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綜合實踐活動成果
寒假我和社區里的幾個同學一起去了敬老院。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而現在,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更因為在這里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
走進大門一位熱心的阿姨接待了我們,還一邊給我們講解敬老院的概況。阿姨向我們講解到:敬老院里其中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數患有神經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給護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而且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有些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同學們也耐著心和他們聊天,幫老人整理衣物,擦拭傢具,聽老人講自己的過去,也與老人分享自己的校園生活。還為老人們表演了小節目,讓這些在孤獨中生活著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老人家在這里都過得很開心,他們有時間的時候會在樓下的樹陰或者是樓上先房子里看一下電視或玩一下麻將,也有時到樓下做一些簡單的鍛煉的。因此,老人在這里也算是可以晚年安康。
我們慰問到一個老婆婆,她居然哭了出來,很是傷心難過。我們耐心的和她聊天,聽老婆婆說她把她的退休養老金都給了她的子女,她子女不管她就把她送到這里來,而且很少來看望她。有一位同學和她說「我們都是您的子女。」並給她表演節目,直到老婆婆破涕為笑,我們才依依不捨的離開。
我心中有點酸酸的,老人們畢竟還是孤獨的,他們的兒女大多不在身邊,有的甚至沒有兒女,他們要的也許不再是簡單的金錢所能代替的,在生活的溫飽要求之上,有人在身邊那是最開心的了. 他們需要關心,愛護,敬老院的設施好並不是最主要的,而是更加需要社會上的一些關注。
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從孩童到青年,從青年到老年的過程,經歷生與死。我們現在還是青年階段,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如何走下去,我想,每個人都應該心中有數。也許當我們走完我們的人生旅程,該休息時,是否也會像敬老院的老人那樣快樂開心地度過自己的晚年呢?
若為人子女也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在黑暗中悄然逝去……
一次敬老院的慰問,使我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局限訪問了那些老人年輕時的點點滴滴。我想那就是生命所創造的財富,異常珍貴。
當我們老的時候,是否可能這些老人,是否又能過的比他們幸福呢?這一切都是問號,自己的人生由自己來把握。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也成為歷史的功臣,成為新中國歷史長流中璀璨的一個顆心。
Ⅱ 團日活動成果冊怎麼做可以有哪些形式
先是有抄第一張封面
第二章是目錄
然後寫你的內容准備工作的文字與照片,然後活動進行的文字與照片
如果是班級活動的話還可以寫上這次活動的意義
如果是社團的話還可以加個視野集錦,放很多的照片
暫時我做成果冊是以這樣的形式做的。。。
Ⅲ 活動成果從哪幾方面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總結的格式
第一:總結題目。《......組織......活動總結》
第二:簡單描述活動的背景。
第三:活動時間、地點、主題、參與人員
第四:簡述活動的內容過程。
第五:活動的創新之處。活動形式、活動的內容、活動與前期活動或者與其他活動的聯系、活動後期的總結方式等等。
第六:活動中問題的總結。准備不充分、宣傳力度不夠、活動花費經費、時間過多、總結時間過遲等等。
第七:結束語。此次活動圓滿成功。我們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一次的活動更好。感謝.......等等。
第八:落款。組織,總結完成時間。
Ⅳ 什麼是項目活動清單與工作分解結構有何關系
項目活動定義概述
項目活動定義是確認和描述項目的特定活動,它把項目的組成要素加以細分為可管理的更小部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
確定計劃活動需要確定和記載計劃完成的工作。活動定義過程識別處於工作分解結構(WBS)最下層,叫做工作包的可交付成果。項目工作包被有計劃地分解為更小的組成部分,叫做計劃活動,為估算、安排進度、執行,以及監控項目工作奠定基礎。確定並規劃計劃活動以便實現項目目標是本過程無需多言的任務。 項目活動定義的依據
進行項目活動定義的依據有事業環境因素、組織過程資產、項目范圍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及工作分解結構詞彙表、項目管理計劃等。
事業環境因素作為活動定義的依據,可以考慮的事業環境因素包括是否有可利用的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與進度安排工具軟體。在進行活動定義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組織過程資產,組織過程資產包括同活動規劃有關的正式與非正式方針、程序與原則,需要在活動定義中給予考慮;吸取的教訓知識庫藏有以前類似項目用過的有關活動清單的歷史信息,在確定項目計劃活動時可以考慮。在定義活動時顯然要考慮項目范圍說明書中記載的項目可交付成果、制約因素與假設;制約因素是限制項目管理團隊選擇的因素,例如,反映高層管理人員或合同要求的強制性完成日期的進度里程碑;假設是在項目進度規劃時視為真的因素,如每周的工作時間或一年當中可用於施工的時間。工作分解結構及工作分解結構詞彙表是進行項目活動定義的基本依據。項目管理計劃包含進度管理計劃,進度管理計劃是制定與規劃計劃活動和項目范圍管理計劃的指南。
項目活動定義的工具與技術 進行活動定義的工具和技術有分解技術、使用樣板、滾動式規劃、利用專家判斷和規劃組成部分。
1.分解
就活動定義過程而言,分解技術指把項目工作組合進一步分解為更小、更易於管理的叫做計劃活動的組成部分。活動定義確定的最終成果是計劃活動,而不是製作工作分解結構過程的可交付成果。活動清單、工作分解結構與工作分解結構詞彙表既可以分先後完成,亦可同時制定,均為確定編制活動清單的基礎。工作分解結構中的每一個工作組合都分解成為提交工作組合而必需的計劃活動。活動定義通常由負責這一工作組合的項審團隊成員完成。
2.樣板
標準的或以前項目活動清單的一部分,往往可當做新項目的樣板使用。樣板中的有關活動屬性信息還可能包含資源技能,以及所需時間的清單、風險識別、預期的可交付成果和其他文字說明資料。樣板還可以用來識別典型的進度里程碑。
3.滾動式規劃
工作分解結構與工作分解結構詞彙表反映了隨著項目范圍一直具體到工作組合的程度而變得越來越詳細的演變過程。滾動式規劃是規劃逐步完善的一種表現形式,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在工作分解結構最下層詳細規劃,而計劃在遠期完成的工作分解結構組成部分的工作,在工作分解結構較高層規劃。最近一兩個報告期要進行的工作應在本期工作接近完成時詳細規劃。所以,項目計劃活動在項目生命期內可以處於不同的詳細水平。在信息不夠確定的早期戰略規劃期間,活動的詳細程度可能僅達到里程碑的水平。
4.專家判斷
擅長制定詳細項目范圍說明書、工作分解結構和項目進度表並富有經驗的項目團隊成員或專家,可以提供活動定義方面的專業知識。
5.規劃組成部分
當項目范圍說明書不夠充分,不能將工作分解結構某分支向下分解到工作組合水平時,該分支最後分解到的組成部分可用來制定這一組成部分的高層次項目進度表。項目團隊選擇並利用這些規劃組成部分來規劃處於工作分解結構較高層次的各種未來工作的進度。這些規劃組成部分的計劃活動可以是無法用於項目工作詳細估算、進度安排、執行、監控的概括性活動。兩個規劃組成部分是:
控制賬戶
高層管理人員的控制點可以設在工作分解結構工作組合層次以上選定的管理點(選定水平上的具體組成部分)上。在尚未規劃有關的工作組合時,這些控制點用做規劃的基礎。在控制賬戶內完成的所有工作與付出的所有努力,記載於某一控制賬戶計劃中。
規劃組合
規劃組合是在工作分解結構中控制賬戶以下,但在工作組合以上的工作分解結構組成部分。這個組成部分的用途是規劃無詳細計劃活動的已知工作內容。
項目活動定義的成果
進行活動定義的成果有活動清單、活動屬性、里程碑清單和請求的變更。詳述如下:
1.活動清單
活動清單內容全面,包括項目將要進行的所有計劃活動。活動清單不包括任何不必成為項目范圍一部分的計劃活動。活動清單應當有活動標志,並對每一計劃活動工作范圍給予詳細的說明,以保證項目團隊成員能夠理解如何完成該項工作。計劃活動的工作范圍可有實體數量,如應安裝的管道長度,在指定部位澆築的混凝土,圖紙張數,電腦程序語句行數或書籍的章數。活動清單在進度模型中使用,屬於項目管理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活動是項目進度表的單個組成部分,不是工作分解結構的組成部分。
2.活動屬性
活動屬性是活動清單中的活動屬性的擴展,指出每一計劃活動具有的多屬性。每一計劃活動的屬性包括活動標志、活動編號、活動名稱、先行活動、後繼活動、邏輯關系、提前與滯後時間量、資源要求、強制性日期、制約因素和假設。活動屬性還可以包括工作執行負責人、實施工作的地區或地點,以及計劃活動的類型,如投入的水平、可分投入與分攤的投入。這些屬性用於制定項目進度表,在報告中以各種各樣方式選擇列入計劃的計劃活動,確定其順序並將其分類。屬性的數目因應用領域而異。活動屬性用於進度模型。
3.里程碑清單
計劃里程碑清單列出了所有的里程碑,並指明裡程碑屬於強制性(合同要求)還是選擇性(根據項目要求或歷史信息)。里程碑清單是項目管理計劃的一部分,里程碑用於進度模型。
4.請求的變更
活動定義過程可能提出影響項目范圍說明與工作分解結構的變更請求。請求的變更通過整體變更控制過程審查與處置。 活動工期估算活動工期估算是根據WBS中定義的項目活動和項目活動清單來估計完成這些項目活動所需的工期。工期通常以小時或天表示,但大型項目也可能用周或者月作為表示工期的單位。 項目工期估算是根據項目范圍、資源狀況計劃列出項目活動所需要的工期。估算的工期應該現實、有效並能保證質量。所以在估算工期時要充分考慮活動清單、合理的資源需求、人員的能力因素以及環境因素對項目工期的影響。在對每項活動的工期估算中應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對工期的影響。項目工期估算完成後,可以得到量化的工期估算數據,將其文檔化,同時完善並更新活動清單。項目活動排序是指識別項目活動清單中各項活動的相互關聯與依賴關系,並據此對項目各項活動的先後順序的安排和確定工作。項目活動工期估算的過程,如下圖所示: 影響實際的活動工期的主要因素: 投入活動中的資源,資源獲得的難易程度; 不同技能水平的資源的工作分配(資源能力); 突發事件和其他識別出的風險; 工作實踐的有效性(效率); 錯誤的或者遺漏的工期估算。 活動工期估算的依據 項目活動工期估算的依據: 1)項目活動清單; 2)項目的約束和假設條件; 3)項目資源的數量要求; 4)項目資源的質量要求; 5)歷史信息; 6)識別的風險。 活動工期估算的工具和技術 1、專家判斷 專家判斷是指利用擁有過去相似項目活動經驗的專家意見來估算工期。 2、類比估算 類比估演算法使用以前某個實際項目中完成的類似活動所需的時間來估計當前活動的時間。此方法在以前的項目都有相關的文檔,並且當前須估計的活動與以前的項目活動很相似時,是非常有用的。 3、根據工作量估算 由工程或設計部門確定的每項具體工作種類所需完成的數量,乘上單位生產率,就可以估算活動所需時間。 4、儲備時間(應急時間) 儲備時間指的是在項目活動工期中加上一部分保留時間來應對項目活動安排上可能存在的風險。儲備時間可取為活動所需時間的某個百分比。 活動工期估算的結果 項目活動工期估算的結果: 1)估算出的項目活動工期; 2)項目工期估算的依據; 3)更新後的活動清單。項目活動排序所需的信息 1、項目活動清單及其支持細節; 2、項目產出物描述; 3、項目活動之間的必然依存關系; 4、項目活動之間的人為依存關系; 5、項目活動的外部依存關系; 6、項目的里程碑事件。 項目活動排序的工具與方法 編排和描述項目活動順序關系的方法和工具主要有: 1、順序圖法(Precedence Diagramming Method,PDM) 順序圖法也叫單節點網路圖法(AON, Activity on Node),它用單個節點(方框)表示一項活動,用節點之間的箭線表示項目活動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 2、箭線圖法(Arrow Diagram Method,ADM) 這也是一種描述項目活動順序的網路圖方法。這一方法用箭線代表活動,而用節點代表活動之間的聯系和相互依賴關系。 項目活動排序的工作結果 1、項目網路圖; 2、更新後的項目活動清單。
Ⅳ 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及成果怎麼寫
直接上網網路一下,抄下來就得了
Ⅵ 六年級寒假實踐活動記錄表(實踐活動成果記錄怎麼寫呀)急!!!!!
寫自己一些心得 感受
Ⅶ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有什麼
實踐活動展示成果的方式:活動報告、調查報告、調查表、實物標本、畫圖、攝影、活動日記、活動記錄、手抄報和展板等等多種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核心課程,這門課程既不是課外活動,也不是活動課程,而是通過教育交往為中心的活動,其強調的是學生的參與,重視的是學生的體驗、感受,以學生興趣和內在需要為基礎,以主動探索為特徵,以實現學生主體能力綜合發展為目的。
(7)活動成果清單擴展閱讀:
綜合實踐活動是現代教育中的個性內容、體驗內容和反思內容,與傳統教育片面追求教育個體的發展、共性和知識有所不同。
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習生態化空間,學生是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學生具有整個活動絕對的支配權和主導權,能夠以自我和團隊為中心,推動活動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更謀求獨立完成整個活動,而不是聆聽教誨和聽取指導。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個生態化空間里,只是一個絕對的引導者、指導者和旁觀者。
與傳統實踐活動強烈的目標性不同,綜合實踐活動更強調多種主題,多種任務模式,多種研究方法的綜合,這種復合不是來自教師的人為復雜化,而是來自於學生個體對實踐活動主題的更深入認識和挖掘過程。
在國外,教育的綜合實踐活動被童子軍組織、民間公益組織、社區管理組織所分解,學校只是起到了輔助和輸送的作用。在中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課程改革被推動,附加在課程體繫上的課標教材、封閉實踐基地、素質報告承擔了更多的實際責任。
特點
(1)綜合性:對任何主題的探究都必須體現個人、社會、自然的內在整合,體現科學、藝術、道德的內在整合。
(2)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往往以各種活動為載體,強調學生通過活動或親身體驗來進行學習,但不是為「活動」而「活動」。
綜合實踐活動,顧名思義,它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但這里所講的「活動」或「實踐」,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從直觀上去理解,把它理解為讓學生「動」起來,或者讓學生去「操作」。而是要把它理解為「知與行」、「動手與動腦」的結合與統一。
那些不需要學生動腦思考、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沒有觸動的「活動」,不是「綜合實踐活動」中所講的活動。真正具有「育人」價值的綜合實踐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結束時「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來講,「活動只是一種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它本身不是目的。
(3)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面向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其內容與學生個人的生活或現實社會緊密相聯系,往往表現為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開放性問題,要解決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學生不可能到書本上去找現成的答案,只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才能找到可能的答案。
(4)生成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展開很少從預定的課程目標入手,它常常圍繞某個開放性的主題或問題來展開。隨著活動的不斷展開,新的目標、新的問題、新的主題不斷生成,學生的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這便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生成性」的集中體現。
(5)自主性: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十分注重從學生現有的興趣與經驗出發,強調學生的自主選擇與探究。學生不僅可以選擇學習的內容、進度與方式,還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或結果進行評價與反思。
Ⅷ 活動成果總結怎麼寫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內,有的比較詳細。
2.成績和容缺點。這是總結的主要內容。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產生的,都應寫清楚。
3.經驗和教訓。為了便於今後工作,必須對以前的工作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並形成理論知識。
Ⅸ 什麼是項目活動清單與工作分解結構有何關系
工作分解結構(簡稱WBS):
跟因數分解是一個原理,就是把一個項目,按一定的原則分解,項目分解成任務,任務再分解成一項項工作,再把一項項工作分配到每個人的日常活動中,直到分解不下去為止。即:項目→任務→工作→日常活動。
工作分解結構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對項目要素進行的分組,它歸納和定義了項目的整個工作范圍,每下降一層代表對項目工作的更詳細定義。WBS總是處於計劃過程的中心,也是制定進度計劃、資源需求、成本預算、風險管理計劃和采購計劃等的重要基礎。
活動清單 :
活動清單內容全面,包括項目將要進行的所有計劃活動。活動清單不包括任何不必成為項目范圍一部分的計劃活動。活動清單應當有活動標志,並對每一計劃活動工作范圍給予詳細的說明,以保證項目團隊成員能夠理解如何完成該項工作。計劃活動的工作范圍可有實體數量,如應安裝的管道長度,在指定部位澆築的混凝土,圖紙張數,電腦程序語句行數或書籍的章數。活動清單在進度模型中使用,屬於項目管理計劃的一部分。計劃活動是項目進度表的單個組成部分,不是工作分解結構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