半年後日本政府也決定建立全國超高速信息網。1994年2月16日,歐洲委員會宣布將建立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新加坡的「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也已完成。這些情況說明,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拉開序幕。自40年代中期計算機問世以來,在全世界范圍內興起的第一次信息革命對人類社會產生了空前的影響,信息產業應運而生,人類邁向信息社會。到90年代初期,美國每年應用計算機完成的工作量相當於4000億人一年的工作量。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產業已佔發達國家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在世界各國紛紛提出建信息高速公路之際,全世界擁有4億台計算機和10億部電話(1994年初),但是,全球范圍內的信息傳遞仍不暢通。美國計劃在10-15年內建成的「信息高速公路」是指數字化大容量光纖通信網路,用以把政府機構、企業、大學、科研機構和家庭的計算機聯網。用90年代計算機網路傳輸33卷《大不列顛網路全書》需要13小時,而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將只需4.7秒。「信息高速公路」掀起的第二次信息革命的特徵是網路化、多媒體化。「信息高速公路」能傳遞數據、圖像、聲音等信息,其服務范圍包括教育、衛生、娛樂、商業、金融和科研等,並將採取雙向交流形式。在當今經濟競爭中,誰掌握信息並使之轉化為經濟優勢,誰就將取得勝利。著名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力量轉移》一書中指出:以信息為基礎創造財富體系的崛起是當代經濟方面最重要的事情,知識已成軍事和經濟中最重要的因素。日本全國科技政策研究所預測,從2011-2020年的10年內,人類知識將比現在增加3-4倍。美國《未來學家》1994年1-2月號載文指出,到2110年,信息技術應用范圍將涉及到90%的勞動力,大大促進經濟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是,第二次信息革命也有可能擴大南北差距,發展中國家因信息技術、資金和人才不足而更加處於不利地位,因此應高度重視第二次信息革命,加緊培養人才,爭取迎頭趕上;發達國家應實行優惠政策,幫助發展中國家迎接第二次信息革命的到來。在信息革命時代信息的作用有質的變化世界管理思想大師彼德·德魯克,在他最新出版的著作——《21世紀的管理挑戰》一書中指出,現在我們正經歷著一場信息革命。這不是在技術上,機器設備上,軟體上或速度上的一場革命,而是一場「概念」上的革命。以往50年信息技術集中在數據上——收集、儲存、傳輸和列印數據,其重點放在「技術」上,而新的信息革命則把重點放在「信息」上。過去對企業有用的數據主要是用來計算成本的,會計制度就是為提供成本信息和對成本加以控制而設立的。但現在企業要取得成功所依據的是要著眼於所創造的價值與財富,這就需要進行帶有風險的決策:依靠經營理念、經營戰略、放棄舊的進行創新、達到短期利潤與奪取市場份額之間的平衡等等。這類戰略決策是企業高層領導所真正需要的。但傳統的會計制度所提供的數據完全無法提供這些。因此,現在對信息技術的要求已不是得到更多的數據、技術、速度。現在需要的是對信息的新的概念,其中一個新的領域,而且是最重要的領域就是怎樣去組織企業外部的信息,這些信息都是互不相關並由不同的來源提供的,但它們有兩點是共同的,即它們提供的是信息而不是數據,它們是高層領導為作出高層決策所需要的信息。企業的根本目標是創造財富,為了創造財富,企業需要四種信息:基礎信息、生產力信息、素質信息以及資源配置信息。但這些信息只告訴我們企業的現狀,它用以指導「策略」。至於「戰略」所需要的信息則應包括:市場、顧客與非顧客、本行業和其它行業的技術、世界金融,以及變化中的國際經濟秩序等等。信息不只是一種知識,它能夠導向採取正確的行動。生產數據的人一般並不知道用戶需要什麼樣的數據使之變為信息。只有個別的知識工作者,特別是個別的企業領導人才會把數據轉變為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組織起來採取有效的行動。信息革命十大趨勢前不久落下帷幕的『99《財富》全球論壇年會』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這些影響世界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有形投資,更重要的是從他們的言語與言論中流露出的對未來世界的描繪,從他們智力與智力的較量所折射出的各自成功歷史的光環,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初現端倪的十大趨勢。趨勢一:快吃慢。正處於局部大爆發階段,佔領局部(特別是美歐市場)市場的領先地位將有利於成為全球市場標准化制定者,成敗的關鍵正從傳統意義上的「大吃小」模式轉化為「快吃慢」。趨勢二:地變天。由於信息技術本身的跨國界,傳統意義上的地緣經濟、地緣文化、地緣軍事、地緣政治正在讓位於現代意義上的網路經濟、網路文化、網路軍事、網路政治……趨勢三:西融東。由於信息技術革命將使世界的財富在三維空間再一次進行劃分,作為技術革命發源地的西半球經濟圈對乍暖還寒的東半球經濟圈滲透愈演愈烈,與此同時東半球國家藉助信息革命升級換代自身產業 結構,以擺脫下個世紀被淪為新一輪全球網路圈地戰的「殖民地」,對西方先進技術也在無奈中積極引進著。趨勢四:聰變傻。由於信息技術革命已從單一信息技術產業擴張為跨產業的革命,越來越多的聰明人,不斷推出傻瓜版的信息技術產品,以面向成百上千倍於技術用戶的普通百姓。趨勢五:窄拓寬。以信息技術革命引發的電子商務革命,為全球信息基礎設施走向終端用戶的傳輸通路提出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無論是在電信基礎層,還是接入服務層,還是商務應用層,帶寬越拓越寬已成競爭與制 勝的重要因素。趨勢六:分讓直。由於信息技術革命可以將廠商與最終用戶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連接起來。傳統意義上的分銷代理制正在受到直銷交互制沖擊。趨勢七:老讓少。由於創新是信息技術革命的靈魂,那些成於過去也終將歸於過去的老資格企業、老朽思想的企業家將讓位於致力革新,充滿生氣的新企業和少年英雄(美國1999年40位最富有的年輕人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來自信息技術,而他們當中最「窮」的已有2 億美元之多)。趨勢八:收即開。當全球信息技術革命潮流向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傳播時,既要妥善處理好技術領先國與技術接受國之間平等與不平等關系,又要處理好東西政治體制不同,南北貧富差距加大的現實關系,穩健的信息 技術政策對發展中國家十分重要,先制定規則(收)再進行開放可能是明智之舉。趨勢九:高喝低。由於這場信息技術革命使得東西方政治與軍事沖突出現有利於西方的不均衡,南北方經濟與利益摩擦差距拉大,全球產業將再次劃分結構,高技術含量的剝削低技術含量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正 在掀起。趨勢十:技變貿。信息技術革命從軍事到科研, 從教育到商貿,2003年全球電子商務僅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貿易額將超過1萬億美元。 以信息技術革命為誘因,以全球電子貿易為形式,以爭奪新世紀全球財富的制高點 為實質的新世紀「制網權」戰爭已經開始。說到這里你看到世界科技革命的同時帶動了經濟發展,這對物質文明的發展有很大幫助。原來坐馬車、風帆船、工業革命後,火車、蒸汽船...影響很大。建議你參考科技革命
② 求廣東東莞的代碼,做科技項目成果鑒定用。
0763 好像是這個
③ 東莞市光華實業有限公司的科研開發
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構建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聘請了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的教授任職研發中心技術顧問,指導協助科技創新建設。並與中科院廣州電子技術研究所、沈陽變壓器研究院和國家中低壓輸配電設備質檢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公司在大功率UPS和高壓變頻器磁性器件的開發和生產方面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豐富的工藝經驗和相對完善的生產設備,並已初步開發生產了納米漆包線鋁變壓器和大功率鋁箔變壓器等新產品投放市場,對鋁材料的連接方式、模具、壓合、毛刺處理、絕緣層、鉤焊工藝等一系列技術問題進行了產業化研究,基礎工作扎實,技術開發方面有良好的積累,產品由於具有重量輕、性價比高等特點而深受市場歡迎。
2009年,光華公司被批准組建「廣東省UPS及變頻器專用磁性器件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和東莞市企業技術中心,大大促進了技術創新工作的開展,有利於公司實現技術創新的統籌規劃和技術資源的共享,按照市場的需要,更高效地開展技術創新工作,掌握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全面提升企業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大幅度降低企業的綜合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促進行業的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2007年3月
「一種新型的免雙芯48KVA大功率UPS內置帶漏感隔離變壓器」 榮獲 2007年度東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7年6月
「一種新型的免雙芯48KVA大功率UPS內置帶漏感隔離變壓器」 榮獲 2007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8年3月
「基於軟開關電子換向的直流變頻空調控制器」榮獲 2008年度東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8年3月
「一種新型低諧波泄放的『12脈沖加11次諧波濾波器』的大功率UPS整流裝置」 榮獲 2008年廣東省重點新產品
2008年3月
「基於軟開關電子換向的直流變頻空調控制器」榮獲200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2008年7月
榮獲2009度東莞市專利試點企業
2009年4月
「160kVA大功率UPS低諧波泄放整流裝置研製」榮獲 2009年度東莞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序號
專利
類型
專利名稱
專利號或受理號
1
實用新型專利
三相隔離變壓器
2006 2 0062907.1
2
高可靠省電器控制電路結構
2007 2 0052456.8
3
高可靠性的功率因素校正電路
2008 2 0044125.4
4
直流變頻電機的控制電路
2008 2 0044309.0
5
一種具有熱損自動補償的終端式水負載微波大功率計
2008 2 0046641.0
6
雙金屬熱電偶
2008 2 0046067.9
7
降低UPS往電網泄放諧波的裝置
2008 2 0047636.1
8
變壓器線圈箔繞機之三維萬用機械手
2009 2 0053125.5
9
一種36脈波大功率變頻整流變壓器
2009 2 0059423.5
發明專利
10
一種具有熱損自動補償的終端式水負載微波大功率計
2008 1 0027539.0(實審中)
11
降低UPS往電網泄放諧波的裝置
2008 1 0028022.3(實審中)
12
一種36脈波大功率變頻整流變壓器
2009 1 0040675.8(實審中)
④ 東莞網路教育南方科技學院的辦學成果
南方科技自建院15年來,共培養了6萬多名學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00年被市政府授予「文明單位」榮譽稱號,2005、2006年連續被評為教育培訓「先進單位」,被媒體評為「最受歡迎的培訓機構」,2008年再次被評為「最具價值品牌教育培訓機構」,2009年被評為「廣東省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成人教育先進單位」,已成為東莞教育培訓界的一面旗幟。
⑤ 東莞理工成人教育學院的科研成果
年份 序號 論文標題 發表刊物 發表日期 作者姓名
1992年 1 通過在職進修提高教師教學科研水平 《高等師范教育研究》 1992.5 寧景群
1993年 1 東莞理工學院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發展成人教育 《華南師大成人教育》 1993.2 朱志德
1994年 1 論毛澤東詩詞的語言藝術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4.6 朱志德
1995年 1 當前理工大專課程的主要矛盾及改進措施 《現代教育論叢》 1995.6 朱志德
2 論孔子的音樂思想 《武陵學刊》 1995.9 朱志德
3 東莞理工學院成教方向准、效果好 《東莞日報》 1995.4 朱志德
4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教職工的凝聚力 《人事管理研究》 1995.4 寧景群
5 學分制基本模式述評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5.9 段雄春
6 對學分、學分制及其二者關系的理解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5.3 段雄春
7 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現象的分析思考 《高等專科教育研究》 1995.1 段雄春
8 我院施行學分制的實踐與思考 《高等專科教育研究》 1995.2 段雄春
9 高等工程專科教育「1.5+0.5+1.0」教學模式構想 《教育研究》 1995.2 段雄春 毛濟安
1996年 1 論學分制的本質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6.3 段雄春
2 對高等教育「產業化」若干問題的辯證思考 《西北教育管理研究》 1996.3 段雄春
3 對學年制和學分制的再認識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6.4 段雄春
4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教學計劃的制訂原則 《人才培養目標研討會論文集》 1996.6 段雄春 陳生永 陳軍
1997年 1 淺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學生的集體主義觀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7.4 寧景群
2 學習能力:人的必備素質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1997.3 寧景群
1998年 1 運用ISO9000—94的質量標準的思想進行教學質量控制的研究 《高等專科教育研究》 1998.1 段雄春 曾文光 黃海宇
2 高教自考拓新路,堅持自學能成才 《東莞日報》 1998.3 寧景群
3 加強實踐教學,強化能力培養 《中國社會科學文庫》 1998.4 寧景群
4 對成教學生德育工作的認識與思考 《湛江師范學院學報》 1998.6 寧景群
5 提高自考質量 《東莞日報》 1998.6 寧景群 盧柱欽
6 關於經濟發達地區發展成人教育的思考 《高教探索》 1998.7 朱志德
7 培養自學能力,提高自考質量 《河北成人教育》 入選《中華教育文庫現代教育藝術研究卷》 1998.8/1998.12 寧景群
8 淺談道德教育 《世紀之交社科文叢》 1998.12 寧景群
1999年 1 對我院實行學分制的回顧與思考 《高等專科教育研究》 1999.1 段雄春
2 廣東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高教專科教育研究》 1999.10 朱志德
3 淺談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與個人心理調適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9.6 寧景群
4 減輕心理壓力,適應改革形勢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1999.12 寧景群
2000年 1 地方高校加強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和認識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0.1 段雄春 曾文光 黃海宇
2 論現代市場經濟機制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要求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0.1 劉健 楊丹宇
3 我院成人學歷教育實行「一級管理」的體會 《廣東成人教育》 2000.4 朱志德
4 八載成教雨露中,萬六英才攀高峰——東莞理工學院建院八年成教發展結碩果 《廣東成人教育》入選《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研究論文集》第二輯 2000.4/2000.8 朱志德
5 改變觀念,加大投入,大力發展成人高等教育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0.11 朱志德
6 聯合辦學實施外延發展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0.4 寧景群
7 發揮地緣優勢,建立穩定的教學實習基地 《中國高等教育》 2000.6 段雄春 曾文光 黃海宇
8 培養創新精神,開發創造能力 《教育探索》 2000.7 寧景群
9 淺談成人高等教育與培養創新精神 《成人教育》 2000.8 寧景群
10 淺談成人高等教育與培養創新精神 《廣東成人教育》 2001.1 寧景群
2001年 1 高等教育產業應「化」在哪裡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1.1 段雄春
2 高等教育產業化問題討論述評 《寶雞文理學院學報》 2001.1 段雄春
2002年 1 中國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對策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2002.1 段雄春
2 轉變觀念 辦出成人教育的特色 《中國高教研究》 2002.1 段雄春
3 辦出東莞特色,加快成教發展 《東莞理工學院報》 2002.3 段雄春
4 成人教育也應加強成「人」教育 《廣東職業與成人教育》 2002.3 段雄春
2004年 1 著眼社會需要 辦出成人高等教育地方特色 《 中國高教研究》 2004 段雄春 寧景群 楊丹宇 陳建新
2 在構建學習型社會中大力發展成人教育 《 中國成人教育 》 2004 寧景群
3 試論現代市場營銷中的非價格競爭 《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4 段雄春
2005年 1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 《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5 段雄春
2 簡論成人教育發展的三個著力點 《 中國成人教育 》 2005 段雄春
3 怎樣組織成人教育課堂教學 《 成人教育 》 2005 楊惠平
4 高等院校創新型師生的培養 《 邵陽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版) 》 2005 冒雲輝 何鵬舉
5 古代中西方人性善惡論比較 《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5 冒雲輝 羅美珍 何鵬舉
2006年 1 成人高等教育如何實現從數量到質量的飛躍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劉春江
2 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李 糾
3 成人教育是構築學習型社會的重要平台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舒 文
4 成教脫產學生的心理現狀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謝偉紅
5 淺談成人英語教學的師生關系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孫玉琳
6 管教結合,努力提高成教出勤率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黃 為
7 新課程理念下教師培訓方法探析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段雄春
8 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成人教育質量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程克江
9 關於提高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效果的思考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段雄春
10 用對立統一的觀點思考成人會計課程教學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張新建
11 淺談會計學原理的教學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張新建
12 成人教育體驗式教學初探--以《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為例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李 淇
13 成人函授教學要正確處理好幾個關系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柴森林
14 英語教學中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認識與思考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杜一青
15 在我院成人公共英語教學中建立分級教學體系的研究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左 哲
16 發揮成教學生在英語口語課中的主體作用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莫蘭桂
17 試探成人教育翻譯課程的改革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李惠萍
18 對應用寫作規范性的認識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李 偉
19 淺談如何提高應用寫作的課堂教學效果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謝偉紅
20 淺談成人教育英語寫作中的漢化現象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李惠萍
21 供應鏈管理與看板--淺議供應鏈管理對豐田式生產的借鑒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劉春江
22 供應管理對供需企業績效及分銷商滿意度影響的實證研究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歐陽波
23 淺析中西飲食文化比較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莫蘭桂
24 發展責任保險,共建和諧東莞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10 湯 景
25 淺入深出--成人教育學習方法新思維 《繼續教育研究》 2006.10 段雄春
26 略論和諧社會中政府公共治理的路徑選擇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 》 2006.4 柴森林
27 對完善目前中國財政公共監督體系的幾點構想 《市場論壇 》 2006.9 陳海東
28 中國電子商務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與對策 《市場論壇 》 2006.11 楊惠平
29 和諧社會建設中的社會問題研究 《中國戲劇出版社 》 2006.8 舒文
30 新編經濟法概論 《立信會計出版社》 2006.5 舒文 序號 課題名稱 項目來源 起止時間 負責人
1 學分制實踐研究(獲學院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東莞理工學院立項 1993、9—2000、12 段雄春
2 高職教育教學計劃的制定原則(參加) 廣東省教育廳 1995 段雄春
3 地方高校教學實習基地建設(獲學院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廣東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東莞理工學院立項 1996、9—2000、12 段雄春 曾文光 余成 黃海宇 詹偉文
4 珠三角地方普通高等學校成人教育創新發展的實踐探索(獲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東莞理工學院 2004年 安少華 段雄春 寧景群 楊丹宇 陳建新
5 「十一五」東莞市成人教育發展研究 成教學院.理工學院 2006.05--2006.12 段雄春
6 地方院校中文系漢語言文學 東莞理工學院 2004.08--2006.09 程克江 序號 獲獎項目名稱 授獎名稱 時間 獲獎人或單位
1 簡論成人教育發展的三個著力點 2005年廣東成人教育優秀論文獎 2006.03 段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