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優秀科研成果項目
【淘寶怎麼開店】
在淘寶開店的具體步驟如下所示:
1、登陸淘寶網注冊,填寫帳號--設置密碼--設置郵箱(這個郵箱就是支付寶帳戶)
2、登陸郵箱--激活--支付寶激活成功
3、認證身份證:登陸淘寶網--點擊頂部<我要賣>--提示認證--輸入相關信息--上傳身份證掃描件--三個工作日認證成功
4、認證銀行卡(首先,抄錄支付寶帳戶,持身份證到建行辦理支付寶卡通,並開通網上銀行功能):
(1) 、用您的支付寶帳戶登陸支付寶主頁並選擇進入「我的支付寶」;
(2) 、進入「我的支付寶」後選擇「帳戶管理信息」;
(3) 、進入「帳戶管理信息」後選擇「銀行帳號管理」;
(4) 、進入「銀行帳號管理」後准確填寫表格,完成後點擊「立即保存」;
(5) 、支付寶將告知您的帳戶信息已經保存,銀行帳號綁定完成!
(6)、三天內到銀行查看支付寶匯款,如果看到類似0.05元這樣的就是了
(7)、登陸淘寶網-支付寶-認證-輸入數字0.05
(8)、登陸您的支付寶郵箱-點擊激活-系統自動返回支付寶頁面-成功激活!
【淘寶怎麼開店】
在網上開店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好的貨源,店鋪的裝修及店鋪的推廣,賣家的信用度。對於新手而言,由於信用度非常低,對淘寶交易規則不是很熟悉,同時又不懂的店鋪裝修及店鋪推廣的技巧,所以我建議新手在網上開店還是選擇從虛擬產品開始做起,因為做虛擬產品你會省掉尋找貨源及物流等環節,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店鋪裝修及店鋪推廣等重要環節,並且可以迅速提升信用度,為店鋪的日後發展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我有幾個朋友一開始選擇做服裝,幾個月下來沒賣出幾件衣服,最終還是從虛擬做起,其實在淘寶的很多大賣家都是從這里做起來的。
如果你想在網上開店,想在網上創業,你可以加我,我會為你詳細分析詳細解答的!
【淘寶怎麼開店】我的Q見網路用戶名
❷ 陝西理工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2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0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000餘篇,其中被SCI等四大索引收錄60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00餘部,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800餘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50餘項;獲省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1個,《陝西理工大學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期刊。
❸ 華南理工大學聚合物新型成型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項目成果
本研究工程中心得到了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教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廣東省計委、科委、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化工部等部門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獲得了多項基金項目資助,為建立新的聚合物成型加工理論及相應新設備的產業化打下了良好基礎。下表為主要承擔的國家級項目情況。
序號 項 目 名 稱
任 務 來 源
1 聚合物動態成型過程中的高分子物理化學問題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 高聚物復雜流體的序態、結構和動力學行為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3 聚合物動態成型過程中相傳遞及臨界現象探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4 改性塑料動態擠出混煉機能模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 聚合物在振動場作用下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6 基於三維層析成像的高分子材料電磁動態成型過程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7 聚合物電磁動態擠出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8 聚合物電磁動態擠出方法及設備 國家星火計劃項目
9 工程塑料電磁動態多級多螺桿縮聚反應器研製開發 「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0 工程塑料連續動態行星螺桿縮聚反應器研製開發 「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1 改型塑料電磁動態二級三螺桿反應擠出機的研製開發 「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2 塑料合金電磁動態二級捏合元件反應擠出機的研製開發 「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3 電磁動態塑料混煉擠出機的研製開發 「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4 電磁動態塑料注塑機的研製開發 「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15 高分子材料反應加工過程中振動力場強化傳熱機理研究 教育部博士學科點基金
16 改性聚合物動態強化混煉過程相態結構變化的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7 新型高分子材料電磁動態成型機理的三維層析圖像化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8 聚合物在振動力場作用下的非線性行為與響應研究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19 塑料吹塑中型坯吹脹與製品冷卻的動力學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0 高性能橡膠輪胎的基礎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1 橡膠粘彈性和粒狀填料對橡膠共混物結構與性能的影響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2 密煉機橡膠混煉流變理論的深化研究和應用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3 界面共軛互穿的形成、結構與性能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4 聚苯乙烯/聚乙烯合金的兩步交聯加工增容增韌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5 填充型粉末橡膠的界面結構與補強效應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6 粉末橡膠與塑料共混體二重相界面結構的增韌機理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7 共軛聚合物/層狀二氧化錳相嵌電極材料的混雜效應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8 帶電離基高分子體系靜電相互作用轉變及凝聚態變化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29 聚苯胺液晶的制備、結構與性能的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0 各種場量作用下基礎微孔塑料發泡成核機理的研究 國家教委博士學科點基金
31 密煉機混煉工藝智能控制技術 化工部基金
32 高性能子午線輪胎用橡膠復合材料的分子設計和材料設計 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 通過十幾年的辛勤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的成果及獎勵見下表。
序號 成果(項目)名稱 獲獎情況
獎別(國家、省、部)名稱 等級 年份
1 聚合物電磁動態塑化擠出方法及設備 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1997
2 電磁動態塑化擠出方法及設備 中國專利獎 金獎 1997
3 塑料電磁動態塑化擠出設備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 特等獎 1995
4 塑料電磁動態塑化擠出設備 廣東省「八五」重點科技項目 十大科技成就獎 1996
5 Plastics Electromagnetic Dynamic Plasticating Extrusion Machine 香港蔣氏科技成就獎 瞿金平個人獲獎 1995
6 塑料電磁動態塑化擠出設備 國家教委 技術鑒定 1993
7 電磁動態塑料混煉擠出機的研製開發 國家教委 技術鑒定 1998
8 電磁動態塑料注塑機的研製開發 國家教委 技術鑒定 1995
9 SJDD系列塑料電磁動態塑化擠出機產業化開發 國家機械工業部 產品鑒定 1997
10 電磁動態塑化擠出方法及設備 中國專利 發明專利 1992
11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Electromagnetic Dynamic Plasticating Extrus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美國專利
歐洲共同體專利
日本專利 發明專利 1993
1995
1995
12 螺桿一線式電磁動態塑化擠出機 中國專利 發明專利 1994
❹ 大連理工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七秩芳華路
大連理工大學
從一二九街起步
艱苦奮斗鑄就」一校 兩地 三區」
辦學之格局
七秩育人心
大連理工大學不忘立德樹人之初心
數十萬畢業生奮戰在各行各業 創造無數佳績
七秩強國志
大工人寫下科技史冊多項第一
以創新之動力
襄助復興之偉業
七十載風雨洗禮
七十載砥礪前行
初心 使命 夢想 責任
讓大工與共和國一同成長
與新時代一同前行
70年初心相照 使命遞續
70年薪火相傳 同心同行
由黨創辦 與國同行
70年前
大工在共和國誕生的禮炮聲中
踏上征程
紅色基因自誕生之日起
就鐫刻在大工人的血脈中
從建校之初招賢納士
艱苦創業
到1960年躋身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奠定了一流學府基業
改革開放後
「211工程」」985工程」建設 碩果累累
大工人始終戮力前行
實現了建設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歷史跨越
進入新時代
大工勇擔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
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開啟了新的奮斗征程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大工將」四個服務」的歷史使命牢牢扛在肩上
初心不忘 腳步彌堅
七十年不懈拼搏 追求卓越
形成了」海納百川 自強不息 厚德篤學 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
成為一代代大工人共同的思想財富與價值追求
更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不竭動力
群賢畢至立德樹人
堅定方向涵育英才
與祖國和衷共濟
同向同行
一流大學匯聚一流教師
強校興學 教師為本
近年來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
堅持引進與培育相結合
強化高層次人才的引領作用
營造一流人才成長環境
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人才生態圈
在一大批活躍於國際學術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
一流科學家學科領軍人物的帶領下
大工以一流人才托起一流事業
一流大學哺育一流英才
含英哺華 育人為先
70年來
大工始終牢記黨的囑托
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
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
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全國率先開展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率先開設大學生德育課
率先倡導創新教育
率先培養高級經濟管理人才
學校發揮多學科優勢
深入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
利用優越的工程訓練設施和創新實踐基地
支持鼓勵學生創新創業
學生在」挑戰杯」競賽「互聯網+」大賽中屢獲佳績
「學在大工 創新在大工」的名片愈發閃亮
大工堅持構建全員 全過程 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
成為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首批十所試點高校之一
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學校積極推進培養模式的多元化和國際化
面對全球化浪潮
大工首倡一流大學」同窗友情育成」計劃
與中外一流大學聯合培養世界一流人才
打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理工科學生留學中國的一個首選學校
開展了150餘項海外交流項目
讓學生享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
一流大學 家國情懷 世界胸襟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大工積極構建全球朋友圈
同英 美 德 日等國家的
國際知名大學和企業開展聯合辦學及科研合作
一批蜚聲國際的學術大師受聘擔任名譽教授
外籍教師比例 留學生比例 畢業生出國留學比例持續攀升
完善的第二課堂
豐富的校園文化生活為大工學子
以知促行 以行求知提供源源動力
今天
他們在這里叩問人生價值
探索學術新知 涵養高尚人格
明天
他們將從這里走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廣闊舞台
七十載桃李芬芳
大連理工大學已經為黨和國家培養輸送了數十萬優秀人才
涌現出一大批治國棟梁
學術大師和興業英才
他們肩負著一代代大工人
興校強國的責任與使命
在時代的更迭與進步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勇擔科教興國大任
將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工夢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同頻共振 同夢同行
一流大學一流科研創新 一流學科建設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大工始終與祖國
同呼吸 共命運
學校優化學科戰略布局
打造學科高峰高原
促進學科交叉和新興學科發展
學校現已形成以理工為主
理 工 經 管 文 法 哲 藝術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
目前
學校9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
機械工程 化學工程與技術 環境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 力學 土木工程 工商管理
七個學科進入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A類」
10個學科躋身」QS學科排名」世界前500
面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
大工積極構建面向基礎研究的知識創新體系
支持應用研究的技術創新體系和服務社會發展的哲學社會科學創新體系
學校擁有一批包括」2011」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內的
國家和省部級重要研究基地及一批國家級創新研究群體和科研團隊
面向國際科學前沿及國家重大需求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十年來 學校兩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通過產學研合作服務社會
讓知識創造價值
讓智慧更加高遠
學校開創性地創建了產學研合作新模式
使其成為重要辦學特色
實施知識產權強校工程
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通過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分布各地的校外研究院
一批核心的知識產權成果得到轉化應用
實現科技與經濟
成果與產業相融合
推動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紮根東北 服務遼寧
「東北產學研工作的旗幟」
這一美譽稱頌著生於此長於此的情懷與擔當
以科技創新築牢國家核心競爭力
是大工矢志不渝的追求
建校之初
老一輩大工人扛起科學強國的重任
進入新時代
大工人在長征五號火箭
C919大飛機 首搜國產航母 蛟龍號深潛器
港珠澳大橋等一項又一項」大國工程」中
刻上了大工人開拓創新的印記
一個又一個國之重器
詮釋了大工人的初心所在
見證了大工人踐行」四個服務」的使命擔當
面朝大海
以海的胸懷擁抱新時代
春暖花開
以花的綻放開啟新征程
70年光陰流轉
70年堅守開拓
70年逐夢前行
與信仰同行
赤子之心血脈相承永葆紅色品格
與祖國同行 同心同德
勇做興校強國中流砥柱
與時代同行
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卓越
擔當復興使命
與夢想同行
用一往無前的奮斗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貢獻大工智慧與大工力量
❺ 大學生科研項目的成果類型有哪些
你問對人了,我今年剛剛大學畢業~剛參加了一個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計劃項目,我們的項目在江蘇省立項,現在已經結項了。
我們的成果包括:學術論文一篇(發表在國家級期刊上)、結題項目總結報告一篇、調查報告一篇(已發表)、小組成員個人小結。
但願對你有幫助。
❻ 徐盛桓的主要科研成果、項目和獲獎
徐盛桓教授出版專著2本、編著2本;發表語言學論文一百多篇,約計一百多萬字。早在1994年,《外語學刊》(參見第1期《關於我國外國語文刊物的一次統計研究》)曾發表統計數字,說他是當時「外語刊物上最活躍的學者」,發表文章篇數排行第一、被徵引數排行第二。1999年全國語言學論文被引率排名第四,僅次於呂叔湘、沈家煊、朱德熙。其作品詳細列表:
(一) 專著:
《語用問題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會話含意理論的新發展》,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
(二) 編著(負責編寫語用部分):
2002,《英語詞彙學高級教程》(汪榕培主編,高等院校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系列教材),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3,《普通語言學概要》(伍鐵平主編,高等學校文科教學用書),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 在國內CN刊物上發表的論文:
含意與合情推理,《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第3期。
冪姆與文學作品互文性研究,《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5年第1期。
結構和邊界——英語謂補句語法化研究,《外國語》 2005年第1期。
英語原因句的嬗變, 《外語學刊》, 2005年第1期。
句法研究的認知語言學視野,《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5年第4期。
A and B語法化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4年第1期。
成語的生成,《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 2004年第1期
充分條件的語用嬗變——語言運用視角下的邏輯關系,《外國語》,2004年第3期。
理解翻譯學,《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年第4期。
邏輯與實據——英語IF條件句研究的一種理論框架,《現代外語》, 2004年第4期
研究與方法——石毓智兩本書的研究方法述評,《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語言學研究的邏輯學思考——研海一楫(之三),《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常規關系與句式結構研究——以漢語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句式為例,《外國語》, 2003年第2期。
往者雖舊 餘味仍新,《外國語》, 2003年第6期。
常規關系與語句解讀研究——語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現代外語》, 2003年第2期。
語用和規范——哈貝馬斯的「規范語用學」論析,《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認知語言學研究的新視點——評石毓智的兩本書,《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到5期。
語義數量特徵與英語中動結構,《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年第6期。
理論語用學研究中的假說——研海一楫之四,《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年第6期。
常規關系與認知化——再論常規關系,《外國語》,2002年第1期。
關聯原則與優化思維——關聯理論的闡釋與獻疑,《外國語》, 2002年第3期。
我怎樣做起語言學研究——「研海一楫」之七,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02 年4期。
試論英語雙及物構塊式,《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2期。
關於英漢語篇比較研究——從中西比較詩學的視角,《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1年第4期。
名動轉用與功能代謝,《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8期。
名動轉用的語義基礎,《外國語》,2001年第1期。
語言學研究方法論探微——一份建議性的提綱,《外國語》,2001年第5期。
程序的發現和發現的程序——「研海一楫」之二,《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
語言學研究的三個取向——研海一楫之一,《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年第5期。
存同求異 責備求全——創新共斟酌,《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1期。
名動轉用語用推理的認知策略,《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4期。
關於英漢語語法化比較研究——英漢語比較研究的一個新視角,《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9期。
名動轉用與語用推理,《外國語》,2000年第2期。
語義、語用和語法——何自然《英語語用語法》導讀,《外國語》,2000年第3期。
英語陳述疑問句,《外語學刊》,1999年第2期。
概念編碼和程序編碼——中國學生英語口頭連貫表述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5期。
語法離我們有多遠——從語義、語用看語法,《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10期。
才·學·識的鴻篇巨制,《外語與外語教學》,1999年第12期。
強發問和弱發問,《外國語》,1999年第3期。
含意推導思維形態的變化和發展,《外語學刊》,1998年第1期。
疑問句的語用性嬗變,《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年第4期。
化理論為方法給研究以個性(提綱),《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1期。
含意運用與常規關系意識,《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3期。
取精用宏寓學於做,《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10期。
含意研究的邏輯學思考,《外國語》,1998年第2期。
關於含意本體論的研究,《外語研究》,1998年第1期。
廣義含意理論的建構,《外語研究》,1998第2期。
論含意思維,《外語學刊》,1997年第2期。
含意本體論論綱,《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第1期。
含意的兩種形態,《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第2期。
話語含意化過程——含意本體論系列研究之四,《外國語》,1997年第1期。
全國第二次新格氏理論研討會小結(摘要),《外國語》,1997年第3期。
含意與敘事性篇章的建構,《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
論表「添加」義的EVEN,《外語學刊》,1996年第1期。
含意本體論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3期。
常規關系和文化教學,《外語與外語教學》,1996年第1期。
論詩的織體 《外國語》1996年第二期。
信息狀態研究,《現代外語》,1996年第2期。
話語的含意性,《外語研究》,1996第3期。
我讀《英語復合句》——代序,《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6年第3期。
語言美學論綱,《外語學刊》,1995年第2期。
英語倒裝句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年第4期。
含意本體論和句法語用學,《外語與外語教學》,1995年第1期。
論荷恩的等級關系──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系列研究之十,《外國語》,1995年第1期。
選擇·重構·闡發·應用——我對新格賴斯,《現代外語》,1995年第2期。
論表「添加」義的TOO,《外語學刊》,1994年第1期。
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和含意否定,《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4期。
關於量詞否定句 《外國語》,1994年6期。
上指預測的語用因素——評列文森的上指推導模式,《現代外語》,1994年第1期。
會話含意的分類——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系列研究之九,《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
論意向含意─—新格賴斯會話含意理論系列研究之七,《外語研究》,1994年第1期。
語用推理的新發展,《邏輯與語言學習》,1993年第1期。
「預設」新論,《外語學刊》,1993年第1期。
會話含意理論的新發展,《現代外語》,1993年第2期。
論「常規關系」,《外國語》,1993年第6期。
再論意向含意,《汕頭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論一般含意,《外語教學》,1993年第3期。
論詞義的包含關系,《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
禮貌原則新擬,《外語學刊》,1992年第2期。
論詞的語用意義,《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
語言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現代外語》,1992年第4期。
當代語言學研究的一些趨勢,《外語教學》,1992年第4期。
語用推理,《外語學刊》,1991年第6期。
論篇章的變異,《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1年第2期。
商品廣告陳述熱點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2期。
經濟和突出——英語前置修飾片語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4期。
廣告的語言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89年第2期。
變異的語言和技巧的語言,《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4期。
譯文質量評估的數學模型,《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
論語句的「中心」,《外語教學與研究》,1987年第2期。
再論主位和述位,《外語教學與研究》,1985年第4期。
語言的生成性,《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
「否定范圍」和「否定中心」的新探索,《外語學刊》,1983年第1期。
漢語主位化初探,《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4期。
主位和述位,《外語教學與研究》,1982年第1期。
深層結構與英語教學,《外語學刊》,1981年第1期。
英語不及物動詞的被動句初探,《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3期。
如何簡化英語注音的探討,《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2期。
英語詞義發展初探,《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年第4期。
(四)近期項目:
(1) 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英語指引性寫作程序訓練》(99GJWYY)。項目主持人。2002年7月已結項。
(2) 河南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英漢語構塊式語法化比較研究》(2001DYY001)。項目主持人。在研。
(五)獲獎:
獲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全國模範教師(2000);
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998-2001);河南省社聯優秀成果一等獎(1995)、二等獎(1996)。
❼ 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的大連理工大學項目是什麼
4月1日,由第三方專業科技成果評價機構某科技成果評價中心在北京組織專家對阜新宏利新能源供熱有限公司和大連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的「太陽能-地源熱泵系統」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並通過了此次評價。
此次評價會的專家由中科院物理所傳熱傳質研究中心研究員梁世強,北京市計算中心教授級高工朱敦智,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張振濤,天翼資本合夥人、副總裁熊海濤,國建保德盈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鍵,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教授級高工高玉衡,中國化工學會新材料專業委員會研究員金石等組成。
❽ 武漢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
理工光科承擔國家和省部科技項目30餘項,通過鑒定的科技成果10餘項,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獎成果1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技成果獎3項,省部級獎9項;獲得發明專利15項。最新開發成功的光纖光柵公路動態稱重系統是世界上應用於高速公路計重收費的唯一全光學測量系統。光纖光柵輪軸識別器和光纖光柵動態稱重儀由理工光科自行研製。
❾ 桂林理工大學有哪些科研成果
近年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2600餘項,其中「973」前期專項、「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00餘項,2016年實現國家優青項目零的突破。2013年以來科研總經費突破億元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