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掛靠證書了影響公務員考試嗎
掛靠證書並不影響報名參加公務員考試,但是如果公務員考試成功並成為公務員之後,就不能再掛靠證書了。
⑵ 公務員掛靠證書 怎麼處理
公務員掛證屬於違法行為,本身掛證就不是合法的行為,屬於犯法的行專為。
一般公務員屬的證件會被吊消,再根據嚴重情節,給予相關公務員內部的處罰政策。
公務員必須遵守紀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等活動;
(二)組織或者參加非法組織,組織或者參加罷工;
(三)玩忽職守,貽誤工作;
(四)拒絕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五)壓制批評,打擊報復;
(六)弄虛作假,誤導、欺騙領導和公眾;
(七)貪污、行賄、受賄,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
(八)違反財經紀律,浪費國家資財;
(九)濫用職權,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十)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
(十一)在對外交往中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十二)參與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賭博、迷信等活動;
(十三)違反職業道德、社會公德;
(十四)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
(十五)曠工或者因公外出、請假期滿無正當理由逾期不歸;
(十六)違反紀律的其他行為。
⑶ 公務員可以掛靠二級建造師證嗎
任何人(包括公務員)的掛靠行為本身是違法的,掛靠協議不受法律保護。
理由是:根據《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第二十六條,注冊建造師不得塗改、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資格證書、注冊證書和職業印章,我國的《行政許可法》也規定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注冊師證本身屬於行政許可)不得轉讓。
網上也有相關的新聞。
兄弟最關心的問題應該是,作為公務員,會不會因為掛靠而受到單位處罰吧?
當然不會,因為沒有相關規定,除非出大事兒。
頂多是證被注銷。
好多人都掛證,法不責眾吧。
⑷ 公務員掛靠證書會被辭退嗎
公務員掛證屬於違法行為,本身掛證就不是合法的行為,屬於犯法的行為。
一般公務員的證件會被吊消,再根據嚴重情節,給予相關公務員內部的處罰政策。
⑸ 公務員能把自己考的二建證書掛靠出去嗎
不可以,公務員不同於事業編,不設專業技術崗,也就無法聘任。
根據《行政機關內公務員處分條例》,對公容務員違紀違法的處理有如下規定:
第二十七條從事或者參與營利性活動,在企業或者其他營利性組織中兼任職務的,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
第二十八條嚴重違反公務員職業道德,工作作風懈怠、工作態度惡劣,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公務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忠於憲法,模範遵守、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二)忠於國家,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三)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四)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法治,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⑹ 有公務員幹部掛靠證書的嗎
掛靠是需要存檔的 也就是說 您一旦考上公務員就必須全職在公務員位置上 不能有兼職 檔案也必須在人事局備案 因此 您的其他證書是不能再掛靠其他企業的
⑺ 公務員可以考建造師掛靠嗎
公務員確實是可以考建造師掛靠的,因為公務員和建造師本身職業和職業資格證書上是不沖突的,也可以在同一個公司掛牌公務員和建造師資格證,這樣拿到的工資會高一些,年終獎評定和平日福利發放也會傾向於雙證書的人員,所以還是很有必要掛靠的。
PS:公務員考建造師需要先去所在公司的相關單位獲取蓋章的證明,然後參加相應的公務員考試即可。
⑻ 考上公務員後,一級建造師證書還能掛靠嗎
不能,國家是不允許掛靠證書的。即使你不是公務員,你也不能掛靠證書,現在社保查的比較嚴格,再說掛靠證書對自己來說也不安全,但是有了證書會好找工作,也是對自己能力的檢驗
⑼ 公務員可以掛靠注冊工程師嗎
不可以。掛靠注冊工程師本身就屬於不合法行為,公務員更不能知法而犯法。
「掛靠」,即所謂「企業掛靠經營」,就建築業而言,是指一個施工企業允許他人在一定期間內使用自己企業名義對外承接工程的行為。
允許他人使用自己名義的企業為被掛靠企業,相應的使用被掛靠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的企業或個人(個體工商戶和其他有經營行為的自然人)為掛靠人。
最高人民法院在制訂《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時並沒有直接將該行為定義為「掛靠」,而是表述為「借用」,即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從事施工,「掛靠」與「借用」實際上系同一概念。
(9)公務員可以掛靠證書嗎擴展閱讀
相關法律
第一、《建築法》已對掛靠行為作出了禁止性規定。《建築法》明確禁止掛靠行為,該法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禁止建築施工企業超越本企業資質等級許可的業務范圍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築施工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禁止建築施工企業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
第二、掛靠人與被掛靠企業之間的「掛靠」行為的效力。各地法院在審理涉及掛靠糾紛時,對於掛靠人與被掛靠企業簽訂的《合作協議》、《分包協議》或《內部承包協議》一般都認定為無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條也明確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違法分包建設工程或者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公司名義與他人簽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行為無效。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收繳當事人已經取得的非法所得」。
第三、關於被掛靠企業與業主方簽訂的總承包施工合同效力問題。
關於被掛靠企業與業主方簽訂的施工合同效力,法學界主流觀點均認同司法解釋的意見,該解釋第一條明確規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二)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的」。
因此,只要是確有證據證明沒有資質的實際施工人借用有資質的建築施工企業名義與業主方簽訂總承包施工合同,則該施工合同將被認定為無效。
為什麼這么說呢,請看該司法解釋第八條規定「承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發包人請求解除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應予支持:將承包的建設工程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的」,該條司法解釋得以成立的前提顯然是總承包施工合同有效。
也就是說,如果出現了承包人將建設工程非法轉包或違法分包的情形,發包人僅僅具有總承包施工合同的解除權,而沒有宣告總承包施工合同無效的權利。