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意識和集體的觀念,有利於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能力,同時還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分別教學的不足,從而真正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⑵ 在合作學習中如何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進行合理的評價,是能否有效激勵學生學習熱情,相互團結協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教師的評價。
教師的激勵評價是學生進步的「強化劑」,教師的評價對激勵學生參與活動、提高合作學習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對學生個人表現進行評價。
教師應用賞識的眼光和心態去尋找學生點滴的閃光點,用賞識的語言進行激勵,使他們的心靈在教師的賞識中得以舒展,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自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對個人的評價包括個人參與的態度和表現的能力等。
例如對於那些反應不是很靈活,對自己不是很自信的同學,給他們的評價是:「你是個聰明的孩子,大膽地融入同學們的討論探究中,老師相信你。」 而對於那些成績中下等,不善於發表自己意見的學生,也要不失時機地提醒:「老師相信你有自己的想法,說說看,你會成功的!」對於那些一向愛動腦筋,合作學習中參與熱情高、探究能力強,給他們的評價是:「你們是佼佼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老師為你驕傲!」
2、對合作狀況進行評價。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要精心組織小組合作學習,關注學生合作狀況,關注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態度,及時作出合理的評價,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合作狀況包括組內合作狀況和組際合作狀況。學生分組活動時,教師密切關注合作活動中各小組的分工,各成員是否明確自己的任務,各負其職;各成員之間是否能相互合作,彼此之間有無遇到矛盾,是否能相互幫助,最終達成共識。
3、對合作效果進行評價。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的產物。小組合作學習既能體現集體的智慧,又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對合作效果的評價,主要是評價在小組學習中,學生能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興趣有沒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能否相互幫助,共同進步。評價的著力點定位在學生能否不斷進步與提高上。
二、學生互評與自評。
同伴的坦誠評價是學生發展的「潤滑劑」,在教學中,注重發揮同伴的榜樣作用、激勵作用、幫助作用,促進學生個體的認知發展。
1、組內互評。合理評價是小組合作成功與否的保障。組內成員的互評是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的重要一環,評價的側重點由評小組成員的合作態度,再到合作質量,最後到創新,循序漸進。設計組內互評表,讓每個同學對組內其他成員的合作態度、質量、是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等作出評價。組員之間的客觀評價,效果大於老師的評價,更可喜的是,在這種平等關系下的評價,也能促進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養成。
2、組際互評。注重組內互評的同時,更注重組際互評,讓學生對合作小組集體做出合理的評價,從中反映學生集體或個人的素質情況。通過這樣的組際互評,不但評知識掌握,而且評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一方面增強了參與合作的意識;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師評學生聽的局面,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我的表現你來評,你的表現我來議」,一來二去中,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能更加積極主動地發展。
3、學生的自我評價。
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自我檢測,作出正確的評價,是學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劑」。例如:在教學結束後,師:請你談談今天你有些什麼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我今天學得很認真,對自己表現很滿意.」在小組學習中,和同學們共同探討問題,我很快樂。」「我今天學得很自信」……這樣的自我評價,實際上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通過評價進行自我調整,自我完善,從而提高學生做人的品質。
評價既要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更要注重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同時也不能忽視小組評價的借鑒作用。在評價中,要以人為中心,要從合作活動中發掘一切因素促進學生個性的完善和成熟。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我們的學生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⑶ 小組合作學習成果有哪些影響
孩子的團隊協作能力可以通過團體游戲來提升。父母在幫助孩子進行團體游戲訓練的時候,也專不屬要忘記提升他的良性競爭意識。因為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我們以及我們的下一代,在未來社會中都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與挑戰。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良性競爭意識十分必要。
良性競爭能夠推動雙方的共同進步,而與良性競爭相對的是惡性競爭。面對惡性競爭時,競爭者往往懷著一種「羨慕嫉妒恨」的心態,恨不得將對方徹底打敗。因為競爭時帶著這種不良情緒,惡性競爭者往往會使用非常規的競爭手段,甚至做出違背道德法律的過激行為,最終只能是害人害己。我們提倡培養孩子的良性競爭意識,絕不能讓孩子產生惡性競爭意識。
⑷ 小組合作學習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有什麼成效
課堂教學中小組抄合作學習的實施襲
1、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要在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時,巧妙地設置問題組織學生開展討論。例如在講《辛亥革命》的重難點——如何正確評價辛亥革命時,就要緊緊圍繞這一主題,從正反兩方面補充相應資料,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共同分析,得出正確結論。
2、「開放性」的問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歷史教學中開放性的問題很多,並且答案不唯一,而一個學生的思維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這種情況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如我們在學生學習完「百家爭鳴」後,將學生分為三組,分別代表儒、道、法三家,然後命了一道題:「以儒家道德教育,法家嚴格制度,道家自我覺悟的思想觀點,對校風建設提出你的看法」。這樣就將學生的課本知識引用到學生所熟悉的校園生活中,有很強的現實參與性和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特徵。
3、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並作出指導。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
⑸ 初中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成果鑒定中成果的教育及社會效果怎麼寫
「咚咚」,「我進來了啊!」媽媽在門口大聲叫道。「吱」,門被打內開了,我沒有抬頭,容只覺有一股暖意湧上心頭。
「喝了這杯牛奶,早點睡覺吧!」她輕輕地放下輩子,輕輕地關上門。
我瞥了一眼杯子,咦?怎麼還有張紙條?
「孩子,知道你考試成績出來了,成績可能不太理想。很欣慰你能為成績擔憂,可這不是也證明了不付出,怎麼會有收獲?再努力,再加油,不要氣餒,媽媽相信你!」一個笑臉緊跟在這段文字後面。頓時,我熱淚盈眶,彷彿媽媽的身影依稀晃在眼前。窗外的月亮不知什麼時候露出了笑臉,暖暖的月光照進我的心房,心中倍感溫馨。
那天晚上,我很晚才睡,想補一下以前缺失的知識。可我知道,媽媽屋子裡的燈一直亮著,
⑹ 孟照彬研究的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什麼成果
EEPO有效教育和破解教育的核心密碼與重新建構教育流程
⑺ 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課題取得了哪些成果與效果
合作學習小組成復員的搭配製在尊重學生自願原則的基礎上,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心理素質進行綜合評定,然後搭配成若干異質學習小組,通常以4~6個人為宜。小組內設小組長一人,記錄員一人,匯報員一人。小組長應選擇組織能力強,學習態度好,樂於助人,有一定合作創新意識的學生擔任。小組長的主要任務是在教師的指令下組織全組人員一起合作學習,組織動手操作,開展討論探究學習過程,完成小組學習任務。記錄員的職責是將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記錄下來,包括合作學習的結論、結果,動手操作、組織討論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小組成員中某人遇到的學習困難及解決過程等,同時還記錄小組成員中不積極參與合作的現象。因此,記錄員應選擇學習態度好,對工作認真負責,同時筆頭快的學生擔任。匯報員的職責是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向全班或老師進行匯報,所以應選擇學習成績好、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學生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