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大學團轉讓

大學團轉讓

發布時間:2021-08-08 23:05:14

『壹』 關於團關系:我初中入了團員,高中時沒轉入團關系,現在到了大學怎麼再轉入

可以到高中團支部詢問,一般在進入大學前期,檔案和團員關系都轉到大學檔案里。當然沒能轉,可以直接到高中團支部現場新辦一個團員證。這樣團員年齡長,當然團費也要交的多一點。

其實有個叫做入團志願書 ,那個已經能夠證明你是團員身份了。所以你可以寫個申請,補辦團員證。那麼去哪裡補辦,初中到高中時,你的檔案拿到了高中,你的團組織關系,已經到高中,現在還沒有去大學,那麼你的團組織關系還在高中,所以要補辦只有到高中,初中的那個學校也不用去。

所以建議如下:

1、到高中跟負責團工作的老師說明情況,就是要在高中補辦一個團員證,態度要誠懇一點。

2、團員證上一些項目是要填寫的,你要回想一下自己是什麼時候入團的,知道年和月就行了,還有就是那個團員證編號問題,可以參考入團志願書(那本白色的)封面上是有的。

(1)大學團轉讓擴展閱讀:

成員組織關系和文件傳輸:

一、在縣級行政區域內,獨立的團支部和團總支可以通過團卡相互轉移組織關系。

二、團員更換工作、學習單位或居住地區時,必須持團員證及時轉移組織關系。無正當理由,半年以上未轉移關系的,集團自行解散。

三、當傳輸和接收組織關系的聯盟成員,轉移的時間,進入聯盟成員的組織關系應填寫「轉移組織關系」的列聯盟成員的卡片,和聯盟的收集費用應當指出,依法追究公章。

四、團員在不調動組織關系的情況下臨時外出時,團員的身份以團員的證件為准。

五、團員因公出國或者因公出國時,團員證不得攜帶出境。團員因公出國半年以上的,由派出的部委、單位將團員身份通知駐外使、領館和其他駐外機構的黨組織;團員因私證出國應由團的基層委員會保管,回國後,經審查仍符合團員條件的,可恢復其團的組織生活,團員證退還本人。

六、團員與團員的證件轉讓組織關系時,團員的檔案(志願入團信)可根據不同情況嗣後轉讓或由原團組織保存。

1、在企事業單位有人事檔案的,學校、機關、部隊的成員入團後,因工作調動、畢業、復員調動需要調動的組織關系,志願兵應隨人事檔案調動。

2、在農村沒有人事檔案的地區(包括農村中學、鄉鎮企業)加入團委、團員,其自願者信一般存放在基層團委,保存期限為15年。當這類團員因入學、參軍、徵兵、徵兵、徵兵等原因需要調動組織關系時,志願人員也應隨之調動。

『貳』 國有大專院校轉讓劃撥土地要交土地增值稅嗎

要繳納土地增值稅的,如果是劃撥地,說不定還要補交土地出讓金(理論上)
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行為,都是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具體講:
1、對轉讓土地使用權的,只對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征稅,轉讓集體土地使用權的行為沒有納入征稅范圍。這是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集體土地未經國家徵用的不得轉讓。因此,轉讓集體土地是違法行為,所以不能納入征稅范圍。
2、轉讓房地產的,只對轉讓後取得的增值收入征稅,雖然發生轉讓房地產行為,但沒有增值收入,如:通過繼承、贈與等無償轉讓房地產的行為不在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3、只對轉讓房地產的征稅,不轉讓的不征稅。例如:出租房地產雖然取得了收入,但沒有發生房地產產權的轉讓,所以,不屬於土地增值稅的征稅范圍。
《條例》第二條明確「轉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地上的建築物及其附著物並取得收入的單位和個人,為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包括:各類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個體經營者。根據《國務院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外籍個人、華僑、港澳台同胞等,只要有轉讓房地產行為並取得增值收入的,都是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都要按照《條例》的規定繳納土地增值稅。

『叄』 翔網是湖南師范大學共青團官方網站,其的域名是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推廣方式 ,而且對於現在的互聯網時代來說的話 最重要的是要有新意,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就好比如說08-11年網上店鋪給人們接受,11-12年集中出現大批量開店浪潮,13-14年網上店鋪剩餘出現了網上店鋪的租賃,虛擬產業租賃轉讓的開始盛行,愛鋪購網上店鋪的租賃轉讓出現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偶然,是人民對與自身虛擬財產意識覺醒的初步體現

『肆』 請問那裡有社會力量辦學需要轉讓法人轉讓法人需要那些手續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維護舉辦者、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師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力量辦學事業健康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下稱教育機構)的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社會力量辦學事業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社會力量辦學工作的領導,將社會力量辦學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第四條 國家對社會力量辦學實行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方針。

第五條 社會力量應當以舉辦實施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級中等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教育機構為重點。國家鼓勵社會力量舉辦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作為國家實施義務教育的補充。國家嚴格控制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機構。

社會力量不得舉辦宗教學校和變相宗教學校。

第六條 社會力量舉辦教育機構,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第七條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社會力量辦學為名向企業事業組織和個人攤派教育費用。

第八條 國家保障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

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依法享有辦學自主權。

第九條 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第十條 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及其教師和學生依法享有與國家舉辦的教育機構及其教師和學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第十一條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社會力量辦學工作的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宏觀管理。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在國務院規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力量辦學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負責有關的社會力量辦學工作。 第十二條 對在社會力量辦學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章名】 第二章 教育機構的設立

第十三條 申請舉辦教育機構的單位,應當具有法人資格;申請舉辦教育機構的個人,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實施國家教育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技術等級考試等的考試機構,不得舉辦與其考試業務相關的教育機構。

第十四條 設立教育機構,應當具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規定的基本條件。

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學校的設置標准,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分類制定。

第十五條 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和文化補習、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的教育機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審批;舉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技術等級培訓的教育機構,舉辦實施勞動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的教育機構,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審批,並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舉辦其他教育機構,經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審批許可權審核同意後,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批。

第十六條 申請舉辦教育機構的,舉辦者應當向審批機關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辦報告;

(二)舉辦者的資格證明文件;

(三)擬任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以及擬聘教師的資格證明文件;

(四)擬辦教育機構的資產及經費來源的證明文件;

(五)擬辦教育機構的章程和發展規劃;

(六)審批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聯合舉辦教育機構的,還應當提交聯合辦學協議書。

第十七條 審批教育機構應當以教育機構的設立條件、設置標准為依據,並符合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合理的教育結構和布局的要求。 申請舉辦實施學歷教育的教育機構的,審批機關於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於第二年4月底前以書面形式答復;申請舉辦其他教育機構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個月內,以書面形式答復。

第十八條 審批機關對批准設立的教育機構發給辦學許可證。辦學許可證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式樣,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勞動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組織印製。

教育機構取得辦學許可證後,應當依照有關社會力量舉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行政法規登記,方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第十九條 教育機構不得設立分支機構。

第二十條 教育機構的名稱應當確切表示其類別、層次和所在行政區域;未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勞動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予以批准,不得冠以「中華」、「中國」、「國際」等字樣。

【章名】 第三章 教育機構的教學和行政管理

第二十一條 教育機構可以設立校董會。校董會提出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人選,決定教育機構發展、經費籌措、經費預算決算等重大事項。

校董會由舉辦者或者其代表、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的代表和熱心教育事業、品行端正的社會人士組成,其中1/3以上董事應當具有5年以上教育、教學經驗。

首批董事由舉辦者推選,以後的董事按照校董會規程推選。董事經審批機關核准後聘任。

國家現職工作人員不得兼任教育機構的董事;但是,因特殊需要,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關部門委派的除外。

第二十二條 教育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負責教學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

教育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任職條件,參照國家舉辦的同級同類教育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任職條件執行,但是年齡可以適當放寬。

教育機構的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人選,設立校董會的,由校董會提出;不設立校董會的,由舉辦者提出,經審批機關核准後聘任。

第二十三條 擔任教育機構的董事、校長或者主要行政負責人和擔任總務、會計、人事職務的人員之間,實行親屬迴避制度。

第二十四條 教育機構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權依照工會法建立工會組織,維護其合法權益。

第二十五條 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主聘任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教育機構聘任的教師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和任職條件。教育機構應當對其聘任的教師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

教育機構聘任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應當與其簽定聘任合同。

教育機構聘任外籍教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六條 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招生的規定,自主招生。

教育機構的招生簡章和廣告,須經審批機關審查後,方可發布。

教育機構招收境外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二十七條 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自主決定專業設置。

第二十八條 教育機構的教學內容應當符合憲法、法律和法規的規定。

社會力量舉辦的中小學,應當按照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課程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實施教育、教學,選用的教材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審定。

第二十九條 教育機構應當充分利用社會公共教育設施、設備和資料,並充分藉助廣播電視大學和廣播電視學校的作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十條 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並執行學籍和教學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條 經批准實施學歷教育的學校的學生,完成學業,考試合格的,由所在學校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學歷證書

其他教育機構的學生完成學業,由所在教育機構發給培訓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註明所學課程和考試成績,並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職業資格考試或者技術等級考試,考試合格的,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或者技術等級證書。

第三十二條 教育機構刻制印章,應當持辦學許可證和審批機關出具的證明,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審批手續。

教育機構應當將其印章式樣報審批機關和公安機關備案。

第三十三條 教育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社會力量辦學工作的監督管理。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教育機構的辦學水平、教育質量的督導評估。

任何行政部門對教育機構實施監督管理,不得收取費用。

【章名】 第四章 教育機構的財產、財務管理

第三十四條 教育機構應當依法建立財務、會計制度和財產管理制度,並按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設置會計賬簿。

第三十五條 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

教育機構的收費項目和標准,由該教育機構提出,經審批機關審核提出意見,由財政部門、價格管理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根據該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成本和接受資助的實際情況核定。

第三十六條 教育機構在存續期間,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財產,但是不得轉讓或者用於擔保。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教育機構的財產。

第三十七條 教育機構應當確定各類人員的工資福利開支占經常辦學費用的比例,報審批機關備案。

教育機構的積累只能用於增加教育投入和改善辦學條件,不得用於分配,不得用於校外投資。

第三十八條 教育機構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製作財務會計報告,並根據審批機關的要求委託社會審計機構對其財務會計狀況進行審計,報審批機關審查。

【章名】 第五章 教育機構的變更與解散

第三十九條 教育機構改變名稱、性質、層次,應當報審批機關批准;變更其他事項,應當報審批機關備案。

第四十條 教育機構合並,應當進行財產清查和財務結算,並由合並後的教育機構妥善安置原在校學生。

第四十一條 教育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解散:

(一)教育機構的校董會或者舉辦者根據教育機構的章程規定,要求解散的;

(二)因故無法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的。

教育機構解散,由審批機關核准。

第四十二條 教育機構解散時,應當妥善安置在校學生,審批機關可以予以協助。實施義務教育的教育機構解散時,審批機關應當安排在校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繼續就學。

第四十三條 教育機構解散,應當依法進行財產清算。

教育機構清算時,應當首先支付所欠教職員工的工資及社會保險費用;教育機構清算後的剩餘財產,返還或者折價返還舉辦者的投入後,其餘部分由審批機關統籌安排,用於發展社會力量辦學事業。

第四十四條 審批機關對核准解散的教育機構應當予以公告,並通知其交回辦學許可證和印章,予以封存。

【章名】 第六章 保障與扶持

第四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社會力量辦學給予扶持。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對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在業務指導、教研活動、教師管理、表彰獎勵等方面,應當與對國家舉辦的教育機構同等對待。

第四十七條 教育機構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實際情況,納入規劃,按照公益事業用地辦理,並可以優先安排。

第四十八條 教育機構的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工資、社會保險和福利,由教育機構依法予以保障。

專任教師在教育機構工作期間,應當連續計算教齡。

第四十九條 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的學生在升學、參加考試和社會活動等方面,依法享有與國家舉辦的教育機構的學生平等的權利。

教育機構的學生就業,實行面向社會、平等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用人單位不得歧視。

【章名】 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條 在社會力量辦學活動中,違反教育法規定的,依照教育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五十一條 舉辦者虛假出資或者在教育機構成立後抽逃出資的,由審批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應出資金額或者抽逃資金額2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審批機關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

第五十二條 偽造、變造和買賣辦學許可證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予以處罰;構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教育機構超過經核定的項目和標准濫收費用的,由審批機關責令限期退還多收的費用,並由財政部門、價格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第五十四條 教育機構不確定各類人員的工資福利開支占經常辦學費用的比例或者不按照確定的比例執行的,或者將積累用於分配或者校外投資的,由審批機關責令改正,並可以給予警告;情節嚴重或者拒不改正的,由審批機關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者予以接管。

第五十五條 教育機構管理混亂、教育教學質量低下,造成惡劣影響的,由審批機關限期整頓,並可以給予警告;情節嚴重或者經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由審批機關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者予以接管。 第五十六條 審批機關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或者對所批準的教育機構疏於管理,造成嚴重後果的,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部門在對教育機構實施監督管理中收取費用的,退回所收費用;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章名】 第八章 附 則

第五十七條 社會力量舉辦不設立獨立機構的培訓活動,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八條 境外的組織、個人在中國境內辦學和合作辦學由國務院另行制定辦法,不適用本條例。 第五十九條 本條例施行前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批准成立或者登記注冊的社會力量舉辦的教育機構,可以繼續保留。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辦理辦學許可證的,應當補辦辦學許可證;其中不完全具備本條例規定的條件的,應當在規定的限期內達到本條例規定的條件。

第六十條 本條例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本條例第十八條第二款自有關社會力量舉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行政法規施行之日起施行。

社會力量辦學條件、審批程序

1、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可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

2、在本市范圍內舉辦教育機構,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舉辦者(法人代表)必須具有本市常住戶口及本市身份證;

(2)舉辦者應當足額繳納教育機構章程中規定的認出資額。舉辦者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出資足額存入准備開設的學校在銀行開設的臨時帳戶;以實物、土地使用權的,必須由法定驗資機構進行評估作價,核實財產,並依法辦理產權轉移。其中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資的,應按國家有關規定報縣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並辦理土地評估及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有關手續。

(3)舉辦者是單位的應具有法人資格;申辦者是個人的應當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4)所設立教育機構,應當具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規定的基本條件;

(5)舉辦者必須遵守社會力量辦學條例及廣東省人民政府制定的各種管理規定。

審批程序:

1、審批教育機構以教育機構設立條件、設置標准為依據,並符合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合理的教育機構和布局的要求。

2、申請舉辦實施學歷教育的教育機構的,每年第三季度前受理,於第二年4月底前以書面形式答復;申請舉辦其他教育機構的,在受理之日起3個月內,以書面形式答復。

3、舉辦者應提交以下材料:

(1)申辦報告;

(2)舉辦者的資格證明文件;

(3)擬任校長或主要行政負責人以及擬聘教師的資格證明文件;

(4)擬辦教育機構的章程和發展規劃;

(5)擬辦教育機構的資產及經費來源的證明文件;

(6)其他要求提供的材料。

4、組織人員對申請的教育機構按設置標准、條件進行檢查評估,並作出書面意見。

5、由局領導班子研究審定。

6、發給由國家印製的辦學許可證。

7、取得辦學許可證的教育機構依照有關社會力量舉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的行政法規登記,方可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8、每年4月底前對教育機構檢查審核。

社會力量辦學可以只拿(學校給的)錢,由學校加課,有名無實

『伍』 團籍從初中轉出後未轉入高中,現在上大學怎麼辦。

不是,相當於沒底根而已,沒什麼影響。比較麻煩,你去高中的團委找老師商量下蓋個章,填一下團組織轉讓就行了,是初中到高中的。一般沒什麼問題,不行的話,大學你也收著不就行了。

『陸』 如何向安徽廣播影視職業學院申請團關系轉讓

播音系還是好的 現在安徽電台的骨幹領導多數是來自這個學校千萬不要去上新聞系因為到時候就業是假的 很多新聞媒體要記者都是要研究生的所以只有播音系和影視藝術系是可以的還有一點要靠你自己去努力起碼早晨練聲這一環節你是少不了的至於前面所說的坐台問題,只要你潔身自好,又有什麼呢?至於就業問題,關鍵你就在於不要死讀書,而要積極去社會媒體投身實踐起碼我現在就在合肥電台工作過得很好還有一點要說明今年可能你妹妹要熬一年 09年9月份搬到位於磨店的職教城,屆時新校區會好一些另外發泄不要在這里發泄,如果你到現在還沒有什麼成績,那是你自己的問題

『柒』 大學社團辭職申請書怎麼寫

辭職還用寫申請啊?你是幹部嗎?跟你的領導說一聲辭職就好了吧?

『捌』 聽說杭州開了個環球女商學院干什麼的

環球女商學院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Global Female Business School Group Holding

經營范圍:受託企業資產管理、投資管理、投資咨詢(除證券、期貨)、財務管理咨詢、股權投資管理、教育信息咨詢(不含教學活動及出國留學中介);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成果轉讓:計算機軟硬體;網上銷售:日用百貨(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環球女商學院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香港總部)杭州分院。暨世界網路投行入資聯合中盟聯邦深度戰略合作。商學院旗下匯設:女性企業家財商學院系統化教育、魅力女人、智慧女人、環球夫人!投行、商行、支付、基金,互聯網、科技類、生物科技,軟體開發類、實業投資,金融資本,名畫、鑽石、寶石、手錶!會員、鑽石、鉑金、黃金!

『玖』 專利價值有多大,中國大學教授轉讓6項專利獲利3800萬

、 申請專利既可保護自己的發明成果,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又有利於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企業或個人可通過申請專利的方式占據新技術及其產品的市場空間,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
如:IBM連續23年蟬聯美國專利榜首,近兩年每年獲得超過7000件專利,相當於每天有20多個專利獲得授權。IBM不僅對公司的主流產品進行專利申請,從而防止核心研發成果流失,而且IBM對整個產業及周邊產品都進行了專利布局,占據產品的市場空間,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

二、 通過生產銷售專利產品獲利
如:2014年1-8月浙江新昌的三花控股集團銷售「四通閥」、「電子膨脹閥」及「微通道換熱器」三大關鍵產品共計23.6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均為第一,擁有絕對的議價權。目前「三花」已申報專利近1800項,獲授權專利700多項,專利產品創造了七成的公司利潤。
三、 專利入股獲利

2015年6月28日,酷派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控股股東Data Dreamland前一天與一家香港公司Leview Mobile HKLimited簽訂協議,以每股3.508港元、總計27.3億港元的價格出讓所持7.8億股,Data Dreamland所持酷派股份將由38.3%降至20.3%,不再是酷派集團的控股股東,樂視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酷派專利數量已超過5000件,海外專利數量超過500件,而樂視入股酷派正是由於酷派在手機應用、通信、雙卡雙待等多方面都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專利。
四、在市場競爭中爭取主動,確保自身生產與銷售的安全性

如:新大陸科技集團是國內唯一掌握二維碼晶元核心技術的企業。2015年3月新大陸正式發布了第四代二維碼晶元。在進行條碼晶元開發之初,新大陸就開展了二維碼識讀晶元專利布局工作,對全球1.7萬多個條碼專利做了細致的梳理,圍繞演算法、結構及特別的技術,新大陸二維碼晶元獲得近120項專利;2015年公司又進行了E2小型化二維碼攝像模組26項專利布局。新大陸的二維碼晶元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贏得了與美國高科技大公司Honeywell的專利訴訟。
五、 專利是企業穩定發展的基礎

如:截至2016年4月初,華為在全世界范圍內累計獲得授權專利50377件,其中在中國累計授權專利30924件。在此同時,2015年,華為的年銷售收入達到600多億美元,保持了超過30%的高速增長,其海外市場容量超過國內。華為的產品銷住全球數十個國家可以暢通無阻,不會遭受美國「337調查」 。
六、享受國家給予部分政策、經濟方面的補助
中國專利金獎:省人民政府中國專利金獎的單位或個人,給予每項10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或者;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每項50萬元的獎勵。
廣東省專利獎:省人民政府對獲得廣東專利金獎的單位,給予每項1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廣東專利優秀獎的單位,給予每項5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廣東發明人獎的個人,給予每項2萬元的獎勵。
七、 企業若擁有多個專利是企業強大實力的體現,是一種無形資產和無形宣傳

如:據美國商業專利資料庫顯示,2014年度在美國獲得專利數量前十的企業為:第一名是IBM 7534件、第二名是三星電子4952件、第三名是佳能4055件、第四名是索尼3224件、第五名是微軟2829件、第六名是東芝2608件、第七名是高通2590件、第八名是谷歌2566件、第九名是LG2122件、第十名是松下2095件。這些企業均擁有大量專利,也印證了企業強大實力。
八、許可給他人使用,既獲得經濟利益又擴大了市場佔有率
如:人民網2015年5月25日報道,湖北華爍科技公司將其擁有的5項催化劑專利打包許可給河北一家化工企業使用,對方支付了5000萬元人民幣。
2012年3月27日搜狐新聞中記載,四川金象賽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 "一種加壓生產熔融硝酸鹽的工藝方法"獲專利許可費3400萬元。
九、專利技術可以作為商品出售或轉讓,實現其經濟價值
如:2014年11月25日,鄭州大學與浙江奧翔葯業有限公司專利技術轉讓協議簽字儀式,鄭州大學常俊標教授研發的"一類新葯布羅佐噴鈉(bzp)"以45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浙江奧翔葯業有限公司。
世譽鑫誠知識產權提供

閱讀全文

與大學團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