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殺人免死證書

殺人免死證書

發布時間:2021-08-08 13:45:14

❶ 如果有殺人許可證,是不是看誰不順眼就可以幹掉誰,不用償命

我有要不要,我捏個人隨你怎麼殺,再畫一張殺人證,你就是大佬了😂

❷ 未成年人保護法殺人免死精神病人保護法殺人免死刑為什麼這兩則害人的法律刑條到現在還沒有人去廢除

精神病之所以免死刑,因為他根本不是在自己意志下殺人,雖然對有些人很不公平、但是這就是現實,我們無法改變,除非你是法律的開創者

❸ 殺了人只要有精神病鑒定證書就可以,精神病殺人真的不用負責任

怎麼可能完全不負責任,針對精神病患者犯罪的行為,國的《刑法》中是有相關規定的,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完全沒有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一種是完全有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還有一種是限制刑事責任的謹慎病人,算是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所以即便是有精神鑒定證書,也不能完全擺脫責任,還是要根據殺人時所持有的精神狀態來決定他的處罰結果的。

❹ 大連13歲男孩強J未遂殺人滅口,「免死金牌」令人細思!結果怎樣呢

年僅11歲的大連女童淇淇(小名)的屍體在距家百米的灌木叢中被家人發現,褲子只穿了一半,身中七刀,其中一刀甚至傷在了女孩的頭部;如此猖狂、殘忍、令人發指的做法誰又能想到兇手竟然是一個13歲的男孩。

淇淇的媽媽癱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吼著:「死了啊,死了」,她除了絕望與悲傷,更多的是自責。淇淇是一名品學兼優的孩子,父母每天都會去接送,然而就是在這一天,因為淇淇和哥哥搶著媽媽的手機玩游戲不小心開了靜音,而到了下午該去接淇淇下課的時候,淇淇媽媽因為手機靜音而睡過了頭,淇淇就自己走回了家,就是因為這一次疏忽,竟然釀成了大禍。難道這真的是巧合或意外嗎?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14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會承擔任何刑事責任,說難聽點就是這個男孩想回學校上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法攔得住。在這張免死金牌下,淇淇家周圍的鄰居幾乎沒人敢多說什麼,所有人都生怕自己被「盯上」,但是還是有人通過匿名的方式揭露了這個男孩原來是個慣犯的事實。

這名13歲的男孩,我們簡稱其為蔡某,13歲的年紀就已經有一米七多的身高,體重也有140斤,小眼眶、高顴骨的面容看上去就極具攻擊性。根據幾位匿名女士的描述,蔡某通用的手法就是尾隨獨行的女性,甚至不在乎對方的年齡,他會跟隨其進入樓道一起上樓,在被發現時就會問:「阿姨,這是幾單元,這是幾樓」,如果距離較近時他就會嘗試去摟抱對方;不過幸運的是,這幾位女士的防範意識很強,通過各種方式完成了自我保護。

但是,淇淇就沒有這么幸運了;淇淇和蔡某在小的時候一起做過托兒班的同學,而蔡某又是淇淇哥哥的同校同學,他們互相認識只是不算熟悉,這也是淇淇對蔡某放鬆警惕的一個原因。蔡某在行為舉止本就與其他同齡人截然不同,不僅脾氣不好人盡皆知,甚至多次被目睹當眾辱打自己的母親。他的無恥行為,不僅是挑戰了人們的認知,更多的是讓我們覺得措手無策。

湖南衡陽13歲男孩殺害父母、四川大竹13歲男孩弒母、湖南沅江12歲男孩弒母、江蘇建州13歲男孩弒母,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內,彷彿所有的悲劇都恰好卡在了法律的邊緣,年齡成為了他們肆意妄為的介面,法律的界限化作了他們無法無天的動機。


❺ 故意殺人罪的當事人(且構成累犯)什麼情況下可以免死

涉嫌故意殺人罪,應當判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構成累犯,應當從重處罰。只要在立功的情況下可能判處死緩或者無期徒刑。

❻ 現在中國殺人免死刑嗎大家一起研究下。。。

免死刑你想的真美,殺人償命,欠債還錢,殺了人還有什麼廢話,受害人家屬會放過它嗎?他不死受害人家屬會讓他一輩子沒好日子過啊。

❼ 犯了故意殺人罪,怎樣才能免死

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 此罪是刑法中最嚴重的犯罪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說,刑法對其規定的法定首選刑是死刑,除非有其他法定或酌定從輕、減輕處罰的情節,否則,觸犯此罪的人,難免一死。但一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大可不必自亂方寸,俗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我們應對得當,犯故意殺人罪,亦可高掛免死牌。本律師結合多年的死刑辯護經驗,為您支幾招。
故意殺人免死第一招:堅定求生的信念
故意殺人之後,長期以來積淀在人們心中的「殺人償命」的報復觀念,使得大多數人魂飛魄散,六神無主,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因而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有時還心生一種「砍頭不過一個碗大的疤」、「老子二十年以後又是一條好漢」的英雄氣概,大有慷慨赴死的味道,因而,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接受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訊問的時候,不認真考慮,隨口亂說,而偵查員和檢察官為追求案件效率和政績,從快從重處理刑事案件成為公安、檢察院、法院的一貫辦事風格,大多數辦案人員在訊問犯罪嫌疑人時,只記錄對犯罪嫌疑人不利的情節,對其有利的情節充耳不聞,有時甚至幫助犯罪嫌疑人「回憶案情」,誘導犯罪嫌疑人說「你反正死路一條,隨便怎麼說都無所謂」,犯罪嫌疑人此時如果沒有強烈的求生慾望,不加審查訊問筆錄中所記錄的事項,將使得卷宗裡面呈現的犯罪事實有可能完全與客觀事實脫節!可以說,一個心灰意冷、完全沒有求生慾望的人,你跟他講什麼都沒有用,他不可能去積極尋求應對之策,亦不可能認真對待每一件事和每一句話,如果他這一道防線失守,那對他將是致命的!所以,堅定求生的慾望,是新的生命開始的前提和基礎。
故意殺人免死第二招:謹慎講好每一句話,牢記講過的話,盡可能地講圓話。
每當開庭的時候辯護人指出案件的事實真相與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不一致時,公訴人無不例外地引用某一卷某一頁被告人的第一次供述如何如何,第二次供述又如何如何,可以說,如果被告人的口供在偵查階段和審查起訴階段基本保持一致時,被告人想在法庭審理階段翻供要得到法庭的採信是基本不可能的,盡管我們在為其辯護的時候從其諸多供述中找出了很多不符合邏輯的地方,但法庭審理畢竟不同於數學推理,當你自己以前都是這樣講時,別人為何要懷疑對你自己不利的言行的真實性呢?正因為如此,很多被告人都為其自己不慎的言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所以,謹慎講好每一句話顯得非常重要。當然,講出來了的話,你要記得才行。通常來講,辦案人員為獲得口供的穩定性和一致性,防止節外生枝,他們都會三番五次地來訊問被告人,直到他們認為已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條時方才罷手,這樣,就要求我們記住自己講過的每一句話,上次講的話要與下次講的話能夠自圓其說,否則,勢必會讓他們看出破綻,從而引發他們繼續毫無休止地偵查下去,有可能沒有這樣的事也要整出這樣的事來,如果真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那付出的代價也就太大了。
故意殺人免死第三招:通盤考慮全案,確定口供的基調和方向
被辦案機關抓起來後,不講話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中國這樣一個民主法製程度不是很高的國家,如果你不講話的話,有可能招來各種各樣的刑事偵訊手段,因此,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訊問之前,就應當通盤考慮案情,明確哪些情節該講,哪些情節不該講,哪些情節該模糊化處理(通常來講,已明確無誤的事實該講,自認為辦案單位無法掌握的事實不該講,自認為辦案單位不可能確切掌握的事實模糊化處理),哪些情節該先講,哪些情節該後講,哪些情節暫時不能講(通常辦案單位已查明的事實先講,有可能已查明的事實後講,暫未查明的事實不能講)。明確了這一些之後,你就能靈活應對辦案人員的訊問了。
故意殺人免死第四招:自首與立功,運用得當救命草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十七條、第六十八條規定,對於自首或者立功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後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從上可以看出,自首與立功都是法定的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犯故意殺人罪的人,當自認為沒有別的辦法來解救自己時,爭取自首和立功是一條很好的活命途徑。
故意殺人免死第五招:事實模糊化,辯護空間大
對於任何一起案件,不管偵查機關介入時間的早晚,都是偵查機關事後對犯罪事實的還原,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個時間差的問題,這樣,就會導致偵查機關所查明的法律事實可能與犯罪的客觀事實不符,特別是當案件從發生到偵破之間間隔的時間很長時更是如此。換句話說,偵查機關很難還原真正的犯罪事實。如此,如果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辦案人員訊問時能夠盡可能地以模糊的語言來弱化犯罪事實,模糊犯罪事實本身,那麼,有可能使辦案單位所收集的證據無法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條,從而為律師的辯護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導致所指控的犯罪事實依法不能成立。
故意殺人免死第六招:要想判決效果好,律師辯護不可少
有很多人犯了故意殺人罪以後,首要想到是他的親戚朋友中有無在官場裡面混的,或者有無與官場有牽連的朋友,在權力本位意識根深蒂固的中國,有此想法本無可厚非,但隨著中國法治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對權力的監督不斷加強,單純通過走關系以逃一死的做法略顯幼稚,畢竟,當官的最怕丟了自己的烏紗帽,他非常畏懼民憤以及輿論的壓力,生怕給自己的政績惹上半點污點,因而,其在決定是否用權力進行干預時,勢必會權衡再三,一般不會輕舉妄動,如果我們把希望都寄託於這種人身上,有可能錯失救命的最佳時機,到頭來悔之晚矣!而律師作為訟辯雙方的一支對抗力量,隨著律師地位的上升和律師職業水平的提升,將對整個刑事案件的審理產生深遠的影響。在刑事案件的審理中,律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為被告人指點迷津,減輕其心理負擔
(二)指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參加訴訟活動,防止因言語不當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後果
(三)研究案卷材料,尋求控方破綻
(四)申請辦案單位啟動相關程序,收集對被告人有利的證據
(五)與辦案單位深入溝通,確保適可而止
(六)尋求被害人諒解,減輕辦案單位辦案壓力
(七)監督公安、檢察院、法院依法辦案,確保公平公正審理案件

❽ 出諒解書可以免死罪嗎

你好,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於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必須從重從快嚴懲。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於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於故意犯罪的如果受害人家屬簽署了諒解書,得到受害人家屬的原諒,在量刑上會有所體現,建議爭取!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如果受害人家屬簽署了諒解書,得到受害人家屬的原諒,在量刑上可能會有所體現,建議爭取!

❾ 中國哪個少數民族有三次殺人免死機會

嗯 一般是每年三次。如果用完了、可以申請多加兩次,但每年只可以申請一次。然後就是超速不罰款,闖紅燈罰款打五折。

閱讀全文

與殺人免死證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