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貿總協定有哪些成果其局限性有哪些
關貿總協定有著一套極為復雜和特殊的運行方式。一般他說,關貿總協定以三種方式運轉:一是作為一套一致同意的管理國際貿易行為的多邊規則,實質上也就是進行國際貿易的「交通准則」;二是作為談判和對話的場所;三是作為解決締約國之間貿易爭端的國際「法院」。與這一運轉方式相 適應,關貿總協定在國際貿易關系中所發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作為世界性的國際貿易組織,它所制訂的一系列多邊貿易規則已成為各締約國所普通接受的共同准則。保證了進行國際貿易的相對自由、透明及其穩定性,極大地促進了世界貿易的增長和發展。據統計,自總協定成立以來,世界貿易總額增長了10倍以上。
其次,它所主持的多輪多邊貿易談判,使備締約國達成了一系列的互惠 互利恢議,導致關稅總體水平的大幅度削減。在前七輪談判中,發達國家的 平均關稅從36%減到4.7%,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平均關稅在同期也下降到13%;正在進行的第八輪談判還謀求將總體關稅水平再削減三分之一。
再次,它為各國在經濟貿易上提供了談判和對話的場所,特別是為解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矛盾提供了機會。在長期的接觸對話過程中,經過發展中國家的不懈努力,關貿總協定對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利益逐步開始注意,制定了一些適用發展中國家的特別優惠展中國家的貿易和經濟發展起了極大的作用。
最後,它在處理各締約國問經濟貿易糾紛方面起著關鍵的作用。因總協定適用於所有締約國,故而一旦發生爭端,用多邊貿易規則取代一國的貿易法進行裁決,可以較為公正地解決糾紛。雖然總協定在處理國際經貿糾紛方面尚缺乏強制性手段,而主要依賴於協商、調解,但它仍有一個最後手段: 即締約國全體的聯合行動。這無論對哪一個締約國都是有著強大的威懾力。
因此,自總協定簽約以來,總協定已成功地解決了100多起締約國之間的貿易糾紛。總的看來,關貿總協定40多年在調節國際經濟貿易關系,促進世界貿易自由化,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隨著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進展,關貿總協定所包括的領域將越來越廣,在世界經濟中的作用 也會越來越重要。但是,也必須看到,關貿總協定還存在著許多缺陷和不足,有待於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可以說,關貿總協定是先天不足的。作為40年代未為打破高關稅壁壘的 產物,原本是想建立一個國際貿易組織,以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為此而起草的「哈瓦那國際貿易組織大憲章」因與一些國家的國內立法相矛盾而未被通過。關貿總協定只是將大憲章中可以被當時23個原始締約國接受的有關貿易政策部分與當時原始締約國在關稅減讓談判中取得的協議合在一起而成的一個「臨時協定」。故而本質上這只是一個臨時協定。雖在生效後的實施過 程中,它慢慢演變成一個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復雜的國際性組織,但它仍只 是個准國際組織,這就是為什麼在正進行的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中,人 們還在醞釀籌建一個新的真正的多邊貿易體系的原由。
那麼,關貿總協定的局限性具體表現在哪裡呢?
首先,總協定的許多規則不很嚴密,有些規則缺乏法律約束,同時,還缺乏必要的核查和監督手段。例如,關貿總協定的第二部分第6條「反傾銷 稅和反補貼稅」中規定,「用傾銷的手段將一國產品以低於正常價值的辦法 進入另一國市場內,如因此對某一國領土內已建立的某項工業造成實質性損害或產生實質性威協。」其中「正常價值」和「實質性損害或實質性威脅」 等等實際上都是難以界定的。於是,一些國家就可借口利用國內立法來徵收反傾銷稅,使其成為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手段,從而違背總協定製定此 項規則的初衷;還有在總協定的第十九條有關保障條款中曾規定:當進口增加對國內生產者造成嚴重損害或嚴急限制措施。這里仍未規定如何確定損害和如何進行確定損害的調查及核 實,也未就「國內生產者」下定義,這也就給該條款的實施造成很多的困難和麻煩。
其次,在解決國際貿易糾紛方面,關貿總協定的主要手段是協商,最後 只是締約方的聯合行動,至今仍沒有具法律約束性的強制手段。這也是許多 重大國際貿易爭端無法真正解決的重要原因。美日貿易戰曠日持久,美歐農 產品之爭相持不下,而總協定對此卻束手無策,無能為力,其局限性也可窺 見一斑。
再次,關貿總協定中還存在著」灰色區域」,基本規則的例外也過多。
在實際的國際貿易活動中,一些締約國往往採取「灰色區域」措施通過雙邊 安排來限制某些產品的出口貿易,所謂「灰色區域措施」指的是成員國為繞 開總協定第十九條的保障條款而採取的一些歧視性貿易政策措施,如「自動 出口限制」、「有秩序的銷售安排」等等。這些灰區措施在總協定中沒有適 用條款。自東京回合以來,「灰色區域」措施已達 90 多種,涉及鋼鐵、半導 體等敏感商品,影響總貿易量的 10%以上,極大地損害了最惠國待遇原則。同時,由於關貿總協定規則的過多例外,致使許多原則不能得到很好的適用。例如,美國就曾利用最惠國待遇原則的例外無理地取消過波蘭的最惠國待 遇;許多締約國也常利用一般禁止數量限制原則的例外而大量採用非關稅壁 壘的措施,推行貿易保護主義等等。
最後,關貿總協定被某些大國政策左右的局面長期未能得到根本改變。
關貿總協定的成立和歷屆多邊貿易談判一直受到少數大國特別是美國國內政策的影響。30年代,因美國國會通過了「互惠貿易協定法」,由此導致了以 後一系列雙邊貿易談判和關貿總協定本身的建立; 50年代,由於美國國內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會修改了「互惠貿易協定法」,增加了國家安全條款 和一般保護條款等,又致使總協定的第三輪和第四輪談判收效甚微;70年代,美國推出「貿易改革法案」,這又成為美國發動關貿總協定東京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法律依據;70年代以後,雖然發展中國家在關貿總協定中的 地位明顯提高,但少數發達國家決定關貿總協定命運的狀況仍嚴重存在。烏拉圭回合多邊談判因美國與歐共體在農產品問題上的分歧而一再中斷的事實 即明顯他說明了這一點。
近年來,關貿總協定還受到區域經濟集團化的挑戰。區域經濟集團對外 的排它性是不可避免的,故而這一趨勢必將削弱總協定基本原則的實施。如 何使各區域集團的成員國遵守總協定的原則和規定,無疑是擺在關貿總協定 面前的一個大難題。
至於關貿總協定未來的去向,由於生產國際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國際交往與經濟聯系的日益密切,旨在推動世界貿易自由化的關貿總協定必將在不斷克服其缺陷和局限性的基礎上,對調整世界經濟貿易關系和建立國際貿易新秩序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2. 中美談判最新成果釋放什麼信號
按照新華社發布的中方聲明,6月2日-3日,劉鶴副總理帶領的中方團隊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帶領的美方團隊,在釣魚台國賓館進行了磋商。新華社的通稿不長,但信息量非常大,至少釋放了三個意味深長的重磅信號。
信號三,請注意,不打貿易戰是前提。
這一點,新華社通稿說得非常清楚:
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義正言辭、斬釘截鐵、毫不含糊:
1、所有成果,前提就是不打貿易戰;
2、如果美方不停手,那所有成果一風吹。
為什麼要這么強調,是因為對於美國政府的公信力,外界是有疑慮的!
要知道,上次華盛頓磋商,中美顯然在停止貿易戰上達成了默契。不然,美國財長姆努欽也不會宣布,雙方同意停打貿易戰。但5月29日,白宮突然發表聲明,宣稱仍將對500億中國商品徵收25%的關稅,具體商品清單將在6月15日公布,關稅將在此後不久施行。
我們可以認為,這不過是美國在揮舞大棒,對中國進行極限施壓的談判策略。但這種突兀的舉動,卻難免讓外界產生疑慮,中美貿易戰,到底要不要停戰;美國財長說了不算,那白宮說了還會不會變卦?
所以,這一次,中方態度非常明確: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這是一個堅定的立場。中國不惹事、也不怕事,中國也確實不希望中美關系生變。但中國是有底線的,中方也確實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
來源:鳳凰網
3. 第5次歐中高級經貿對話取得了哪些成果
(2015年9月)第5次歐中高層經貿對話取得如下成果:
1.雙方重點就「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合作與「歐洲投資計劃」對接進行了深入交流,簽署了建立中歐互聯互通平台的諒解備忘錄。雙方探討了國際產能合作意向,同意成立工作組,就設立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的具體方案進行研究。
2.雙方對第八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做出了安排,爭取在2015年年底前就協定范圍達成一致,並形成合並文本」的目標。
3.雙方簽署了中歐在5G領域開展戰略合作聯合聲明,共同推動5G產業發展。
4.雙方重申共同致力於建設開放和公平的貿易與投資環境,將通過對話與磋商妥善處理雙邊貿易摩擦。
5.雙方表示將繼續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執法合作,共同努力就地理標志保護盡快達成雙邊協議。
6.雙方支援以世界貿易組織為代表的多邊貿易體制,將積極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盡早結束,爭取在年底第十屆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4. 中美貿易談判是什麼結果
結果不容樂觀 要不然新聞早爆出說取得勝利了
5. 中美經貿又有新進展了,這次談了什麼事
據報道,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已於6月2日凌晨抵達北京,中美將展開新一輪貿易談判。
6月3日援引中方就中美經貿磋商發表的聲明稱,「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中國的聲明暗藏了中國對此次談判設定的重要前提:
一是中美雙方的此次談判必須是互惠共贏。
二是盡管目前中美合作在一步步成形,但是美國有些人仍想既要中國自己縮小貿易差,同時又想撈一些額外的好處,這只會將合作越推越遠,只有互有誠意,才有合作。
轉自【七點說】,可以關住下~有些國際國內分析還不錯。
6. 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成果
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
世貿組織第九屆部長級會議2013年12月7日中午在印尼巴厘島圓滿閉幕,世貿組織成立18年來首個全球性貿易協定誕生的喜訊傳出。或許是因為之前的談判太膠著、等待太漫長,會議閉幕式顯得格外溫情。隨著《巴厘部長宣言》一錘定音,剎那間全場起立,掌聲夾雜著歡呼聲久久不息。
「巴厘一攬子協定」是本次會議上最甘美的果實。這份世貿組織成立18年來的首個全球貿易協定,共包括10份文件,其中涵蓋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序、允許發展中國家在糧食安全上有更多選擇權、協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貿易等內容。
WTO達成近20年來最大規模關稅減讓協議
2015年12月17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50餘個成員國達成近20年來規模最大的關稅減讓協議,取消了對201項IT產品1.3萬億美元貿易的限制。
2015年12月15日至19日,世貿組織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肯亞內羅畢舉行。商務部部長高虎城率由商務部、外交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海關總署和駐世貿組織代表團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
經過幾天幾夜艱苦的談判,會議通過了《內羅畢部長宣言》及9項部長決定,承諾繼續推動多哈議題,成果豐富。一是世貿組織成員首次承諾全面取消農產品出口補貼,並就出口融資支持、棉花、國際糧食援助等方面達成了新的多邊紀律;二是達成了近18年來世貿組織首個關稅減讓協議——《信息技術協定》擴圍協議,涉及1.3萬億美元國際貿易;三是在優惠原產地規則、服務豁免等方面切實給予最不發達國家優惠待遇;四是正式批准阿富汗和賴比瑞亞加入世貿組織。
7. 國際貿易最新的理論成果有哪些謝謝。
強盜貿易、高壓貿易、制亂貿易、壟斷貿易。
8. 40年來中美經貿關系所取得的成就
在40年來,中美貿易戰關系所取得成就是偉大的咱們國家不管他出什麼招我們有個底線絕不能超過咱們的底線這是非常正確
9. apec會議取得了哪些經貿成果
據報道,11月10日的相關會議上,商務部國際司司長介紹了第二十九屆APEC部長級會議經貿成果有關情況,中國代表團全面推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各領域的合作,深化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
會議還批准了《APEC供應鏈互聯互通行動計劃監督框架》,我們根據工商界的訴求,甄別了邊境管理、基礎設施、物流服務、規制合作、電子商務便利化等五個方面的薄弱環節,提出了改進措施的建議,推動區域供應鏈有效順暢銜接,更好地保障區域貿易暢通。
希望APEC會議可以促進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
10. 一帶一路取得哪些成果
一帶一路項目成果:
1、蒙內鐵路
肯亞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在非洲唯一的支點,是新絲路建設中獲得中國資金援助最多的國家。
2014年5月李克強總理訪問肯亞期間,中肯簽署了關於蒙巴薩-內羅畢鐵路相關合作協議,蒙內鐵路是肯亞百年來建設的首條新鐵路,是東非鐵路網的咽喉,也是東非次區域互聯互通重大項目,規劃全長2700公里,預計總造價250億美元。
中國企業也攜手通用電氣開拓EPC市場的力度不斷加大,比如2015年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在其承建的肯亞基佩托風電項目中採用60台通用1.7-103風機。
2、中匈協議
2015年6月6日,正在匈牙利進行正式訪問的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布達佩斯同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西亞爾托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匈牙利政府關於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簽署的第一個此類合作文件。
3、衛星通信
為保障「一帶一路」通信衛星信號無障礙,國內的相關企業和政府機構已經對「一帶一路」的衛星發射進行了規劃和研究,未來三年到五年內,將發射多顆通信衛星,與此同時,「一帶一路」途經國家的通信信號也將逐步實現全覆蓋。從而在通信領域為「一帶一路」鋪平道路。
4、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涵蓋了除美日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遍及五大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今後仍可以作為普通成員加入亞投行。
4月28日,為期兩天的亞投行第四次談判代表會議在北京閉幕,這是亞投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名單最終確定後首次齊聚北京,代表們對多邊臨時秘書處起草的《亞投行章程(草案)》修訂稿進行討論並取得顯著進展。各方商定將於2015年年中完成亞投行章程談判並簽署,年底前完成章程生效程序,正式成立亞投行。
5、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
2015年12月22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與巴基斯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正式簽署巴基斯坦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蘇庫爾-木爾坦段)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項目為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全長約1,152公里,採用雙向6車道設計,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公司本次簽約承建的蘇庫爾-木爾坦段,為中巴經濟走廊早期收獲項目,全長392公里,建設工期36個月。合同金額2,943億盧比,約摺合人民幣184.6億元,約占公司2014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2.31%。公司推進「一帶一路」項目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6、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
2016年1月10日,在距離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50多公里處的吉拉姆河畔,三峽集團承建的卡洛特水電站主體工程開工。這是絲路基金首個對外投資項目。中國政府已承諾在2030年前向巴基斯坦投資至少350億美元,為建造發電廠提供融資。通用電氣表示目前在巴基斯坦的訂單金額已升至超過10億美元,而五年前還不足1億美元。
7、中巴經濟走廊
2015年12月31日,「中巴經濟走廊-2016中國產能合作友好訪問團」新聞發布會暨大型紀錄片《巴鐵》啟動儀式在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舉行。
8、中亞天然氣管線項目
2009年,該項目由中石油海外工程集團承建,GE為該項目提供了四個壓縮機站的十二台壓縮機和航改型燃機。除技術、資金支持外,GE還調動沿線國家的本土團隊,協助進行項目溝通,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通過中亞管道接入西氣東輸管道,覆蓋國內25個省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用戶,造福5億多人。
9、印尼雅萬高鐵
2016年1月21日,印尼雅萬高鐵開工奠基儀式舉行。這將是印尼乃至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鐵。
10、德黑蘭至馬什哈德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