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三位

成果三位

發布時間:2020-12-19 16:30:21

① 列舉三位科學家的名字,說說他們的科學成果與想像的關系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愛因斯坦:相對論
愛迪生:發明燈泡

② 成就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鋰電池還能應對全球變暖嗎

中新網10月10日電 據日媒報道,日本學者吉野彰及另兩位英美學者因為對研發鋰離子電池貢獻卓著,共同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成就了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鋰離子電池,不僅對移動通信時代意義重大,還可成為應對全球變暖的「王牌」。

吉野彰認為,鋰電池能蓄電是最基本功能,如果普及的話,發電技術就更容易普及。目前,鋰電子電池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電池容量、耐久度和價格。不易起火、破裂的新型鋰離子電池的研發工作也已在推進之中。

③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3位獲獎者,他們的主要成就是什麼

「今年的獲獎者的發現,為緊湊和超質量物體的研究開辟了新領域。」諾貝爾物理學委員會的戴維·哈維蘭德表示:「但還有許多問題值得研究,不僅關於它們內部結構的問題,而且還有關於如何在黑洞緊鄰的極端條件下測試我們的引力理論問題。」

羅傑·彭羅斯,1931年生於英國科爾切斯特, 1957年獲得英國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現為英國牛津大學教授。

萊因哈德·根澤爾,1952年出生於德國巴特洪堡。1978年獲得德國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德國加興馬克斯·普朗克外星物理研究所所長,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教授。

安德里亞·格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紐約市。1992年從美國帕薩迪納市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獎項金額: 1000萬瑞典克朗,其中一半獎勵給羅傑·彭羅斯,另一半共同獎勵給萊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里亞·格茲。

④ 寫出3位像居里夫人這樣的科學家的名字及其主要成就

1.倫琴
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X射線的發現

倫琴

1901年,首屆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物理學家倫琴(Willhelm Konrad Ro tgen, 1845---1923), 以表彰他在1895年發現的X射線。 1895年,物理學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它的幾個主要部門--牛頓力學、熱 力學和分子運動論、電磁學和光學,都已經建立了完整的理論,在應用上也取得 了巨大成果。這時物理學家普遍認為,物理學已經發展到頂了,以後的任務無非 是在細節上作些補充和修正而已,沒有太多的事情好做了。 正是由於X射線的發現喚醒了沉睡的物理學界。它像一聲春雷,引發了一系列重 大的發現,把人們的注意力引向更深入、更廣闊的天地,從而揭開了現代物理學 的序幕。

2.瑞利
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氬的發現

瑞利

19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皇家研究所的瑞利勛爵(Lord Rayleigh ,1842 -1919),以表彰他在研究最重要的一些氣體的密度以及在這些研究中發現了氬。
瑞利以嚴謹、廣博、精深著稱,並善於用簡單的設備作實驗而能獲得十分精確的數據。他是在19世紀末年達到經典物理學顛峰的少數學者之一,在眾多學科中都有成果,其中尤以光學中的瑞利散射和瑞利判據、物性學中的氣體密度測量幾方面影響最為深遠。

3.勒納德
——陰極射線的研究

勒納德

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基爾大學的勒納德(Philipp Lenard ,1862-1947),表彰他在陰極射線方面所作的工作。
1888年,當勒納德於海德堡大學在昆開(Quincke)的指導下工作時,就在陰極射線方面作了最初的研究。他研究了赫茲關於這種射線與紫外線相似的觀點。為此他做了這個實驗,觀察陰極射線是否能想紫外線一樣通過放大電管壁的石英窗。他發現陰極射線不能穿過。但是1892年,他在波恩大學擔任赫茲的助手時,赫茲讓他看了自己的一項新發現:將一塊被鋁箔包著的含鈾玻璃片放入電管中,當時陰極射線轟擊這快鋁箔時,鋁箔下面發出了光。當時赫茲以為可以用一片鋁箔將空間隔開,一邊是按普通方法產生的陰極射線;而在另一邊則是純粹狀態下的陰極射線。這個實驗以前從未做過。赫茲太忙了,沒有時間做這個實驗,就讓勒納德做,就這樣,勒納德作出了"勒納德窗"的重大發現。

⑤ 三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200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成果之一是通過構築核糖體的三

A、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真核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有關,A正確;
B、密碼子共有64種,其中有三個終止密碼不決定氨基酸,因此對應的反密碼子應有61種,即細菌體內的①共61種,B錯誤;
C、細菌屬於原核生物,其細胞結構中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C正確;
D、②表示mRNA,RNA是由四種核糖核苷酸組成的,D正確.
故選:B.

⑥ 請求幫助說出三位我國古代數學家,並說出他們的成就。

祖沖之( 公元429年─公元500年)祖沖之算出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成就,祖沖之還給出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在西方直到16世紀才由荷蘭數學家奧托重新發現。祖沖之還和兒子祖暅一起圓滿地利用「牟合方蓋」解決了球體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球體積公式。
周率的應用很廣泛。
秦九韶
秦九韶(1202~1261),字道古,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安岳人。秦九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為母親守孝時,把長期積累的數學知識和研究所得加以編輯,寫成了聞名的巨著《數書九章》,並創造了「大衍求一術」。這不僅在當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近代數學和現代電子計算設計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稱為「中國剩餘定理」。他所論的「正負開方術」,被稱為「秦九韶程序」。現在,世界各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數學課程,幾乎都接觸到他的定理、定律和解題原則。秦九韶在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英國數學家取得的成果要早800多年。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九章算術》約成書於東漢之初,共有246個問題的解法.在許多方面:如解聯立方程,分數四則運算,正負數運算,幾何圖形的體積面積計算等,都屬於世界先進之列,但因解法比較原始,缺乏必要的證明,而劉徽則對此均作了補充證明.在這些證明中,顯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創造性的貢獻.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進小數概念的人,並用十進小數來表示無理數的立方根.在代數方面,他正確地提出了正負數的概念及其加減運算的法則;改進了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在幾何方面,提出了"割圓術",即將圓周用內接或外切正多邊形窮竭的一種求圓面積和圓周長的方法.他利用割圓術科學地求出了圓周率π=3.14的結果. 他用割圓術,從直徑為2尺的圓內接正六邊形開始割圓,依次得正12邊形、正24邊形……,割得越細,正多邊形面積和圓面積之差越小,用他的原話說是「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於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他計算了3072邊形面積並驗證了這個值.劉徽提出的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奠定了此後千餘年中國圓周率計算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

⑦ 2009年10月7日,美國、以色列的三位科學家因「對核糖體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成果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下列

A、核糖體由蛋白抄質和rRNA組成,A正確;
B、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場所,內質網和高爾基體與蛋白質的運輸有關,B錯誤;
C、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都共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用於合成蛋白質,C正確;
D、核仁與某種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D正確.
故選:B.

⑧ 名人傳中三位在各自領域上取得的最大成就

共1條
路德維希.范.貝多芬,德國古典主義最偉大的音樂家,是這樣一個不幸而堅強的人:在青年時期就開始耳聾了。對於一個以音樂為生命的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不幸的呢?誰又能想像他在漫長的酷刑中的心情和痛苦?上帝真是殘忍,把最美的音樂賦予了貝多芬卻剝奪了他欣賞音樂的權利,他聽不到自己的音樂,人們都在盡情享受他的音樂帶來的歡愉的同時,他卻必須獨自忍受無聲的折磨!而就是這個人,寫出了那樣大量的樂曲,而且往往是歡樂的樂曲——從天國發出的,傳播到人們內心的歡樂!他扼住了命運的喉嚨,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苦鬥的成果,是勝利的標志。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難來鑄成歡樂,好似他用那句豪語來說明的,——那是可以總結他的一生,可以成為一切英勇心靈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能歡樂!」
貝多芬的痛苦來自病痛的折磨,米開朗基羅的痛苦來自他充滿矛盾的靈魂:他既無殘疾,也不貧窮。他出身高貴,是佛羅倫薩的名門望族,他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素養和藝術功底,。但他的祖國多災多難,外族入侵,人民被奴役,他的心血之作一次又一次被毀於戰亂。他非常富有,每完成一部作品,他都會獲得一大筆酬勞,但他卻過著像窮光蛋一樣的生活,只吃麵包,喝點葡萄酒,每天只睡幾個小時;他驚人的長壽,一生渴望愛情,寫出大量火熱純潔的十四行詩,但他卻終身未婚,孤單到老;他的家族從未給他任何溫暖,總是一次又一次從他身上榨取金錢,利用他的名譽到處炫耀,而他根深蒂固的家族觀念和光宗耀祖思想卻使他出手大方;他驕傲固執,目空一切,他在藝術上堅持自己的獨立見解,甚至不惜和教皇鬧翻,但他又軟弱可笑,總是在關鍵時刻選擇妥協投降,做出種種與他名譽不符的可笑舉動;他的藝術天分驚人,雄心勃勃,創作出《大衛像》、《奴隸》、《摩西》等驚世傑作,但他又不得不為教皇奔波賣命,這個任務還沒完成,又有新的任務在催促著他,因此他計劃中最偉大的作品都半途而廢。他一生都在超負荷的工作,同時還要為那些沒完成作品忍受內心的譴責;到了老年,他已經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後一位藝術大師,人們對他像對上帝一樣敬重,無人敢於挑戰他的權威,但他卻越來越虔誠,在上帝面前惴惴不安。 盡管米開朗基羅有這樣那樣的缺點,盡管他一直沒能實現自己最偉大的計劃,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藝術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人文精神,從大衛身上我們看到了人的理想,人的尊嚴,人的意志;從摩西和奴隸身上看到了人與命運的抗爭……米開朗基羅塑造的是神靈,但他表現的卻是現實中人的苦惱和感情!
列夫.托爾斯泰的情況則完全不同,他是貴族出身,地位優越,衣食無憂;他身體健康,婚姻美滿,有深愛的妻子兒女;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好評如潮,他是巍然聳立的文學高峰,他不僅為讀者展示了俄羅斯近代歷史的廣闊畫面,還精彩地譜寫了俄羅斯民族之魂,他塑造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每一個都讓人們點點頭說:「是的,俄羅斯人就是這樣的。」總之,他是一個一般人看來什麼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天性善良,悲天憫人,他為城市貧民的凄慘處境感到鎮靜,為農民的生活貧困,精神麻木而痛苦,因自己物質富有,生活優裕而內疚,為自己不忍心擺脫家庭羈絆去過苦行生活而苦惱……總之,他的博愛精神使他不能忍受他人受苦受難,他渴望天下大同,人民昌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上幸福安詳的生活。為了實現他的理想,他首先改變自己的生活條件,讓自己和農民生活勞動在一起,他在自己的庄園里實行改革,解放農奴,把土地分給佃戶,他推行「愛的宗教」,提倡「不以暴力抗惡」,甚至提出「敵人要打你的左臉,要把右臉也伸出去

⑨ 漢朝時期三位姓張的歷史名人及突出成就.

張良(?-前186),西漢臣。字子房,傳為西漢初城父(今安徽亳縣)人。祖先為韓國貴族。曾謀刺秦始皇未遂,後隱姓埋名,亡匿下邳(今江蘇邳縣),遇黃石公,得《太公兵法》。前208年,聚眾歸劉邦,為其重要謀士。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合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皆為劉邦所採納。又與韓信整理編次了春秋戰國以來各家軍事著作。漢朝建立,封留侯。見劉邦皆封故舊、親近,而誅私怨引起群臣不滿,遂建議封劉邦故最怨者雍齒,使群臣釋疑。劉邦曾誇贊其「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張釋之,西漢司法官。字季,南陽堵城(今河南方城)人。文帝時以貲選為騎郎。累遷謁者僕射、公車令、中郎將,後官至廷尉。敢於直言極諫,多次勸諫文帝以亡秦為鑒,改善政治。他處理獄案,嚴格依法辦事。有人犯蹕與盜漢高祖廟前玉環,文帝欲分別處以死刑與族誅,他不曲法阿容,建議按法處刑,世稱持平。景帝立,任淮南相。
張蒼(?一前152),西漢歷算家。陽武(今河南原陽東南)人。秦時為御史,有罪亡歸。尋降漢,從定三秦,封北平侯,遷御史大夫。他博學好讀書,明圖籍,精律歷。肖何為相,蒼嘗佐辦計政。文帝立,為丞相,謝病免,卒謚文。
張湯(?-前115),西漢臣。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初為長安吏,後歷任廷尉,御史大夫。曾與趙禹共同編定律令,並主辦許多重大刑獄案件,阿順帝意,用法嚴峻。建議鑄造白金(銀幣)及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支持打擊富商大賈政策,制定「告緡令」(獎勵告發工商業者具報財產不實及偷漏財產稅的法令),鋤滅橫行不法的豪強地主。後被朱買臣等陷害,自殺。
張騫(?-前114),西漢使臣。漢中成固(陝西城固)人。官至大行,封博望侯。前139年,奉武帝命出使大月氏,協商約定共同夾攻匈奴。他越過蔥嶺,親歷大月氏、大宛,康居和大夏等地,至前126年方歸漢,在外共十三年。途中曾被匈奴扣留,前後達十一年,他與之說理,堅貞不屈。前115年,他又奉命出使烏孫,並派副使出使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地。
張安世(?-前62),西漢臣。杜陵(今陝西西安西南)人。字子孺。為張湯之子。昭帝(劉弗陵)時,任右將軍、光祿卿,封富平(今陝西省富平縣,位渭南縣西北)侯。昭帝死,與大將軍霍光定策立宣帝,為大司馬。他擁有家僮七百人,使之從事工業生產,家財富有勝過霍光。
張敞,西漢臣。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子高。初為太僕丞,宣帝(劉詢)時,任太中大夫,得罪大將軍霍光,出為函谷關(今河南靈寶西南)都尉。後任京兆(今陝西西安)尹,以與楊惲友善,被罷職。未幾復起用,任冀州(今河北冀縣)刺史。他直言敢諫,其所至之處皆有治績。元帝立,欲以左馮翊,會病卒。曾為妻畫眉,被劾奏,後世用為夫妻相愛的典故。
張禹(?-前5),西漢經學家。河內軹(今河南濟源東南)人,字子文。通經學,為博士。元帝時,授太子《論語》。遷光祿大夫,出為東平內史。成帝時任丞相,封安昌侯專治《論語》,兼治《易》。曾改編今文本《論語》,將《齊論》、《魯論》合為一書,稱《張侯論》。
張道陵(34-156),一名張陵。東漢沛國豐(今江蘇豐縣)人。初入太學,通達五經。明帝時曾任巴郡江州令。順帝時於鵠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修道。永和六年(141)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創立道派,凡入道者納米五斗,故稱五斗米道。教人悔過奉道,用符水咒法治病。建二十四治,立祭酒以領道民。後道教徒尊為天師(一說陵自稱)。後裔承繼道法,世居龍虎山,稱「張天師」。

張衡(78-139),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人。歷任主簿、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尚書等。早年入京師太學攻讀,博通群書。精於天文、陰陽、歷法。曾掌管天象觀測,創立「渾天說」,認為「渾天如雞子」,天和地的關系就像蛋殼包蛋黃一樣,天外地內。又寫成天文學著作《靈憲》,書中已用赤道、黃道、南極、北極等名詞,並畫出我國第一張完備的星圖,共有2500顆恆星。又創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測定地震方向的候風地動儀曾上疏要求禁絕當時流行的圖讖迷信。長於文學。所作《歸田賦》,文辭清麗,一掃漢賦虛誇堆砌的陋習,為東漢抒情子賦優秀之作。其《同聲歌》、《四愁聲》是五、七言詩創始時期的重要作品。著有詩、賦、銘、七言詩、《七弁》《巡誥》、《懸圖》凡三十二篇。另著《周官訓詁》,補《東觀漢記》。原有集十二卷,已散佚,明人輯有《張河間集》。
張綱(108或98-143),東漢臣。犍為武陽(今四川彭山東)人,字文紀。順帝時任御史,上書反對宦官專權。漢安元年(142),與杜喬、周舉等八人奉命分巡州郡,七人皆出赴任,他獨埋其車輪於洛陽都亭,說:「豺狼當路,安問狐狸!」即奏劾大將軍梁冀及其弟河南尹梁不疑,京師為之震動。繼任廣陵太守,曾誘降張嬰所領導的起義軍。

張仲景,漢末醫學家。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名機

閱讀全文

與成果三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疫情投訴 瀏覽:149
知識產權合作開發協議doc 瀏覽:932
廣州加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5
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管理辦法 瀏覽:455
消費315投訴 瀏覽:981
馬鞍山鋼城醫院 瀏覽:793
馮超知識產權 瀏覽:384
介紹小發明英語作文 瀏覽:442
版權使用權協議 瀏覽:1000
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表 瀏覽:884
馬鞍山候車亭 瀏覽:329
學校矛盾糾紛排查領導小組 瀏覽:709
張江管委會知識產權合作協議 瀏覽:635
關於開展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相關項目督導的函 瀏覽:941
閨蜜證書高清 瀏覽:11
轉讓房轉讓合同協議 瀏覽:32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交賬會議紀要 瀏覽:877
雲南基金從業資格證書查詢 瀏覽:313
新知識的搖籃創造力 瀏覽:187
股轉轉讓協議 瀏覽: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