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細節出成果

細節出成果

發布時間:2021-08-09 01:04:58

『壹』 為什麼於細節之中見成果

有這樣一個寓言:

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對付貓的襲擊。一隻被認為聰明的老鼠提出,給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貓行走的時候,鈴鐺就會響,聽到鈴聲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時跑掉了嗎?大家都公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可是,由誰去給貓掛鈴鐺?怎樣才能掛得上呢?這些細節問題卻無從解決。於是,「給貓掛鈴鐺」就成了鼠輩空話,人類笑談。

「魔鬼存在於細節中」,任何一個戰略決策和規章法案,都要想到細節,重視細節。任何對細節的忽視,都可能導致決策失誤。美國電信決策失誤,導致寬頻網進人居民家庭緩慢,就是一個例子。

美國是全球網際網路革命的領導者,但寬頻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據統計,在韓國,近2/3的家庭擁有寬頻接人,而且寬頻網的平均速度達到每秒3兆,是絕大多數美國寬頻系統的2倍左右;在日本,據預測,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將採用寬頻上網,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國,接入寬頻的用戶只有15%,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用戶仍在撥號上網,無法享受資訊革命帶來的成果。

造成美國在寬頻上發展緩慢的原因並不在於基礎設施不健全。其實,美國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經在寬頻接入的覆蓋范圍之內,只是寬頻接入卻在即將進入用戶的所謂「最後一英里」階段碰到了障礙。

美國以1996年頒布的新《電信法》為基礎的寬頻政策規定:美國各地方電話公司必須將其網路拿出來供寬頻運營商共用,意在通過這樣的管制,鼓勵ADSL(數位用戶線)等採用電話交換系統參與寬頻業務領域的競爭,以大大降低「最後一英里」的連接費用。然而,這一政策忽視了一些細節問題,成為阻礙寬頻網入戶的重要原因。

在幾年前,網路建設過熱,美國曾出現「跑馬圈地」的寬頻建設熱潮。出於對電信容量將迎來爆炸式增長的期待,電信業投資旺盛,然而寬頻業務卻一直未能形成足夠的需求,結果導致電信能力過剩。電信業入不敷出,無法收回投資,日子很不好過,世通、環球電訊等電信巨頭申請破產。

受政策上「最後一英里」障礙的限制,大量閑置的寬頻主幹網路未能接入用戶家庭。因為與窄網不同,寬頻入戶需要更多的設備建設投資。美國各地方電話公司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願意花錢鋪設線路而讓他人坐享其成,而參與競爭的寬頻網運營商因網路泡沫破滅,本來就自身難保,無力投入巨額資金。此外,寬頻政策中的混亂與不統一,也影響著寬頻最大程度地進入居民用戶,如對於以有線電視方式提供寬頻服務的運營商,就不要求其與競爭對手分享網路設施;而整個寬頻業務行業與影視娛樂業等內容供應商之間也存在矛盾,互相制約。正是這種決策上的失誤,導致了美國寬頻業務發展緩慢。

當初中國從日本進口縫衣針的時候,好多人都感驚詫:一個針還要買日本人的?看到了日本的針才發現,我們常用的針是圓孔,而日本的針是長條孔,這是為照顧老人們眼花而設計的。上海內環高架橋不允許1噸以上的小貨車上橋,一個月以後,0.9噸的日本小貨車就在上海接受訂單了。這些都說明了日本的企業十分注重細節。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到這些是不容易的,因為只有營銷部、生產部、物料部、采購部、研發部、製造部通力協作,才能將這件事做好。但是如果你在決策和設計的過程中,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恐怕你連市場的殘羹剩飯也吃不上一口了。

『貳』 因為細節而成功的例子

1、麥當勞的成功與其嚴格精細的配料、加工程序密不可分——麵包不圓和切口不平都不用,若炸薯條超過7分鍾、漢堡包超過10分鍾未售出就要扔掉;

2、泰國東方飯店堪稱亞洲飯店之最,幾乎天天客滿,原因之一便是,酒店要求所有服務員當天晚上背熟當日入住的所有客人的姓名,以便第二天可以提供更熱情、周到的服務,數年之後,飯店還會給曾經入住的客人寄賀卡,因此收獲了很多回頭客和慕名前來的新客人。

3、「細節是魔鬼」。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密斯·凡·德羅這樣概括成功的原因時強調,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

細節的准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也可毀掉一個宏偉的規劃。據稱,密斯凡德羅在設計每個劇院時,都要精確測算每個座位與音響、舞台之間的距離,以及因為距離差異而導致的不同聽覺、視覺感受。

4、1485年英國國王查理和亨利伯爵准備拚死一戰,決定誰統治英國。戰斗進行當天早上,理查派了一個馬夫准備好自己最喜歡的戰馬。馬夫讓鐵匠釘馬掌,可釘了三個掌後,鐵匠發現第四個掌缺少一個釘子。但軍號響了,等不及了,鐵匠只能勉強把馬掌掛上了。

兩軍交鋒,理查國王率領部隊沖向敵陣,拚命奮戰。遠處自己的幾個士兵退卻了,國王策馬揚鞭沖到那裡,可是沒走一半,缺少釘子的那個馬掌突然掉了,人馬一起被掀翻在地。理查被俘虜了,國家也失掉了。

少了一個馬掌釘,丟了一隻馬掌;丟了一隻馬掌,摔了一匹戰馬;摔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

「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拒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禮不辭小讓,細節決定成敗。尤其是作為工程部的一員,我們不能忽略工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公司的設備,機器都要悉心維護,不忽略任何細節。

『叄』 注意細節成就怎麼做

先在輸入框內復制下面這個,然後按enter,你就會看到屏幕右邊出現了你當前目標的全身像。
/run
frm
=
CreateFrame("PlayerModel");frm:SetPoint("BOTTOMRIGHT",nil,"BOTTOMRIGHT",0,100);frm:SetHeight(600);frm:SetWidth(300);frm:RegisterEvent("PLAYER_TARGET_CHANGED");frm:SetScript("OnEvent",function(self,event,...)
frm:SetUnit("target")
end);
然後將BOSS作為你的目標,輸入下面這個宏:
/run
frm2
=
CreateFrame("PlayerModel");frm2:SetPoint("BOTTOMRIGHT",frm,"BOTTOMLEFT",0,0);frm2:SetHeight(600);frm2:SetWidth(300);frm2:SetUnit("target")
這個宏是把當前BOSS的全身影像放在你當前目標的全身像的左邊,這樣在BOSS分身的時候你只要選中目標,對比目標和BOSS的全身像就可以,再也不用看頭像看到眼花。
完成成就後再用這個宏,來取消前2個宏。
/run
frm:UnregisterEvent("PLAYER_TARGET_CHANGED");frm:Hide();frm2:Hide()

『肆』 細節成就品質 後邊一句是 什麼鑄就輝煌 好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朱鐵志

①每個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態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於生活的哪個層次、何種境界,是每一個嚴肅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慮的現實問題,也決定了這個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魯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療救的注意,所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用於讀書寫作。哈佛大學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優秀的學生,他們的校訓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鷹不甘宇下,駿馬難守圈欄。一個志存高遠的人,必定將追求優秀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作為一種近乎本能的習慣。

②所謂習慣,是一種常態,一種下意識,一種自動化,一種經過長期培養歷練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一種無需思考即可再現的回憶。其程序好像早已置於大腦和肌肉中,成為一種特殊的記憶,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是優秀的外化和證明,都會使人眼前一亮,為之折服和贊嘆。

③優秀習慣的養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可以有一個明確的起點,但肯定沒有固定的終點。但只要不斷追求,每一個階段性的成果都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即便生命個體終結,後來者依然可以從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著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優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孿生兄弟。優秀的人無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優秀的,起碼是比較優秀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勤勉本身就是優秀的代名詞。所有天才無不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請千萬不要輕易相信天才的神話,那種似乎不需練習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種不費吹灰之力就品學兼優的學子,我們聽說過,但沒見過,不可太當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樣的特例,於我等也毫無借鑒之可能,不可作為榜樣盲目復制。道理很簡單,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個。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聰明的人從來不把自己當特例,聰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為追求優秀,做什麼都必須有「爭創一流」的意識。食人俸祿,盡其本分,是常人的標准,而在優秀的人看來,是起碼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學,獲得全優成績,將來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是一般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優秀的頭腦中,僅僅是一個通向優秀的起點而已。因為定位於優秀,別人可以睡的懶覺自己不能睡,別人可以敷衍的責任自己不能推,別人可以視而不見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別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優秀作為一種品質,當然離不開客觀環境。但真正優秀的人懂得:命運只有把握在自己手裡,才是真正的命運。平庸的人總是把別人的成功歸結為環境好、條件好、人緣好、運氣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敗歸結為外在原因。優秀的人心裡明白成功離不開客觀條件,但從不過分依賴客觀條件。他們懂得:環境創造人,人也創造環境。他們成功的時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對社會、面對所有幫助過他們的人,把成功的功勞歸結於客觀條件。他們失敗的時候,往往把原因歸結為自己努力不夠。優秀的人總是說自己不行,認為自己無知;平庸的人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表白、粉飾自己。在真正優秀的人看來,世界上沒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優秀是一種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會產生一種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詩人的話:優秀是優秀人的通行證,平庸是平庸者的墓誌銘。

『伍』 細節成就經典 品質決定未來

關鍵還要看民族性質。

『陸』 名人因細節成功的例子

事例一:細節挽救了海爾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海爾集團「嚴、細、實、恆」的管理風格,把細和實提到了重要的層次上。

以追求工作的零缺陷、高靈敏度為目標,把管理問題控制解決在最短時間、最小范圍,使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逐步實現了管理的精細化,消除了企業管理的所有死角,大大降低了成本材料的消耗,使管理達到了及時、全面、有效的狀況,每一個環節都能透出一絲不苟的嚴謹。

真正做到了環環相扣、疏而不漏;而近些年不少公司的大起大落也在於,雖其規章制度不可謂不細、不嚴、不實,但往往說在口上,定在紙上,訂在牆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

真所謂成為細節,敗也細節,一心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卻了無蹤影;甘於平淡,認真做好每個細節,偉大卻不期而至。這也就是細節的魅力。

事例二:諸葛亮非常注重細節

在三國演義一百回里,諸葛亮北伐軍受阿斗命撤回蜀中,害怕司馬懿在後追殺便用了個「增灶計」。比如軍中只有一千軍士,則晚上扎營時要掘兩千個灶,第二天晚上則掘三千個灶,依次類推。司馬懿見蜀軍每日灶數增加,以為有兵士不斷加入,於是不敢再魯莽追擊。諸葛亮則成功撤回蜀中。

事例三:加加林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4.75噸重的「東方l號」航天飛船進入太空邀遊了89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他為什麼能夠從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 原來,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航天飛船的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脫下鞋子,只穿襪子進入座艙。

就是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這個27歲的青年既懂規矩,又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的飛船,於是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加加林通過一個不經意的細節,表現了他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和素質,也使他成為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事例四:達芬奇注重細節,從簡單做熟練

達芬奇16歲去義大利畫家韋羅基奧哪兒學畫畫,老師讓他每天用不同角度畫雞蛋。達芬奇畢竟是個天才,沒幾天就膩了。他問老師為什麼不學畫些難的,老師告訴他:只有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才能有不同體會,畫出更好的畫,並且能更加有耐心。

達芬奇心領神會,每天更加努力,成為了至今無人能超越的天才,代表作《蒙娜麗莎》,《岩間聖母》,在基本所有方面都有成就。

事例五:曹劌論戰的故事

曹劌在長勺之戰中對此次戰爭的一番評論,並在戰時活用「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擊退強大的齊軍的史實。

文章說明了在戰爭中如何正確運用戰略防禦原則——只有「取信於民」,實行「敵疲我打」的正確方針,觀察細節,選擇反攻和追擊的有利時機,才能以小敵大,以弱勝強。

『柒』 關於細節決定成敗的事例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中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

臨近黃河岸邊有一片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螞蟻窩一下子猛增了許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見了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後不以為然地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只小小螞蟻嗎?隨即拉著老農一起下田了。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始而滲透,繼而噴射,終於沖決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

這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這句成語的來歷。

2003年夏天長江遭遇了特大的洪災,荊江大堤公安縣南平鎮堤段出現管涌,大堤危在旦夕。幾位老水利專家明察秋毫,及時判定管涌是白蟻為害所致,並帶領群眾採取有效措施,經過5小時奮戰,終於排除了險情。

20世紀70年代以來,廣東清遠潰堤13條,塌壩9座,查實其中有9條堤圍和5座大壩是土白蟻為害的結果;1986年7月廣東梅州市發生建國以來特大水災,梅江決堤62條,其中土白蟻造成的缺口55個;1981年9月廣東陽江市境內的漠陽堤段出現18個缺口,其中查實有6個是土白蟻為害所致。

20世紀30年代的台灣,農村還處在手工作業狀態,稻穀收割與加工的技術很落後,稻穀收割後都是鋪放在馬路上曬干,然後脫粒,砂子、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很容易摻雜在裡面。用戶在做米飯之前,都要經過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來很多不便,但買賣雙方對此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

王永慶卻從這一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找到了切入點。他帶領兩個弟弟一齊動手,不辭辛苦,不怕麻煩,一點一點地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類的雜物撿出來,然後再出售。這樣,王永慶米店賣的米質量就要高一個檔次,因而深受顧客好評,米店的生意也日漸紅火起來。

某著名大公司招聘職業經理人,應者雲集,其中不乏高學歷、多證書、有相關工作經驗的人。經過初試、筆試等四輪淘汰後,只剩下6個應聘者,但公司最終只選擇一人作為經理。所以,第五輪將由老闆親自面試。看來,接下來的角逐將會更加激烈。

可是當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卻發現考場上多出了一個人,出現7個考生,於是就問道:「有不是來參加面試的人嗎?」這時,坐在最後面的一個男子站起身說:「先生,我第一輪就被淘汰了,但我想參加一下面試。」

人們聽到他這么講,都笑了,就連站在門口為人們倒水的那個老頭子也忍俊不禁。主考官也不以為然地問:「你連考試第一關都過不了,又有什麼必要來參加這次面試呢?」這位男子說:「因為我掌握了別人沒有的財富,我自己本人即是一大財富。」大家又一次哈哈大笑了,都認為這個人不是頭腦有毛病,就是狂妄自大。

這個男子說:「我雖然只是本科畢業,只有中級職稱,可是我卻有著10年的工作經驗,曾在12家公司任過職……」這時主考官馬上插話說:「雖然你的學歷和職稱都不高,但是工作10年倒是很不錯,不過你卻先後跳槽12家公司,這可不是一種令人欣賞的行為。」

男子說:「先生,我沒有跳槽,而是那12家公司先後倒閉了。」在場的人第三次笑了。一個考生說:「你真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失敗者!」男子也笑了:「不,這不是我的失敗,而是那些公司的失敗。這些失敗積累成我自己的財富。」

這時,站在門口的老頭子走上前,給主考官倒茶。男子繼續說:「我很了解那12家公司,我曾與同事努力挽救它們,雖然不成功,但我知道錯誤與失敗的每一個細節,並從中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是其他人所學不到的。很多人只是追求成功,而我,更有經驗避免錯誤與失敗!」

男子停頓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深知,成功的經驗大抵相似,容易模仿;而失敗的原因各有不同。用10年學習成功經驗,不如用同樣的時間經歷錯誤與失敗,所學的東西更多、更深刻;別人的成功經歷很難成為我們的財富,但別人的失敗過程卻是!」

男子離開座位,做出轉身出門的樣子,又忽然回過頭:「這10年經歷的12家公司,培養、鍛煉了我對人、對事、對未來的敏銳洞察力,舉個小例子吧——真正的考官,不是您,而是這位倒茶的老人……」

在場所有人都感到驚愕,目光轉而注視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詫異之際,很快恢復了鎮靜,隨後笑了:「很好!你被錄取了,因為我想知道——你是如何知道這一切的?」

老頭的言語表明他確實是這家大公司的老闆。這次輪到這位考生笑了。

美國是全球網際網路革命的領導者,但寬頻目前在居民家庭中的普及率並不高。據統計,在韓國,近2/3的家庭擁有寬頻接入,而且寬頻網的平均速度達到每秒3兆,是絕大多數美國寬頻系統的2倍左右;在日本,據預測,有40%左右的家庭在2003年底也將採用寬頻上網,速度可快到每秒12兆。而在美國,接入寬頻的用戶只有15%,而且寬頻網的速度也比韓國慢一半,絕大多數網際網路用戶仍在撥號上網,無法享受資訊革命帶來的成果。

造成美國在寬頻上發展緩慢的原因並不在於基礎設施不健全。其實,美國有80%到90%的人口都已經在寬頻接入的覆蓋范圍之內,只是寬頻接入卻在即將進入用戶的所謂「最後一英里」階段碰到了障礙。這雖有經濟、技術等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在於決策的失誤。

『捌』 細節可以成就什麼

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但成功的道路大方向是不變的。只有瞄準大方向,不時對具體的計劃予以修正,才能真正到達成功的巔峰。

有一位父親帶著三個孩子到沙漠去獵殺駱駝。

他們到達了目的地。

父親問老大:「你看到了什麼呢?」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獵槍、駱駝,還有一望無際的沙漠。」

父親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以相同的問題問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獵槍、駱駝,還有沙漠。」

父親又搖搖頭說:「不對。」

父親又以同樣的問題問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駱駝。」

父親高興地說:「答對了。」

也許細節很細,但就是因為細,才容易被我們忽略,從而被其他所謂的「大目標」所迷惑。最終導致本末倒置,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

許多人將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歸結為自己運氣不好。事實上,成功多半靠平時知識和修養的積累。

美國著名動作影星史泰龍高中輟學以後,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當演員。可是他顯然不具備當演員的條件,單看長相就很難讓人有信心,而且又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更沒有值得稱道的天賦。然而,一定要成功的信念給了史泰龍莫大的精神支持,他認為,只要不放棄,就一定能成功。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導演,找明星。找製片人……

一切能讓他當上演員的人都找遍了,可是沒有人理會他。每一次他都很誠懇地說:「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但換回來的卻是冷漠的目光和嘲諷的譏笑。

但他並不氣餒,他認為失敗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於是一次又一次進行自我反省,自我檢討,努力學習。後來錢也花光了,史泰龍只好到好萊塢做一些笨重的體力活來維持生計。兩年下來,他遭受了100多次的拒絕。

他曾傷心過,彷徨過,可是他心裡更多的是不服氣。於是他開始寫劇本,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劇本換回一個當演員的機會。一年以後,劇本寫好了,他拿著劇本訪遍了眾多導演,結果很少有人賞識他的作品。即使有一兩個感興趣的,一聽說他要當男主角,就紛紛搖頭拒絕了。

可他仍然沒有灰心,沒有沮喪,而是不斷地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會成功的!」後來一個拒絕了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演好。但是你執著的精神讓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是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劇,先拍一集,你來當男主角,如果效果好,我們繼續,如果效果不好,你從此就斷絕了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史泰龍已准備了整整三年,他全身心地投入了拍攝,蒼天不負有心人,他成功了!這部電視劇第一集就創下了當時全美國的最高收視紀錄。所有的美國人都知道了史泰龍的名字!

從一些成功人士的出色的人生經歷,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樹立了一個十分明確的目標,並且這種目標又不僅僅局限於個人的榮辱得失。相反,他們能夠把這種目標與對社會的責任感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了一種超常的勇氣和力量,使他們最終到達了成功的彼岸。

「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同樣的道理,在許多人的眼中,別人的成功只是一種偶然,一種運氣,他們不可能看到人家平時所下的功夫。他們總在奢求那樣的好運氣,也從天而降,落到自己頭上。

「自立者,天助之」,這是一句很好的格言。上天從來不會幫助懶漢。沒有平時的積累和總結,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只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與之錯過。所以,在平時,我們要注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注意積累。

積累,一件又一件小事地去積累,直到有一天,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了不起的人。比如雷鋒,他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珍惜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當作一個新的出發點,當作一件大事來看待,傾注全部的熱情和心血。誰又能懷疑他的偉大呢——偉大的,其實也是平凡的。

每一年積累,不如每季度積累;每季度積累,不如每個月積累;每個月積累,不如每一天積累。

『玖』 有什麼名人故事是細節造就成功的

專注於細節才是成功的法寶

唐朝時,有個叫吳道子的少年,因父母雙亡,只好背井離鄉。一天,吳道子路經河北趙州城"柏林寺",看見油燈下一位年邁的老和尚正在殿牆上聚精會神地畫畫。吳道子很好奇,輕輕地走了進去,站在老和尚身後看畫畫。過了許久,老和尚一回頭,發現一個十來歲的男孩這么出神地看他畫壁畫,打心裡歡喜,便問吳道子:"孩子,你喜歡這幅畫嗎?"吳道子點了點頭並且告訴老和尚想學畫畫。得知吳道子身世可憐,老和尚收留了他。
一天,老和尚把吳道子領到後殿,指著雪白的牆壁說:"我想在這空壁上畫一幅《江海奔騰圖》,畫了多次都不像真水實浪。明天我帶你到各地江河湖海周遊三年,回來再畫它。"第二天一大早,吳道子收拾好行李,就跟著老和尚出發了。
無論是走到哪裡,老和尚都叫吳道子練習畫水。吳道子開始還很認真,可時間一長,他就覺得有些膩煩了,畫起來就不怎麼用功了。老和尚把他叫到身邊說:"吳道子呀,要想把江河湖海奔騰的氣勢畫出來,非下苦功不可,更要一個水珠、一朵浪花地畫。"說罷,老和尚打開隨身帶的木箱,吳道子一瞅怔住了:這滿滿一箱畫稿,沒一張是完整的,上面全是一個小水珠、一朵浪花或一層水波!這時,吳道子才知道自己錯了。從此,他每天早起晚歸學畫水珠浪花,風天雨天,也打著傘到海邊觀望水波浪濤的變化。經過三年的歷練,吳道子畫功大有長進,終於畫出了著名的《江海奔騰圖》。從那以後,來柏林寺觀賞臨摹《江海奔騰圖》的文人畫師絡繹不絕。但吳道子並不驕傲,他更加刻苦地學畫,終於成為中國盛唐時期的"畫聖"。
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後》一文中說:"詩至於杜子美(杜甫),文至於韓退之(韓愈),書至於顏魯公(顏真卿),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蘇軾將吳道子與杜甫、韓愈、顏真卿放在一個高度,足見吳道子的畫功實在是非常了得!吳道子為何能取得那麼大的成就,我想和他專注畫好一滴水是分不開的。
事實上,一個人只有專注於做好細節,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荀子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台灣著名話劇藝術家李國修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銘:"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這句話還得從其父親說起。李國修在懵懂年少時,曾對自己的父親--台灣唯一會做京劇戲靴的人,抱怨過這樣一句:做鞋做了一輩子,也沒見你發財。沒想到,李國修話音剛落就遭父親痛罵:"你爸爸我從16歲開始做學徒,就靠著這一雙手,你們五個小孩長大到今天,哪一個少吃一頓飯,少穿一件衣裳?人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圓滿。"沒想到,"一輩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圓滿"這句話,成了李國修的人生格言。
無論是吳道子成為一代畫聖,還是李國修成為一名著名的話劇藝術家,他們身上都有一股專注的精神,他們專注於細節,做好每一件小事,所以才有了後來的成功!難怪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專注於細節才是成功的法寶!

『拾』 細節成就勝敗什麼意思

這段話指出了我們工作中的通病.再高的山都是由細土堆積而成,再大的河海也是由細流匯聚而成,再大的事都必須從小事做起,先做好每一件小事,大事才能順利完成.一個細節的忽略往往可以鑄成人生大錯,可以造成事業顛峰之危,而一個細節的講究,可以讓企業咸魚翻身,可以在談判中力挽狂瀾於既倒.

閱讀全文

與細節出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