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高中文科類研究性學習
記得咱以前做過一個關於魯迅的,具體的記得不是特別清楚了,就大概寫一下,有些地方自己去擴充就好啦。。。
一、問題的提出(由來):(這個瞎編吧,咱不記得了 = =)
二、研究的目的:大致就是為了更加了解這位偉人啊什麼的
三、課題准備:(隨便編一下)
1.人員分工:(這些不用我寫了吧。。)
2.時間安排:
3.其他:
四、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熟讀魯迅的作品,爭取了解文章背後更深的含義
第二階段:結合當時的年代,進一步去體會魯迅是怎樣以文章來抨擊當時腐朽黑暗的社會和喚醒麻木的人群的。。。
....
五、數據記錄與資料收集:這個,把魯迅的經典作品列出來就好了。。。
六、材料整理,得出結論:這個就要作品再加一片類似讀後感的文章啦。。。(其實不用寫太多)
七、形成成果,交流評價:這個啊是不用你自己寫的啊???(要是要自己寫那還是瞎編吧。。我好像沒寫過 = =)
❷ 請問文科生科技創新大賽研究課題有什麼
比賽按照研究課題的方向分類,如生物學,物理學,數學,化學,環境科學等等其實作為高中生參加創新大賽,比賽對於知識積累本身的要求並不高,即使是文科生,也可以參與物理學,化學,環境科學,工程學的研究,而正常的高中教學中是包括各個科目的基本知識的。所需要的主要是有創意,有點子,然後再自學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初賽只需要論文,進了復賽需要准備現場答辯和答辯用的資料和展板。了解當年的創賽制度和賽程,把握時間節點,參考歷屆參賽項目,可從中汲取靈感,再向老師求助。
❸ 讀博士期間弄課題掙錢了,文科的例子給舉幾個好嗎。付出什麼,得到什麼了。
太多了,你導師一般會有好多項目等著做,文科太大了,具體哪個領域?付出的是時間精力,得到報酬和經驗。
❹ 文科研究生課題怎麼定
藝術類文科生是指學習藝術類專業並且參加普通高考的文科專業學生。藝術類文科生區別於普通文科生,不僅要學習文化課還需要學習藝術專業課,藝術類高考要求的文化課分數相對較低,而錄取的院校多以藝術類院校為主,也包括211院校
❺ 有什麼好點的高中研究性課題,文科生的
文科生的好多,你可以分析股票走勢,也可以針對某種問題對出合理的解釋
❻ 文科科研立項開題立項背景怎麼寫
開題報告是指開題者對科研課題的一種文字說明材料。這是一種新的應用寫作文體,這種文字體裁是隨著現代科學研究活動計劃性的增強和科研選題程序化管理的需要應運而生的。開題報告一般為表格式,它把要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於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於評審者一目瞭然,把握要點。
開題報告包括綜述、關鍵技術、可行性分析和時間安排等四個方面 。
開題報告作為課題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依據材料之一。
由於開題報告是用文字體現的論文總構想,因而篇幅不必過大,但要把計劃研究的課題、如何研究、理論適用等主要問題。
開題報告的總述部分應首先提出選題,並簡明扼要地說明該選題的
目的、目前相關課題研究情況、理論適用、研究方法。
開題報告是由選題者把自己所選的課題的概況(即"開題報告內容"),向有關專家、學者、科技人員進行陳述。然後由他們對科研課題進行評議。亦可採用"德爾菲法"評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門綜合評議的意見,確定是否批准這一選題。開題報告的內容大致如下:課題名稱、承擔單位、課題負責人、起止年限、報名提綱。報名提綱包括:
(1)課題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概況和有關文獻資料的主要觀點與結論;
(2)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各項有關指標、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進行試驗性研究);
(3)大致的進度安排;
(4)准備工作的情況和目前已具備的條件(包括人員、儀器、設備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設備和儀器(用途、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價格等);
(6)經費概算;
(7)預期研究結果;
(8)承擔單位和主要協作單位、及人員分工等。
同行評議,著重是從選題的依據、意義和技術可行性上做出判斷。即從科學技術本身為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2]如何撰寫課題開題報告
❼ 求研究性學習課題,高二文科生,要貼近生活的
文科生,就是學習史地政三科了,喜歡時事的就去談政治,喜歡歷史的,就去研究歷史王朝興衰成敗,喜歡自然地理科學的,就去研究地理,最近發生的一些自然災害呀?從地理的角度去剖析,,應該會有點方向性了@@@
❽ 文科可以選哪些課題參加挑戰杯
下面都是一些比較不錯的選題,可以參考一下
重點方向:
1.科學發展觀
2.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4.社會醫療保險
5.「三農」問題
6.環境保護與發展
7.教育消費與教育公平
8.和諧社會建設
9.食品安全
10.社會公共安全
一、哲學類
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唯物史觀的發展
2.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論與實踐
3.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調查
4.社會轉型期人們思想觀念嬗變的調查與分析
5.在發展市場經濟中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調查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的全面發展研究
7.網路社會中人們交往關系的變化與倫理道德的新課題研究
8.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問題研究
9.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濫的表現及其原因的調查與分析
10.加強科學精神、科學思想、科學方法教育經驗和做法的調查研究
11.當代大學生人生追求的調查分析
12.當代青年個性化發展的調查與哲學思考
13.堅持群眾觀點,貫徹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宗旨的典型調查
14.關於「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的哲學分析
15.科學發展觀落實制度和機制研究
16.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
二、經濟類
1.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調查研究
2.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問題研究
3.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企業調查研究
4.積極利用外資油畫外商投資結構調查
5.金融風險防範與我國金融業改革研究
6.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調查研究
7.農業產業化研究
8.人力資源開發與企業經營發展研究
9.農業勞動力轉移對策研究
10.農民收入問題調查研究
11.農民賦稅負擔問題調查
12.名牌戰略案例分析
13.城鎮化的調查和分析
14.生態環境產業發展調查分析
15.人才市場、技術市場發展調查
16.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17.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調查研究
18.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19.國有資產管理機構設置研究
20.國有資產流失問題研究
21.我國與周邊地區經濟一體化問題研究
22.壟斷行業改革問題研究
23.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問題研究
24.債市市場發展與規范化研究
25.民間投資問題研究
26.貧困大學生問題研究
27.商業保險問題研究
28.公共事業民營化的案例研究
29.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與實踐研究
30.失地農民的現狀調查
31.社會大眾食品消費安全意識調查
32.中小股民的投資行為調查
33.城市外來人口的社會參與意識調查
34.民營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研究
35.農村稅費改革調研
36.假日經濟發展調查
37.城鎮化的調查和分析
38.生態環境產業發展調查分析
39.金融風險防範與我國金融業改革研究
40.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完善研究
41.城鄉就業形勢和擴大就業門路問題調查研究
三、法律類
1.新婚姻法實施後問題研究
2.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問題研究
3.我國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4.公司法有關問題研究
5.金融監管法律制度構想
6.中國環境保護問題的法律對策
7.中國反壟斷法的力量與實踐
8.中國公民法律意識和權利意識調查
9.消費者利益的法律保護
10.律師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研究
1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的憲法問題
12.憲法監督與憲法解釋研究
13.法律賠償執行難問題研究
14.知識產權法研究
15.信息安全法研究
16.電子商務法研究
17.政務公開制度研究
18.文化法制研究
19.法律援助的實踐
20.公益訴訟
21.新世紀新時期推進我國行政法制的力量與實踐問題研究
22.黨的領導、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實現機制研究
23.「三農」問題的有關法律研究
四、社會學類
1.當代中國農村家庭結構與功能變遷調查
2.社會安全感現狀和原因調查分析
3.目前職業的社會聲望研究
4.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滿意度的調查分析
5.單位制度和社會歸屬感研究
6.社會誠信度現狀及其影響調查
7.社會公平感與納稅行為的關系研究
8.新社會階層的調查研究
9.就業方式、就業觀念變化調查
10.公民的環境生態意識及其測量研究
11.大眾傳播中表達的價值觀對公眾的影響
12.時尚的社會心理學研究
13.網路發展及其對青少年的影響研究
14.家庭保姆問題研究
15.社區服務問題研究
16.家庭暴力問題研究
17.老年人家庭贍養問題研究
18.婦女地位及婦女問題調查研究
19.當代社會變遷中的消費文化興起問題調查
20.社會生活中中介組織的現狀、成因及其發展原因分析
21.城市與農村生育觀的差異、變化趨勢及成因分析
22.農地徵用中侵犯農民利益情況的調查
23.農民對土地的意識變遷以其成因調查
24.社會轉型期的社會政策和社會救助工作研究
25.城市中農民工現狀的調查
26.農村生育觀的變化趨向及原因分析
27.社會公益捐贈行為調查分析
28.就業方式、就業觀念變化調查研究
29.養老方式變化趨勢及原因調查分析
30.人口老齡化問題研究
31.城市農民工的身份認同、改變及其社會意義
五、教育類
1.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調查研究
2.調整教育結構,擴大高等教育規模的調查研究
3.我國遠程教育發展研究
4.我國農村教育改革與發展問題研究
5.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和心理素質的調查研究
6.加強和改進高校德育工作調查
7.加入WTO後留學潮和教育的改革開放研究
8.從學生角度看高校教師隊伍建設
9.中國優秀文化傳統與青少年教育
10.民辦教育發展典型調查
11.少數民族教育發展調查
12.學校亂收費問題調查研究
13.稅費改革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影響
14.第八輪課改的跟蹤調查研究
15.中小學學生道德現狀調查
16.加強中小學國防教育問題研究
17.現代科技發展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對策
18.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新模式和效果分析
19.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與改革調查研究
20.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研究
21.關於學生社團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調查
22.扶助弱勢學生模式的研究
23.關於網路對於大學生學習生活影響的調查
24.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和應對
25.大學生的就業實踐與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
27.高校後勤社會化調查分析
27.推進素質教育的調查研究
六.管理類
1.電子商務在某一行業的應用調查分析
2.科技企業的戰略定位與組織設計
3.大型零售企業物流系統發展調查
4.中國銀行組織再造實踐研究
5.我國私營企業二次創業問題調查
6.中國房地產業發展現狀調查分析
7.中國家族企業問題調查研究
8.信息化對企業價值增值調查與分析
9.企業、組織、政府信息化建設的調查
10.中國企業家隊伍成長與發展的調查與分析
11.中國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制度研究
12.企業在創新中發展典型調查
13.非法傳銷活動的調查與分析
14.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轉變的研究
15.非營利組織在公共管理中作用調查研究
16.非營利組織的法制化、規范化研究
17.影響中國基層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調查分析
18.中國銀行組織再造實踐研究
19.村民自治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20.加入WTO後商會(企業家協會)現狀調查業分析
21.電子政務建設現狀調查與問題分析
22.醫療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3.服務型政府建設個案研究
24.城市社區發展調查與研究
25.高新技術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
26.政府績效評估研究
27.公共部門中人力資源管理調查與分析
❾ 文科研究方法有哪些
(1)綜合法。大致分為「綜述」和「述評」兩類。「綜述」要求歸納、總結學術界對某一問題的全部研究成果。所謂「全部」是相對而言的,可以是某一階段的「全部」,也可以是某一次會議的「全部」。「述評」要求在此基礎上加以評論。選擇這類課題,首先要全面佔有資料,實事求是地進行科學概括和分類。評價他人成果時,力求客觀公正,不帶感情色彩;發表自己意見時,要有獨到見解,有理有據。
(2)比較法。首先要確認對象具有可比性,即屬於同一種類或同一條件、同一關系。既有縱向比較,也有橫向比較。縱比是歷史比較,即比較同一事物在不同時間內的具體變化,例如儒家思想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問題,橫比是不同的具體事物在同一標准下的比較,確定其相同與相異之處,並探索原因何在。如研究清代兩大代表性傳奇《長生殿》與《桃花扇》的異曲同工,即是橫向比較。
(3)社會調查法。學位論文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選題的確定,應以社會需要為出發點,注重社會調查,從社會實踐中搜集第一手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確立選題。真正做到選題源於實踐,服務於實踐。
❿ 課題研究報告範文
關於小學生近視眼與視力下降的研究報告
一、 問題的提出
我們現在才剛剛上小學。可我發現我們班戴眼鏡的同學很多,有的同學的視力甚至低於了4.5,這也許會給他們以後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帶來諸多不便。所以,我想藉助這次機會,去研究一下小學生的視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幾個因素。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視力下降的原因的書籍、報刊、網站等,了解小學生視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派發「調查問卷」,了解小學生視力下降的自身原因與人數。
3、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視力下降導致的後果。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體內容
書籍報刊
近視眼的來源
近視是屈光不正的一種
網路
第一位治療近視眼的醫生
1985年美國醫生
網路
世界上有多少近視眼
佔世界人數的33%
雜志
世界上近視度數最高
最高3000度
四、結論
1、根據研究表明,造成近視或視力下降的原因有:
⑴做作業時的姿勢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網、看電視上的時間比較多。
⑶做眼保健操時不夠認真,時不時要睜開眼睛。
⑷經常躺在床上看書的人數超過八成。
所以,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是保護視力的重點,切勿令心靈的窗戶受到損害。
2、下面是針對沒有養成良好用眼習慣的同學的建議:
⑴盡量不要在傍晚5點30分以後不開電燈看書或做作業。
⑵做作業時要嚴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標。
⑶晚上看電視、或者使用電腦,盡量不要關燈,因為這是導致視力下降的一個重點。
⑷不要長時間坐在電視、電腦前,更不要長時間玩游戲。
⑸每天回家自己叫口令,做一遍眼保健操。
⑹不要輕易去戴其它同學的眼鏡,這樣對自己沒有好處,反倒會使自己的視力慢慢下降。
3、目前中國學生近視眼中小學生近視率已達34.6%,高中生近視率已達70%,患者人數超過六千萬,因近視致盲人數達三十萬人。視力下降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學習成績和升學、就業,並對我們的生理、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妨礙。據衛生部、教育部聯合調查,目前我國學生近視發生率接近60%,居世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