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做好項目范圍管理
范圍管理保證項目包含了所有要做的工作而且只包含要求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定義並控制哪些是項目范疇內的,哪些不是。項目中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做到什麼程度,都是由「范圍管理」來決定的。范圍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項目啟動、范圍計劃編制、范圍核實、范圍變更控制等等。以下所討論的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
1.編制范圍計劃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項目經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項目范圍,沒有必要的技術和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國外曾經有人對項目失敗原因進行調查,其中計劃被放到了首位,可見它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我們這里首先強調的就是周密地做好范圍計劃編制。范圍計劃編制是將產生項目產品所需進行的項目工作(項目范圍)漸進明細和歸檔的過程。做范圍計劃編制工作是需要參考很多信息的,比如產品描述,首先要清楚最終產品的定義才能規劃要做的工作,項目章程(典型的例子是合同)也是非常主要的依據,通常它對項目范圍已經有了粗線條的約定,范圍計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和細化。
范圍計劃中究竟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不同的計劃詳盡程度自然不一樣,其中范圍說明和范圍管理計劃必須包含在內。
范圍說明在項目參與人之間確認或建立了一個項目范圍的共識,作為未來項目決策的文檔基準。范圍說明中至少要說明項目論證、項目產品、項目可交付成果和項目目標。項目論證是商家的既定目標,要為估算未來的得失提供基礎;項目產品是產品說明的簡要概況;項目可交付成果一般要列一個子產品級別概括表,如:為一個軟體開發項目設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可能包括程序代碼、工作手冊、人機交互學習程序等。任何沒有明確要求的結果,都意味著它在項目可交付成果之外;項目目標是要考慮到項目的成功性,至少要包括成本、進度表和質量檢測。項目目標應該有標志(如:成本、單位)和絕對的或相對的價值(如:少於150萬美元等)。不可量化的目標(如:「客戶的滿意程度」)要承擔很高的風險。
范圍管理計劃是描述項目范圍如何進行管理,項目范圍怎樣變化才能與項目要求相一致等問題的。它也應該包括一個對項目范圍預期的穩定而進行的評估(比如:怎樣變化、變化頻率如何及變化了多少)。范圍管理計劃也應該包括對變化范圍怎樣確定,變化應歸為哪一類(當產品特徵仍在被詳細描述的時候,做到這點特別困難,但絕對必要)等問題的清楚描述。
⑵ 什麼是項目的范圍項目管理范圍的內容是什麼
項目范圍指對項目所期望的最終產品和可交付成果,以及為實現該產品和可交付成果所需各項具體工作的簡明描述。項目范圍的確定為成功實現項目目標定義了恰當的范疇,即規定或控制了具體的項目。恰當的范圍界定對於項目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范圍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項目啟動、范圍計劃編制、范圍核實、范圍變更控制等等。范圍管理保證項目包含了所有要做的工作而且只包含要求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定義並控制哪些是項目范疇內的,哪些不是。
(2)范圍控制的成果擴展閱讀
項目范圍:以范圍規劃的成果為依據,詳細描述項目和產品的過程,並把結構寫進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中。
范圍說明書: 這是項目范圍規劃過程中的主要輸出成果,包括了前述的項目的合理性說明、項目成果描述、項目階段目標、項目可交付產品或者服務清單等內容,是范圍定義過程的主要依據之一。
制約因素: 即對項目組行為進行限制的因素和條件,如項目預算、范圍、時間等。
前提條件: 即為了制定項目計劃而必須假設能夠在將來獲得解決的一些條件,這些前提條件一般都是真實的、符合現實的、肯定的,也是可以解決的,但也存在未能如期解決的風險。
其他計劃結果: 其他領域內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確定范圍定義時的一個參考因素。
歷史資料: 其他IT項目或者相關項目及相關領域內項目的歷史資料,也是在進行項目范圍定義時參考的因素。
在進行范圍定義時,經常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有:
產品分析。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把高層的產品描述轉變為切實的可交付的成果。產品分析包括許多技術,例如產品分解、系統分析、系統工程、價值工程、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等。
識別出多個可選方案。識別出可選方案是一種技術,該技術用來產生執行和完成項目工作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可應用很多通用的管理方法,例如「頭腦風暴法」和「橫向思維法」。
專家判斷法。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專家,其經驗可用於定義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他們的判斷和專長可運用於任何技術細節。
一般,當完成項目范圍定義後,下一步將根據項目范圍說明書等,製作工作分解結構WBS。
⑶ 范圍管理的過程有確認范圍,它的輸入 工具和技術 輸出都有啥
輸入:
項目管理計劃
需求文件
需求跟蹤矩陣
核實的可交付成果
工作績效數據
工具和技術:
檢查
群體決策技術
輸出:
驗收的可交付成果
變更請求
工作績效信息
項目文件更新
⑷ 項目范圍包括哪些是不是項目成果范圍和項目管理范圍
轉載一下資料供參考
項目范圍(Project Scope)包括項目的最終產品或者服務,以及實現該產品或者服務所需要執行的全部工作。明確規定項目的范疇,即確定了項目的哪些方面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應該做的。也可以說是產生項目產品所包括的所有工作及產生這些產品所用的過程。項目干係人必須在項目要產生什麼樣的產品方面達成共識,也要在如何生產這些產品方面達成一定的共識。
項目范圍定義
項目范圍定義是以范圍規劃的成果為依據,把項目的主要可交付產品和服務劃
分為更小的、更容易管理的單元,即形成工作分解結構(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因此,范圍定義的輸入主要有: 項目范圍定義是以范圍規劃的成果為依據,詳細描述項目和產品的過程,並把結構寫進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中。 ● 范圍說明書: 這是項目范圍規劃過程中的主要輸出成果,包括了前述的項目的合理性說明、項目成果描述、項目階段目標、項目可交付產品或者服務清單等內容,是范圍定義過程的主要依據之一。 ● 制約因素: 即對項目組行為進行限制的因素和條件,如項目預算、范圍、時間等。 ● 前提條件: 即為了制定項目計劃而必須假設能夠在將來獲得解決的一些條件,這些前提條件一般都是真實的、符合現實的、肯定的,也是可以解決的,但也存在未能如期解決的風險。 ● 其他計劃結果: 其他領域內的結果也可以作為確定范圍定義時的一個參考因素。 ● 歷史資料: 其他IT項目或者相關項目及相關領域內項目的歷史資料,也是在進行項目范圍定義時參考的因素。 在進行范圍定義時,經常使用的工具和技術有: ● 產品分析。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通用的方法把高層的產品描述轉變為切實的可交付的成果。產品分析包括許多技術,例如產品分解、系統分析、系統工程、價值工程、價值分析和功能分析等。 ● 識別出多個可選方案。識別出可選方案是一種技術,該技術用來產生執行和完成項目工作的多種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可應用很多通用的管理方法,例如「頭腦風暴法」和「橫向思維法」。 ● 專家判斷法。每個應用領域都有一些專家,其經驗可用於定義詳細的項目范圍說明書。他們的判斷和專長可運用於任何技術細節。
⑸ 項目范圍管理的基本內容
范圍管理保證項目包含了所有要做的工作而且只包含要求的工作,它主要涉及定義並控制哪些是項目范疇內的,哪些不是。范圍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項目啟動、范圍計劃編制、范圍核實、范圍變更控制等等。以下所討論的是其中比較重要的部分。 項目范圍管理范圍界定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項目經理要想真正管理好項目范圍,沒有必要的技術和方法是肯定不行的。國外曾經有人對項目失敗原因進行調查,其中計劃被放到了首位,可見它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
范圍計劃中究竟應該包含哪些內容呢?不同的計劃詳盡程度自然不一樣,其中范圍說明和范圍管理計劃必須包含在內。
范圍說明在項目參與人之間確認或建立了一個項目范圍的共識,作為未來項目決策的文檔基準。項目論證是商家的既定目標,要為估算未來的得失提供基礎;項目產品是產品說明的簡要概況;項目可交付成果一般要列一個子產品級別概括表任何沒有明確要求的結果,都意味著它在項目可交付成果之外;項目目標是要考慮到項目的成功性,至少要包括成本、進度表和質量檢測。項目目標應該有標志(如:成本、單位)和絕對的或相對的價值(如:少於150萬美元等)。不可量化的目標(如:「客戶的滿意程度」)要承擔很高的風險。
變化應歸為哪一類(當產品特徵仍在被詳細描述的時候,做到這點特別困難,但絕對必要)等問題的清楚描述。 計劃明確了,然而該做哪些事情似乎還是一把抓,因為完成項目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必須採取分解的手段把主要的可交付成果分成更容易管理的單元才能一目瞭然,最終得出項目的工作分解結構(WBS)。恰當的范圍定義對項目成功十分關鍵,當范圍定義不明確時,變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長工期、降低團隊士氣等一系列不利的後果。
比較常用的方式是以項目進度為依據劃分WBS,第一層是大的項目成果框架,每層下面再把工作分解,這種方式的優點是結合進度劃分直觀,時間感強,評審中容易發現遺漏或多出的部分,也更容易被大多數人理解。Microsoft的項目管理工具Project就可以自動為各個層次的任務編碼。 一個項目的范圍計劃可能制訂的非常好,但是想不出現任何改變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對變更的管理是項目經理必備的素質之一。變並不糟糕,糟糕的是缺乏規范的變更管理過程。范圍變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用戶要求增加產品功能、環保問題導致設計方案修改而增加施工內容。項目經理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通過監督績效報告、當前進展情況等來分析和預測可能出現的范圍變更,在發生變更時遵循規范的變更程序來管理變更。我們強烈建議企業的項目管理體系中包含一套嚴格、高效、實用的變更程序,它對管好項目至關重要。
⑹ 成果控制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財務分析,成本分析,質量分析以及職工成績評定等內容
⑺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任務、目的、成果的內容和要求各是什麼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規劃任務、規劃目的、規劃成果的內容和要求各是什麼?1、規劃任務在旅遊區總體規劃的指導下,為了近期建設的需要,可編制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旅遊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任務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詳細規定區內建設用地的各項控制指標和其它規劃管理要求,為區內一切開發建設活動提供指導。控規主要是用於確定項目地土地使用性質和開發強度的一種規劃。主要用於確定土地性質、開發強度、道路和工程管線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間環境控制的規劃要求。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核心是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因此,建立定性、定量的指標體系是控制性詳細規劃的關鍵。2、規劃目的一般是政府委託,做了控規之後進行招商或者賣地,以控制指標規范開發商建設。旅遊區開發建設,原則上是要求有控規的,但現在很多項目省去控規,做了總規直接做修規了。3、規劃成果的內容詳細劃定所規劃范圍內各類不同性質用地的界線。規定各類用地內適建、不適建或者有條件地允許建設的建築類型。規劃分地塊,規定建築高度、建築密度、容積率、綠地率等控制指標,並根據各類用地的性質增加其它必要的控制指標。規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車泊位、建築後退紅線、建築間距等要求。提出對各地塊的建築體量、尺度、色彩、風格等要求。確定各級道路的紅線位置、控制點坐標和標高。4、規劃成果的要求規劃文本。圖件,包括旅遊區綜合現狀圖,各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圖,各項工程管線規劃圖等。附件,包括規劃說明及基礎資料。5、圖紙要求圖紙比例一般為1/1000/~1/2000
⑻ 通過項目。范圍定義一般可形成項目管理的最重要成果,分別為()
A,B,D
答案解析:
通過項目范圍定義一般可形成項目管理的最重要成果,分別為項目許可證、工作說明書和工作分解結構。
⑼ 在控制論方面,你知道有哪些科學成果呢
控制論是一種跨學科的方法,用於探索監管和有目的的系統。它們的結構、約束和可能性。該學科的核心概念是循環因果關系或反饋,即將行動的結果作為進一步行動的輸入。控制論關注這些過程,無論它們是如何體現的,包括在環境、技術、生物、認知和社會系統中,以及在設計、學習、管理和對話等實踐活動的背景下。
控制論者研究的概念包括但不限於:學習、認知、適應、社會控制、涌現、融合、交流、效率、功效和連通性。在控制論中,這些概念(否則已經是生物學和工程學等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從特定生物體或設備的上下文中抽象出來的。
控制論研究提供了一種檢查任何系統的設計和功能的方法,包括商業管理和組織學習等社會系統,包括為了使它們更高效和有效。受控制論影響或受控制論影響的研究領域包括博弈論、系統論(控制論的數學對應物)、知覺控制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尤其是神經心理學、行為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精神分析、哲學、建築學和組織理論。系統動力學起源於 1950 年代麻省理工學院的 Jay Forrester 將電氣工程式控制制理論應用於其他類型的模擬模型(尤其是商業系統),是一個相關領域。
⑽ 誰能和我說說項目范圍管理的工作過程具體是什麼
收集需求
定義范圍。
定義范圍是制訂項目和產品詳細描述的過程。定義范圍過程的輸出成果是項目范圍說明書。項目范圍說明書詳細描述項目的可交付成果,以及為提交這些可交付成果而必須開展的工作,表明項目利益相關方之間就項目范圍所達成的共識。
創建工作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組織並定義項目的總范圍,代表著現行項目范圍說明書所規定的工作。計劃要完成的工作包含在工作分解結構底層的組成部分中,這些組成部分被稱為「工作包」。
4
核實范圍
范圍確認的結果是對項目工作完成成果的正式接受。
5
控制范圍。控制范圍是監督項目和產品的范圍狀態、管理范圍基準變更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